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白蛇传开始-第4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耶律帝再惊再怒。又有什么用?

各部落的士兵是听皇上的,但是他们更听自己部落首领的。

洞开的城门,压制自己的勇士,耶律帝除了乖乖听话,别无他法。

“走!快走,立即离开上京!”宁采臣没有停留,一回来便要求立即离开。“所有东西都不要带了。”

知道耶律章奴会做出什么事来。宁采臣又怎么会耽误时间。但是时间偏偏就耽误了。

“大人,带我们回国吧!”

出了使馆,外面便是黑压压的一群汉人。

一张张脸,是渴求,更是害怕。

他们怕啊!

胡人是不拿汉人当人的。平日里还好些,最多有什么祭祀时,会用汉人代替牛羊做活祭,但是一旦战乱。死的汉人就多了。

再加上几天前耶律章奴攻使馆,他们没有卖力攻下,单单是这事。他们便知道他们活不了了。

这两天,他们一直是在商议。回国,回宋国,也许还有一线生机。

所以他们一直等着宋使回国的一天,宁采臣他们一动,他们便来了。

看看这一张张脸,看看这一张张同胞的脸。宁采臣能说拒绝吗?

现在他是明白了三国刘备的心情了。

甩下他们,自己独自逃亡,绝对是快,有成的把握会让追上。

“走!一起走!”

宁采臣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对是错,他是后世人,是知道后人对刘备的评价的,是有人说带百姓逃是刘备为了用来拖延追兵的。

但是那又怎么样?带上了,才是无愧于心。

多少年来。人们自己建立的〖道〗德制度要毁掉重建,周而复始。专家们说是制度不符合历史进程了。其实变的是人心吧?

一个制度,几十年一过,便会为人找到漏洞,从而不再适合。就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开始是如此,但是后来呢?

宁采臣知道他是在做什么,至于后世评说,早已忘记。

怪不得人们常说,秀才造反,十年不成。这瞻前顾后,真是什么事也做不得了。反倒是忘了,不记了,没有了,也才做得事情。

世事真是如此奇妙。

上京汉人早已做好出奔的准备,无论宁采臣答不答应他们出逃,他们都是要逃的,没人会愿意等死。只是有人接收,他们可以有个去处,没人接收,也就只得天南地北,各寻生路罢了。

逃,还有一线生机。不逃,必死无疑。

看着他们行支都准备好了,更是二话不说,直奔宋国而去。

造反,叛乱,总是需要个时间的。借着这个时间,能跑多远是多远,这也是他们现在唯一能做的。

可是平民毕竟是平民,逃了一天,便已人困马乏,再无力挪动一步。

宁采臣:“青姑娘,你是否有法可以使众人不觉疲倦。”

是逃了一天,但是三十里,还是二十里?这么多人,显然是走不远的,更不用说军队的追踪了。

这种时候,显然真正的法术更有用处。

第538章、怒吼

“这么多人啊!”小青有些为难“好吧,我试一下。”

小青是跟白素贞学过一点儿处理人体负面状态的法术,但是那是对一个人施展的,而上京城的汉人,这次出逃少说也有好几万人。

所以……

“等一下,我得歇歇,歇歇再来。”她累了。

也是,这么多人。别说是施法了,单是机械地做着某一个动作,也是累死人。

“好了,青姑娘,不用了。”宁采臣说。

小青:“不,我行的。”

“我知道。”宁采臣“不过如果你累坏了,他们即使能走,又能走出多远。”

追兵,关卡,任一样,都足以阻止他们的归途。

作为后世人,还是与考古搭边,自然知道回归之途的艰难。

人口是财富,许多国家都知道,他们是绝对不会允许自己国家的人口向他国流失的。

在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阿玉奇汗之曾孙)为摆脱沙俄压迫,维护民族,率领部众发动了武装起义,并冲破沙俄重重截击,历经千辛万苦,胜利返回祖国。

但是这回归绝不轻松,为了躲避逃兵不仅huā费数年,当时为了掩护部落东归,9000名土尔扈特人在途中与沙俄战斗,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与追兵殊死搏斗直至全部牺牲。

而宁采臣他们这个队伍,不要说九千人,就是九百名战士也凑不齐。

正当宁采臣思考怎么带他们回去时,却没有注意小青竟然落泪。她哭了。

“青姑娘,你这是?”抬头,看到小青的泪水。

小青并不知道自己流泪,只觉得面上有水流动。用手指沾了下来,放在眼前看着。晶莹透明,舔一下,尝一尝,是咸的。“我流泪了?我流泪了!”

是高兴,妖精来人间学的便是流泪。白素贞对她说过:“你什么时候会流泪了。你便开始像个人了。”

白素贞的话尤在耳边……小青:“可是我的心好痛!”

宁采臣:“怎么了?是不是哪儿伤了。”

小青摇摇头:“是姐姐。”

“白素贞?”宁采臣皱皱眉,说“是啊!法海追白素贞而去,她一个人实在是危险。不好!钱塘被围,杭州已占,她……”

小青:“男人就这么重要吗?”

“什么?”宁采臣不明白小青想问什么。

小青是在自言自语:“是谁陪她走过千山万水,又是谁与她一起对敌?可是为什么。为什么为了一个男人,姐姐却不要我了。”

小青把头埋在双腿之间,更用自己胳膊抱着。

她是在吃醋吗?是,她是在吃醋。

现在的小青与法海打斗,根本就是在以命相搏。然而白素贞却离开了她,让她独自一个面对死亡。

宁采臣想了想,轻轻揽住她。让她倾听自己的心跳,据说这样可以让人心情平静。

除了这样,姐妹之间的事,宁采臣实在是不好插手。

小青也是极喜靠着。靠着人。有温度,很安心。

“宁你们……”

“姐姐!”小青惊喜地跳了起来。

白素贞是匆匆赶回来的,却看到了那极度温馨的一面。哦。不对,这时代不叫温馨。

男女授手不亲,遇上朱熹的信众,宁采臣他们是足够浸猪笼的了。

小青是妖,不懂这些,她只是看到白素贞回来了。便开心不已。至于宁采臣……咳咳,整整衣服。看向远方,什么解释也没有。

白素贞心想:难道我知道的“男女授手不亲”不对了?

不怪她这样想,毕竟这时代的规矩礼仪根本就都是文人建立的,而宁采臣,至少这表面上还是个文人中的翘楚。

“姐姐,你怎么又回来了?”小青扯着白素贞的手,有点儿撒娇,有点儿喜悦,有点儿欣慰。就像遭主人遗弃的小猫,主人又找来了似的。

这一路上的郁闷与不安,在白素贞出现的瞬间,一扫而光。

白素贞对宁采臣说:“宁大人,这法海追看我不放,就是到了许仙那儿,也不安全,他似乎已经记起来当年的往事。”

宁采臣:“当年的往事?”

白素贞突然显出小女儿态来,娇羞可人,诉说出了她调皮的一面。

大唐年间。

有一僧人获封法海,第一次荣登果位。

法海:“弟子法海叩见天神君,不知天神君驾到未曾远迎,当面谢罪。”

天神君:“法海,起来吧。”

法海:“谢神君。”

天神君:“本神是奉了玉帝之命,特来加赐于你,玉帝于你静心潜修,好有心得, 特恩准加赐舍利子灵丹六粒,此灵丹可助你提前六百年修成正果,好到凡间执行降妖伏魔之重任。”

法海:弟子叩谢玉帝洪恩赐惠,望祈神君转奏玉帝,弟子修成正果之后,必定遵奉法谕,不辱使命。”

天神君:“你必须牢牢记住,法者与公俱报也,海者地大物博也,所以你既已封号法海,今后就要以宽大雄伟的胸怀,去严格的执行法理的正业。”

法海:“弟子紧遵法谕,永恩不忘。”

天神君:“这舍利子灵丹百年才能炼成一粒,要妥善保管,小心服用,好了,本神走了。”

法海:“弟子恭送神君,阿弥陀佛,慢着,你给我吐出来。”

白素贞:“吐出来,吃下去了还能吐出来吗,唔,多脏啊,嘻嘻。”

法海:“你从哪里冒出来的,竟敢偷吃我的灵丹,你现在赶快给我吐出来,不然的话。我就要置你于死地。”

白素贞:“和尚,难道你不记得我了,七百年前,我差点命丧在你手里面。”

法海:“啊,七百年前。小白蛇,你是一条小白蛇,小白蛇,七百年前,我是放你一条生路。我是慈悲为怀呀。”

白素贞:“慈悲,什么慈悲啊,要不是小牧童救了我,我早就没命了。”

法海:“哦,那照你的意思来说,你今天来是报仇的是不是。”

白素贞:“谈不上报仇,我只是想比你早几百年修成正果。”

法海:“你。”

白素贞:“嘻嘻。”

法海:“我告诉你。这是佛家的灵丹,怎么可以吞入你的口中,你赶快给我吐出来。”

白素贞:“哼,和尚,六百年的功力对你来说。并不算是太久呀,你干嘛那么认真呢。”

法海:“你,放肆。”

白素贞:“嘻嘻嘻嘻。”

法海:“啊,妖孽。”

白素贞:“在这里,对不起了,本姑娘不奉陪了。”

法海:“啊。回来,你给我回来,你给我回来。你给我回来,好,小白蛇,小白蛇,你好好给我听着,你偷吃了我的灵丹。你破坏了我六百年的道果,我会抓到你的。我不管是一千年,还是一万年,我一定要抓到你,宰了你。”

“哦!原来是这样,那就怪不得他会这么生气。”妙善不知何时钻了出来,还发表出她的评论。

妙善的评论,小青很生气。“喂!你到底是站在哪边的?”

妙善没有回答,而是问白素贞道:“白姑娘,那舍利子灵丹哪?”

白素贞:“当然是吃了啊!”白素贞脸一红,显然想起她的调皮。

妙善:“我知道,我是问吃了之后呢?”

白素贞:“吃了之后?吃了之后自然是炼化了。”这有什么好问的。

妙善脸色一变:“可惜了!”她盯看过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