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流邪尊修仙记-第4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常笑是不希望死太多的人的,毕竟现在常笑虽然并没有占据整个中土,但已经是整个中土的唯一帝王了,龙脉上的百姓都是常笑的子民,死得越多,对于常笑来说损失也就越大,并且常笑可是还打算要将军队朝着外面拓展的,这就更需要强大的人口基数来作为根基,要知道拜龙教这种传销组织注定是不能持久的,卖人头这种集钱方式终究是邪路,时间一久拜龙教便会变成一只怪物,用不了多久整个中土就将容纳不下拜龙教这只怪物,到时候,拜龙教就要崩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向外扩展,用这个怪物去吞吃其他的国家的子民,这样即便崩盘,那么作为金字塔塔基的也是外国子民,而不是中土百姓。
拜龙教崩塌的时候,中土世界也就已经完成了最原始的资本积累,将四方国都的民财全都搜刮到了手中,从这一点上,常笑觉得拜龙教这种传销组织,要比鸦片还要可怕,当年英国人用鸦片敲开了中国的大门,常笑就用传销去凿碎他们的天窗。
资本的积累本身就是一个流血流泪的过程,这个世界上的资源是有数的,就像是一袋米一般,就这么多,你拿得多了,那么别人就注定要少拿一点,你拿的少了,那么这少拿的一部分自然就落入了别人的口袋之中。
这不是谦让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谁谦让谁就是傻子,是罪人。
在这种不是你多得就是少拿的情形下,多余的同情心多余的情感都是致命的,当然常笑要是能够将其他国家的子民全都收敛成为自己的子民的话,这一切就要重新再说了。
但,可惜的是,常笑的想法是先用传销砸烂它,然后再重建他!
要想将一个传承了无数年的国度收服,就要将他的筋骨皮全都搅碎,砸烂,然后他才会变得温顺起来,那个时候丧失了民族性的民众才会对新的统治者生出认同感来,道理说起来很残酷,是建立在灭绝文化死人无数的基础上的,但是新秩序的建立永远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没有血与火的淘洗,是不会带来本质上的变化的,更是无法形成全新的秩序的。
从第一个大捷的消息传来,随之到来的便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大捷的消息,南明政权基本上还占据着旧明的半壁江山,幅员还算辽阔,虽然许多地方官员是心向常笑的,但名义上还算是南明政权辖区。
火龙军的仗很好打,无论打到那里都有拜龙教的教众为火龙军引路,南明政权草草成立,虽然都是一些明朝旧臣扶持起来的,这些旧臣也有些从政和治理天下的经验,但也恰恰因此,这些旧臣们忙着的都是争权夺利,彼此倾轧,明的暗的都是明朝官场上的那一套沉疴顽疾,二百年延续下来的官场规则将他们完全束缚住,他们本来都以为南明政权即便再怎么不堪也要维持一段时间,毕竟大汉才刚刚成立,想要厘清内部,积蓄实力发兵攻打南明,怎么都要数年时间才成。这数年时间足够他们从容布局了。
但他们完全没有料到,常笑竟然在大汉建立半年之后便挥兵东上,也恰恰是在此时,南明刚刚将拜龙教斥为邪教,正打算大举清除南明政权下的拜龙教。
不得不说,这绝对是一个最明智的举动,拜龙教对于南明来说就是一颗毒瘤,剜下去自己也要受伤,但不剜的话就要给他陪葬,没什么别的选择。可惜这个举动终究是晚了点,要是在弘光皇帝登基的时候便清理拜龙教的话,或许还能有所成绩,当然那个时候南明政权非常的不稳定,根本无暇对付拜龙教。
现在的拜龙教现在已经融入了百姓和官员之中,简直就像是融入到了百姓和官员们的血液之中一样。
一时间整个南明人心惶惶,毕竟拜龙教和地方上的文官都有关系,文官们很多都是拜龙教的信众,虽然这个信仰不一定真诚,但每个月真金白银可从来没有少拿过,在这种情况下,将拜龙教斥为邪教,这些官员们最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脑袋保不保得住,其次就是自己的财产保不保得住,以后的收益肯定是再也没有了!
就在这个时候常笑的大军来了。
第五百零九章 南北相知 心生向往
南明和大汉并不是完全隔绝起来的,南明的官员们私下里面都能够沟通到在大汉之中的自己的往日同僚,同样的,大汉的官员也可联系自己在南明之中的故旧,有些更是父子关系,如常笑的父亲现在就在南明治下的苏州一带。
局势尚不明朗,南明内部倾轧尚未完成秩序的重新建立,是以一直都没人敢去动常笑的父亲。并且常笑的父亲常友章在南明之内,对他们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要是常友章死了,或者不在南明那么对他们来说才是一件坏事。
南明的官员们通过各自的渠道,都对大汉有了一些了解,最初听到无数官员被穿了人棍的时候这些官员各个大骂常笑残暴不仁,但是后来随着时间推移,他们又从大汉之内听到种种风声,原来常笑也不是个昏聩武道只懂得胡乱杀人的家伙!
只要遵守规矩不贪不腐,那么便不会有任何问题,哪怕出了纰漏错误,最多也就是个去职而已,此时这些南明官员们依旧对常笑的大汉持否定态度,但随着半年多来的无数传闻送到他们的耳边,不管这些传闻是不是南明故意放出来的,但总归,这些消息使得这些官员们渐渐的对大汉生出一份向往来。
当官的只想着混吃等死的毕竟只是少数,大多数人在当上官员之后都是很有一番抱负想要施展的,毕竟他们所学所修都告诉他们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才是书生本职。尤其是最后的治国、平天下更是书生们的向往。
只不过这些官员们,后来在黑暗的官场之中将自己的抱负全都磨平了罢了。
人人其实都向往一个清明太平的官场秩序,但身处于淤泥之中的弱小一员,又怎么敢去改变这个污浊的世界?
但是大汉那边的官场秩序就是清明的,至少相对于沿袭了大明沉疴的南明政权来说,简直就是一盆甘冽的清泉水和一盆洗脚水之间的区别。
谁不想活得简单一点?至少那些基层的官员们都不希望自己的脑袋上有一个作威作福想怎样就怎样的上官,谁不想做出自己的政绩就能够升官,而不是靠着砸锅卖铁的逢迎上司?要知道贪污压榨弄来的钱财他们能够留下来的最多只有五成罢了,剩下的还不都是孝敬给各路上司?但罪名可都是他们自己一力承担着。
能够挺直腰板做人,那个又愿意弯着腰做狗?
最最重要的是,在大汉之中,官员们可以不必依靠便能够过上体面的日子,拜龙教的真金白银不是哪个官员能够舍弃的。
南明政权要驱除邪教,那么也就是说很有可能要将这些官员当成是邪教的一员来惩处,至少也会抓几个典型杀一儆百!
另外就是要斩断他们从拜龙教摄取财源的道路,这两条都等于是要这些官员的老命,本来还有些摇摆的官员一下就被推到了常笑的一方,常笑这一方拥有人心,强大的武力,战场上的胜仗简直就是理所当然的,这一切根本就像是有着冥冥之中的力量在推动一般,悄无声息的,一切就已经水到渠成了。
江南是个好地方,苏杭更是文人墨客流连忘返的佳地。也是烟花粉腻的风流场。
能在苏杭一带当官,可以说是一件享福的事情,只要不和地方上的士绅们有什么过节的话,算得上是一个安安稳稳的太平位置,并且钱财油水也绝不会少。
苏杭织造的位置相对来说就是个油水十足的衙门,每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宫中还有边关将士们筹措贡品衣物,这个位置责任重大,但也油水极厚,能够坐上这个位置的都是世代的勋贵,甚至没有个勋贵的身份都不敢沾边,不然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有可能得罪了一个小小的布商就能惹出通天的官司来。
常友章坐在这个位置上不过数年光景,没什么太大的政绩,但也没有纰漏,按照正常的程序的话,再有两年他就要换地方,当然仕途上将会有一个进步,大明官场,无错就是佳,能够胜任工作就算是优良的考绩了。
按照常友章自己的打算,他这一辈子能够入阁就算是祖上显灵,烧了高香了,但是这一切预料都被自己的儿子给彻底打乱了。祖上不是烧了高香那么简单,也不知道是放火烧了几座寺庙才积攒下这么一笔福荫。
常笑是叫常友章恨不得笑不得的名字,他们老常家就这么一个儿子,独苗一根,但却是个闯祸精,从小常笑就不安分,欺压良善那都是轻的,欺男霸女更都是常事,本来以为这个儿子一辈子也就是在五峰县混着的出息了,没想到有一天他去了京师,后就是接二连三的惹下了滔天的祸事。
吓得常友章在苏州最怕听到的就是常笑的消息,先是在崇祯面前说什么大明将亡的妖言,骇得整个常家上上下下鸡飞狗跳,后面的事情就更多了,每一件事都叫常友章夜不能寐,在苏州织造这个位置上如坐针毡。
常笑是常家独苗,常笑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常家就算是彻底绝后了。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常笑的所作所为,犹如刀上疾行,稍有差池就是祸及满门,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常友章一直都在提心吊胆之中度过,时不时的写一两封书信去劝说常笑,教导常笑要低调做人小心做事,最重要的先生个儿子,延续常家香火。
结果这些信件全都石沉大海,最多也就是送回个口信说什么儿知道了之类的不着边的言语,常友章知道,这个儿子已经不是他能够拿捏得住的了。
忽然有一天,常友章的管家通禀,说是林管家求见,林管家常友章自然知道是谁,那是常家看家护院的大管家之一,常笑去京师都是这位林管家带路相陪,由此可见林管家在常家的重要性。
常友章以为常笑又做了什么大孽,吓了一跳,连忙将林管家唤了进来,林管家还带着三个人,其中一个是王贵,这个人常友章也有印象,王贵是王洵风的手下亲卫,王洵风和常老爷子交情匪浅,早年间有不少走动,所以常友章对于王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