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蒋介石五大主力兴亡实录-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只见后排座位上一人腾地站起来道:“我有一计,定能破敌。”众人循声看去,见是305团张灵甫团长。

张灵甫向来就是一个藏不住棱角的角色,凡事都喜欢立异鸣高。当年,这位陕西长安人在北京大学历史系读书期间,听说南方黄埔军校正招学生,就二话不说,投笔从戎,入了黄埔4期。虽说其学业成绩和同期同学*没法相比,但他的严谨作风,智勇谋略也多有过人之处,因而在北伐军中他从连长一直干到团长,成为王耀武手下的干将,升迁不能说不快,但作为一介武夫,他过于迷信暴力的作用,他对拿破仑和希特勒崇拜得五体投地,甚至还特意把自己的发型也剪了个希特勒式的分头。他甚至把暴力用在了家人的身上,1936年,只因同事的一句玩笑话,说他的妻子“红杏出墙”,他便不问青红皂白枉杀了贤淑善良的妻子。此事一出,各界愤怒,妇女界更是抗议如潮,连宋美龄也认为“枉杀无辜,天理难容”,蒋介石拗不过夫人,下令将张灵甫押解南京,监禁法办。结果,张灵甫在前往南京的路上,一没有捆绑,二没有人押送,他自己一路步行,一路卖字,独自来到了南京模范监狱。他自幼模仿于右任的字体,原以为只是兴趣而已,没想到这一次却解决了去当囚徒的盘缠!

抗战军兴,经过王耀武求情,张灵甫被释放出狱,蒋介石特许他戴罪立功。很快地,才干卓异的张灵甫又当上了王耀武手下的团长。

张灵甫是一个善于捕捉战机、后发制人的人,像今天的这场战前碰头会,他看见大家七嘴八舌、意见提得差不多而且一个个被否定之后,才开始显山露水,以示高人一等。

看见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到自己身上,张灵甫的两道剑眉一扬,干干脆脆地道出了自己的想法:“本人昨日到双草墩集市上走了一圈,发现这儿曾是木炭交易的大市场,现在这里人走店空,只剩下成山一样的炭篓子堆积在商家的院子里。倘使我们把这些竹篓收集起来,摆在阵前,敌骑兵经过,必然陷蹄于炭篓之中,甩不掉,跑不动,最终只会倒蹶挨打!”讲完,张灵甫嘴角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好!这倒是个简便易行的妙计!”151旅旅长周志道首先为自己的部下叫好!

王耀武也点了点头。

虽然张灵甫平时发表的一些奇谈怪论常常为众人所不屑,但这一回大家认为他的奇招可以一试,反正也不花什么成本呗!

次日一早,日方阵地上升腾起一只热汽球,高高观测着我布防情况,指挥其炮兵轰击。

整编第74师——“蒋家御林军” 51师的战绩上《申报》头版头条(7)

没有任何意外,10来分钟之后,敌人的炮弹像冰雹一样呼啸而来,爆炸后溅起的土块、水珠如礼花一般飘洒在空中。51师的官兵在和第3师团的作战中经验越来越足,敌人进攻的套路已被他们摸得一清二楚,当敌人炮兵攻击的时候,他们大多被疏散到后方;当敌人炮火停歇之后,他们迅速到战壕边、弹坑里隐蔽起来,准备迎击敌人步骑兵的进攻。成千上万只竹篓虽然破损不少,但多数仍横躺在阵前百十米的地方。

果然,在机枪的掩护之下,第3联队的骑兵如冲出樊笼的野兽呐喊着奔向51师的阵地,他们骄横地高视着前方,凶神恶煞地高举着手中的马刀。

200米,180米,150米,120米,“嘣!嘣!嘣!嘣!”,转眼之间,日本人像是中了邪气似的,一拨一拨地倒下去,一排一排地压过来,后面踩着前面,立着的踏着倒地的,人马相叠,马叫人嚎,400多骑兵大多困在炭篓阵中,死伤枕籍。

3营营长胡豪早已按捺不住痛快的心情,团长邱维达的冲锋命令刚一出口,他就如离弦之箭,带着队伍扑了过去。

积压多日的怒火如迸发的岩浆,喷向那挤成一团的仇寇,步枪、机枪、手榴弹一齐对准那堆待宰的困兽。

这场战斗下来,除100多鬼子逃脱之外,第3师团的骑兵联队损兵200多名,折马300多匹。师团长藤田进紧急从国内调来一批人马之后,其骑兵联队才慢慢恢复战斗力。

火线上组成了一支钢铁之师

在国民革命军序列中,虽然有一些军级建制,如第1军、第18军、第39军等,但大多数单位仍为师级。抗战爆发,特别是淞沪会战打响之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除投入几乎所有的中央军参战之外,鄂、川、黔、粤、桂等地的地方军也纷纷被调来轮番上阵,一时聚集在上海一地的中国军队有71个师之多,占全国军队220个师的三分之一左右。如何快速、方便地调动这些部队呢?9月初,军委会决定增设军级建制,以简化指挥系统。王敬久升任71军军长,指挥87师(王敬之兼任师长)、孙元良升任72军军长,指挥88师(孙元良兼任师长);俞济时则升任74军军长,指挥51师(师长王耀武)、58师(师长冯圣法)。

51师和58师组建成74军之后,两支原先独立作战的军队互为犄角,战斗力因此大为增强。当然,即便如此,这也难以扭转整个战局的变化。

随后几天,由于日军增兵上海,我左翼防卫形势更加严峻,74军的阵地先是退到刘行——嘉定——施相公庙一线,后又转守温藻浜南岸地区。

这时,右翼阵地杭州湾方面也出现了险情。

杭州湾紧临淞沪,水深滩平,是护卫淞沪的要冲之地,也是敌军极易登陆的危险之地。早先上海战区为防敌偷袭,曾在此部署了第67师,以备不测,后由于战事紧张,该师被抽调到前线,此一战略要地仅仅只留两个连及一些地方民团把守,淞沪战局因此埋下了致命的隐患。

10月20日,日本参谋部决定将第6、第18、第114师团及国崎支队编成第10军,调来支援淞沪方面的日军作战。11月5日,日军集结军舰80艘,于杭州湾之金山卫、全公亭、金丝娘桥等处强行登陆。守军奋力抗击,但寡不敌众,悉数被歼;上海战区急调浦东之62师、79师、预备11师分途阻击,亦被击溃。随后,登陆之敌兵分两路向北驰进,一路由全公亭向新仓进攻,一路由漕泾镇及金丝娘桥向张堰袭来。淞沪全线震动,我80万大军已陷入退路被截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

整编第74师——“蒋家御林军” 51师的战绩上《申报》头版头条(8)

11月8日,第三战区(此时上海战区已改为第三战区)长官部下达转移命令,决定跳出敌之包围,抽调兵力拱卫首都南京。

一发炮弹不偏不倚正打在吴济光的面门上,174旅旅长的脑袋顿时化成一团肉浆,涂在了他捍卫的碉堡四壁上!

遵照陈诚的指令,74军的第174旅受命断后,掩护左翼军的撤退。

11月8日,冬雨绵绵,冰凉的雨丝如同穿过官兵心头的根根丝线,沉郁、痛苦且无法言说,一股悲凉与伤感重重地压在每位官兵的头上。2个多月来,无人不生切齿仇恨,无人不抱必死之决心,无人不怀胜利之希望,现在呢?昔日的战友没了,往日的豪情没了,可战争还得继续打下去,而且是被敌寇追着打下去,这份无奈和耻辱谁能排解?

几十万人拥挤在沪宁公路上向西撤退,沪宁公路也就成了泥泞公路。

174旅的防守区位是吴城镇、福山镇(简称吴福线)的既设阵地。早在1935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为保卫首都,先后模仿法国马其诺防线的式样,在吴、福及锡(无锡)、澄(江阴)等地构筑了两条国防工事线,投巨资修造了钢骨水泥碉堡、掩体和战壕,174旅现在就是去守吴福线的。

旅长吴济光骑马穿着雨衣,大多数战士戴着斗笠,背着枪,默默地走着。大家心情都很沉重,没有人开口说话,道路两旁挤挤挨挨的是挑着家什、背着行囊的逃乱难民。

人多路窄,部队行进很慢。进入吴福线时,天色将晚,战士们一边埋锅做饭,一边忙着收拾轻重武器,准备进入那些修好的掩体。只是让人料想不到的是,当大家兴冲冲地走近这些碉堡、机枪射击台时,众人个个急得如热锅上蚂蚁似的,叫骂不止。原来,掩体的钥匙均在当地保长、甲长手里,现在他们逃难去了,不见踪影,所以官兵们无论如何也打不开这些用钢板制作的铁门!

不远处的炮声已清晰可闻,这些既设工事既然发挥不了作用,吴济光一脸愤怒,只好命令战士们在碉堡、掩体周围现挖散兵壕,聊补于无。

许多散兵壕刚挖了一半,敌人的追兵就到了跟前。

日本人打开成百辆摩托车的车灯,为他们的坦克和步兵照路。或许是得“胜”忘形吧,其步兵一改往日作战的老套路,竟然甩开坦克的掩护,在车灯的照耀下,如同一群蝗虫,跳跃着,嚎叫着,直扑我阵地而来。

吴济光高举着那把德造盒子炮,怒睁的双眼放出猫眼一样的蓝光。“打!”随着他那声撕破夜空的长啸,几千条火舌就像除夕的焰火,星星点点,成串成行,朝那些直冲而来的敌人飞去。

追击174旅的敌人先头部队是第18师团的步兵第23旅团,旅团长上野龟甫少将是一个自日俄战争(1904年)时期就在中国作战的老军国主义分子。他深知中国军队弱点之所在,因而特别信奉“两军相遇勇者胜”的道理,以为所有的中国军队都会在他的武士刀下不寒而栗,一触即溃。杭州湾登陆以来的情况也确实大致如此,但今晚他明显打错了算盘。

中国人的阻击显然让上野龟甫吃了苦头,他不敢冒然强攻,只好命令所部就地架起机枪与我对射起来,他的坦克则排在身后“嗵嗵嗵嗵!”地给以炮火支援。

由于是殿后作战,装备以轻武器为主,174旅的8门迫击炮全部转给了兄弟部队,所留下的除了一些轻重机枪外,其余都是手枪、步枪。这样,日军的炮火占据了战场上的绝对优势,174旅的伤亡越来越大,376团团长负伤,378团团长牺牲。坚持到后半夜,吴济光一咬牙,部队便朝锡澄线撤去。

整编第74师——“蒋家御林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