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东突击营-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师长,现在咱们可以撤退了,再守长桥镇已经真的没有意义了。”
楚冠英点点头:“你去安排吧。”
许良清说:“鬼子的大部队虽然已经撤了,但仍然留下了一部分在围困着我们。我们如果要撤,就必须突破鬼子的包围圈。现在四面八方都是鬼子,楚师长,你觉得我们应当往哪个方向突围?”
“我现在对于敌情不了解,你的意见呢?”楚冠英反问道。
许良清说:“我们营长给我的电报上说,据他们的情报,鬼子现在都涌到南京城下了,东边是真空地带,建议我们向东突围。他已经派出了一连长苏晓峰带着100人前来接应我们。”
楚冠英说:“好吧,我赞成向东突围。现在阵地上还有不足300名能作战的士兵,你全部带上,从东边突出去。我和重伤员留下,给你们垫后。”
许良清道:“这怎么行?重伤员我们没法全部带走,但能带多少算多少。你是一师之长,无论如何也要跟着部队一起走。”
楚冠英摇头不迭:“我的伤势很重,自己走不了。如果带上我,起码要浪费两个作战人员。我就算出去,这伤也不一定能治好,起码是要成为一个废人。许老弟,别浪费时间了,你就按我说的办吧,我是绝不会走的。如果你们要强行把我带走,我宁可自杀殉国。”
许良清叹了口气,说:“好吧,楚师长,既然你执意不肯走,我也不勉强了。这样吧,我让军医再给你看看,这样我们走了也心里好受一些。”
军医走过来,给楚冠英检查了一番,又给他打一针。少顷,许良清看到楚冠英的眼睛合上了,沉沉地睡去。许良清冲军医翘了翘拇指:“真有你的,用的什么药?”
军医道:“这是从美国进口的安眠药,五分钟就生效。”
许良清安排了两个人抬着楚冠英,又从重伤员中挑选了一些伤势较轻的,让其他士兵背上,然后开始向东边突围。其余的重伤员只能留在阵地上了,如果把他们都带上,恐怕连这300人也冲不出去。留下的重伤员对于这样的安排也十分理解,他们唯一的要求,就是给他们留下一些武器,以便当日军冲上来时,他们可以与日军同归于尽,避免当俘虏的命运。不过,许良清有挑选带走的伤员时,还是存了一些私心,他把突击营的伤员全部都带上了,突击营现在还有60多名有战斗力的士兵,有能力带走自己的伤员。

第二卷 浴血金陵 147 突围

147 突围
东面防线上的日军没有想到中**队会选择这个方向突围,他们认为,东边已经是被日军占领的区域,中**队不可能自投罗网。当许良清指挥着300人的突围部队杀到日军防线上时,日军才如梦方醒,仓皇地组织起防御。
就在这里,日军的背后杀声四起,苏晓峰带着一彪生力军如旋风般赶到,在日军的防线上撕开了一道口子。日军只留下一个大队,守着漫长的一条阵地,自然是处处薄弱。许良清带着b师的残部和80余名突击营士兵,借机突出了重围。
“老许,我们来迟了。”苏晓峰迎上许良清,向他敬了个礼。
“晓峰,多亏你们了。”许良清紧紧握着苏晓峰的手,“你带着人过来接应我们,罗子呢?他身边的人手够不够?”
苏晓峰说:“你不用担心,罗子已经到江边了,这会估计已经在渡江了吧。我们在栖霞分的兵,他带了100人往北渡江,我带着100人往南下来接应你们。”
“嗯,那我就放心了。”许良清说,“你们从北边过来,敌情如何?我们能北上渡江吗?”
“北边我们已经回不去了,鬼子已经封锁了公路,我们还是经茅山往南走吧。我在这之前和大成联系过,他正从宜兴向安徽转移,说一路上鬼子的防备不多。”
许良清点点头:“我估计也是这样,鬼子的注意在南京,北线是从上海到南京的通道,他们自然会严加防守。南线目前兵力空虚,咱们就从南线撤退吧。”
两支人马合兵一处,开始向南转移。楚冠英在安眠药的药效过后就醒过来了,见自己躺在担架上,感激地对许良清说:“许老弟,多谢你的救命之恩。”
许良清说:“楚师长,这是说的哪里话,都是中**人,这都是我们应当做的。只是很遗憾,我们还有一百多重伤的兄弟没能带出来,估计这会他们已经殉国了。”
楚冠英说:“这些弟兄都是为国捐躯的,等我回去之后,一定要向上峰请求,抚恤他们的家属,同时为他们树碑纪念。”
许良清问:“楚师长,突围之后,你打算往哪去?”
“当然还是回部队了,如果我的伤治不好,落下了残疾,至少我还可以在后方负责训练新兵,也算是出一分力气了。许老弟,如果你不嫌弃的话,我负责向上峰保举你,不管到哪个师当个参谋长肯定没有问题。”
许良清说:“多谢楚师长错爱。不过,许某是江东突击营的人,突围之后,肯定还是回我们营去。日后有机会,希望能再与楚师长携手作战。”
“好吧,人各有志,我祝许老弟日后青云直上,前途无量。”楚冠英遗憾地说。
许良清一行在敌后隐蔽行军,走了10天时间,终于进入了皖南尚未沦陷的地区。陈芝云拿着楚冠英的手喻找到了当地的**驻军,驻军派出一支部队,把楚冠英等b师官兵接走,日后归还了原部队的建制。老兵痞邬大同没有随**一起走,而是留在了许良清的身边,据他自己说,当兵这么多年,还是发现许良清这个长官让他比较服气,他愿意鞍前马后地跟随许良清。
除了邬大同外,还有几十名原b师的官兵也自愿地留下了,对此,楚冠英没有说什么,他向当地驻军要了一批装备和弹药,送给许良清。许良清毫不客气地收下了,征战多日,突击营的弹药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在回到竹园镇基地之前,他们没有其他的渠道能够进行补充,因此,楚冠英送的这些装备,算是雪中送炭了。
送走楚冠英之后,许良清安排队伍进行休整。已经提前到达的王大成也带着部队过来与许良清汇合,三个连的兵力凑在一起,加上刚刚加盟的几十名b师士兵,总共只有300余人。经过长达一个多月的作战,士兵们都疲惫不堪,许良清索性在当地找了一个不起眼的小镇子驻扎下来,医治伤员,恢复士兵们的体力。
通过电台联络,许良清得知陆双勇带领的特务连在南京西南与日军进行了长时间的周旋,帮助了几支受围困的**队伍脱脸。在南京沦陷后,陆双勇带着部队西渡长江,退到了巢湖一带,队伍的损失情况与其他连队相仿,建制依然保存完好。
最让许良清惴惴不安的是,与罗毅的联系中断了。罗毅身边带着营部的电台,一直是全营的中枢,几乎每天都要与各连队进行联系。然后,就在苏晓峰率部南下接应许良清的第三天,营部的电台突然没有了声息。此后的许多天里,一到宿营的地方,许良清就命令电报员开机与营部电台进行联系,但始终未能成功。
“晓峰,你确定罗子是渡江北上了吗?”许良清问苏晓峰道。
苏晓峰说:“是的,我们在栖霞分兵的时候,离江边只有十几里路了,而且前面没有鬼子。罗子他们怎么也能渡过江去的。”
“会不会是没弄到船?”张二虎在一边猜测道。
王大成说:“不会的,就算没有船,他们游也能游过长江去。都是练过武装泅渡的,随便弄块木头就能漂过去了。”
张二虎说:“那说不定是电台进水了,没法用了。”
王大成说:“不正常,即使是电台进水了,以罗子的能力,他也一定能够找到新的电台和我们联系的。他一定遇到什么麻烦了。”
许良清又问苏晓峰道:“罗子为什么会跟你分兵呢?他为什么没有和你一起南下?”
苏晓峰说:“当时,很多百姓都往长江边跑,罗子说,万一鬼子赶来,这些百姓手无寸铁,就麻烦了。所以,他留下了100人,说是跟着百姓一起渡江,起一个保护的作用。”
许良清一拍巴掌,道:“糟了,一定是这个环节出问题了。成千上万的百姓要渡江,耽误的时间非常长。罗子如果考虑到保护百姓,一时半会就过不去了。万一日军突然赶到,罗子他们十分凶险。
“那,那怎么办?”苏晓峰的脸也变色了。
“都怪你,谁让你离开营长的!”张二虎喝道。
苏晓峰辩解道:“可,可这是罗子自己让我来接应你们的。”
许良清说:“现在说这个也晚了。这样吧,赶紧给竹园镇基地发报,让家林组织一支精干的小分队,到南京江北一带去接应罗子。”

第二卷 浴血金陵 148 鸭血店老板

148 鸭血店老板
南京城破的那天,曾珊和涂九带着十几名突击营的士兵还在南京城里劝说着市民离开城市去避难。罗毅本来是让他们最多在南京逗留四五天就离开的,但曾珊看到还有那么多的百姓没有离开,总忍不住想多劝走一些。结果他们走了一个又一个的居民区,在南京一直呆了七八天时间。
淞沪会战结束后,日军不断向西推进,南京的市民已经有相当一部分逃走了,但留下的人还非常多。这些人中间,有些是过于乐观,认为自己只是平民,日军不会拿自己怎么样;还有一些则是觉得自己一直生活在南京,逃出去不知道该如何生存,所以犹犹豫豫,一直没有离开。
曾珊等人按照着罗毅的吩咐,对市民们不断地宣讲着日本的残暴,一些突击营士兵还以自己在苏南亲眼见到的事情来作为例子,让市民们打消侥幸心理。何继春回到南京后,想起罗毅说的话,越想也越觉得不踏实。他不便直接使用国防部的名义来疏散百姓,但还是找了一些警察配合曾珊等人的人工作,与他们一起对市民进行劝说工作。
在曾珊等人的努力下,数以万计的市民最终下定了决心,在大屠杀来临之前离开了南京,转移到安徽境内去,从而避免了噩运。
这一天,曾珊等人来到当年与罗毅逛过的那条街,她想起罗毅专门交代过的事情,便带着突击营的士兵走进了过去收留周细伢的那家鸭血店,发现店老板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