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东突击营-第2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红军内部的混乱,给了围剿的**以可趁之机,**的两个师包围了高原的部队,形势十分危急。戴着手铐脚镣的方长乐让看守找到高原,请求带兵去打退敌人的进攻。由于缺乏前线指挥员,高原同意了方长乐的请求,让他担任了前敌总指挥。
方长乐率部出击,与敌军血战几昼夜,终因敌众我寡,阵地快要失守了。方长乐让高原带领部队突围,自己带着敢死队留下掩护。
“后来呢?”众人听着高原讲述的故事,都忍不住追问道。
“由于方长乐的拼死阻击,我们顺利地冲出了重围,而老方却再也没有回来。据后来突围的敢死队战士说,老方不顾大家的劝阻,在关键时候抱着机枪跳出战壕,迎着敌人的子弹冲向敌阵。……临走前对战士们说:请转告高师长,我不是反革命……”
高原说到此处,几乎泣不成声了,七尺高的铁骨汉子,满脸都是泪水。
“高支队长,方首长的死……与你无关啊!”刘荣春徒劳地为高原辩解着。
高原看着罗毅,等待着他的判断,罗毅黯然地避开高原的眼神,看着远处的群山,自言自语般地说:“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这种无谓的斗争啊。”
“这次我被纪英抓起来的时候,呆在监狱里,我想得最多的,就是老方。我现在真切地理解老方当时的心情了,我真后悔,当初怎么会昏了头,竟然怀疑和自己出生入死那么多年的战友。”高原说。
“方首长很幸运,他毕竟是倒在阵前的。”罗毅轻轻地说。
高原点点头:“我也是这样对纪英说的,我希望他给我一个连,让我去和鬼子厮杀。我已经打算好了,要像老方那样,抱着机枪第一个冲锋,让自己的血流在抗日的战场上。”
罗毅划着火柴,点燃了邵平特地买来的纸钱,刘荣春在一旁帮忙,众人给方长乐烧了些纸,算是完成了拜祭的仪式。下山的路上,高原对罗毅说:“罗营长,这一段时间叨扰你们了,我和荣春总是这样隐居下去,也不是一个办法,我们想向你告辞了。”
“告辞?”罗毅有些意外,“你们打算去什么地方?”
高原说:“我们商量过了,老部队回不去了,我们可以去组建新的部队,只要是打鬼子就行。10年前,我就是从一支驳壳枪开始拉队伍的,直到今天的上万健儿,大不了重新再来一次而已。”
罗毅道:“高支队长有这份雄心壮志,真是让人佩服。这些天我也想过这个问题,现在日军占领了华中的大片地区,**跑了,我们的部队还没有渗透进来,各地百姓自发组织的义勇军很多。如果高支队长有意去收编这些义勇军,再进行严格的训练,恐怕不难再带出一支劲旅来。我想,高支队长的问题总有一天会搞清楚的,那时候你带着几万人回去,也就不愁没有自己的位置了。”
高原摆摆手说:“位置不位置,无所谓了,关键是还能为党、为国家做点事情,我就知足了。”话虽是这样说,但罗毅的话,也的确让高原重新萌发出一些希望。以高原此前的位置,要说从此不在乎名利,也只能是说说而已。不过,到底什么时候中央才能再承认他,高原心里也没数,现在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高支队长,你打算东山再起,有什么需要突击营配合的,但说无妨。”罗毅慷慨地说。
其实,此前罗毅曾经与许良清讨论过高原和刘荣春的安排问题,许良清也认为,高原绝不是能够长久隐居的人,肯定是想重新掌握兵权的。罗毅当然不会傻到让高原到突击营来任职,一支营一级建制的部队,恐怕也不入高原的眼。更何况,高原是军部要枪毙的人,自己把他救出来已经是逆天之举了,再让他在突击营里担任一官半职,军部非气疯了不可。
对于高原的去向,许良清的建议是送神送到西天,索性给他提供一些帮助,让他自己去找地方发展一个摊子。反正他是拉部队的高手,能干成,未来也许能够成为突击营的强有力外援,真要干不成,甚至于在拉队伍的过程中自己送了命,也怪不了突击营。有了许良清的这番安排,所以罗毅能够马上答应给高原提供帮助。
“多谢罗营长。”高原道,“从前你给我们支队提供那些武器,我还没来得及感谢你呢。那些武器和被服等,对我们帮助非常大。这一次,如果可能的话,我想请罗营长再支援我一些枪支,……当然,是等我和荣春把队伍拉起来再说。”
刘荣春插话说:“罗营长,目前我和支队长还只有两个人,力量太薄弱了,所以,我想先从浠春本地带一些人走,你看如何?”
罗毅问道:“刘团长,你打算怎么招人呢?”
刘荣春挠着头说:“唉,如果去年没有和赵进贤闹翻就好了,竹园镇是我老家,这里的人我比较熟悉,我过去在本地也算有点号召力,招上三五十个出身比较好的小伙子,应当是有希望的。现在我也开不了这个口了。”
罗毅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多一个冤家多一堵墙。刘团长指挥千军万马的时候,自然没把竹园镇的民兵放在眼里。现在虎落平阳了,才想起家乡百姓的好,的确是有点迟了。其实,小人物有小人物的作用,别因为自己有势力,就瞧不起小人物。”
刘荣春默然无语了。罗毅这番话,明着是说过去的事情,实则是借机暗示未来,这些话,他更希望高原能够听懂,而且记住。他知道,如果高原能够重新把部队拉起来,过上几年,他官复原职的可能性是很大的,现在劝他一句,抵得过未来说一百句。有一个支队长一级的人做靠山,对于突击营还是很有用的。
高原听出了罗毅的弦外之音,点点头说:“罗营长说的话,非常有道理。荣春,我们都应当反省一下自己过去的作为了。……罗营长,荣春刚才说的这件事,能不能请突击营帮我们操作一下。你们在浠春当地的影响比较大,能否帮我们招募三五十人,作为我们未来建立部队的根基。”
罗毅说:“这个问题我已经考虑过了,这样吧,我借给你100名突击营的老兵,都是打过仗见过血的,军事素质和人品都没有问题。你带着他们去拉你的队伍,一年之后把人还给我,你看如何?”
高原和刘荣春对视一眼,都哈哈大笑起来。刘荣春拉着罗毅的手说:“罗营长,实不相瞒,我一直都有这样的想法,只是……这怎么说得出口呢?朋友之间,借金借银都好说,借兵可是天大的人情啊。你那些战士,我见过一些,的确个顶个都是好兵,别说一百,只要有三十个,就足够拉起一支战斗力上乘的部队了。”
罗毅也笑着说:“既然刘团长这样说,那我就借三十人好了。”
“不行!”刘荣春连忙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罗营长说了一百,就是一百。支队长,刚才你是听见的,对不对?”这一刻,他那大团长的派头一点都不剩了,俨然和他儿子刘冬成了一个层次。
高原知道罗毅是开玩笑,只是矜持地笑笑,没有接刘荣春的话。从罗毅的一番话,以及借兵这个举动中,他觉得自己对罗毅有了更深的认识。他觉得,罗毅的确不同凡响,这是一个做事很有远见的人,他救了自己的命,又愿意出人出枪帮自己重振旗鼓,但这绝不是因为他同情心泛滥,而是看好自己的未来,对自己进行投资。这样一个人,是可以作为长久的合作伙伴的。
“高支队长,那我们就这样说定了,我把老许喊来,咱们一同商量一下这件事,你看如何?”罗毅说。
高原回答道:“很好,事不宜迟,就请许参谋长辛苦一趟到官坪村一叙吧。”

第三卷 保卫长江 276 心腹大患

276 心腹大患
邵平飞马回竹园镇请来了许良清,几个人呆在官坪村把高原重新拉队伍的事情商量停当了。这件事罗毅不希望让其他人参与,所以其他的军官都没有过来。
高原打算拉队伍的地方,是他最早打游击的地方——鄂豫皖边境的麻城、光山、霍山一带,这一带十分贫困,群众基础好,而且高原对于周边的地理也比较熟悉,便于行动。由于原来的红军游击队已经整编为新四军高原支队开向皖东,目前这里是势力的真空,能够给高原提供发展的余地。
按照此前的约定,罗毅从突击营各支队中抽选出100名老兵,其中包括若干名排长、班长一级的下层军官,交给高原使用。高原将以这些士兵作为种子,来孵化自己的队伍。刘荣春拍着胸脯担保,说他会像爱护眼珠子一样地珍惜这些士兵,一年之后保证完璧归赵。罗毅和许良清都没有这样乐观,打仗是会有伤亡的,这些士兵日后能够回来一半就不错了。
罗毅借兵给高原,一方面是出于帮助高原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是一个培养部队的过程。高原带兵还是有一套办法的,否则也不能发展出这样大的一个支队。突击营派出100名士兵到高原的部队去,日后如果能够学到一些带兵的方法,对于突击营自身的发展也是有价值的。
除了士兵之外,罗毅还答应向高原提供500支步枪和一些轻重机枪,这些武器中的一部分将存在浠春,等高原的队伍拉起来之后,再运送过去。罗毅又给高原提供了一部电台,以便双方进行联络,鄂豫皖边区与浠春之间的距离并不远,相互之间能够互通信息,也便于照应。
最后,罗毅拿出1万块钱交到高原的手上,这一回,高原摆着手,无论如何也不愿接受了。
“罗营长,送兵送枪已经足够了,再拿你的经费,我们就无地自容了。”高原说。
刘荣春也说:“罗营长,你就放心吧。我们打土豪是有经验的,只要有了一百人枪,弄点经费是很容易的事情。”
许良清把钱硬塞到了高原的手上,说着:“高支队长,穷家富路,万一一下子打开不了局面,手上有点钱总会方便一点。实在不行,未来你再还我们也行啊。”
三天后,高原、刘荣春带着100名突击营士兵悄悄地启程了。出发前,罗毅专门给士兵们开了一个会,吩咐他们服从高原的指挥,同时对于高原的事情要绝对保密,上不传父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