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东突击营-第4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止并没有做什么。如果他在我们这里出了事情,上级不会想不到的,到时候我们的处境就更尴尬了。”
“小静,纪英说要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到底打算怎么做啊?”乐家林问道,“这种事情我可不熟。”
袁静道:“政治思想工作是落实到日常的生活、战斗之中的,具体来说,就是要建立各级党组织,发挥党组织的作用。然后向士兵们宣传党的政策,经常和士兵们谈心,纠正各种错误观念。”
罗毅想了想,说:“在部队里建党,这是我们在两年前就已经开始做的事情,现在各级党组织也都已经建立起来了,党的干部都是我们挑选出来的,过去工作得也不错。有关党的政策,小静一直都在宣传,总的来说,咱们部队的士兵对于党组织是忠诚的,这一点我们的想法与纪英并没有什么不同。”
“没错。”众人答道。
罗毅继续道:“现在我们所担心的,是纪英拿着肃反的一套来搅乱我们的工作,尤其是担心他煽动我们队伍中的激进分子,推行极左的思想。如果能够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么纪英怎么闹,就无所谓了。”
“这倒也是。”许良清道,“单纯说搞政治思想工作,我倒觉得是一件好事。咱们的八路军和新四军能够有今天的战斗力,与部队的官兵有信仰是有关系的。我的担心和罗子一样,就是觉得纪英这个人心术不正,喜欢弄权,我怕我们部队里有一些想投机钻营的人被他拉拢,最后闹出一个独立王国。再加上上面有人支持,难免会对我们突击营产生负面影响。”
“这还不简单,不让他接触这些人就行了。”乐家林说道,“把他派到一个镇上去搞群众工作,跟咱部队不接触,他人生地不熟的,还能怎么样?”
“这个方案恐怕不行。”罗毅道,“这样做的话,排斥他的痕迹太明显了。别忘了,我们怕的不是他,而是他背后的人,如果他回去告个状,我们突击营在上级心目中就留下了一个问号,这就太被动了。”
许良清道:“罗子这样一说,我倒有一个办法了,我们不排挤他,我们要让他觉得自己很受重视。他不是想拉拢人吗,我们就给他创造机会,把人送到他面前去被他拉拢,怎么样?”
突击营的军官们虽然文化程度没多高,但都是聪明人,尤其是大家在一起厮混多年,互相也都比较熟悉了。许良清的主意一出,大家顿时都明白过来了,不由得纷纷点头道:“老许这个主意不错。”

第六卷 荆楚铁军 521 思想政治工作

521 思想政治工作
纪英这些天觉得很有成就感,经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以罗毅为首的一群突击营军官终于放弃了“先军事后政治”的错误思想,承认思想政治工作是突击营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并授权纪英负责抓好这项工作。
纪英对于自己的理论水平一向是非常自负的,尤其是在延安学习了一段时间,又得到康部长的耳提面命之后,他的理论水平更是有了火箭式的提高,虽然还不到把死人说活的功效,但把活人说死应当是绰绰有余的。
在九江的突击营部队包括乐家林和邱彬的两个支队,以纪英的想法,应当把两个支队集中起来,对全体士兵进行半个月的思想教育。不过,这个想法在会议上被否定了,九江地区是刚刚开辟的新区,日军的势力还很强大,两个支队都在不停地打仗,集中到一起来学习完全是不现实的。为了照顾纪英的情绪,乐家林和邱彬分别从各自的支队里抽调出一些官兵回到陈家圩,接受纪英的教导,总人数有二百人,说多不多,说少也不算少。
“纪副政委,我觉得,思想教育还是以小班上课为好,人数太多了,教学效果太差,小班可以开展讨论,互动性比较好嘛。”罗毅用非常诚恳的态度说道。
纪英仔细琢磨着罗毅的建议,在其中没有找到阴谋的味道,于是便欣然地接受了。二百人分成了10个教学班,每个班二十人,一次课半天,每天三个班,上午一个,下午一个,晚上还有一个。至于主讲教师,当然只能由延安来的纪副政委承担了,别人的理论水平不够,万一说错了也不合适是不是?
纪英一开始还没觉得怎么样,虽然连续讲课讲得嗓子都哑了,但革命工作嘛,这点累算什么。讲了几次之后,纪英就觉得形势不妙了,十个班要讲一轮下来,得半个星期。纪英要讲的内容很多,包括巴黎公社、十月革命,还有中国革命,起码也得讲上十几次课才行,这样一算,一两个月就搭进去了。偏偏罗毅等人的热情还非常旺盛,声称这二百人只是开始,未来要对整个突击营所有的人都进行教育,光九江地区就有2000多人,据说地方上的同志也很有学习热情,每个镇准备派50名同志来学习,这意味着纪英后半辈子啥也不用干,就讲课了。
“这个,罗营长,咱们是不是要调整一下,这个小班上课虽然有好处,效果很好,但班是不是分得太小了一点?”纪英小心翼翼地向罗毅建议道。
“这个班不算小了。”罗毅道,“在苏联的大学里,一个班才五六个人,我们应当向苏联学习是不是?”
“罗营长去过苏联?”
“没有。”
“那你怎么知道苏联的大学一个班只有五六个人?”
“书上写着呢,高尔基写的,《我的大学》,里面就是这样写的。”罗毅信口雌黄,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里,要找一本小说难于上青天,我就这么讲了,你能证明我瞎说吗,有本事,你上百度查去啊。
“这个……苏联可能可以这样吧。”纪英认栽了,他没看过《我的大学》,更不知道里面有没有写过这样的话,他不想和罗毅讨论这样的问题,只想解决自己的燃眉之急,“罗营长,我觉得呢,把班级合并一下也是可以的,比如说,一个班60个人。”
“这怎么行!”罗毅急了,“这不成了填鸭式教学了吗,要搞素质教育,纪副政委,素质教育你懂不懂?要培养学员的发散性思维,不能满堂灌。国外经验表明,生师比超过10,这个课堂就没有活力了,学生都成了宅男宅女了。在课堂上,你要提问,要启发大家思考,要搞讨论,这样才能让大家记得更清楚,理解得更透彻。”
纪英彻底晕了,本来连续上了几天大课,他已经有点晕头晕脑,现在被罗毅一忽悠,更是晕得不成样子。罗毅这堆名词是他没有听说过的,但字字句句又都像那么回事。
“罗营长,我觉得,我们这个思想教育,没必要在课堂上讨论,大家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或者有什么心得,可以课下再和我讨论嘛,我的门对于基层官兵永远都是敞开的。”纪英说道。
“永远敞开?”
“永远敞开。”
“永远?”
“永远!”
纪英很快就为自己的轻率付出了代价,罗毅果然调整了教学班的人数,改为每班50个人,共分四个班。在调整班级的时候,罗毅告诉士兵们:纪副政委欢迎大家去和他谈心、讨论问题,纪副政委说了,他的房门永远都是敞开着的。
纪英的门自从敞开之后,就再也关不上了,到陈家圩来学习的这些突击营士兵,对于革命道理有着异常的热情,他们轮流走进那扇敞开的门,或是求教,或是讨论,或是谈心,总之,都是纪英希望大家做的事情。
“纪副政委,你是从延安来的吧?”
“是的。”
“我就说嘛,延安来的大干部,就是不一样,和我们山沟子里出来的干部完全不同。”
“这个嘛……嗯,你说说,有什么不同呢?”
“你看,我们突击营原来的军官,都是山沟子里出来,像我们支队长老乐,原来大字就不认识几个,当了支队长,还神气起来了,除了喝酒的时候,平时根本就不愿意和我们谈心,哪像你纪副政委,永远敞着门跟我们谈,这才是我们的贴心人嘛。”
“那是当然,我们搞政治工作的,就是要紧密联系群众。”纪英飘飘然地说道。
“纪副政委,我这个人没什么文化的,我讲话很罗索的,你不烦我吧?”
“不烦,不烦,当然不烦。”
“那就好,我就喜欢和你们这些大干部谈心。我这个人从小就喜欢说话,你晓得不了,我小时候,在我们村上那是顶呱呱的聪明,别看我不认识几个字,还是到了突击营才学了点文化,那学文化的时候,我也是第一的,我认字是我们小队里面最快的,连我们小队长都夸我。我们小队长你知道不,就是老彭嘛,彭立虎,我们都叫他老彭,他也不会生气的,他这个人脾气很好的,他堂客我也认识,脾气也蛮好的,长得也漂亮……”
“呃……老张同志,你到底想跟我说什么?”纪英被这位张姓士兵的意识流雷倒了,可是他还不便于打消人家的积极性,人家进来就夸他这个延安来的大干部没有架子,愿意和士兵聊天,如果他表现出一点不耐烦的样子,岂不是自己毁了自己的名声。
“我想跟你说什么?”张士兵自己也忘了,他只知道小队长给他布置的任务是去找纪副政委谈心,两个小时,一分钟也不能少,这才哪跟哪呢。
“对了,我想跟纪副政委谈的事情吧,就是我对你今天讲的课,不是很理解。你说资本家剥削工人,还有什么西加威加爱姆什么的,说是剩余价值,我是个大老粗,脑子笨,我搞不太懂。”
咦,不是说村里最聪明的人吗,怎么这一会又变得脑子笨了?纪英自己也糊涂了,不过他没精力去想明白这个问题了,他拿出纸笔,开始给士兵写着:“你看啊,一个工人一天能织五磅布……”
“什么叫磅啊?”
“呃,这是英国的计算单位,相当于我们平常用的斤吧。”
“哦,就是五斤布啊,这个布怎么论斤称啊,是不是你说的那个什么阴国没有尺子,我跟你说啊,我们边上有个村子就是做尺子的,尺子做得可漂亮了,能卖到米国去呢。”
“张……同志,我们还是说这个剩余价值吧。”纪英开始有些烦了,这个意识流战士,你别流得那么快好不好。
“对对对,剩余价值。你看我这个脑子,总是容易开小差。开小差你知道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