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东突击营-第4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含着一丝笑意,虽然罗毅是新四军的人,但薛长官的确对他很是爱惜。
“这一次衡阳守军能够全身而退,也多亏了罗毅的计策啊。”郭治慎说道,“罗毅不但出了这个救走林竣的釜底抽薪之计,而且派出江***击营的全部力量,袭击横山勇的后勤补给线,迫使横山勇从前线抽兵回援,这也给我们解衡阳之围创造了条件啊。”
薛长官点点头:“要说起来,罗毅此举,的确是大公无私。据前线的战报,突击营在袭扰日军补给线的战斗中,也有不少伤亡。这本来并不是他们份内的事情,我们自己的部队都没这样卖力,倒是新四军的部队比我们还积极,实在是令人汗颜啊。”
“罗毅和林竣在当年长沙会战中结下了友情,他替林竣出头,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郭治慎道,“薛长官,罗毅直接给你发电报求情,电报是怎么说的?”
“他在电报里历数了林竣守衡阳的功劳,又说林竣与鬼子接洽只是迫于无奈。这些话,倒也都是老生常谈了,这些天邱溥泉和第s军的左、皮等几位师长也跟我说了许多遍了。倒是罗毅电报中最后的一句话,让我实在是无法回答啊。”薛长官感慨道。
“什么话?”
“他认为,林竣所以降敌,是因为援军迟迟不至,这与当年蔡荣基殉城时的场景完全一致。他说,薛长官,你已经对不起一个蔡荣基了,难道还要再对不起一个林竣吗?”
“这……这个罗毅,还真是口无遮拦啊。”郭治慎苦笑道。其实,大家心里也都知道这个缘由,林竣走到要与日军谈判投降的境地,完全是由于整个战区的增援不利,要说责任,哪里应当由林竣一个人承担呢?话虽如此,但谁也不便挑开来直说。尤其是重新翻开蔡荣基自杀的旧帐,更是犯了九战区的大忌讳。能够这样直接指着薛长官的鼻子说他对不起蔡荣基和林竣的,也唯有罗毅一个人了。
“这个小家伙,居然敢对我如此说话。如果他是我的手下,我非要枪毙了他不可。”薛长官用愤愤然的口气说道,不过,他的脸上可没有什么愤怒的表情,倒是有几分长辈对于晚辈的慈爱。
“薛长官,那么,你打算如何处置林竣呢?”郭治慎问道,“军委会的意思是,对于这种临阵降敌的将领,要进行严惩。撤职是必然的,至于是判徒刑还是死刑,还要我们拿出一个意见来。据说,委员长也要亲自过问此事呢。”
“撤职就到顶了吧,再判他的刑,我们真的对不起人了。”薛长官道,“罗毅说得对,在荣基的事情上,我的确是做得太绝情了。如果当时我能够同意荣基突围,他也不至于自杀殉城了。我已经对不起荣基了,不能再对不起林竣,毕竟,他们都是血里火里滚出来的好汉子啊。”
“可是,军委会那边,还有委员长那边,怎么答复呢?”
“敷衍一下吧,毕竟最终s军还是没有投降嘛。我身为战区长官,如果连自己的部下都不能照顾,谁愿意为我卖命呢。”
不知是因为受到罗毅电报的刺激,还是薛长官本身就有一些想法,林竣降敌的事情,终于还是从轻处理了。在郭治慎的暗示下,林竣主动写报告辞去了军长的职务,同时要求上峰允许他退出军界,返回四川老家务农,薛长官对于这些要求全部予以了批准。
林竣最终并没有回到农村去。他在重庆赋闲了一段时间,他本身家境颇为殷实,加上国民政府也知道他守衡阳有功,并没有为难他,所以他闲居的日子过得十分逍遥。
抗战胜利后,国府有意重新启用林竣担任某军的军长,但随即有人将他在衡阳准备投敌的旧事翻出来炒作,导致他重新出山的希望破灭。为了逃避官场上的风雨,林竣举家迁往香港居住,当了一个富家翁,一直活到八十年代才无疾而终。
由于在衡阳城下遭遇了重大的伤亡,日军打通大陆交通线的战役被迫拖延了半年之久。等到日军终于打到南宁城下时,盟军在东南亚已经开始大举反攻了。杜长官指挥的远征军在改编为中国驻印军之后,重新穿越野人山,自缅北向南横扫,把入侵缅甸的日军一直扫进了孟加拉湾。日军打通大陆交通线本来是为了给驻扎在东南亚的部队提供补给,此时交通线打通了,而需要补给的对象却已经战败了。
1945年的春节到来了,浠春竹园镇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应罗毅的邀请,刘荣春带着新四军五师***旅的军官们前来竹园镇,与突击营联欢。身为一镇之主的沈红英代表突击营接待自己老公带来的部队,成天忙得脚不着地,不过脸上却始终笑得像一朵花儿一般。
“老刘,现在你可比在皖中的时候威风多了。”罗毅和刘荣春坐在竹园镇外的山坡上,乐乐呵呵地聊着闲天。镇子里正在忙着安排晚上的军***欢,这两位主官懒得去插手这种事情,便自己给自己放了假,跑出来晒太阳了。
“想当年,高支队虽然富有盛名,但装备却是可怜之极。你这个大团长,居然亲自带兵抢了自己老婆的枪。”罗毅揭着刘荣春的短处道。
刘荣春尴尬地说:“这个……唉,实在是丢人,现在红英说起这事来,还对我不依不饶呢。”
“现在你可抖起来了,去年打九江码头,你们发了一笔横财吧?大过年的,是不是应该拿点出来分一分啊?”
“这个……哪里哪里,我们劫走的船其实也没几条,船上那点物资,我们旅的几个团分一下还不够呢。”刘荣春支支吾吾地说道,“再说了,你们突击营财大气粗,还能惦记着我们那几条枪?”
“你这个守财奴,我就知道,物资到了你的手上,神仙都别想分到一点。不过,你们回竹园镇过年,怎么着也得给竹园镇的乡亲们表示一下吧?你老婆在竹园镇当干部,你如果一点表示都没有,恐怕她日后不好做人哟。”
“这个倒是有的。”刘荣春自豪地说道,“这次我们回来,给竹园镇的民兵送了一挺轻机枪,五支步枪,还有2000发子弹呢。”
罗毅撇了撇嘴:“老刘,咱们不带这么骂人的哈。你这是打发叫花子呢?”
“什么打发叫花子,在我们的根据地,一个镇的民兵能有一挺轻机枪就非常了不起了。”刘荣春抱怨着,“你知道,为了挤这些礼物出来,我在部队里还挨了好一堆埋怨呢。”
“唉,你说你老刘现在也是主力旅的旅长了,怎么还像从前一样,没点出息?算了算了,跟你没话讲。”罗毅认栽了,不过,他也知道,能够像突击营这样资助地方武装的部队,是很少见的。突击营走的是精兵路线,士兵人数少,所以在战斗中缴获的武器往往都有富裕,能够用来赠送给民兵。而新四军的其他部队是有多少枪就招多少兵,甚至是枪还没到手就先把兵招来了,所以武器永远都是不够用的。刘荣春这一次能够给竹园镇送礼,其实也是为了还突击营的人情,毕竟当年突击营曾经赠送了不少武器给他,他现在实力强了,多少总应当有所表示。如果不是为了这个原因,仅仅看在沈红英的面子上,刘荣春估计连一支枪都舍不得拿出来。
“老罗,这竹园镇虽然是我的老家,但它是你的根据地,根据地的建设,要由你负责的。据我所知,突击营的武器装备不少,你应当多拿一些出来,扩大竹园镇的民兵规模,未来等到鬼子打跑了,说不定我们还要和***打呢,到时候竹园镇的地方武装也要承担起保卫根据的职责啊。”刘荣春对罗毅建议道,他自己舍不得拿出枪支弹药来支持地方武装,给别人提建议的时候倒是十分大方。
抗战的形势,对于刘荣春、罗毅这样级别的军官来说,都是看得很清楚的,日军已经没有几天可以蹦哒了。一旦抗战结束,国共之间恐怕很难避免一战,这一点,高级军官们也是有心理准备的。刘荣春是红军出身,对此更是深有体会,所以他对于突击营的根据地建设看得比较重。
罗毅作为一个穿越众,自然更是清楚未来国共之间的战争是必然发生的,但他比刘荣春知道得更多,他知道在内战之初,共方的实力远远弱于***,从而不得不放弃南方的若干片根据地,收缩兵力至山东、河北、东北等几个地方。现在突击营所经营的浠春、咸宁、九江等地,未来都会重新被***占领。***回来后,还乡团等地方武装大肆捕杀新四军家属,制造了不少惨案。
“老刘,实不相瞒,不是我舍不得发展浠春的民兵组织,而是我担心未来一旦发生内战,我们正规军被迫离开之后,这些地方武装要么随我们一起离开,要么就只能被***消灭掉。如果民兵的规模过大,到时候都随着正规部队离开了,浠春本地的生产怎么办?”罗毅对刘荣春解释道。
“老罗,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刘荣春觉得很意外,“过去我们那么困难的时候,都能够在这里建成苏区。现在我们兵强马壮了,难道守一个苏区还守不住吗?***再厉害,总没有鬼子厉害吧。现在我老刘在皖西建的根据地,鬼子都不敢来犯,日后***也别想动一个指头。”
罗毅微微一笑:“鬼子现在已经是穷途末路了,他们有多大的能耐。你别看去年鬼子打长沙和衡阳的时候势头挺猛,***接连丧城失地,其实,这只是因为***没有全力以赴应对而已。你知道吗,美国人出钱给***装备了几个全美械师,一个师的炮火比鬼子一个师团都多,在缅甸战场上,***的杜长官指挥着这几个师,把鬼子打得落花流水。你老刘现在打劫鬼子,挣了几挺机枪、小炮,你以为自己就牛气了?人家***也不再是当年五次围剿时候的样子了。”
刘荣春不以为然:“我知道你罗毅和***的关系好,你就别替他们吹牛了。当年我们一个苏区的部队才几千人,平均三个人一条枪,不是照样把白匪军打得找不着北。现在光我这一个旅,就有一万多人,机枪上百挺,战士的军事素质也不一样了,都是见过血的老兵。我可告诉你,这皖西的根据地,我还就守定了。”
“呃,这个问题,还是留待历史来检验吧。”罗毅高挂免战牌,再争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