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第5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ㄒ蛩兀潮憬饩隽送匕狭ξⅲ〈哟艘院螅辈菰傥尬抑型恋拇匀耍菰钍拢杂晌抑性鲋鳌乙模褪钦饷醇虻ァ!

    “…………”(未完待续。。)rt

 第五百八十八章 北面来风

    洛阳,天子皇宫。

    自打从许昌搬到洛阳之后,刘协的日子就一直过得很舒坦,不管怎么说,受人钳制与自家做主的感觉就是不一样,哪怕现在的他仅仅只是有洛阳这巴掌大地方,却也感受得到足够的幸福。

    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在小的地盘那也是自己的家不是。

    然而,随着天下格局的变换,刘协的安稳日子似是也已经到头了。

    原本被袁,曹,刘三家共同钳制,彼此制衡的洛阳,随着关中的稳定,曹氏的投降,已经是开始逐渐变成了被袁尚的势力包围的形势之中,西北东三面皆是袁尚的势力,虽然袁尚还不曾对他动手,但刘协已经清晰的感觉到,自己的好日子似乎就要到头了。

    曹氏被袁尚收服,原先在荆州的刘备,此刻已经将大本营转移到了蜀中,现在的洛阳,几乎已经陷入了袁尚势力的包围,只要袁尚轻轻的动一根小指头,刘协的生死存亡便之是在其一句话的旦夕之间。那种感觉几乎和当年被董卓囚禁之时无甚两样。

    就在刘协因为北方被袁尚一统,曹氏覆灭而搞得心惊胆颤的时候,从遥远的辽东传来了消息,那是一个一直与刘协有着联系的人的消息,一个在刘协此刻陷入了黑暗之时,仿佛能为他带来一丝光明之人的消息。

    这个人,就是李儒。

    李儒给刘协发来了消息,告诉刘协自己已经在辽东联络了鲜卑和匈奴人中对袁尚不满之士,另有漠北草原的拓跋力微亦是答应助自己攻陷辽东。

    刘协听了信后大喜过望,辽东是袁尚在东北的边境,又是他手拢鲜卑和匈奴人的重镇,一旦有失后方垂危,袁尚必然回兵救援,现在中州无主,袁尚一旦立刻许都,自己就可以招募忠义之士东向占据关东之地,届时汉室复兴,当是指日可待。

    得了李儒的信后,刘协并不怠慢,急忙将徐庶,伏完,卢毓,杨修,皇甫郦,皇甫坚寿,朱皓等股肱之臣召来,商议此事。

    刘协将李儒送来的暗书交给众人传阅,然后又将个中利弊说给了众人听,然后道:“诸位,李儒在辽东后方准备联合不满袁尚的鲜卑,匈奴起事,另有草原霸主拓跋力微愿意助他成事,如今袁尚的注意力全在中州之境,疏于北方,一旦成事,袁贼必然北顾,皆时关东无主,则朕大事可定,汉室可兴,诸位以为如何?”

    众臣中,卢毓迈步出来,说道:“陛下,李儒乃是汉贼,其恶不下于袁尚,他的话,能否可信,还在两说之间。”

    刘协摆了摆手,道:“哎~~,卢爱卿多虑了,袁尚杀了宋建,征服枹罕,夺取李儒的栖身之地,令他逃窜于天下,李儒已是与袁贼不同戴天,别的事也就罢了,对于袁尚,他断无手软之礼。”

    卢毓点了点头,却有杨修笑问道:“依照李儒的心性,虽说也是恼恨袁尚,但必然不会平白无故的帮陛下做事,想必他付书于陛下,定然还有所要求吧?”

    刘协闻言,长叹口气,道:“还是德祖聪慧,李儒要为朕祸乱辽东,却也要求朕答应他三件事。”

    众臣闻言,皆是目不转睛的看着刘协,等待他的音讯。

    刘协闻言,不由得长叹口气,道:“李儒,确实是给朕提了三点要求。第一,他要求朕颁布赦免他的招式,复其汉臣之名,卓其日后落叶归根,免受漂泊之苦。”

    众人对此没有反应,毕竟这是李儒最初的想法,他肯与天子合作的最终目的,便是在此。

    刘协见众人无话,随即道:“第二个条件,是他替拓跋力微请求的,乃是请朕封拓跋力微为王,并允其立国。”

    此言一出,顿时满座哗然。

    拓跋力微乃是外族,纵然是立下了大功,但封王立国这事却未免……

    徐庶皱着眉头,道:“高祖之时,汉将封王,立国嫡传者多矣,此事在我大汉本不算稀奇,但问题是,拓跋力微乃是外族,若是立外族为王,这事……”

    皇甫郦想了想,道:“拓跋力微所率领的索头部,当年在草原上落落无名,与轲比能,步度根,素利,呼厨泉等大部落根本无法比拟,可问题是此人却是袁尚的铁杆盟友,一举助袁尚平灭草原各族,并借此成为草原霸主,若是让他背叛袁尚,必须要下得重大好处……试想,李儒若不答应他封王立国之事,他又如何敢轻易反手去拔袁尚的虎须?”

    徐庶闻言,长叹口气,话虽然是这么个理,但不知为何,隐隐之中,他总觉得什么地方有些不对。

    刘协继续道:“第三点,最奇怪,也最是可疑,李儒让我剥夺荀彧的爵位,并下旨除其一族入仕资格,却不知这是何故?”

    众人一听,不由得全都愣了。

    除荀彧一人爵位也就罢了,可去荀氏其一族入仕资格,这可是侧面说荀氏一族为叛逆了。有点摆明了把人家一族往绝路上逼呢。

    虽然荀氏一族一直属于曹氏附属,如今又随着曹氏入仕袁家,但为了要单单针对荀氏一族,袁尚的爪牙不是还有很多吗?

    徐庶皱着眉头,想了想后,问天子道:“陛下,李儒可曾说过,如此针对荀彧,乃是为何?”

    刘协摇了摇头,道:“说到是说了,不过这理由……”

    “什么理由?”

    “只是说他昔日与荀彧有隙,想借此机会一报前仇,让朕帮他这个忙。”

    伏完听了有些诧然,道:“李儒与荀彧有隙?这两个人认识吗?”

    刘协摇了摇头,道:“朕亦是不知……”

    杨修想了想,道:“臣觉得此事不是那么简单,陛下且再拖延两日,派人到许昌探查一下再做定夺,另外,李儒提出的这三个条件,咱们就算是答应,也不可全部照办,当先只办其中的一项,留下另外两项作为钳制,不然陛下一次性的全都答应了他,却让他今后如何甘心为陛下所用,这个人,本来就不是省油的灯啊。”

    刘协闻言点头,道:“杨爱卿此言甚是。”

    旬日后,刘协果然是派人去许昌打听,却闻得袁尚将曹氏全都送往邺城之后,对留下的人才和将领虽各有留用,但厚待者却无出荀彧左右。

    对于荀彧,袁尚不断的派人向其府内送去各色的珍品黄金绸缎,并卓田丰,沮授等重臣,日日代己宴请荀彧,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比起当年曹操收拢关羽,用的手段还要炽烈。

    而且,据传言,袁尚已经排除使者前往洛阳,除了替曹植表奏任太傅之职外,还顺便表奏荀彧为大司徒,特任总领关东各州的诸项政务。rs

 第五百八十九章 辽东行事

    当是时,由于曹氏举族归顺袁尚,而荀彧也在其中,所以表面上看,荀彧此刻也是袁氏的一员。

    而且荀彧不肯为袁尚所用的消息并未大肆宣扬,为外人所知,天下之人只能够看到的他们所能看到的浅薄现象,而内中道理却是看不清楚,毕竟荀彧不会满大街的去吵吵‘我姓荀的跟姓袁的不穿一条裤子’,而袁尚也不会满大街的去喊‘我姓袁的一定要跟姓荀的穿一条裤子’。

    所以世人皆以为荀彧跟随曹植被袁尚收服,仅此而已。

    原本,刘协一众对荀彧并不在意,毕竟只是跟随曹植投降的一个人而已,何必还要劳动到四面八方的势力全去关注不成?

    可问题在于,他们虽然不想关注荀彧,但李儒偏偏一纸秘奏递上,请求刘协撤了荀彧的职,并断了荀氏一族的入仕之路,这一点可就大大出乎刘协的意料了,惹得他心中的小兔子砰砰乱撞,想不去关注也不行了。

    虽然没有答应李儒,但刘协出于心中的疑惑,还是派人去暗中调查了荀彧,可这一查不要紧,却偏偏查出了袁尚对待荀彧甚厚,天天金银不断,宴席不止,比之当年曹操收关羽还要上杆子,虽然是热脸贴着冷屁股,但却不休不止,不断奉送。

    而且最让人惊诧的是袁尚居然在送表奏请曹植为太傅之后,居然又准备上表请奏荀彧为大司徒,特任总领关东各州的诸项政务,这一点就不得不适人疑心了。

    得知消息之后,刘协急忙找来自己最信任的国丈伏完,二人细细商议。

    伏完听了之后,略一分析,不由得长叹口气。

    “陛下,老臣已经知道李儒请奏陛下下诏对付荀氏的用意了。”

    刘协闻言一惊,忙道:“还请国丈仔细为朕说之?”

    伏完道:“袁尚确实是一代枭雄,其心思缜密,思想深远,委实不得不让人佩服,袁尚此刻在许昌,对荀彧一人如此热枕,非为其才,实乃为其势也!”

    刘协奇道:“何意?”

    “荀彧的上一辈,即昔日的荀氏八龙,名满天下,为天下士子所敬之,传到荀彧这一辈,荀氏一族已经是颍川书院士子之首!甚至可以说,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颍川书院一系,而颍川书院,是和鹿门庞德公和水镜司马徽等为首的荆襄士子齐名的著院!可谓是天下士子之表率耶,袁尚若是能成功的收服荀彧,便等于收服了天下一半的士子之心,更何况荀彧本人在中原之地名望极高,袁尚现在为什么不敢离开许昌?就是因为他初平中原,各地不稳,情况不知,他不敢轻动,可一旦荀彧投诚,又有了大司徒的官位,名正言顺的替他管理中州,则袁尚便能抽出手来去对付其他的诸侯,而袁尚一旦抽出手来,则李儒断然不敢轻动。”

    刘协闻言,顿时恍然大悟,点头道:“如此说来,李儒是怕荀彧被袁尚收服后,中州大势立定,所以才请我先剪除袁尚羽翼,让袁尚离开不得许昌,然后他方好在辽东行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