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地下党-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领导说:“敌人严密封锁,你能进得去?”

三哥刚把涂营在敌人鼻子底下从一个陌生地方带回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他完成了,潜回自己的家乡当然更不在话下。

大战在即,获取情报非常重要,三哥如能潜进厦门加强力量,于战役有利,领导终于批准他的请求。却不料敌人高度警觉,海上任何动静都被当成是解放军渡海进攻,一概报以枪炮,猛烈射击,狂轰滥炸,三哥在两个夜间接连偷渡两次,都功败垂成。正考虑如何再上,却突然接到停止命令。

赶到支队,三哥得知真的出事了:昨夜一位交通员冒险从厦门下海,泅过高崎海域到了集美,辗转来到支队。该交通员属于孙力小组,负责将情报传递出岛。最近一次约定时间,孙力未出现在接头地,交通员白白守候了一夜,次日冒险再去接头,还是无果。孙力没有通过任何应急方式跟他联系,情况异常,交通员冒险渡海报告。

“孙力可能出事了。”领导十分担忧。

“澳妹呢?”三哥急问,“钱玉凤怎么样了?”

按照地下工作要求,孙力小组人员间单线联系,交通员只跟孙力发生关系,孙力的情报从何而来,谁把情报交给孙力,现在情况如何,交通员一概不晓。

三哥着急,要求再次偷渡进岛,搞清情况,把中断的情报链条接上。

“这个时候不必要了。”领导说。

三哥听出话音:攻厦之仗可能马上就要打响。他转而要求随进攻部队进岛,部队肯定需要熟悉当地情况、能讲本地话的地方干部配合,就安排他和敌工队去吧。

两天后厦门战役开打。

这一仗打得分外激烈。解放军沿九龙江而下,先从厦门西南方向的鼓浪屿打起,另一支部队接着跨海进攻,从西北方向打上高崎,依靠由民间动员集中的大小渔船和简单装备,凭着一股锐气攻上孤岛。岛上守敌据险死守,让广阔水面成为难以逾越的障碍,凭借强大火力和坚固工事抵挡进攻。双方在登陆区域激战,伤亡惨重。

三哥随主攻部队从高崎入岛,那里战事激烈。解放军所乘渔船在海面上遭遇炮火集中轰击,大批渔船被击毁于海面,不少战士落水牺牲。一些冲过炮火的渔船在海滩搁浅,那里是大片滩涂,下船战士背着武器在泥泞中艰难前进,前方敌军工事里的机枪疯狂扫射,枪弹如割草机扫过水面,一批批突击战士倒在滩泥中,血染大海。但是海水、泥滩、枪炮、工事和死亡都没能阻挡解放军的步伐,滩头终被攻占,一批一批解放军战士潮水般涌上厦门岛。

三天后厦门战役结束,守军司令汤恩伯乘小船仓促下海,爬上海中的军舰逃离。

三哥在战后清晨回到了家中。

那时候厦门岛上的枪声已经基本平息,只有个把冷枪偶尔在偏僻地带响起。三哥回家时身边带着两个人,是赵尚义和另一个战士。到家时天色微亮,三哥没有去敲门,三人在门外巷子里走了几个来回。三哥自嘲说心急还吃热豆腐,太早了,家人还没醒呢,事实上他是害怕。战斗已经结束,胜利已经实现,三哥急于回家看望母亲,却也很怕相见。母亲肯定会问起我,他不知道如何应对。三哥叫人跟他一起回家,因为战斗初停,街面上并不完全太平,不能单独行动,也因为独自回家让他感觉忐忑。

母亲起得早,从年轻时即每天早起洗衣,已经形成习惯,从不多睡,时候一到自会起身忙里忙外。今天她肯定也是早起,因为连日枪炮大作,一朝忽然平静,为了家人的安危,母亲会格外警觉。此刻家里只剩母亲和外孙亚明,不似往日济济一堂,但是只要家在,母亲就会张开双臂尽全力守护它,有如一只护雏的母鸡。

三哥终于打了门,他还高声喊:“阿姆!阿姆!”为了不让母亲害怕。仗刚打完,散兵游勇到处流窜,居民百姓家家户户紧闭门户,只怕恶鬼敲门。

母亲穿过厅堂跑到门边:“阿康?”

“是我!阿姆!”

母亲开门,一把抓住三哥的手臂,悲喜交加,眼泪立刻掉了下来。

三哥笑道:“阿姆,还有客人。”

母亲擦眼泪,让赵尚义和那个战士赶紧进屋。

三哥告诉母亲:“仗打过了,我们赢了。”

母亲说:“那好。”

掉过眼泪之后,母亲又平静如常,她让三哥在厅里坐,自己进厨房烧饭。三哥他们已经在部队里吃过东西了,母亲不管,还是要做,三哥也不阻拦。母亲告诉他,前两夜枪响得厉害,亚明都没怎么睡,昨晚好一点,孩子现在还在沉睡。

三哥说:“让他睡。”

母亲从厨房拿出菜篮,问赵尚义:“两位少年家有空吗?”

家里有几天没菜吃了,母亲想让他们到菜市场帮着买几把青菜。

三哥笑:“阿姆!这时候买个啥?”

战事刚停,此刻有哪个胆大的会出来做买卖?但是母亲不听,说附近有农民的菜园子,不行的话找他们要几把菜,给点钱就行。

赵尚义问三哥:“我到队里搞一点吧?”

二哥点头:“你们先走。”

他让他俩归队,青菜不必他们操心,他自会处理。

两人离开。母亲问:“他们还来吗?”

三哥笑道:“阿姆有话只管说,没有旁人了。”

母亲快步进了里屋,三哥听到一阵响动,是开柜子翻物件的声响。好一会儿母亲走了出来,手上抓着几块银元。

“带上这个,快走。”她说。

“阿姆让我去哪里?”

母亲要三哥立刻离开厦门,走得越远越好。

“为什么!”

“他们不会放过你,会杀你。”

三哥发笑,把银元推还母亲:“阿姆!我们胜利了!”

母亲让三哥不要高兴太早,这种事情她见过。民国二十一年,红军打下漳州,眼看也要打到厦门,又被人家打了回去。后来漳州城天天枪毙犯人,都是跟着红军造反的,她回漳州看到城头挂着人头,几天吃不下饭。

“你早点跑,不要让他们抓住。”母亲叮嘱。

三哥告诉母亲,现在不比那时,国民党打不回来,倒是解放军要打到台湾去。母亲说如果那样当然最好,不过三哥还是应该先跑,等解放军真的赢了再回来。

“现在已经赢了。”

三哥说,几天前厦门岛上横行霸道的大兵和特务,现在都完蛋了。当年打赤脚钻山洞的“土共”,今天变成解放大军打进了厦门。我们已经胜利,不是假的,是真的。

“胜了好。阿康你听我的,赶紧走。”母亲还不松口。

“阿姆,不差一顿饭工夫。”

说的也是,吃饱有气力跑,母亲只怕赵尚义他们返回,又把三哥带走。三哥告诉她不碍事,那两位听他的。

亚明从里屋跑出来,一见三哥就站住不动,睁着两只眼看,他不认识这个陌生人。母亲教他叫三舅,三哥抱住外甥,心里百感交集,却是满脸笑容。

“孩子这么大了,长得好啊。”他说。

母亲说亚明长得跟他妈像,跟小姨也像。

三哥心里发颤,因为母亲提起了我。奇怪的是她的语气平稳,情绪绝无异常。

“阿姆听到什么了?”

“谁啊?”

“那个,那个……”

“澳妹?”

“是。”

母亲把嘴巴伸到三哥的耳边耳语:“她跑了。”

“去哪里!”

“台湾。去台湾。”

三哥愣住了。

“不会去久。会回来的。”母亲说。

三哥根本没想到事情会是这样。澳妹怎么可能去台湾?母亲又是怎么听说的?

母亲照料亚明洗刷后回到厅里,三哥绕着圈向母亲询问究竟,母亲告诉他,大战打起来之前,有一天颜俊杰突然来到家里看望母亲,说他联络官的差事做完了,很快要回台湾了。告辞时他忽然冒出一句话:“澳妹的事我会安排好,阿婶放心。”

“什么事?”母亲问。

颜俊杰说如果澳妹没回家,母亲不必着急,她可能会走得比较远,例如也去台湾。

“找死啊!”母亲一听就急,“她能去那里吗?”

颜俊杰担保不会有问题,有他在,澳妹没事,还可以从那里远走高飞。无论到哪里,澳妹终究是要回家的,也许不会太久。

“说到底台湾近在眼前。”颜俊杰说,“几小时水路,不是远在天边。”

母亲跟三哥说着说着抹起了眼泪,为我担心。厦门打得这么厉害,躲开了也好,但是躲到台湾去,不是反陷进火坑里?为什么不能往其它地方跑呢?

“阿康你可不敢躲去那里。”母亲交代。

三哥让母亲不要担心,有朝一日他肯定要去的,眼下还不会。如果澳妹去了台湾,一定有澳妹的理由,对我们钱家人来说,台湾不是别人的地方。

母亲感叹:“都是死鬼会牵成。”

所谓“牵成”是土话,意为帮助拉扯而成。钱家人跟台湾的许多牵扯,追根溯源就因为父亲钱以未。

三哥忽然想起离开金门时,林保长在他身后的一声喊叫。

“如果我爸还在,活着,你要他回来吗?”他问母亲。

母亲气恼道:“让他去死。”

母亲走进屋子,从里边拿出一个小纸盒递给三哥。

“这是什么?”

“是死鬼。”

盒里有四粒中药丸,六味地黄丸,拇指粗细,外边封蜡。

“这药丸怎么啦?”

前些时候,有一个中午,大舅突然挑着个担子来到厦门,送来一些米面,说是怕打仗了家中没吃的。实际上他主要不是送米面,是来送这盒药。药不是大舅的,是早先送过一枚石头印章的台湾人送到大舅那里的。台湾人说这盒药不能吃,很要紧,一定要藏好,对谁都不要说,尤其不能让特务知道。等见到懂行的人,可以交出去。

大舅大惊,他哪里知道该交给谁?来人却断言大舅知道,还说自己不再上门了,要马上回台湾,在那边等消息。

大舅是老实人,一时六神无主,想一想,东西这么要紧,还是马上到厦门交我母亲为宜。母亲一看那个药盒就骂:“死鬼啊!”她想起父亲了。当年她见过父亲用这种药,不是吃,是用。取出其中一粒药丸,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