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大明国公-第3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么做并没有什么不好的,毕竟张凡之后的发展方向他们也不是看不清楚,可以说他们若是就这么顺着葛守礼的这次临场起意而站到张凡的阵营当中的话,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只不过话说人争一口气,他们这些人不管是再怎么无所谓,再怎么凑合也是有些需要保留的尊严,或者说是颜面上有些挂不住了。

总之,说来说去就一句话,他们并不是不同意葛守礼做出的这个决定,而是在恼怒葛守礼这么独断专行的行为。

而其他的朝臣们,对于这种情况也是非常的关心。只不过他们并不知道葛守礼如今的这番行为只不过是他一个人的决定,并没有带着中间一派的其他什么人一同。在他们看来,葛守礼作为中间一派的一个重量级人物,他所说的话也必然是代表着那派中很多人的想法。

因此,如今朝堂上都是产生了一种想法,那就是人数最为庞大的中间一派就要倒向张凡了。中间的这一排人数众多,一旦倒向张凡的话,那么张凡这个以后并不会在朝堂之上太过频繁出现的人,却是将要成为如今大明朝廷中最大权势一派的主人。虽然众人都明白立足中间的朝臣们人数众多,绝对是不可能全数倒向张凡的。但即使是只有一半,也是绝对足够张凡迅速地将自己的势力膨胀起来了。

这个消息对于某些人来说也算是不错了,就如张居正那样比较了解张凡的人,而且张居正虽然不会明显地表示赞同这样,却也不会表示反对。相比起来,张居正同意的可能性是极大的。

而对于高拱那帮人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坏消息。高拱和张凡之间如今正处在焦灼状态,这个变数绝对会是让高拱觉得棘手无比的。

不过如今,高拱面对着这突如其来的事情,他一时之间也是毫无办法改变什么,只得是原地不动,也不再关注什么了,似乎是他已经开始寻找解决的办法了。

而这个时候,隆庆又开始继续问起来刚刚结束的江南之战的事情了。

本书首发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三百一十五章 礼仪之祸

根据隆庆的问话,张凡开始叙述起他在这场战争中的见闻了。 //其实关于这场大战,张凡所见所闻的并不多,以为他在刚刚开战的时候就被隆庆临时任命为统领战事的“驱夷将军”。

而对于当时江南那里的情况来说,形势严峻不说,最主要的是,倭寇快速地侵占了江南之地的三座大城,所造成的影响是,江南之地立刻进入了一种紧急事态,而且这种情况也让江南那些负责防守的军队陷入了一种紧急事态,从而造成了那段时间里面,江南一地的人手极度的不足。

正是因为倭寇来的太过突然了,张凡更是要照顾到其他地方,防止会再有倭寇前来。如此一来,本就人手不足的情况也随之变得更加严重了。张凡那个时候也不可能去到前线,只能驻守在原地。

不过隆庆今天第一次的生气也是发生在此时,就是张凡说到,倭寇之所以会进攻,全都是因为那刘山的原因之时。说实在的,这当真是让人气愤非常,毕竟刘山的这种所作所为,简直就是大逆不道。往轻了说就是为了逞自己的一时之快,想要拉几个下水而不顾百姓们的死活,擅自引来他国的军队;往重了说,刘山的这种作为简直就是与叛国无异,私通他国军队,让他们进攻自己的国家,这不是叛国是什么。其中就更不要提他私自铸造假冒的,代表皇室权威的金牌,这种欺君大罪。刘山所做的这一切,条条都是必死之罪。

别说是这个庞大的大明帝国的拥有者,隆庆这个皇帝了,就是下面的大臣,甚至是去街上随便抓着一个平民百姓,那也绝对是愤怒非常的。

下面的臣子听明白了事情前前后后的种种原因之后,也是如此。毕竟对这些大臣来说,贪赃枉法只不过是平常的事情,这里又有谁没有做过,甚至就连张居正,也是为了打通冯宝这条关系,而像他行贿呢。在这些大臣们的眼中,贪污这种事情,不论规模是大是小,还是说贪污的银子是多是少,说到底,其本质就是贪污,没什么两样的。只不过那些贪的少的,规模小的人被查出来之后,面对的刑罚较为轻,或者是根本就不会受到什么处罚。而那些贪的多的,规模比较大的人在被查出来之后,所要面对的可能就是罢官,死刑这种重刑了。01xs。但是说到底,在他们看来,这些事情的本质并没有什么不同的。

而通敌叛国这种事情,那就要另当别论了。中原大地地广人多,所谓这林子大了就什么鸟都有。倘若是有一天,大明朝行将日暮,被他族的铁骑踏遍山河,已经是回天乏术的时候,可能这种通敌卖国的人绝对不会少。想想之前,想想大宋,南北两朝几百年的时间里面究竟出了多少位汉奸、走狗,这种事情也就是自然而然了。

但是这种情况说来也只不过是一种自保而已。毕竟一个帝国的倒塌是必然会有其原因的,而若是真的到了那种时候,仅仅靠着一两个人的忠心,恐怕也是挽回不了什么。但是总会有人在那个时候来个逆向思维,觉得即使自己这么一两个人倒戈外族,也是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国家已经是那个样子了,没有必要陪着它一同送死。

但是这种想法绝对不会出现在这种时候。如今的大明朝虽然说不上强盛无比,但也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北方鞑子的骚扰也终于算是落下了帷幕,封贡互市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那效果绝对是明显的。再加上隆庆开关,允许私人船只出海航行经商,这点也是让百姓们的生活有了很多改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几年说来并没有什么规模比较大的叛乱造反时间在大明内地发生。即使有,如西南、福建前几年的那些情况,也是被朝廷很快地就镇压了下去,根本就没有造成什么实质性的伤害。

这个时候,正是百姓们安居乐业,下级官员们想办法收财敛富,上级官员想办法拉帮结派、更上一层楼的时候,主动吃里扒外,通敌外国的事情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而刘山却是反其道而行之,在这种时候干出了这种事情。事实证明,他所选择的时间的确是没错,也果然是拉了不少人垫背,只是却都是一些平民百姓而已,实在是死有余辜。

张凡继续在叙述着。当他说到扶桑大军登岸,靠着埋伏在苏州城中的人攻下了苏州,之后又一路直接向着只有几百人驻守的扬州城而去的时候,隆庆整个人的精神都紧绷了起来。特别是到后面,张凡说到扬州城几次都几乎是要告破,甚至是张凡自己也是时时处在危险的境地之时,隆庆那股紧张的情绪简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而当他听到海瑞带着与倭寇战斗之后残存的一千兵马前来援助之时,隆庆更是低呼“好险”,而他的脸上更是露出了充满希望的神色。当张凡说道戚继光的大军终于到来,而那些攻城的扶桑人也是被打的抱头撤退之时,隆庆差点就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口中也是高声“叫好”。

到了最后,张凡说到戚继光是如何歼灭那些扶桑人的时候,隆庆几乎就是在欣赏一场戏最为让人觉得赏心悦目的段落了。

张凡总算是说完了自己这一趟江南之行的全部过程,隆庆也算是得偿所愿了。只是张凡始终都没有说过,那些将自己紧紧关在苏州城中的扶桑人为何会突然间打开城门跑出来送死的原因。这也是朝中许多大臣们心有不解的地方,特别是高拱,就是这件事情让他失去了一次弹劾张凡的好机会,还让他受到朝中众人的冷眼嘲笑。但是如今张凡既然没有说,隆庆也是没有问这件事情,下面的这些个大臣们也就不好再追问什么了。他们都想到,这其中必然是有些什么隐情的,既然隆庆不问,那么就意味着这件事情并不好公开出来。所以即使有的人心里面再痒痒,也是绝不会开口询问的。

“嗯,这一番江南大战,当真是让人感触良多啊,爱卿对此番大战,心中可有什么想法?”隆庆对着张凡问道。

“陛下,微臣心中确实是有些想法。”张凡说道,“想我大明乃是当今世上,疆域最为辽阔,人口最为众多,也是最为富有的国家。然而像鞑子,扶桑这种自己人都在争斗不休的人,居然胆敢犯我大明天威,这件事情听起来当真是怪异的很。

“微臣对这件事情想了很多,随后总算是发现了问题。我朝虽然实力强盛,军队也是不弱,但是我朝向外之时,总是会表现得太过温和。微臣是读书人出身,心理面白,这并非是我们懦弱,而是我们太过讲究礼数了。这本没有错,人活一世,总是要有道德,总是要有礼数,要不然就会被他人称为野蛮人。但是,他国的人却并不如我们一般的想法。在他们看起来,只有战争和武力才是决定一切的实质。在他们看来,我朝这种不论对待何人都是和善客气的方式却是被他们看成了我朝胆小怕事,不想要打仗,所仰仗的只不过是广大的疆域以及众多的人口,还有富足的钱财。所以他们才会敢于如此,说打就打,完全将我们当成摆设一般。

“微臣之所以这么说,并非是要陛下认为应该抛弃那些客套礼仪,相反,微臣觉得这些正是我朝的一种象征所在。但是微臣却觉得,我们不应该只有这种方式来对待外人,更多的则是应该在表现我朝是礼仪之邦的同时,也让他们明白,我朝天威不可侵犯。”

张凡的这番话说出来,朝堂之上顿时就沉静了下来。张凡的这番话可谓是惊世骇俗了,甚至可以说他这简直就是在侮辱圣贤教诲了。然而这个时候,不管是高拱这样反对张凡的人,还是别的人,都没有说什么。张凡这番话其实可谓是说到点子上去了。

想当年,朱元璋和朱棣这两任皇帝,多次亲率大军出征漠北,讨伐元蒙残党。虽然每次杀敌无数的同时,也都没有完全消灭这个祸患,但是也让那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