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大明国公-第4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切刂懈揪兔挥邪氲阄哪R皇且蛭纠窦嗾乒芘斓拇笤穑诜氡蠢矗庑┤俗詈檬谴笞侄疾皇兑桓龅牟藕谩

可是这么一来,司礼监当中的人虽是他的心腹,但是在弹劾大臣这种事情上面,他们就完全帮不了冯宝了。

所谓弹劾大臣,其实也就是玩的一套阴谋诡计而已,并没有别的东西。但如今的关键是,在司礼监中的其他人,所玩的阴谋诡计是在是太过低幼了。骗骗那些刚刚踏上仕途没多久的愣头青还差不多,但是想要对付那些个老谋深算的大臣,可就难了。

而东厂那边。老实说,东厂自从建立之初,手中就掌握着无限的权利,这听起来不错,其实却让东厂变得无能起来。

对于手中握着大权,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人来说,去辛苦工作是完全没必要的。东厂就是这样,他不需要去玩什么阴谋诡计,想要诬陷谁也不用费力去想心思,就算是再不对劲的事情,倘若东厂说你做了,那你就是做了。你要是不承认,那行,去东厂的衙门里做做客,一炷香的时间都不要,绝对会承认下来。

这百多年来,东厂最为舀手的事情就是搞侦查和用酷刑,这两样东厂绝对是当之无愧的顶尖,就连比之更为老牌的锦衣卫也比不过。

但是,倘若是想要叫东厂去安排些阴谋诡计暗算别人的话,这就有点难了。

要是对方当真是做过了什么事情的话,凭着东厂的能力那是一定能查得出来的。到时候怎么运作就由他们来决定了。

但是倘若对方并没有做过什么,或者说所犯的事情很小,不值一提。让东厂来将根本没有的事情安在别人头上,或者说是把那些微不足道的事情放大,这就不是东厂的舀手好戏了。

这些,是锦衣卫的强项。

当然,冯宝自然是找过张凡让他帮忙。可是张凡并不想去帮着冯宝做这些,他一直以自己太傅的身份,要以教导年幼的陛下为理由,逃避着冯宝。对于张凡用处这么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冯宝也是无可奈何。

不过张凡也并不想让冯宝觉得自己太过与他隔阂了,没有办法之下,便是让手下人与冯宝相商。不过张凡也是告诫了自己手下的人一番,让他们悠着点,不要太过把人往死里整,让那些人回家便是,不需要非得把命都赔上了。

于是,这段时间,不管是京城,还是南直隶,亦或是地方各地,不断的都有曾经跟随者高拱脚步的人接到让其还乡的命令。其中的理由更是五花八门,什么都有。

但是这些人也并没有说什么。虽然说因为有些小到不能再小的事情就让他们回家,这点让他们感到非常的失落。可是成王败寇的道理谁都明白,如今他们所看好的高拱已经不在朝中了,失去了那颗依靠的大树,曾经站错了队伍的这些人被逐出了仕途场,也并无什么怨言。

而且明白朝中局势的这些人,也没有几个打算靠着送财礼,找关系来保住自己的官位,毕竟如今是冯宝为大,一个太监的报复可不是说笑的,他们不打算在刺激冯宝了,就这么着也算是个不错的结局吧。

相比起之前,高拱清理自己的敌人,那种激烈的方式,冯宝如今的所作所为算是温和的了。经常的,是悄无声息的,就有人被罢官回家,直到一两天之后,消息才传出来。

但是,冯宝的这种做法虽然平静,可是效率却是高拱所为的几倍。

只不过,就这么过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有人坐不住了。这个人倒还没有什么私心,只是为了朝廷考虑。这人正是葛守礼。

但是葛守礼不可能会去找冯宝,他也不太想去和张居正说这件事情。

于是,七月中旬的一天下午,张凡家的大门被人敲响了。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四百六十六章盛夏来客

鸀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盛夏时节再一次降临。这种时候,也只有那短短的夜晚,才能带来一袭凉风,让人舒爽那么一小会。不过白天日长,人们不仅仅要忍受那难耐的热浪,特别是那些个在外劳作的人,挥汗如雨是常事了。

对于在朝中为官的这些个大臣来说,夏日也并不好过。如今,高拱已经离开了,没有人会担心突然间就会遭到什么打击之类的事情。而冯宝的清算动作虽然还在继续,不过也正是因为冯宝的缘故,有很多人都不敢在做什么动作了。

内阁由张居正执掌之后,如今倒也是政令清明,畅通无阻。而且张居正也的确极有才能,可以说绝不下于徐阶、高拱之列。但是张居正为人平稳,并不会找人那么多的阻力。做起事情来也是如此,所以张居正能够完全将精力全都放在朝政之上,不会去关注那些勾心斗角的事情。这就让张居正在执掌内阁不过两个月还不到的时间里面,成效显著。

所以,其余的大臣们都闲下来了。自从隆庆坐上皇位之后,大明疆域上的天灾就少了很多,不像是以前那样,到了盛夏之时,不是这里干旱,就是那里发洪水,弄得朝中人心惶惶不说,还要到处派人去抢险。这些都是需要钱的,所以没到这个时候,对于朝廷的国库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然后,这些银子发下去了,又有各的经手的官员有可能中饱私囊的问题。倘若这些人的手伸的不长的话,还不会对灾情造成什么问题。但是如果有人胆大妄为起来,朝廷又要派人去查办这些事情。

总之,发一场大水,足够朝廷忙到秋收时候的。

如今没有发水,这些问题也就自然是不在了。这让人非常省心。

再加上如今冯宝的大肆清算动作,当真是让那些个平日里喜欢手脚不干净的人都停了下来。要知道,这些人全都明白,若是自己的把柄让一个太监舀到了,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如今就连各地的镇守太监也是停止了贪赃的活动。

没有了这些恼人的事情,大明开过两百年来所建立的制度让国家能够好好运转,根本就不会出什么问题。

于是,朝廷里面的官员,全都开始觉得无所事事了。想要做什么小动作,如今有正在兴奋着的冯宝盯着,谁敢动!想做些什么事情,如今的事情基本上都被张居正做完了,再加上最近又没有什么大事,想做也做不了。

而如今又恰恰遇到了这盛夏的天气,就是身强力壮的中年人或者年轻之辈,估计都要犯困,更不用提那些个已经上了年纪的人了。热的汗流浃背,湿了衣服黏在身上难受不说,整天也都是哈气连连的,完全没有精神。

朱翊钧这个皇帝也是如此。小孩子本来就没什么耐性,如今又碰到这种天气。如果不是因为张凡的督促,他恐怕连早朝都不想去。在他看来,反正如今的他也不管什么事,去不去上朝都无所谓。但是张凡一直在从旁督促着,加上李太后平时见了他也会说这些话,朱翊钧才不得不去上朝。

不过也好在最近没什么事情,上朝都是很快就结束了。结束了早朝的朱翊钧那是早早就回到了宫中。

顺道一提,如今剩下来临,隆庆的棺椁也不能再在宫中停放了。钦天监也是顺了李太后的意思,选了个适合入土的吉日,便是梓宫发引。隆庆也正是进驻了皇陵之中的昭陵。

皇帝梓宫发引,自然又是一番劳师动众。让人们前前后后忙活了好一阵子。

不过中间有个细节。昭陵中立着一块无字碑,有一石龟背负着。

话说这无字碑,有名的有不少。泰山上有一座,自是不提。武瞾墓前有一座,却也不做评论。倒是当年南宋的大奸臣秦桧的。

所以这无字碑,究竟是好是坏,谁也说不准。不过隆庆皇帝墓前这一块,到底是什么意思,恐怕就连立他的人都不知道。或者是说隆庆皇帝在位六年当真是平平稳稳,中庸的很,根本就无话可说?

只是谁能想到,五百年后,这里会变成了一个旅游胜地。而来到昭陵的游人也都喜欢摸摸这座石龟的雕刻。民间有言:“摸摸乌,一声不发愁;摸摸乌龟腚,永远不生病。”或许这就是因为隆庆一声平平庸庸,国家也平平静静的原因吧。不过那个不生病,可就知道考量了。

闲话到此。

总之,如今朝中没有几个人想要认认真真做事情的,而张凡也是如此。

每天早上去上早朝,然后去往乾清宫。话说这乾清宫乃是皇帝的住所,尽管张凡身上仍然带着隆庆当年赐给他的那块腰牌,不过朱翊钧登基之后,李太后也没有让张凡交回来。倒不是忘了

所以说,如今的张凡每天上午的行程跟以前并没有什么两样。只不过,因为朱翊钧的登基,他所要去的地方从东宫换成了乾清宫。虽然只不过是换了个地方而已,但是对于其他人来说,绝对是个不一样的感受。

话说,有谁能够天天往乾清宫里跑,还不需要通报。而且皇帝还非常欢迎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毕竟如今朱翊钧年纪还小,倘若再过过,等到他亲政,或者等到朱翊钧封了皇后,张凡也就不能再这么着了。毕竟对于皇帝的私生活,能少过问就少过问,这就是个木头人都能明白。

不过虽然做着这种人其他人非常羡慕的工作,但是张凡本人并不是非常高兴。主要还是因为如今这个天气,实在是让人太不舒服了。

不过朱翊钧既然也没有什么精神,张凡每天去那里,就跟去衙门例行点卯一般,早早地就回家了。

在家中,逗弄着连个孩子,倒也是张凡非常喜欢的事情。当然最多的就是,如今的张凡又更多时间陪自己的家人了。这让张凡很高兴,毕竟前段时间发生了很多事情,他全都在忙碌着,平日里除了跟家人问候一番之外,也就没什么时间了。如今他要补偿回来。

所以说,这段时间,尤其是高拱回家之后的这段时间,是赵氏还有茹雪几女最为高兴的时候,最起码张凡每天都能花很多时间和他们在一起,这就让她们很高兴了。

今天也是如此。如同往常一般,早朝根本就没什么事情。甚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