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狂花-第1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欺骗计划弄得好,让日军方面没有防备,沈阳的第8军和铁岭的第9军并没有作出反应。宫本乔正司令部被攻击让他失去指挥,日军被击溃,根本没有向雪原军进攻。
既然出现如此情况,当然没有放弃这些地方的必要。沈阳战斗一结束,凌芸迅速作出调整。袁桐立即回到通化,进攻的第二师防御南面,重新控制蒙江、临江和通化地区。
雪原军回来,抚松、长白山的百姓停止向沈阳撤退,集中到通化、蒙江地区。北部防线收缩,辉南、梅河口彻底放弃。做出反应的梅津美治郎出兵占领辉南、桦甸、梅河口、抚松和长白山。这些地方虽然是雪原军主动放弃的,但关东军对外宣布却是皇军夺回这些地方,总算找回一些颜面。
如此一来,雪原军控制通化到沈阳这一面区域,日军形成南北两线的包围态势。接下来的时间里,双方又开始新一轮调兵遣将,重新进行战略部署。
日军方面解散第9军,把第57师团和第25师团指挥权归入关东军司令部,伪军第3师和第8师调回成春一线。
对于日军方面来说,他们不能再让伪军参加作战,对于雪原军作战每一次打仗,也不知道凌芸用了什么方法,大批的皇协军投降,背叛皇军。不但为雪原军增加了无数的兵力,也带给他们大批的武器弹药,雪原军等于接受现成的武装。
这一次第11师整体背叛,第3师一个旅背叛两个团,如此一来,雪原军不但没有减少,相反急剧增加。
担心再次有伪军叛变,梅津美治郎把伪军残余的一个半师调回成春以北,而南北两侧只是日军部队。如此一来另一个情况出现,那就是日军兵力减少,不得不放弃广大农村城镇。
很奇怪的是,雪原军也没有出兵进入这些农村地区。雪原军和日军采取了一样的战术,占领重点地区兵力集中,这样的对持局面,那就是不打则已,一打就是打仗。无论是关东军,还是华北方面军,他们习惯了中国的抗战游击方式,对这种方式有些不适应。
大兵团作战进攻战略城市,是针对国民政府军的战术,对于日军高级将领来说,国民党的军队不抗打,是日军以少量军队进攻,而国民党军队以大数量军队防守,所以他们的飞机大炮能发挥威力,几乎达到了攻无不取战无不胜的状态。
可东北情况正好相反,面对雪原军是人家以少量兵力进攻,而日军只能以多出两三倍,甚至四五倍的兵力防守。进攻方是掌握主动权的,所以日军的飞机大炮并不能发挥作用。别说下面的指挥官,就连梅津美治郎一时间都拿不出什么好办法,解决这样的局面。凌芸采取的是重点防御,集中兵力于县城以上的地方。并没有在她的控制区修建什么防御工事,完全是一个进攻的架势。
接连的作战梅津美治郎已经明白,凌芸根本不用防守,只要日军发动进攻,她也会进攻,皇军进攻东面,雪原军就会进攻西面。
这个女人非常得狠,可以放弃任何地方。别看她占领沈阳,说放弃就会放弃,那她下一步要进攻哪里?谁也不知道。正像矶谷廉介说的那样,如果日军集中兵力进攻沈阳,雪原军下一个目标可能是长春?
听到这句话梅津美治郎哆嗦一下,他不敢想象,如果被凌芸攻占成春,灭掉满洲国,会是什么样。自己可能不是被调离的问题,是被送上军事法庭的下场。所以他把第57师团和25师团指挥权收回,把第25师团布置在铁岭、法库一线,确保长春方向安全,同时用57师团在梅河口、辉南、桦甸方向防御,调第4师团进入抚松、长白山各县,以北面用三个师团保护长春方向,完全是防守的架势。
把第42师团、第12师团和第17师团布置在本溪、辽阳、鞍山、盘锦、黑山一线,调通辽一带第26师团进入阜新一线防守,第8军辖四个师团,司令部在锦州,防御南面。在雪原军南北西线七个师团,总兵力达到十万多部队,占去关东军一半的兵力。
这样调动让热河、绥远方向的东北挺进军和黑龙江方向的抗日联军,有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各地死灰复燃的抗日游击队,再次疯狂起来。东北各地日军都是报告,请求增援。
无可奈何的梅津美治郎,只有在各师团抽调部队补充各地剿匪,确保中东铁路和南满、北满铁路,他一时间根本无力向沈阳进攻。
对于凌芸来说,她一点也不比梅津美治郎轻松。刚刚占领沈阳,一大堆的事情,而日军方面的调动也是进攻的态势。如果雪原军不能在日军调整完之前,完成调整,那么面临的危险更大。
沈阳被占领夺回,凌芸向外发表通电,恢复国民政府的名称,还是叫沈阳市。成立东北抗日临时政府,统一管理东北的根据地。同时对雪原军进行大规模调整,成立组建雪原军团,组建雪原军二军,把伪军部队进行整编,在沈阳以及周围市县进行招兵扩充军队。
军事会议在沈阳和平区总司令部召开。第一军不变,只是抽到部分军官进入新组建的第二军,第一军驻守通化地区,袁桐任军长。沈阳驻守第二军,关明远任军长。第一军辖第一师、第三师。第二军辖第二师、第四师,司令部直属炮兵团和特种团、竟被总队和司令部直属机关各处。
雪原军的整编总是最快的,那是因为每一次大战结束,雪原军都会进行重新整编。有一套整编方案,所以速度要比日军快。
而且凌芸采取的是边整编,边调防的办法。再说雪原军并没有多大的地区,第二军第二师是新任师长赵起,李豹调入第二军给关明远出任参谋长。第二师赵起根据凌芸命令向西进攻,占领彰武和新宾,形成西部防区,雪原军的军事布防正式完成。
东北地区的春节来临了,整个新春佳节是真的欢庆,沈阳城里欢呼声一片。九一八的阴影从人们的心头散去,七年时间沈阳又回到了中国人手里,当然是欢天喜地。
具体日本人怎么伤心,那不是雪原军管的事。最忙的不是别人,是胡启忠。他以为这回组建第二军,也和凌芸提出来,他想进入第二军任军长,把参谋长的位置让关明远,他的水平比胡启忠强。可凌芸没同意。什么原因凌芸只是一笑:“启忠,别想这些,这个位置你最合适了,没人替代得了你,好好干把!”凌芸一这样说,胡启忠立即感动得立正接受命令。
但没几天他发现上当了,凌芸把注意力全部转向其他地方,部队的事全成胡启忠的。他忙得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想抱怨两句,但看到凌芸那疲惫的神情,咬牙坚持着工作,胡启忠只好什么也不说去工作。
沈阳是一个几十万人,可以说上百万人口的大城市,辽宁省的省会。虽然雪原军并没有实际控制整个辽宁,但事情也一大堆。
宫本乔正被迫逃跑,无力下达什么命令,所以沈阳没有被破坏。特别是军事物资几乎保存完好,不但得到日军大批的武器弹药,那些被日军夺取东北军的武器弹药,也重新回到雪原军手里。对于迅速扩编的雪原军来说,最大的安慰就是不缺少装备。
而凌芸最关心的是沈阳兵工厂,这是建于一九二一年的东北兵工厂,是张作霖的心血,也就是有这个兵工厂,让奉系军阀在直奉战争、中原大战中才那么强硬,从而一度进入北京。最差的时候也能控制东北,成为出名的东北王。
凌芸进攻沈阳为什么,她不能总是用土坦克、投石机和床弩。那东西出其不意用一次两次行,长期使用那是开玩笑。没有完善的军事基础,想打败日本门都没有。
这么长时间雪原军走到今天,凌芸一直在做幕后的工作,指挥打仗有胡启忠、袁桐,地方政务有楚玉和白建起。凌芸看着是没什么成绩,但谁都知道,雪原军今天的胜利和成功,是凌芸的智慧和她那超人的头脑。所以他把军事问题抛给了胡启忠、袁桐、关明远,而是一头扎在政务处理上。

第123章 一石千层浪(二)

重庆黄山总统官邸,蒋介石的脸上是平静的,但眼睛里布满了血丝,看得出来他也十分疲倦。中国抗日战场上的形势并不乐观,武汉失守兵力退守大西南,虽然日军占领区还有大片的游击区,但是能坚持多长时间谁也不知道。
让他担忧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日军完全控制了东部沿海通道,所有援助物资都得从香港进口,再转到越南,从海防到河内再到昆明的铁路运输。还有一部分从印度、缅甸运输,但日日军准备出兵越南,已多次向法国施加压力,要关闭越南边境,苏联为了不过分刺激日本,对国军的援助也在减少。
另一个让他忧心的是,由于国军接连进行大会战,让日军兵力空虚,华北、华中地区的中共军队迅速扩大,也有了很大势力,这也不能不让蒋介石担忧。还有汪精卫这个混蛋,有投靠日本人的迹象,而日本也一改过去的态度,向重庆方面不断发出信号,想进行和谈,可是现在的形势下自己能谈吗?
看着一个个坐在自己面前,全都面无表情的手下,蒋介石只能在心里大妈无能。几倍于日军的兵力,却一次次失败,取得一些成绩全是那些杂牌部队,中央军就没有出彩的地方。总算是薛岳还给自己长点脸,取得一个万家岭大捷,让国统区的人开始鼓噪起来。
收复东北,那是雪原军的成绩,跟国民政府有屁嘛关系。收复东北?一丝文人知道个屁,用什么收复,用他们的笔杆子吗?
根据军统报告,各项资料显示,凌芸和袁桐这两个人没有任何背影,她们从哪来的查不出来,好像也不是归国华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任何部门没有向东北派出人员。可是根据报告,凌芸她们宣称是军事委员会特派员,领导东北抗日的。蒋介石明白那不过是拉大旗扯虎皮,为了招揽人有号召力。
不过这也算是好事,证明是自己安排,并没有忘记东北。这不雪原军夺回沈阳,一雪九一八的耻辱,让重庆庆祝了好几天。也有人拿出这件事说蒋委员高瞻远瞩安排有力。可蒋介石人前得意,背后苦涩,这和他没有任何关系。
今天把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