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狂花-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清理一空。
临江一次公审大会,两次占领,弄得日本人跑的跑杀的杀,汉奸几乎不存在。抚松到是没什么,但有冯再洲这个投降汉奸,了解抚松情况。为了讨好凌芸,当然那是下达什么命令执行什么。
很有官场经验的冯再洲,当了解蒙江的经过之后,一咬牙,决定替凌芸背黑锅,把抚松他看着不顺眼的和曲大壮暗示他的,处理一空。虽然凌芸把他狠狠的训斥一顿,但暗地里得到楚玉的夸奖。
果然,当抗日区政府宣布任命的时候,他还是抚松县长。这让他松口气,看来凌芸也不是什么好人。这个年纪不大的女孩堪比妖孽,还是紧紧跟随,要不准没命。
长白县是朝鲜人居多,几乎大部分都是朝鲜族人。金明哲是朝鲜人,但他是军人出身,当然是凶狠的不能再凶狠了。这样一弄,四县之内大批的土地变成被没收的日伪财产,土地都分到农民手里,地租实行统一,只有一样税率,取消其他一切税目。
这样一弄,抗日区政府管辖之内立即大变样,老百姓当然是万分高兴。凌芸终于在七月末的时候,开始转移自己的工作方向,把政府地方工作暂时全部交给已经学得差不多的楚玉和手下四个专员。
她把精力转到军工生产上来。这是凌芸的军工厂,可看不出一点军工厂的样子。不过只要袁桐有时间,两人就研究她俩的武器系统。临江西山军工厂也成为神秘的地方。
外人都不知道,这里集中了大量的木匠,铁匠和石匠,在做什么。但是凌芸相信,只要日军给自己时间,会让他们明白,在中国作战,他们怎么都不是对手。
孙彦超的好日子终于结束了,因为他接到电报,命令他带队撤回临江,张谷峰局势出现变化。
抱歉的说一下,这几天有些事情要处理,一个春节尽力保持不断更,可总有些事情要处理,所以这几天会更新一章。处理完会尽快恢复正常。谢谢关注和支持,祝您们新春快乐。飘逸

第八十八章 主动战略

接到凌芸命令的孙彦超,本不想回来,这里多好,有吃有喝,逮到谁打谁。什么苏联军队,日本军队,还是伪军,换上不同的衣服,那就是全来。
根据凌芸命令,特战队可以就地征集给养,也可以为雪原军筹集军费。有这个命令,掌握特殊权力的孙彦超特战队,那是放开手大干。反正他们也没身份,连抗日游击队都不是,没谁说的清他们是什么人,反正图们江一带被他们搅得天翻地覆,汉奸,鬼子叫苦连天,那些村镇的伪官员,根本不是什么大官,日军连驻守部队都没有,只是有满洲国的国境守备队。这些部队哪能抗住雪原军精锐特战队的攻击。因为和苏军作战,日军第4师团和第7师团,都针对的是占领张谷峰地区的苏联远东集团军。
哪顾得上后面骚扰的这些零散部队,很自然的把他们当做中国境内那些土匪了。最让日军弄不明白的是,苏军怎么会派出小股部队袭击后方呢?
同样,苏军前线指挥官,弗拉基米也十分难受,这些日军防不胜防,神出鬼没的出现在苏军后面,他们袭击补给线,炸毁汽车,桥梁,毁坏公路,铁路,让在海山崴到张谷峰的公路时常中断。让日本人占了优势,苏军已经很难坚持下去。
这样大好的形式,干嘛要撤退回去呢?带着满腹的不理解,孙彦超还是下令带着他的战利品,大洋,金条和钱币,沿着山区道路撤回临江。
当他听到凌芸和他说的时候才明白,日军又增加一个师团,在图们江一带增加到两个师团,兵力达到四万多人。苏联共计出动七个师,一个航空飞行团,其中有一个是装甲师,双方大战已经不可避免。
根据情报处了解的情况,日本已经向苏联派出正式代表团,进行停战谈判。这样再搞下去,两方面很快就会明白过来。那样就前功尽弃,明白过来的苏联人也不会放过雪原军。见好就收,及时撤出,让他们打去。
根据这一段时间的整训,雪原军基本完成了部队整编集训。既然建立了地方政府,凌芸接受袁桐的意见,既然不想放弃临江,蒙江这些地方,想在这里建立根基,那就要打出名号。建立一个让人们看到希望的旗号,整合力量建立统一的组织,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就是图们江行动已经失去意义,所以把孙彦超他们调回,完成雪原军最后整编。
凌芸同意这一点建议,还有一个原因,关内战场中日进队正在进行武汉会战,日军前后已经投入三十万部队,山西、河北、河南日军兵力空虚,关东军在雪原军这里驻守一个师团,一个混成旅团。在苏联边境出兵两个师团,显得兵力严重不足,这是雪原军稳定内部的时间,要做好准备迎接鬼子对根据地的扫荡。
特战队也有新的任务,完成整编之后将执行新的任务,所以命令他们回来,既然有新的任务,孙彦超当然什么意见也没有,立即根据凌芸指示,扩大特战队,集中整训。
一直到七月底,中苏边境的战火还是没有停止,苏联难以接受日本的条件,日本也有扩大和苏联战争的准备,双方都想在战场上取得优势,不见出胜负是不会停下来的。
对于植田兼吉来说,雪原军毕竟是小事,和苏联的大战略是不能相比的。所以命令部队暂时做准备,没有发动进攻。既然凌芸偷安不行动,日军方面当然乐不得等待苏联问题解决。
由于关东军擅自向苏联进攻,让张谷峰一场试探性进攻演变成大战,大本营对关东军进行严厉训斥,让他取得战场优势,为谈判桌上争取利益。
植田谦吉哪还有时间注意凌芸她们,要是苏联战事解决不好,自己很可能会被处理。
既然给了凌芸时间,她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时机,雪原军终于彻底定性。在临江成立雪原军司令部,对部队进行了全面整编。
袁桐不知道凌芸顾忌什么,既然已经这样做了,干嘛不做彻底?可凌芸还是不同意建立独立地方政府,只是在雪原军司令部之下,成立了行政处,管理地方事务。各县政府统一归抗日区政府领导,对雪原军行政处负责。
很明显,这是一个军政府,也就是军阀制度。凌芸这一次没有再推辞,而是就任雪原军司令。胡启忠任司令部总参谋长。司令部直属两个大队,四个处。
一个直属特战大队,孙彦超队长。一个教导大队队长凌芸兼任,陈殿瑛成为副大队长。
对于这个任命很多人明白,教导队是培养军官的地方吗,当然是凌芸亲自兼任。
四个处是通讯处林二毛,情报处曲大壮,行政处楚玉,后勤处李二丫。
雪原军还是整编出一个师,袁桐任师长,柴金旺副师长,李豹成为袁桐的参谋长。下级暂不设置旅一级编制,直辖第一步兵团团长罗殿奇。第二步兵团团长赵起。第三步兵团团长郭京校。第四特种团团长钱顺利。
经过这一次整编的雪原军,全部兵力九千多人,第一师作战部队就是近八千人。缴获日军队武器弹药,轻重装备还算是齐全,只是打大仗弹药不算是太充足。进过集训的四个团长可踌躇满志。按着李豹和胡启忠的话,雪原军终于成气候了,再也不害怕鬼子。
可是凌芸和袁桐全知道,鬼子远不是这点力量。雪原军虽然七八千人,可和日军一比差得太远了。连一个旅团都不如,在临江周围的日军就是两万多人,雪原军面临的危险还是有增无减。
只是日军关注苏联,没时间搭理雪原军,和苏联的战役结束,雪原军会面对巨大的危险。
日军进行兵力调整,凌芸也没闲着。雪原军两个任务,一个是训练作战能力,提升战斗力,一个是进行思想教育,增加忠诚度,凝聚人心。
凌芸临江司令部里面,胡启忠不知道凌芸在研究什么,站在地图前一动不动。他也在看地图,形势十分明显,苏联和日本正在进行谈判。别看战场上打得激烈,可随时都会停下来。
“报告”曲大壮在外面进来,递给凌芸一份情报。看完这份情报,凌芸摆摆手,把情报递给胡启忠。
看完情报处的报告,胡启忠说道;“小姐,哦,司令,怎么办?”
凌芸笑笑:“别那么严肃,还是叫小姐吧,我觉得那样亲切一些,我这个司令也是牌子。”
胡启忠也笑了,他知道凌芸并不是很在意这个职务。当初不想成立司令部,就是不想让日本方面过分重视雪原军。可部队数量越来越多,已经不能稀里糊涂的处理,需要有个明确的指挥系统。
如果成立独立抗日政府,辖管军队,给人分裂的印象,这是凌芸不想看到的,她要比袁桐顾忌多。现在雪原军是良好的名声,要是在关内隔绝的情况下,凌芸弄出一个政府和军队出来,很容易让人怀疑想独立。在手下这些人心里留下不好的印象,也会为将来埋下隐患。
经过凌芸解释,胡启忠不是太理解,但袁桐明白。要是时间一长,可能让东北很难和关内统一。雪原军发展的越大,越不是好事。这些危害袁桐同样经历后世,是清楚这些的,所以她也没坚持。雪原军还是一个军事机构,只是代管地方而已。
胡启忠笑笑:“那是当然,我也喜欢叫你小姐,而不是司令,再说你也不……”
他停住话语,凌芸脸上莞尔一笑:“没办法,我也知道不像。将军司令都是高大威猛,有军人气质,哪有我这样的。”
看到胡启忠还想说什么,凌芸摆摆手说道:“别说这些了,有什么建议?你可是参谋长。”
胡启忠没有再解释什么,而是说道;“根据刚才的情报,日军很快就会结束和苏联的战役,转过来就会对付我们。我想我们应该主动出击,但是雪原军好像还不具备消灭整个师团的能力,因此很难办。要一直不动,日军一旦调整完毕,我们一样难以挡住他们的进攻,所以我一时还没有什么好办法。”
凌芸点点头说道:“与其坐而等死,孰若起而拯之,局面是开拓出来的,是打出来的。坐以待毙不是我们的行为,要想办法调动鬼子,争取改变战局。你看,日军在通化是一个师团,两个旅团分别驻守通化和梅河口。第8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