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阴阳街-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讲的故事我也听过,但有一点儿不同。”玉林被她拐弯抹角打了一棍,自然不服,但她很坦然,随即接过话头反讥笑道:“看水碓的不是一位,而是一对姐妹花,正由于一夜风流,都成了白沙老爷的妻妾。不过她俩都有天姿国色,又何必到丈夫那里去抠钱呢?那源头野味多的是,不会从什么胡家、徐家的公子口袋里掏些来吗?”

玉莲脸一红,正待反讥,她身边的女儿却拉着她的袖头撒娇:“我要吃酥糖,就是姜顺店里的那种松松脆脆……”

玉莲信手打了她一巴掌:“你这没爷娘匹教导的小淫妇!吃‘塘’啦‘海’啦的,不会像人家那样用自己的皮肉去换么?你妈生得丑,又不会台上露大腿,台下卖色相,那里挣大钱去?”边说边拎着女儿的耳朵拖出。

景花见势立即丢下小跟牢赶出去,好在堂上人已散去,就抱起哭哑了的彩彩,塞她两把糖:“大嫂,你这是何苦来?”

“小姑子,你是个明白人,这些年来我为了这个家,风里来雨里去起早贪黑的干落个什么?这么一大家子吃喝拉撒,衣裳五服,鞋袜穿戴那样不是我一手料理的,而她,凭着脸皮白,有人宠,饭来张口,茶来伸手,难道她是这家主人我是奴才么?”

“如果没有你大嫂大哥操劳,我们家那有这般光景呢!这是有目共睹的。就凭今天而论,二嫂固然不应该说些没影子的话,但你说的故事也在不经意中捅到她的忌讳呢,你和她都是我的哥嫂,说句公道话,就这件事而论,你们俩已经扯平了。家里发生口角传出去都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家和万事兴,我劝你们今后都不用提它就是了。”

“这就要看她的态度了,难道我还真当怕她不成!”

“这你放心,那一头我会去说的,二嫂原是个没气性的人,估摸她也绝不会把今天的事搁在心上的了。”

叔伯母之间由来已久的芥蒂,经过这次交锋,都泄了气,得到暂时的心理平衡。见了面也能打个招呼,表情依旧是淡淡的。但由此引起心里的裂痕已经无法弥合。

景明主持这件举族喜庆的盛事,就和支族男丁们首先把堂壁拆了,公堂扩大到居室,仅保留住范氏的卧室,把杂七杂八水车、地垫等农器具都搬到楼上去,那三只满满大谷仓无法转移,因而也完全暴露在众目之中。靠东间五只阴棺怕冲了彩头,只好用万年红纸盖上。

本堂口执事们人都换上清一色灰袍,戴上乌顶六合帽,在大门外恭候,场上的人越来越多,远处已传来哨呐声,村民们朝着阴阳街伸头引脖张望,随着震耳欲聋的的放铳声,那护着金黄华盖的仗仪队风卷云涌而来,所有村民都在堂前两翼跪下,那鞭炮爆竹噼噼啪啪响成一片,仪仗队护拥着银銮驾在弥漫硝烟中进了堂屋,景明方率众起身随尾进大堂举祭。

一向喜欢热闹的姜家妯娌姐妹们集中在范氏房间里,她们都挤站在床上,透过堂门花格窗棂,居高临下观看祭祀仪式。

“看,开始献五谷了!”大家只见五个古斗分别盛着满满稻谷稷麦菽,执事们一一传上去,最后传到跪在案前草墩上的景明,用双手举过头顶,由伺候在两边的斋公接过去,陈列在案上。

“献畜礼!”随着司仪喊声从门外传递进来的是三只朱漆托盘,分别放着一根猪尾巴,一个猪鼻冲、四只猪蹄,也由景明呈献。

“祭逻牌!”

随着司仪指令,景明及全体执事人员分别点烛,插香,斟酒,然后一排溜下伏身磕头,尔后奠洒,化纸……

祀祭仪式在严肃中进行,全场观众谁也不敢吭声,唯独站在老房里观看的玉林不顾有亵渎神灵之嫌,说:“这么兴师动众的把卢文台请来,只打发他一个猪尾巴,阴阳街人也太小气了。”

“那不可乱说哩,白沙老爷灵验得很,你不怕报应么?”景芳提醒说。

“实际上只有半根。斋公们收礼时还得对直劈开,留一半当地执事们配酒。”景花解释道,“当时卢文台视察青央村水堰,席面上抬上水牛一般大的一头烤猪,卢文台抽出腰刀割下猪鼻、猪尾和猪蹄,并各取其中一半,说:从头到脚连尾都有了,这不是‘整猪’吗?礼收不过半,我取其二分之一足矣!”

祀礼毕,斋公们按规矩跟收了一半供品,然后命人撤去案头陈设,卜卦师上场高声喝班:“昔周天子礼贤下士,渭河遇子牙,让銮车,亲拽车八百零八步,遂得天下八百零八载,今忠烈王请得文王、吕尚在此,佑护一方黎民。易卜其吉,请叫卦!”

景明一掠长袍下跪逻牌跟前,朗声道:“周天子文王、先祖姜太公、忠烈王卢爷爷灵位在上,今姜氏举族供奉先哲神位,求个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请出卦示祥,先卜夏收,后卜秋实!”

卜卦师把一部两开的竹根板在香炉上摇绕三环,扔在地上,两瓣竹根蹦了两蹦,一反一顺地落在地上。随即念道:“种豆得豆,种瓜得瓜,风调雨顺,稻稷丰饶,好卦……”

待三卦卜完,卜卦师接过红包,才说:“春花属胜卦,阴阳调和,乃是丰收之兆,可夏收那是阳卦,旱象显见于农事不利;那秋实及是阴卦,阴属多雨,于农事也极为不利,望贵地信男善女重事龙神……”

欲知事后如何,见下回。

第三十五回盘家底内议起新屋点劳力外谋挖墙脚

堂屋因接逻牌有过一番热闹,现在銮驾按照排定的日程,巡视沿溪水堰去了,人去堂空,只有天井石上灰烬还在风舞。

景明同堂分执事们共享那份留下一半的猪蹄、猪尾、猪耳配酒,吃了败胙。把香案、旗帜等移交给三八公堂口,也就散了。

经过工匠们一番修饰,又把堂屋一隔三室,即西间人住,中堂公用,东间存棺,景明觉得家业已初具规模,继续住堂屋有失体面,而且活人与僵尸共屋不祥。在晚饭后,一家都聚在灯下喝茶聊天,范氏因怕冷,早早坐进被窝,同玉莲、小彩彩在灯头磕瓜子,听取外间如何商议家计。因景聚、景连也在场,故而景芳、景花、玉林和小跟牢都在小松椅上扎堆坐下听时色。景明提出造新楼的构想,景山认为,家里劳动力多,工匠又是现成的,正好动手。当时购置西院就是准备造新楼的;景聚他初步匡算一下,如造幢对合要八百两,造幢先厅后堂楼大至约一千八百两。造全园那就可观了,再加百倍还不够,不要说我们小户人家,就是拥有四百石田的姜庚也只能造幢花厅。整个汤溪县也只有两个半全园,那就是兰贝石山人邵里一个,罗埠小何家一个,陶寺的陶成因剿盗有功,明朝皇帝下了一道圣旨,拨了十万两库银造全园,结果造了一半就化光了……

“那前园是什么样儿的?”景芳悄悄地讯问,玉林附耳说道:“那就是大户人家的庄园哩,中间是花厅,前后左右都是堂楼,还有花苑,放养奇禽异兽,园内一派湖光山色,古木葱茏,连麻车、水碓都一应俱全,包罗万象,几百人住着可以老死不出户门。先前班主购置了热沁洲,意在造全园,可那几千两银子还不够当葱用哩!”

景前含着竹烟管,不慌不忙地说:“这些年来的收支景明账上都有的,去年种了七八十石田,主熟才收二百六十担稻谷,除了皇粮国税,剩下一百四五拾担,全靠春花和麦、豆、粟等五谷杂粮,维持一家的吃喝用;糖房、麻车还不如前些年,散粉做了八百担,只有三成的挣头,麻车出车不出劳力,原说好五股归东的,去年因收不起菜子,降到三股,每股只挣利一百五六十担,一脱刮子也只不过四百五十担米,做了一张新油榨化了一百多担;那糖房只有年前节后有生意,挣七八十担,景聚修水碓,一年总共九十来担。早年购进的打石场——石坑,那开采的石磨、石门面、石条多有积压,不赚反亏;叶家瓦窑,专用白石泥枯竭,产量不如前年。零零碎碎收入支出,剩下不到六百担,其中一半还是水北贩米的赚头,按市价每担一两八结算,也只有一千两,可去年置了十八石田,办了一份嫁妆,讨了房媳妇,又支付长年伙计的工钱,人来客去的开支,衣裳五服的更换,能剩几何?当然库房里还有银两,那是留给兄弟娶亲用的。造屋的事我也盘算过,如造五间排厦,眼下是不成问题的,但将来各房娶齐了还是分不开的,至少要造幢前厅后堂楼,那里去筹这笔巨资?还不如一鼓作气,再发奋三五年,等手头钱粮充足,再动手也未尝不可!”

景明那有不知家底的,去年收益一千叁佰多两,开支才七八百两,只要回拢支借纳欠的,筹集资一两千两银子唾手可得,既然兄长主意已定,做弟的也不好多言,造房的事就搁下了。

次日大家又议起迎龙灯的事。阴阳街有三条祖龙,从正月十三起灯,迎到正月十五。还写了四夜戏,届时万人空巷,满街欢腾,祠堂举行盘龙灯会,凡是自扎的灯笼进场,都能分到一双馒首……

大家正谈得热闹,朱兴朱旺来了,说正月十四是树丛沿的灯夜,客人很多,公婆指望儿媳能同他们见见面……

景花的心思都倾注在连哥身上,又有景芳、玉林心性相投,那里肯回去?把头一扭,说:“你答应过的,让我养好身子,现在连元宵都没过,又来催了!”

朱兴回道:“村上这么大的社火都不来接你,这边不见怪,那边难免有非议:大灯会的,亲朋好友都来了,可连自家媳妇都不接回来,况且客人们多半为了与你见上一面才来的,你不回去与他们照个面,这做人的道理怎么说得过去?”

“妹夫说得在理,你如今是有家处的人啦,家里迎龙灯,你还要向龙王爷讨子媳,那有不回去之理。”景前对她与景连的事早有所闻,碍着母亲颜面没有发作,于是借题发挥:“你既已为人妇,就要守妇道,连自家迎灯都不回去,你怎么向公婆交待?无论如何,今天得回树丛沿去!”

“你要我守妇道,他用了调包计,守夫道了吗?你是我的兄长罢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