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都市鉴宝师-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他们的拍卖会。

道理很简单,但是,想要柳远山立刻就做出决断,还是困难了些。因为一旦抽调这四五个亿的资金,对柳家其他方面,肯定会产生不少的影响。

柳远山略略思索后,也就说道,“在他身上投资,还是相当值得的。他既然开了口,我们不表态是肯定不行的。好在从拍卖到付款,还有一段时间,足够我们好好筹措资金。不过先期借个几千万还是不成问题的,玉晴,要不,等你回来我们大家再仔细合计合计,你对他最了解,他想什么,你应该是最清楚的。”

“我还是有些看不懂他。”柳玉晴如实回答道,“但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他绝对不会做赔本的买卖。”

柳远山会心地笑了起来,这个大家都清楚,有这样的能力,干最多的事情肯定就是捡漏。

“对了,他还给了两件东西让我带回来,说是交给我们拍卖公司处理。”柳玉晴对柳远山的态度相当满意,她其实也存着试探一下的心思,现在得到结果了,自然就不用隐瞒了。

“他这算是给抵押品?”柳远山闻言倒是越发好奇起来,柳玉晴之前没有说,他原本以为周夏肯定是准备拿柴瓷来做抵押的,毫无疑问,他现在手里最强的筹码也就是这个,价值五个亿也不成问题。

经过柳远山这段时间的潜心研究,加上几个老朋友的一致认可,越发认定,这和历史记载的柴瓷特征完全吻合。如果周夏借款打水漂,拿这柴瓷来抵债的话,柳远山倒是非常乐意接受的。

只是现在,周夏又能拿出什么好东西来?真是让人期待。

柳玉晴笑道,“我瞧着他的意思,应该算是吧!”

“赶紧说说,是什么东西?比柴瓷更珍贵吗?”柳远山的胃口被吊得高高的,他也在努力寻思着,能抵押个四五亿的古董文物,那绝对不是凡品。这年头,能上亿的,也都屈指可数。

“这个我也说不准!”柳玉晴回答道,“是两幅画,我觉得有百分之七八十的可能是真的。”

“什么画?能比黄庭坚的《砥柱铭》更有价值吗?”柳远山倒是有些怀疑起来,黄庭坚的一幅《砥柱铭》倒是拍出四个多亿的高价,想要找出价值更高的书画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当然,如果是王羲之《兰亭序》之类的作品,那倒是肯定可以超过的。

柳玉晴笑着说,“我想了想,觉得还是给爷爷亲自过目比较好。我马上就回家,很快就到。”

柳远山闻言笑呵呵地道,“行,你这丫头!路上小心啊!”

第一百八十四章天大人情

柳玉晴这边开车往回赶不提,柳远山还在纳闷,要说这些年吧,拍卖价格过亿的书画作品屈指可数,但也不是没有。可这价格要到四五个亿的话,还真是极其罕见的精品才行。

周夏如果真心拿这两件书画作品来做抵押的话,价值就不该比他开出的金额低才对。

柳远山随即又想到另外一个问题,如此一来,倒不是柳家给周夏帮助雪中送炭之类的。反而是周夏又给了柳家一个天大的人情。

一时间,柳远山轻叹起来,情绪也复杂得很。

做拍卖这行,讲的是人脉,精品好东西,大家都想要,可没有关系没有足够的人情,想从藏家手里把好东西弄到自家拍卖会上,那可真是难上加难。

要人人都能像周夏这样豪爽,大甩卖一般地拿出好东西来,那各家拍卖公司都该笑开花了。

柳远山再看看手边的漂亮瓷片,这种感概就越发地深重起来。

没过一阵,柳玉晴就回到家,径直往柳远山的书房赶来。

柳远山这会也不着急看画,而是先问她道,“周夏拿这两幅画出来,还提了什么要求没有?”

柳玉晴笑着解释说,“他倒是有些要求的,因为这两幅字画来源有点问他,很有可能是新近才出土的,他希望我们能保守秘密,短期之内不要闹得尽人皆知。要上拍卖会的话,这出处可得另想办法,而且不能透露他的消息。”

柳远山笑道。“这个好办。也是必须的。他还有没有其他要求?”

“这倒没有,爷爷你不好奇这两幅作品究竟是什么吗?”柳玉晴回答着,还扬了扬刚刚拿进来的盒子。

“看看不就知道了!要说这周夏还真是厉害,玉晴,你的年纪也不小了,有些事情也该考虑考虑。”柳远山点头道,这一来,他对周夏的评价又高了一层。倒不是因为他觉得周夏不求回报。而是觉得周夏这人比较聪明,不像有些人,一旦有所斩获便得意忘形,浑然不知死活。

“爷爷,瞧你说的,我还想多在家陪陪你老人家呢!”柳玉晴脸蛋难得红了起来,“还是先看这两幅画吧!”

柳远山哈哈一笑,为柳玉晴的终身大事,家里人可没少操心,奈何柳玉晴是个相当有主见的人。眼光也比较挑剔。即便是柳家世交之后的周南明,各方面条件都相当不错。也难入她的法眼。以现在柳家的状况,用不着委屈家里的女儿因为利益之类的东西搞什么联姻,也就由着柳玉晴自己去,甚至,她要争取在拍卖公司做到更高的职位,他们也都同意了。只是,她都二十六岁的人了,大家还是希望她能早日找到中意的人,不说成家,谈谈恋爱都能让他们放心,要说丝毫不担心她的个人问题,那肯定是假的。

这周夏嘛!虽说出身是草根了些,但为人处事倒是透露出一股大家气概,一身天赋本领,更是令人惊叹叫绝。柳远山觉得如果能收他当孙女婿的话,倒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当然,他也是相当尊重柳玉晴自己的意见,要是她对他没感觉的话,那也不能勉强。

眼下,柳远山最想知道的,还是这次周夏找来的两幅书画作品,品质究竟如何。之前周夏的表现可谓是可圈可点,连柳远山这种久经世故,见惯场面的人都能竖起大拇指赞好。

柳玉晴拿回家的两个盒子,一大一小,不用想,也能知道这其中的书画作品,也是一大一小了。

柳远山先选择看小的盒子,最大的惊喜,总是要留在最后不是。

他这会,也没多去关注柳玉晴那略略带羞的表情,精力全部集中在了这锦盒上。

柳远山是鉴定高手,进入状态的速度也是相当快的,带好手套,小心翼翼地将里面的绢拿出来。这给他的第一印象,就是相当好的,原因就在于这绢的材质,毋庸置疑,肯定是上了年代的。

说起鉴定的诀窍来,柳远山说个三天三夜也讲不完。但有些东西,却必须得是用时间和经验去积累的,尤其是古玩文物这行,见多识广,才能成就真正的高手。

拿眼前这绢来说吧!

就不是现代那些仿制品所能达到的水平,它有着极其强烈的时代特征,那就是它是单丝绢。

柳远山可是鉴定老手,还没打开这幅画,他就从这绢的材质上,推断出,这幅画,极有可能是唐代或者隋唐之前的作品。

从绢帛的材质上来对书画作品做鉴定,可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因素,甚至,有时候可以用作断代的依据,尽管不能作为唯一的依据。

像眼前这样的单丝绢,在隋唐以及以前的书画作品中,都有出现过。在那之前,却从未出现过有双丝绢的作品。比如隋代展子虔《游春图》卷,用的绢就是单丝织成的;唐代周昉《挥扇仕女图》卷,所用的经线纬线均不一根,全部是由几根丝合并而织成的,这种织法在书画用绢上是比较少见的。说明了晋唐以前的书画用绢是由单丝织成的。直到现在为止,在晋唐以前的书画中,还从未见过有双丝绢的。

而在五代以及宋之后,随着绢纸制作技术的进步,则出现了一些变化,除了单丝绢之外,也出现了双丝绢。

这种双丝绢的经线的每两根线为一组,每两组之间约有一根丝的空隙,纬线是单丝,纬线与经线交织时,每组经线中的一根丝沉在下面,另一根丝浮在上面。如五代黄筌《写生珍禽图》卷的经线为双丝四十八根,纬线为单丝;宋代赵佶《祥龙石图》卷经线为双丝四十八根,纬线为单丝等。

到后面明清,甚至是不同时期,绢纸的特征也都各不一样,真真讲起来的话,倒是可以写成一部书。

而且,柳远山瞧着这单丝绢,并不像是唐代以后任何一个时代的单丝绢,所以,他下意识就觉得,这幅画,有很大可能是唐代以及以前的作品。

再具体的话,就得对单丝绢做更深入的鉴定。当然,还有最重要的是绢纸上的内容究竟是什么。

第一百八十五章诱惑

柳远山是老行家,也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可当他真正看到画上的内容,以及上面的落款时,还是忍不住抽了一口冷气。

这幅画像和作者都是他所没曾想到过的,但绝对是有非常重要价值的。

要说历代画家为帝王们所画的画像数量也不算少,但真正能流传下来,让后人辨得分明面容以及真切感受到帝王气息的,还真是极其少见的。

这幅宋明帝的画像就属其中的例外。

尤其还是陆探微,这位在中国美术史上颇具名气的大画家所做的。

尽管柳远山在心底一直提醒自己,不到最后的鉴定结果出来,万不能轻易有任何的轻信,这些都是鉴定路上的拦路虎,当你相信了一个方面,就忽略了它的其他问题,很容易就会造成鉴定失误。他这辈子,在这上面吃的亏可是不少。

但这会,柳远山心底还是有股压抑不住的莫名激动,不管是对于周夏还是柳家来说,他都更愿意相信,这幅画是陆探微的真品。

柳远山很快把心底这份激动压了下去,开始从各个方面,对这幅画进行鉴定。

只是,他挑来挑去,并没有找到特别明显的破绽。

莫非真是“真金不怕火炼”?

柳远山也期望如此,但事实是不会随着人的心情有所偏移的。这幅画就是这里,要么是真,要么是假,绝无第三种可能。

鉴定不出真假,只能说明鉴定水平不到家。得继续努力修炼。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而要对这幅画做更深入的鉴定,就必须从陆探微的作画风格去进行鉴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