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限杀业-第4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米穹苍回首瞥了浮威上将军一眼,双眸之中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厌恶。这个家伙,当真连半点脑子都没有。现在咱们是来干什么的?是来命令岳飞班师退军,然后自我解除兵权啊。这种时候,就应该讲些好言好语安慰岳飞,籍此稳定军心才对。可是你个浮威上将军倒好,大言不惭,唯恐激怒不了岳家军这群血性汉子一样。甚至连最不该说的那句话都讲出来了。怎么,是生怕人家不造反怎么的?

米公公当然不知道什么叫做“猪一样的队友”,但假如他知道的话,那么毫无疑问,他肯定百分之一百同意,这个浮威上将军就是一头猪!不,这样说很可能都侮辱了猪,这家伙根本连猪都不如。可是也没办法。因为这头比猪更蠢的畜生,再怎么说都是赵构的“爱人”,而且还是钦差身份。所以不管他再怎么作死,米公公无论如何都必须保住他。否则的话,如何回去向赵构交代?

这个瞬间,原本已经很老的米公公,看起来让人觉得更老了。他摇头叹了两口气,向岳飞缓缓道:“岳元帅,故此只是浮威上将军的一时气愤之言罢了,绝非官家的意思,岳元帅不必放在心上。据说当年元帅投军从戎之前,令尊曾经在元帅身上刺下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此事天下皆闻,天下英雄皆共所敬仰。所以官家哪怕会疑尽天下人,也绝对不会怀疑岳元帅你。岳元帅也不要多心。否则君臣相疑,国将不国啊。”

君臣相疑,国将不国吗?听闻这四字,岳飞再也无法压抑,只能微微苦笑。其实他和赵构之间,何止君臣相疑?简直早就是君臣相忌了。眼前境况,其实也早在意料之中,岳元帅心中明白,迟早总是会有这么一天的。只不过他预料不到,赵官家竟是如此迫不及待,这么快就发动了而已。

须知道,岳飞不但是沙场上的无敌统帅,同时也是一位胸存浩然正气,心怀苍生黎民,立志要为万世开太平的忠臣义士。一片丹心,可照汗青。赵构登基以来的所作所为被他看在眼里,要说岳元帅对此全无异样意见,那当然不可能。然而岳飞也知道,当此外有大敌之际,南宋朝廷绝不可自生内乱,否则的话,内忧外患两相夹攻,南宋别说什么北伐光复神州了,就是生存也成问题。

更何况,赵构再怎么说也罢,终究对岳飞有知遇之恩。岳飞能够在短短数年间一再得到越级提拔,终于成为岳家军一军统帅,固然岳飞自己用兵如神,屡立功勋是主要原因。但若无赵构对之不断越级提拔,岳家军万难成军。故此废立之事,岳飞决不愿为之。

可是赵构对待金国的时候,表现得这般懦弱胆怯,又实在太过令天下仁人志士失望。若放任他这样下去,天知道以后还会搞出多少乱子?岳飞要北伐光复河山,就必须要后方稳固才行。既然废立不可行,那么就唯有从其他路径下手了。于是岳家军喊出口号,宣称要迎还二圣。

宋徽宗几年前就已经在五国城,因为不堪女真鞑子的折磨而死了。迎还他的尸骨回来,那也没什么。但宋钦宗却还活得好好的。要是他回来了,对于赵构来说,肯定是个重大威胁。不过……

钦宗当年刚刚即位的时候,便诛杀了蔡京、童贯、梁师成等“六贼”,令天下仁人志士都拍手称快。但之后遭遇女真鞑子大军入侵,钦宗便进退失据,昏招乱出,兼且又朝令夕改,让各路大军将令都无所适从。终于汴梁城破,百万黎民惨遭蹂躏,说起来都是给钦宗害的。他若回来,或许可以从旁牵制赵构,但要说能够真正取代赵构,则有点难了。所以与此同时,岳飞又上奏疏,请求赵构早立太子。

赵构因为好男色的关系,伤了肾水,已经不能生育。但大宋皇帝,绝不能后继无人。假如迎还徽钦二宗,则钦宗的生育能力毫无问题。更不用说他的儿子也还颇有几个在生的。若立太子,当然应该立钦宗的后人了。而赵构对此则极为忌讳,并不答应,却也没拒绝。

岳飞不是不知道,自己这种种作为,已经大大犯了赵构之忌。然而若不如此,就无法收复沉沦女真鞑子铁蹄之下的神州故土,更无法消灭这伙几乎是普天下汉人皆为之切齿痛恨的金国强盗。所以,哪怕明知道自己如此做法,除非造反,否则将来必定下场凄惨。但岳元帅依旧义无反顾地去做了。

贪求苍生利,嗔对苍生罹,痴想苍生悲。为天下苍生计,哪怕将来自己粉身碎骨,又有什么好可惜,有什么可害怕的呢?

正因为明白了岳飞有这种决心,所以自从岳飞提出迎还二圣和立太子的口号之后,这几年以来,赵构明显老实很多了。当然,那些胆敢公然对赵构表示不满,要行废立的仁人义士都已经被加害得差不多了,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不过无论如何,南宋内部的局面总算稳定了下来。所以这次岳飞才能顺利挥军北上,并且终于克服汴梁。

然而,若以为赵构甘心就此乖乖低头,那就大错特错了。须知道当年宋徽宗重用蔡京等六贼,虽然闹得天下民不聊生,以至于接连出了宋江、方腊、王庆、田虎等“四大寇”,但即位二十几年,始终把张龙椅做得稳如泰山,根本无人可以撼动。朝廷内外不是没有能人志士,却全给宋徽宗用六贼为爪牙,打压得抬不起头。赵构是宋徽宗的亲生儿子。对外或许确实畏金如虎,显得十分无能。然而对内,则赵构可是得到了宋徽宗手段之真传的。

岳飞宣称要迎还二圣,可谓占足了大道理。再请皇帝立太子,同样没人能说他有什么不对的。所以表面上,赵构非但没有对岳飞表现出任何不满,更在这几年当中连续对他加官进爵。但事实上,赵构内心对于岳飞早已经极度不满,久已想要找机会撤了他。

第二百六十七章:狡兔死,走狗烹(上)

只是一来,金国的威胁始终存在,还要依仗岳飞去对抗金国。赵构虽然畏惧金国,可是也绝对不愿意像自己老爹和老哥一样,落得个成为阶下囚,天天提心吊胆,朝不保夕的下场。二来,大宋朝以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而开国。故此宋朝对于武将的忌惮至深。

当年开国之后不久,赵匡胤便来了个杯酒释兵权。之后赵光义也努力打压武将,抬举文臣。一代名将狄青那般英雄盖世,最终也因为被打压导致郁郁而终。赵构毕竟是赵家后代,所以同样不信武将。越是能打的武将,所受忌惮就最深。岳飞这位无敌统帅,更是赵家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岳飞战绩越是辉煌,赵构就觉得他威胁越大,当真为之食不甘味,睡不安寝。非得想方设法把岳飞收拾了才能安乐。故而处心积虑,暗地筹谋。隐忍不发,只为了发动雷霆一击,打岳飞一个措手不及。

此刻金兀术已死,金国大军也被打得仓惶渡河北遁,更收复了汴梁。形势一片大好。赵构知道了消息之后,心里当然也是高兴的。但与此同时,他也认为金国始终是不可战胜的。当初他还是“康王”的时候,曾经去过金国大营中一次,见识过女真完颜部中真正最可怕的那个人。和这个人相比,金兀术算个屁!

所以,仗打到这里,赵构也就觉得够了,可以收手了。至于什么收复河北,收复燕云十六州,什么直捣黄龙……在赵构看来,统统都根本不切实际。因为再打下去的话,就很有可能会激出那个人。假如事情当真到了这么个地步……仅仅只是想象到这里,赵构都几乎就要当场失禁了,哪里还敢继续想下去?

既然不用再打仗,那么正好乘这个机会与金国签订和议。外患既除,就可以反过来顺手收拾内忧了。平心而论,赵构虽然痛恨岳飞以迎还二圣和立太子等两件事来逼迫自己,但岳飞的所作所为,始终有大功于社稷。再加上金人始终还在北方虎视眈眈,随时有可能再度南下。而另一方面,杀害中兴功臣,亦势必落得个刻薄寡恩的坏名声。将来史书之上,岂非要遗臭万年?赵构身为皇帝,可是爱面子得很。

故而此刻,赵构对于究竟要不要杀岳飞,终究还是有几分犹豫的。故此他颁布圣旨,宣示金牌,始终留有几分余地,只是一味催促岳飞班师。至于班师之后如何处置岳飞,那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到时候再慢慢想也不迟啊。

岳飞虽然在那两件事上忤逆了赵构。但归根究底,他始终还是大宋的忠臣。要岳元帅当真揪旗造反,他是无论如何也不肯的。所以事情发展了这个地步,他再也没有其他选择,唯有班师了。当下,面对着规劝自己“君臣相疑,国将不国”的米公公,岳飞无话可说,只能叹息着点点头。随之旋踵转身,对群情汹涌的岳家军诸将厉声呵斥道:“吵什么?你们难道还真想行那大逆不道之事吗?都给本帅闭嘴。否则军法伺候,绝不宽贷!”

以岳元帅在军中的无尚威望,一言既出,诸将眉宇间纵使仍有愤愤不平之色,却也不敢再行鼓噪,登时都乖乖闭嘴了。看着众将眉宇间那不甘不忿的神情,岳飞不由得再度苦笑。然后把心一横,神情严肃地抱起双拳,往东南方处,赵构所在的临安那个方向拱了拱手,凝声道:“元大总管,方小侯爷,米公公,诸位天使。圣上对岳飞的知遇提拔之恩,岳飞深感于心,更没齿难忘。终岳飞此生,唯有鞠躬尽瘁以报答君父大恩大德,死而后已。哪怕粉身碎骨,亦在所不惜。既然……圣上一定要岳飞撤兵,那……那么……”

这位沙场上的无敌统领,满腔忠肝义胆,一心精忠报国的岳元帅,刹那间,其眉宇间忽然流露出难以言喻的痛苦之情。他也深知自己这一退兵,十年北伐之功将就此毁于一旦。可是不退兵,他又能如何?难道还当真要违抗皇帝圣旨,做一位忤逆之臣?不可,万万不可啊!无可奈何之下,哪怕再如何不愿,岳飞终究也只能遵命了。

挣扎半晌,岳元帅终于咬牙道:“张宪牛皋及诸将听命,立刻传令下去,大军立刻收拾人马,即日班师……退兵。”话刚说完,他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