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逃-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大块,身首异处。徐中路因此被怀疑有作案嫌疑。但大部分人,包括警方和南段官员在内,都不相信肖海运的话,认为这是天方夜谭,是肖海运拿不下地皮怨恨徐中路而故意乱泼脏水。警方调查结束后,陶书记专门在市委办公室里接见徐中路,安抚他说:真金不怕火炼,多云转晴,请放手大干。肖海运之死的案子最后不了了之:因为警方作进一步深入调查后发现,肖海运这人在江湖上名声非常不好,赌场上和情场上都欠了一屁股账,和三教九流的人全都有来往,也常常为此结怨,所以他也有可能是被仇人或债主给暗算掉的。  不过,肖海运死前一星期和某人曾进行过一次非常关键的秘密谈话,非常令人震惊和难忘。  肖海运:徐中路在南段造了不少房子,目的就是用房地产为掩护为贩毒组织洗钱:一幢一百万元人民币的房子被反复买进卖出几十次,就等于是漂白了几千万元人民币的黑钱。  某人:这怎么可能?一幢房子反复被买进卖出几十次,太不正常了,工商税务一查帐就会看出有问题,怎么可能办到呢?  肖海运:这你就不知道了,徐中路售出的房子有一部分是卖给了你们南段人和在南段做生意的老板,但有很多是自己卖给自己。他手下专门有人负责用黑钱和假身份证成批成批买下房子,这些房子一经售出,从账面上看,就和徐中路在南段的房地产开发公司没有瓜葛了。然后把这些房子交给徐中路控制的许许多多中介公司再次出售,用黑钱和假身份证再次买下,再交给中介公司出售,就这么循环下去,不断把房子卖进卖出,把黑钱漂白。  某人:一幢房子在房屋登记部门反复登记几十次,不会引起注意吗?  肖海运:你怎么还不开窍啊,买房子当然要去登记喽,但你也可以只登记一次嘛。反正房子是自己卖给自己的。所以徐中路在账面上看起来,楼盘销售业绩辉煌,你们南段的房地产行情也不断看涨。实际上,到南段来投资的许多中小开发商是假的,背后的真正老板是徐中路,这些公司都由他在幕后一手控制。他这么做,是为了不引人注意。我怀疑,徐中路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洗钱网络,他控制的中介公司有上百家,大大小小,遍布整个长三角地区,日日夜夜为他洗钱。所有公司全都合法纳税,记录良好,与当地工商税务部门的关系也非常好,不太会出事,即使出事,一时也不会直接查到徐中路头上。他的组织一层一层设计得很好,抗打击能力非常强。    
第二回:销声匿迹(15)
某人: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  肖海运:我在香港有人啊,有人帮我搞了调查,说徐中路和金三角的几个贩毒组织有联系,我估计徐中路是在帮金三角洗钱,数量很大的。  某人:你讲的也太危言耸听了,又没有证据,只凭道听途说,我怎么相信你?你是不是没拿到那块风水宝地,发急了,想在政府面前故意臭臭徐中路,还是真准备让政府把徐中路抓起来?  肖海运:相信我,我有证据。徐中路不抓起来,你们也会跟着他倒霉。不信你等着看。  通过对徐中路在南段市区所建几个豪华别墅小区,比如“皇家经典”、“私家园林”、“南湖林语”及市中心大型高级住宅区“六和花园”的几次暗访,果然发现,有相当数量号称已出售并且装修得奢侈华美的房屋,要么一直空关着,要么租给了与买家不相干的人暂住着。是否真如肖海运所说,这些房屋正在许多中介公司里被买进卖出,为贩毒组织洗黑钱呢,目前还没有拿到直接证据。但肖海运暗中留给某人的两条线索非常值得注意:  其一,有一个叫刘雨生的香港人,早年曾是和肖海运在香港旺角一起鬼混的赤膊兄弟,两年前他来到大陆,在新沧市开了一家房屋中介公司,生意兴隆。据肖海运称,刘雨生和他暗中碰过面叙过旧,肖海运对徐中路现状的了解有一部分来自刘雨生的酒后胡言:刘雨生自称他在为徐中路做事。这意味着,如果徐中路真有一个洗钱网络,刘雨生的中介公司可能就是其中的一个分支节点。秘密调查可以从监视这家公司开始。  其二,2002年春节刚过,徐中路在香港曾和一名叫汤军的神秘黑道人物会过一次面。肖海运在香港雇佣的私家侦探拍到了徐和汤会面的两张照片。进一步调查表明,徐中路和汤军以前在香港曾一起合伙做过生意。据说汤军因为在大陆接连丢了几次大货,已一蹶不振。(注:三个月之前,汤军在武汉因拒捕被武警当场击毙。关于汤军的资料可联系武汉警方及省厅禁毒局。)  徐和汤会面的两张照片附在文字旁:第1张:戴墨镜的徐中路坐在一张讲究的红木茶桌前,抽着香烟,兴高采烈地与同样戴墨镜的汤军喝茶聊天。第2张:两人站在红木茶桌握手言别。  这可能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了。蒋冬至猜想道。这时候,他突然意识到,在出租车上,周国勤或许是故意向他透露三条关键信息的:  1)枪杀李通及追杀他们的幕后指使人是徐中路;  2)梁市长也牵涉其中;  3)对南段市公安局上层不可轻信。  蒋冬至看得出来,周国勤是一名资深刑警,如果他真想要保密的话,不要说守口如瓶,就是有人动用暴力撬开他嘴巴,恐怕都很难得到一句真话。他怎么会轻易就将这么要紧的信息说出来呢?但周国勤还是说了,并将自己深深卷入其中。这其中肯定另有深意。  蒋冬至将文件再往后翻,接下去连续三十几页全部都是明细表格,罗列出了徐中路或怀疑是徐中路以其他公司名义在南段市投资建设的房地产项目的土地使用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占地面积,开发过程,施工单位,楼盘销售现状,等等,并附有标注项目位置的大比例地图,主要房型图纸,楼盘内外的系列照片图像。但蒋冬至不打算去研究细节。第一本揭发材料全部看完了。  他深呼吸一口,站起身,仍沉浸在震惊的余悸中。他走到阳台上,朝幽黑的夜空望出去。不知何时起又飘起了蒙蒙细雨。远处灯火闪耀,一幢幢高楼连绵林立,无边无际。而在他四周围,一片寂静,几乎凝固起来。他现在已经知道秘密了,这也意味着,死亡随时会突然降临:他会步李通和周国勤的后尘,被一枪击毙在街头:倒在血泊中,倒在围观人群的惊奇目光中,痛苦死去。  他一下子理解了:周国勤这么煞费苦心留下信息,是为了以防万一,怕自己遭遇不测后真相被抹去,事实被歪曲。此时此刻,他真想立刻将这两大本揭发材料复制一份,生怕它们被别人拿去销毁掉,一旦自己遇害,凶手和在幕后指使的徐中路或许就会永远逍遥法外,逃脱惩罚。  蒋冬至看了看手表,快晚上9点了。他得抓紧时间读第二本揭发材料。第二本材料居然全是关于徐中路在新沧的房地产投资的情况介绍。蒋冬至心头一阵猛跳,赶紧读下去。  1998年,徐中路到新沧时,正值房地产投资陷入低潮,各银行全面收紧银根。在新沧城区,许多在建项目因为缺少资金被迫停工,半途而废,成为都市街景中既显眼又丑陋的烂尾楼。其中位于市区西北角一幢50层已接近封顶的摩天大楼最为引人注目,常常被全国各大媒体指名道姓拿来当作房地产泡沫的悲剧典型,让新沧市和D省的领导为之脸上无光。  徐中路出手不凡,闪电般地接手这幢新沧第一高楼,更名为新沧大厦,注资十五亿元,将它打造为新沧最高档的写字楼。此举为徐中路迅速赢得了D省领导和新沧市政府的青睐。当时曾有人质疑徐中路的资金来源问题,甚至暗示应该调查他是否涉嫌洗钱。但由于新沧市政府和D省领导都急于要走出房地产泡沫的阴影,摆脱满城烂尾楼的恶劣形象,而且正值D省兴起新一轮招商引资的高潮时期,如此严厉审查海外投资,似乎与逐步改善中的投资氛围严重不符,甚至会吓退一大批投资商,所以,这一被众领导一致视为“既没头脑又无远见”的专家意见,很快被压制下去,无声无息了。媒体当然也不敢大逆不道,多嘴多舌。于是大家相安无事,共同繁荣。    
第二回:销声匿迹(16)
到2000年,大量台企和外资在D省投资设厂,大部分集中在新沧市区周围30公里范围内,对高档写字楼的需求激增。新沧大厦建成后,迅速被抢租抢售一空。这一奇迹般起死回生的空前成功,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吸引了外地房地产巨资纷纷涉足新沧,收购烂尾楼,掀起了建高档写字楼和高级住宅区的新高潮,新沧楼市再次被搅得火热。但徐中路却选择了抽身出走的撤退战略,将巨资投向300公里外碌碌无闻的小城南段,似乎要避免与众多房地产巨子发生正面交锋。  在新沧,徐中路仍有中小规模的房地产投资:2001年,他在新沧大厦对面一块地皮上新建了一个休闲购物中心,合资整修了新沧大厦前面的洛安路以及西侧的洛安公园,在马路旁移植了整片整片树林,试图以新沧大厦作为中心,打造出一个舒适幽雅的高级商务办公街区,争取成为新沧市规划中的CBD的核心区域。  徐中路的公司总部从香港迁至新沧后,占据了新沧大厦最高的三层楼面,即总部的业务部门在48层,最高管理层和财务部门在49层和法律事务部门在顶层50层。据说顶层非常神秘:有一位是徐中路公司总部常客的新沧市高级官员也私下抱怨说,他从未到过顶层,因为就连徐中路自己的大办公室也设在49层。  蒋冬至注意到,在文字叙述旁边附有的许多照片是在汽车内拍摄的,图像边缘时常会露出汽车后视镜或方向盘的一角。很显然,这些照片是驱车在实地考察时拍摄的。这严重激起了蒋冬至天生的好奇心:这是不是天意呢?我居然藏身在一个徐中路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