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逃-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站住了。  董荷仰起脸,凝视着蒋冬至的眼睛,轻声说:“我们也是在下雨天好上的。”  “相信我,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任何其他女人。”蒋冬至表白说。  “我不相信。”董荷娇嗔道。  蒋冬至高举起雨伞,将董荷紧紧揽入自己怀中。他柔情四起,一次又一次亲吻她嘴唇。  “我真的爱你,我这一辈子和下一辈子都爱你。”他贴着她耳边说。  “我不相信。”  “我相信。”蒋冬至笑了。  两名“报贩”看见蒋冬至和女友当街拥抱,接吻,目瞪口呆。从他俩身旁经过的行人有的匆匆擦肩而去,毫不关心,有的微微摇头以示不屑,也有不少人赞许地面露微笑。亲热完毕,蒋冬至放低雨伞,搂着女友的腰,若无其事地继续向前赶路。两人朝必胜客快餐厅门口附近的报摊走过来。  第三组的两名成员已潜入蒋冬至和他女友身后,紧紧尾随着他们。包围圈基本形成了。  只剩下5米的距离了。透明雨伞下,蒋冬至及其女友的面孔全能够看得清清楚楚。  确定无疑,就是蒋冬至,和照片上一模一样。  “我是一零一,目标确定。”这是抓捕前最后一次确认程序。  “准备动手。”王辉发出命令。  一名“报贩”立刻仰起笑脸,向蒋冬至吆喝道:“这位先生,你要来一份早报吗?”  这是一个动手抓捕的行动信号:如果蒋冬至听到叫嚷,走近报摊买报纸,乘其不备,两名“报贩”冷不防用手铐铐住他双手。如果他不理睬叫嚷,继续搂着女友往前走,则在他们俩经过报摊时,两名报贩猛然扑出去,将他们掀翻在地。在一旁叫卖牛奶早点的两名“小贩”也一拥而上,帮助“报贩”制服蒋冬至,并伺机制造混乱,佯装成一起街头打架群殴事件。  就在这时,一阵尖利的警笛声忽然响起。由远而近,穿透雨幕,刺激着人们的神经。三辆警车从洛安路口拐进来,高速冲向洛安购物中心门口。红蓝警灯在雨雾中闪闪烁烁。  这是怎么回事?“报贩”和在场的其他行动成员顿时傻了眼。  身穿制服和透明雨披的警察持枪从警车里涌出。在一名警官的指挥下,他们分头行动,其中一队人冲向大门紧闭的洛安购物中心门口。另一队人沿人行道朝必胜客快餐厅跑来。  “警察来了。”三组两名成员报告。  “我是一零一,老大,警察来了,我们行动是否要继续?”一组负责人紧张不安地呼叫道。  站在新沧大厦48层幕墙玻璃前指挥行动的王辉,也在第一时间从望远镜里看见了警察。他有经验,从警察凌厉迅猛的出击方式看,他知道,警方一定是得到了某位线人的秘密情报。他顿时冷汗直冒:难道警察获悉了我的行动计划?我们全暴露了?    
第四回:下台(10)
“取消行动,全体撤离,”王辉当机立断:“重复一遍:取消行动,全体撤离。”  蒋冬至完全没有注意到前面路旁有一名“报贩”在向他吆喝。他仍沉醉在自己的山盟海誓中。全身上下柔情似水。他不时瞟一眼同样痴迷在爱情中神采奕奕的董荷。是刺耳的警笛声惊醒了他。一瞬间,他全身变得僵硬而警觉。爱情顿时消退得无影无踪。  警察在高声叫嚷。他转回头,望了望正在逼近的警察,镇定地侧转身子,搂在董荷的腰部上的手顺势轻轻一曳,推着她也一起侧身。他们朝报摊走去。两名卖牛奶早点的“小贩”擦着蒋冬至身体,飞奔离去。警察越跑越近,仍在厉声喊叫。  “来一张早报。”蒋冬至对一名“报贩”说。两名“报贩”正在惊慌失措取下手机耳机,收拾报摊,准备快速撤离。  但这名“报贩”还是收下了蒋冬至的一块硬币,回递了一张早报,并盯着蒋冬至看了一眼。  此刻,站在新沧大厦48层玻璃幕墙后面,王辉从望远镜里看到了这一幕。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剧烈刺痛引发他心跳加速。蒋冬至近在咫尺,而他却不能下令抓他。警察正冲向报摊。  蒋冬至听见警察仍在身后叫人。似乎在叫他的名字,在向他发出命令,在喝令他停下脚步,回转身去,举起双手投降。他假装没听见,不理会,拉起董荷以上班的快节奏步伐朝前走去。  又是无比漫长的时刻。他一步一步往前走,但背脊却僵硬发热,似乎承受着警察狐疑的目光。他想象警察拔出枪,对准他脑袋。在惊恐中,他迈着慌乱的步伐,越走越快。警察终于停止了叫喊。背后陷入一片紧张的寂静之中。他感觉奇怪,忍不住微微一侧头,快速扫视,看见警察正站在路旁训斥两名未及逃跑的“报贩”。警察叫的不是他。  蒋冬至向左一拐,和惊诧不已的董荷一起消失在树林里。  指挥110巡警大张旗鼓行动的警官是卢杨。在96路公共汽车桂林路车站的行动失败之后,他为重大嫌疑犯蒋冬至的逃脱负全责,受调职处分,被下放到新沧大厦附近一个地区警署顶缺,临时担任该警署110巡警的副指挥官。  半小时之前,有个男人打110报警,内容如下:洛安购物中心门口即将发生一起绑架案。因为昨晚有几个人冒充市局的便衣警察(出示了警察证)向必胜客快餐厅的店员打听一位在附近上班并经常携女友光顾必胜客快餐厅的年轻人,还拿出几张年轻人的照片让店员指认,尤其详细询问了年轻人可能的上下班时间。  报警人不肯透露自己名字,报告完毕即刻挂机。使用的是街头电话亭内的磁卡公用电话。  卢杨的第一联想就是:有人在四处搜寻蒋冬至。他已经在网上看见了漫天传扬的录像带和两份揭发材料。他清楚,徐中路此刻一定恼羞成怒:杀蒋冬至不成,反被蒋冬至泼了一身污水,直接导致了梁幼青黯然下台。赔了夫人又折兵,这是徐中路无法忍受的。他总结出一条:徐中路发疯一般爱着梁幼青,谁盯上她,谁就必须死。先是李通,周国勤,接着是桂建东,现在轮到蒋冬至了。  不管报警内容是否真实,卢杨决定强势出击,搞得声势猛烈,动静巨大,目的在于震慑徐中路派出的杀手,逼他们取消追杀蒋冬至的行动。虽然在他的职责范围之内,实际上仅有区区三辆警车和十名巡警可以调动。  王辉仍在用望远镜来回搜索必胜客快餐厅前面的人行道。半个多小时过去了,徒劳无功。三辆警车全部开走了。警察带走了两名被认为是可疑的“报贩”。人行道上,看热闹的人群也已散去,行人重新恢复了上班时间的常态:脚步匆忙,颜色缤纷的雨伞川流不息。雨哗哗直下。  “我亲眼看见的:他们两个人被警察铐着带上了车。”第二组惟一一名下车观察的成员在电话里向王辉证实说。按紧急预案,所有撤离成功的成员全部更换了手机号码。  王辉在心里暗暗祈祷老天爷,保佑这两名“报贩”被抓之前就扔掉了手机和耳机。幸好他们俩没有犯罪前科,或许关几天就能混过去,罚一些钱,警察就放人了。  但他也不得不面对严重后果:既然警察这一次行动针对性这么强,在时间上这么巧,想必是有情报根据的。警察或许已察觉到他们正在追杀蒋冬至。这一点,他早预料到了。但徐中路非要杀蒋冬至解恨不可,他阻拦不了,只好勉为其难,见机行事。  就此而言,警察不会轻易放过这两名“报贩”。如果两人全招供了,今后再抓蒋冬至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而且,蒋冬至也许受到惊吓,逃回家去了。不过王辉认定,伏击行动并没有暴露,蒋冬至仍会去上班,还会以为这仅仅是上班途中巧遇的一次和他没有任何联系的警察突击行动。  对王辉来说,问题严重的倒是:蒋冬至在他们眼皮底下消失了。在慌乱的撤离中,仅仅一眨眼工夫,蒋冬至和他女友就突然不见了踪影。竟然没有一个人注意到他们去了哪里。  一想到是自己下令第三组两名成员不许抢先下手,一定要等到蒋冬至走到必胜客快餐厅门口附近的报摊前由第一组动手捉拿,王辉就懊恼不已:整整耽误了两分半钟,参与伏击行动的全体成员在雨幕中眼睁睁看着蒋冬至在雨伞下拥抱女友,接吻亲热,竟没有作任何反应,结果警察一赶到,连面对面的捉拿时机都不得不放弃掉。    
第四回:下台(11)
王辉无比悔恨:自己太追求行动的完美步骤和组织优势了,太求稳求妥,勇气和胆量全都烟消云散了。他叹了一口气,自己已老了,闯不动江湖了。也许该退了,在上海、杭州或南京的郊区选一个小镇,开一家小饭店,平平安安度过下半生,享受享受天伦之乐算了。自己就这么一块料,再拼命,再闯荡,也就得这么点钱,横竖也及不上徐中路的千分之一。  王辉放下望远镜,摇摇头,赶走杂念和失败情绪。无论如何,要想方设法先抓住蒋冬至再说,要不然,他如何对徐中路开口说隐退的事呢?再说,他也不甘心就这么让蒋冬至轻易逃脱。  透过薄雾一般的雨幕,王辉俯瞰着马路斜对面新沧图书馆的塔楼顶部发愣。洛安路是一条死路,路尽头是隔开闹市区与湿地的铁丝网栏栅和河流,既然蒋冬至已经走过了必胜客快餐厅门口,那么,他上班路线的终点就只剩下了三种选择:其一,横穿过洛安路,到新沧大厦上班;其二,横穿过洛安路,到洛安公园上班;其三,继续往前走,经过树林和空地,到新沧图书馆上班。  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到新沧图书馆上班。王辉想。理由是:假如蒋冬至搂着女友横穿洛安路,街上有十名成员,总有人会注意到的。而事实上没有。所有成员都说,最后看见他们俩的地方在距离树林几步之遥。蒋冬至在被警方通缉,一见到街上有警察,立刻拉起女友闪身躲进树林里。这应该是他的本能反应。这么推理合情合理。  但怎可由此而推断出他们俩一定都在图书馆上班呢?  反正去碰一碰最后的运气,总是没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