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奇宝疑踪之当阳地宫-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咱们原先猜的不错,你曾祖和金老大果然是有过来往的,那姓梁的可是潮江梁氏?”
“这个没有说明,曾祖只说他是师傅家里的后辈,是当年学艺时同门的师弟,曾祖这么多年没有见过外人,因此对这两人分外热情,梁金两人住了几天,一直都说些闲话,有一天三人一起喝酒的时候,梁顺悄悄对曾祖说了件事。”
“圣师宝藏?”
“对,他们不知从什么地方得到的线索,不但知道圣师宝藏埋在当阳,还知道就在小阳山附近。二爷,这一节咱们也是清楚的,当年金老大先弄来的墨玉,很有可能他手里还有圣师手札,回家遭了冷眼之后负气跑出来找别的帮手,先找了卫垂柳,被拒绝后又找了梁顺,姓梁这人耐不住宝藏诱惑,就和金老大搭了杆子。梁顺跟我曾祖过去就认识,因此来拉我曾祖入伙,毕竟陈村离着小阳山不算太远,曾祖熟悉周近的各种情况。对他二人的邀请,曾祖起初也是不答应,但梁顺软磨硬泡,金老大也在旁添油加醋,曾祖念着师傅的恩情,最后还是勉强点头应允。不过我一直怀疑金老大手持的圣师手札内容要比金七爷这本完整的多,因为曾祖记述他们在小阳山查探几天之后,偶然从手札里一段隐晦的话中得到极为精准的宝藏入口位置,三人顺藤摸瓜,很快就寻到道观,然后找到入口。”
“金七爷现在保存的圣师手札是不是金老大当年留下的?”
“不是,金七爷的手札是从别的地方得来的,你听我讲完就知道。他们三人找到宝藏入口之后,准备了一番就顺着下去,在连接通道尽头的大门处被拦住,曾祖跟金老大合力将门锁弄开,刚刚得手,梁顺竟然暗下黑手,在背后捅了曾祖一刀,金老大也顺手在旁帮忙,估计这两人事先就商量好的,不过不知道谁是主谋。曾祖全没想到他们会来这一手,仓促中奋起反抗,以一敌二,重创梁顺,自己却身中数刀,体力不支翻倒在地。曾祖这时失了武器,又身受重伤,形势危急,他暗中在地面上抠起一块石头,佯装伤重身亡,等金老大上前俯身查看时,出其不意用尽全力朝对方头上猛击了一下,金老大急怒之下拿匕首直刺过来,曾祖无力抵挡,又被刺中小腹。想来梁顺和金老大都受伤不轻,暂时不能进地宫寻宝,金老大只当我曾祖已经气绝,其实他老人家只是力衰,神智还清醒的很。金老大用曾祖采药的背篓装了墓道里散落的工具干粮等零碎东西,搀着梁顺踉跄出了地宫,封住入口,可能是想以后养好了伤重新再来。不过他仓促中还是把身上那本圣师手札遗落在过道里。”
“这样说来,金老大回家时头部那处重伤是在地宫里搏斗时留下的,他后半生失忆痴呆可能也和这伤有关。”
“极有可能就是这样。金老大和梁顺出去之后,曾祖并不知道地宫入口机关内外皆有,只当自己要被困死在这里,所以脱下身上一件衣服,一页一页把金老大的圣师手札点燃照明,用手指蘸着鲜血将这事前前后后写了个明白,他只当金老大将来还要再入地宫,因此把写了字迹的血衣贴身穿在身上,盼望能有一线希望被人发现,然后将血衣送到我祖父手中。只不过他老人家没想到,金老大出去之后便神智不清的在家窝了几十年,那梁顺这么多年没有消息,很可能没命挨到下山找人救治,死在地宫外面。”
“你曾祖被困死在地宫里,那这带字的血衣是怎么会又埋在你家的院子里?莫非。。。。。。?
“这后面的事就又要靠猜测了,曾祖当时不可能把寻宝的事如实告诉家人,因此他出门的时候也许撒谎说是上山采药,在地宫过世之后,家人和村里人连找了几天都没能找到,后来在大沟下面发现金老大遗弃的药篓,大家才误以为曾祖是采药时失手落崖,尸体也被野狼拖走,所以满村人对曾祖敬佩不已,也都极力照顾曾祖母和我祖父。我父亲小的时候,祖父进山打猎,走的远了,又遇着大雨,或许恰好躲到道观里避雨,跟咱们一样无意里发现地宫入口的机关,出于好奇进去看了看,却发现曾祖的遗体,等他看完血衣明白事情真相,才知道自己父亲并非村民所想那样为大伙采药治病不幸身亡,而是因为盗墓和人殴斗而死,心里受不了这事实,却又不能对别人说,闷在心里,以至于性情大变。”
我感觉自己的这番推测还比较靠谱,祖父发现曾祖的这些秘密后可能掩埋了他的遗骨,将地宫中三人搏斗留下的匕首石块儿以及金老大不小心丢下的墨玉统统带了回去,祖父有可能想把这件事终止在自己手中,既不去开挖宝藏,也不去报仇雪恨,至于那件血衣,毕竟沾满了上辈的鲜血,不忍毁去,于是便掩埋在泥土中。
只是我还是不明白金老大手中那本圣师手札怎么会比金老七这本记载了更为详细的内容呢?当我把疑问告诉庞老二时,他低头想想后说道:“这世间让人疑惑的事简直太多太多,若是每一件都要刨根问底的弄明白,只怕神仙也难做到,老天已是眷顾你了,把本该永远没有答案的事都叫你知道了个清楚,至于那本手札,对我们来说也是无关紧要,毕竟地宫已经寻到。小陈,或许你还年轻,许多事情都不透彻,人力并非万能,尽力强求已是违背天意,我只盼能平安做完眼下这件大事就和兴才公那样金盆洗手,安稳过几天常人的日子。”
这话说的有点前后矛盾,但也让我真正明白,即便是庞老二这样的人,也有脱不开,放不下的东西,万物万事似乎冥冥中早就有了定数,金七庞二一生以盗墓为业,说不定连心都早已融进了黄天厚土之中,我曾祖急流勇退,却受不住撺掇,再次出山惹来横祸,我祖父甘心淡泊,郁郁寡欢了却残生,而我在无形中又踏上他们似曾走过的前路,这些,全是一个命字而已。
回去之后我找了火机,独自跑到僻静处,将曾祖留下的那件血衣烧的只丝不剩。这秘密到我这里算是终点,最多烂在心里一辈子,将来若有了后代,决意不会叫他知道一点一滴。





当阳地宫 第五十六节 谜窟(1)
 更新时间:20101030 14:04:31 本章字数:4061

和圣师宝藏比起来,曾祖血衣只能算是一件已经过去又没有多大意义的事,毕竟它只跟我个人有关,所以,该做的事还是要继续做。
整个当阳地宫严格来说不能算是个非常完善的陵寝,当初平阳王似乎把地宫大致形态开凿好之后就上报给了他的皇帝哥哥,被哥哥以儿戏的理由拒绝后,这地宫就成了废宫,完全失去了开凿它的实际意义,所以越过化骨池之后的日子里,越来越多半成品的人佣和壁画呈现在众人眼前,估计是工匠们当年干到一半便得到放假的消息一哄而散,因此这里变成了不折不扣的烂尾工程。
我们原以为前进的通道会随着岔路的增多而越走越窄,但地宫完全是以其天然洞穴的轮廓做基础,因此在这一点上根本就没有什么规律可言。我们折损了二刚子,剩下的十二人依旧每天艰难的在地宫中奋勇前进,不得宝藏绝不罢休。庞老二根据墨玉得出判断,现在我们已经走过了这条路将近一半的距离,这消息对我来说不知该算是种鼓励还是种打击。随着路程的深入,我们每人都带了为数不少的食品和饮水,不但午饭在下面吃,有时候加班走的晚了,连晚饭都一起凑合,只睡觉的时候才返回地面。
基本上每回遇到险阻以后,都能有几天平静的顺路可走,屈指一算,过了化骨池后已经有日子没糟灾了,众人怕都和我一样的骨头贱,越是平静心里越翻腾的厉害,两天安生日子一过,便伸长脖子纳闷儿:怎么还不出些什么意外?如此“盼”了两天,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一干人马又被阻着无法前进。
这时候我们走的通道比前头宽了些,不过大致一直都在三十米之内,但今天情况确实有点意外,眼前出现的竟然是个活脱脱的喇叭口,口小肚大,猛然间地势大变,左右间距扩散了不知多少,手电照去,前面似乎黑压压的到了地宫的尽头,按说墨玉上标记的应该还有大段路我们没有走过,怎么会到了底呢?不过事到如今,即便前面是个火坑也只能硬起头皮闯过去,所以金七爷没怎么犹豫,招呼众人继续前行。待走的近了,才看的清楚,原来这里是当初洞穴形成之后出现的隔断,全都是实心的山体,把这里和后面洞穴完全分离开,所以最先改建地宫的工匠们人工在山体上开凿出数条低矮的通道,把洞与洞连接起来。眼前洞壁上一人来高的几个小门大概就是通道的入口。这段隔离山体不知道有多厚,通道长度也就无从得知,金七爷在小门前停顿了片刻,我怀疑老家伙又是在心里默默抓阄,看走那道门合适。我暗自数了数,一共有八道小门,金七爷深沉够了以后跟庞老二交换一下意见,挑右数第三个门进去。
当我们小心翼翼踏近小门后,我就隐隐感觉有点不对头:这条通道并不是直直的通向前方,而是曲里拐弯延伸出去,打通道的作用无非就是路被堵了,掏个洞过去,但干活儿的苦劳力们象是吃饭吃撑了,放着省力的直线不打,非把过道弄的和麻花儿一样。
庞老二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儿,他对金七爷说:“七爷,这条道儿看着有点邪乎,咱们是不是先退出去再做打算?”
“二小子,胆子寒了?这里头会有什么玄虚,再往前走走,真有什么不对头了退出去也不迟,有老头子在前后带路,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按说金七爷的胆识心智比庞老二来说只高不低,他都这么说了,庞老二只得招呼大家继续走,好在这回过道里没有阴阳砖这类虚实不定的玩意儿,我也稍稍放了心,跟着队伍慢慢前行,心想真要有什么危险,金老七走在前头,死也得他先死。
这麻花儿般的过道真不知在山体内要盘旋多少圈,我们在里面拐来拐去的不一会儿就迷失了方向,分不清东南西北。数不清的弯弯路过去之后,通道终止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