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流浪的星星-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艾斯苔尔紧紧抓著生了锈的栏杆,倾听着费恩先生的话言。现在,他不再是学校里授课的老师。他在讲述着一些奇异的故事,一些她无法记住的故事,就像梦。在这些故事里,人们是那么自由,没有战争,最有德国人也没有意大利人,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让人感到害怕,可以让生活停滞。但是,它们也是忧伤的,然后曲子渐渐缓下来,犹在询问。有一些时刻,仿佛一切都被摧毁了,一切,碎裂无复。最后是一片沉寂。
音乐声再度响起,艾斯苔尔仔仔细细地听着,每一句从琴键下不经意流淌出来的话语。她生命里从来没有过如此重要的东西,除了在有些时候,她母亲唱一支歌,或是她父亲给她读她喜欢听的故事的时候.就好像她听到匹克威克先生进了伦敦监狱或者尼古拉·尼可比见到了他的舅舅。
艾斯苔尔推开栅栏,穿过花园。她没有弄出一点声响,就走进了厨房,一直走到钢琴前。她注视着,在一个老人神经质般的十指下,每个象牙色的琴键深深地陷下去,准确、有力,她仔细地倾听着每一句话语。
突然,费恩先生停下了,一片寂静,厚重而难以忍受受。艾斯苔尔不禁向后退去,费恩先生转向她。他那苍白的脸闪着光华,还有他那略显滑稽的山羊胡子。
他说:
“你叫什么名字?”
“艾莲娜。”艾斯苔尔回答道。
  “那好,进来吧。”
  一切都那么自然,好像他原本就认得这个小女孩似的。
  然后他重新开始演奏,不再顾她。她就站在钢琴旁听着,连呼吸都不敢。她从未听到过如此美妙的音乐。在幽冥之中,黑色的钢琴抹去了一切。老人纤长的手指在琴键上奔忙,停下,再出发。时不时的,费恩先生翻寻着他的那堆簿子,上面记的都是些神秘的名字。
钢琴奏鸣曲
冯·W.A.莫扎特
泽尼(注:车尔尼)
钢琴速度练习曲,636段
贝多分
奏鸣曲,第二卷,莫茨考维斯基演奏
李斯特
钢琴曲,作品四
巴赫
英国组曲,46
他转向艾斯苔尔:
“你想弹吗?”
艾斯苔尔惊奇地看着他。
“可我不会。”
他耸耸肩。
“这没有关系。来试试,看我的手指是怎么动的。”
他让地在琴凳上坐下,靠着他。他的手指在琴键上奔忙的方式奇特极了,宛如一只消瘦而神经质的动物。
艾斯苦尔试着摹仿他,令她感到大大吃惊的是她居然能够摹仿成功。
“你知道可吧,这很简单。现在,把另一只手也拿上来。”
他和着她,看上去很耐心。
“好,得给你上上课,这样也许你就真正会弹了。但这是一项工作。试试和弦。”
他将艾斯苔尔的手指放好,分开。他自己有着双修长,细腻的手,不是那种老人的手。而是那么年轻,有力的一双手,甚至可以看得见筋脉的流动。和弦的声音绽了出来,神奇极了。在小女孩的指下颤震着,一直震到她的心里。
上完课,费恩先生兴奋地在平放在钢琴上的那大扎纸里翻着。然后他抽出一张,递给艾斯苔尔。
“你得学会识记音谱。等你学会了就来找我。”
从那天开始,只要抽得出身,艾斯苔尔每个下午都去。她推开宅子的栅栏,悄无声息地走进费恩先生的厨房,费恩先生则在弹奏。在某一时刻,尽管没有转过头,费恩先生还是知道她来了。他会说:“进来,坐吧。”
艾斯苔尔于是坐到琴凳上,靠着他,她注视着这双在琴键上奔跑着的手,仿佛就是这双手创造出了这些音符。这时刻如此漫长,叫她忘记了一切,甚至忘记了地身处何地。费恩先生教她指法。在白纸上,他记下了一些音符,叫她边弹边唱。他的眼睛灼灼发光,山羊胡子颤动个不停。“你的嗓音真好,可我还不知道你是不是真的能弹钢琴。”倘若她出了错,他就会发火。“今天到此为止,滚吧,让我一个人安静一会儿!”但是他随即会抱过她,然后为她弹一段他最喜欢的莫扎特。
每回从他那儿出来走到街上,阳光和寂静都会让艾斯苔尔感到一阵晕眩,她总是要站上几秒钟才能找到她的路。
午后将尽。艾斯苔尔可以在村里的广场上看见费恩先生。有人走过来招呼他,他也和他们聊天,只是绝口不提音乐。那都是些住在激流另一头的木屋别墅里的夫人,那里的花园里种着高大的粟树,艾斯苔尔的父亲不是很喜欢那些人,但是他也不让别人说他们的坏话,因为正是这些夫人帮助了从俄国或是波兰来的穷人。费恩先生总是郑重地向每个人行扎,交谈几句,然后再回到他那所破败的宅子里去。
傍晚,广场热闹起来,人们从圣·马丁的每条街会聚至此,住在别墅里的富人,住在旅馆房间里的穷人,从战争中回来的农夫,系着围裙的农妇,还有在意大刺警察和士兵的注视下三三两两散着步的年轻姑娘们,从北欧来的钻石商,裁缝和皮毛商。孩子们奔跑着穿过广场,故意挤撞着女孩子,或是躲在树后玩捉迷藏的游戏。艾斯苔尔坐在沿着广场的一排矮墙上,看着所有的人。她听着大家的说话声,叫喊声。孩子们的声音会突然地从中跳出来,仿佛小鸟一般,叽叽喳喳的。
然后,太阳渐渐沉藏到了山后,整个村庄都被笼上了一层乳白色的轻雾,横模糊糊的。广场上到处都是黑影。一切都变得奇异而遥远。艾斯苔尔在想她父亲,他也许正走在山间某处的草丛中,在回家的路上。伊丽莎白从来不到广场上来,她总是在家里等,织着着毛衣片片,来掩饰她的焦虑。艾斯苔尔不知道这一切都意味着什么,这些男男女女,他们如此不同,来自世界各地,可就在这个广场上说着各种各样的语言。她注视着他们,穿着黑色长大衣的犹太老人,还有当地的农妇,衣服因为农活而破烂不堪的农妇,还有年轻的姑娘们,穿着鲜艳的衣裙,聚在喷泉附近。
当最后抹余光消失在天际,广场已经渐渐空落下来。大家各自转回家门,声音慢慢隐去。只剩下泉水汩汩的声音,还有孩子们穿过街衢此起被伏的叫喊声。伊丽莎白这时会到广场上来。她拉起艾斯苔尔,一同走向低处的小房子。她们踩着同样的节奏,脚步声齐崭崭地回荡在路上。艾斯苔尔很喜欢这样。她紧紧地握著妈妈的手,就好像他们同样都只有十三岁,好像生活同样完整地展现在她们的面前。
特里斯当总是想起妈妈在黑色钢琴上的那双手,那是下午,周围的一切都仿佛睡着了。在客厅里,有时会有些许客人,他听得见他们的笑声,说话声,他们都是妈妈的朋友。特里斯当从来不在意他们的名字。他只看得见妈妈的手在琴键忙碌著,而曲子就这样飘出来。这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他想不起妈妈是在什么时候告诉他这支曲子的名字的,它叫做《被淹没的教堂》,好像教堂的钟声在海底回响。这是在戛纳,是另一段时光,另一个世界。他多想能回到那里的生活中去,就如同在他的梦里一般。钢琴里飘出的曲声渐渐大起来,溢满了整个旅馆的房间,在走廊上飘游,响彻在每一层楼上。它回响在夜晚的寂静里,显得那么亮。特里斯当感到他的心也在随着曲子的节奏跳动,可突然,他就从梦中惊醒过来,后背被汗水授得透湿,他在床上坐起来,仔细地听,想要确证再也没有旁的人听到它。他听着妈妈熟睡着的呼吸声,还有在百叶窗的另一头,泉水滴落在池塘里的声音。
他们住在维克多利亚旅馆的_二楼,一间小小的房间,晒台朝着广场。旅馆被穷苦的家庭占满了,这是意大利人分给他们住的,这么多人,整个白天,旅馆都好像蜂群一般嗡嗡地嘈嘈个不停。
奥鲁克夫人坐大客车到达圣·马丁的时候,特里斯当还只是个十二岁的小男孩,孤僻,腼腆。又硬又直的金发贴在刚好脑袋周围,仿佛一个“盖碗”,他穿着奇怪的英式服装,似乎有点过长的法兰绒短裤,羊毛长袜,还有古里古怪的背心。他身上的一切都是那么奇怪。在戛纳,那时战争尚未全面爆发,他们就生活在那群在海边度假的英国人的小圈子里。战争爆发了,特里斯当的父亲,原本在赤道非洲一带做生意,也加入了殖民部队。从那时起就再也没有他的任何消息了。特里斯当也不再上学,而是改由妈妈给他上课。所以他们才到山里来的时候,奥鲁克夫人还是不愿意把他送到塞利曼先生的学校里去。艾斯苔尔第一次见到他,他就套在那套怪里怪气的衣服里,站在旅馆门口,看着上学去的孩子们打那经过。
奥鲁克夫人很美。她那长长的裙子和大大的帽子映衬出了一张略显严肃的脸庞,也映衬出了她目光中的那点悲意。她说的是纯正的法语,一点口音也没有,可据说她实际上是意太利人,有人说她是个女间谍,是那些宪兵的探子,还有人说她是个隐藏起来的罪犯。这些传闻都是年轻姑娘们低声散播出来的。就好像她们传播拉歇尔的事情,说她总是秘密地到宪兵队长那里去。
于是起初,特里斯当不愿意和别的孩子混在一道。他总是一个人在村里散步,有的时候,他也到田里去,他沿着山坡直往下,到小河那里。如果他看见别的孩子在那儿,他就一直往前走,决不回转身看一下。他也许是害怕他们。他想告诉他们,他不需要任何人。
晚上,艾斯苔尔会在广场上看见他郑重其事地挽着他妈妈散步。他们一道走在梧桐树下,直到广场的尽头宪兵呆的地方。然后他们再反过来走。人们不太和奥鲁克夫夫人说话。但是她有时会和亨里齐·费恩先生谈两句,因为他是音乐家。她也从来不和别人一起到终点旅馆去排队,在名单上钩下自己的名字。她不是犹太人。
时光流逝,夏天来临了。现在,大家都知道奥鲁克夫人不是很有钱。甚至有人说地已经快一文不名了,因为她找过珠宝商,用首饰去典一点钱来。据说她已经没什么好典的可,除了几枚椭圆颈饰,几根象牙项链,还有一点不值钱的小饰物。
特里斯当望着他的母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