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克里特迷宫-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犊的画面同样也是一件精美的作品。在评价这些古代艺术珍品时,亚瑟·埃文斯先生如此说道,“在造型美与画面的生动性方面,无论是埃及人、腓尼基人,以及包括古希腊人……,都无法企及米诺斯艺术家的高度”。
在关于描绘海洋生物的彩陶中,有一件是表现两条“飞鱼”的(即现代希腊语中的“海燕”seaswallows),画面上,两条“飞鱼”在海边的岩石丛与沙滩上的海贝间游来游去。
尽管如此,但在这些所有的祭祀仪式后的纪念品中,还没有比蛇女神与女祭司的彩陶肖像更为逼真和活灵活现的。前者为一件半人神画像——她长着牛或者其他动物的耳朵。这种夸张的耳朵意为“阔耳”,是苏美尔人传说中的海神依亚(Ea)的家族成员的特征之一。她之所以被塑造为这种形象,也是在提醒崇拜她的人们,她永远准备聆听他们的请愿。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她在某一时期曾被视作母牛或母猪的首领。这也不足为怪,在费加里亚(Phigalia),得墨忒耳就是长着马首,头发中还舞动着无数的蟒蛇。
这位克里特女神的头上有着一种高高的螺旋造型的饰物,在那上面盘着一条巨蟒,但是它的头部却明显不见了,向前突出的样子就像是埃及王室的“头盔”。另外,还有一条蛇被她右手抓着蛇头,左手攥住蛇尾,蛇身蜿蜒盘桓在她向前伸出的胳膊上,而在她的肩膀上方,蛇身向后隆起一个圆环,她的腰部纤细,胯下部分则明显加宽。此外,还有两条蛇盘在她腰身以下的臀部四周。这些爬虫动物周身发绿,并带有紫褐色的斑点。很明显,它们是庄稼丰饶和果蔬繁茂的象征。女神头戴鹿角,身穿“蜂腰”的喇叭裙,短袖、束身、低领胸衣,丰乳毕现。她的皮肤白皙,眼珠浓黑。她颈戴项链,如瀑长发后垂及肩,并在脑后挽起一个发髻。

第六章 神圣的克诺索斯之殿(8)

而那位女祭司,或者称作女神的信仰者,胳臂像埃及人敬神时一样高高举起。双手各抓着一条小蛇。一条紧身腰带束于纤细的腰际。可惜的是,图上的女祭司的头部不见了。她身着的紧身胸衣与女神的穿着有些类似,丰满的乳房同样裸露在外。对此,埃文斯夫人这样写道,“她身穿的裙子,明显是在一块底料上面镶上了七种荷边装饰,以至于每一层装饰的镶边都是紧压在上一层的边上……在这条裙装的外面,又套上一件双层的围裙或者称作波兰连衫裙(polonaise),这与女神的穿着也有几分相似,只是裙摆没有那么低,裙面上的装饰也不似那么花哨。裙身的表面上是一种网状图案,每个网格的上半部分都画了很多水平线,这样的效果有点像现代人常穿的小格子花呢……两个人物图像身上的装束风格看起来都是经过细致的裁剪,使得外型果真堪称天衣无缝,丝毫不露裁衣用料的痕迹。”'22'
在所有这些象征物中,有一些被赋予了明显的宗教含义,它们中包括“祭仪用的鹿角”,与神相关的柱子和树木,双斧,(类似纳粹党所用的)十字标记,带手杖的方形十字架,以及普通的双臂对称的十字架。这些图像无论在图章、彩陶还是石绘上都有体现。亚瑟·埃文斯先生提出,他所发现的一支大理石制成的小十字架——他称之为“物神十字架”——在克里特祭祀地母女神的神殿中被摆放在正中心的位置。他说,“这种正统的希腊式的十字架,不仅在米诺斯的祭仪中充当着一种宗教符号,但它似乎可以被追溯到从加沙(西南亚地中海岸港市,巴勒斯坦的一部分,1967年被以色列占领)迁徙到埃里克斯(为意大利西西里岛上的一座山名,山上有一座著名的维纳斯庙)的米诺斯宗教的后期分支”。他继而补充道,“而且,它一定是源自那种两臂等长的东方十字架——其保持了人们从原始星象中演变出来的象征符号的形式,正如我们从米诺斯的祭祀仪式中所使用的那些工具一样……在巴比伦和亚述人中,这种十字架同样也被视作一种象征物或护身符。看起来,刻在(巴比伦和亚述的)圆筒形石印上的十字架(根据塞伊斯教授研究,定为喀西特王朝{公元前16世纪初~约前1157年,西亚两河流域古代王朝}时期),明显是一种象征神的符号。作为亚述人脖子上戴的一种护身符,它与在克里特岛上的帕莱卡斯特罗(Palaikastro)发现的一种模型十分相似,它是一种具有(太阳)光线和半月形符号的标志——换言之,它更可能曾经代表的是一颗星。马耳他人的十字架最先出现在新石器时代埃兰人的陶器上,更晚些时候它才被传至巴比伦。在埃及,它是以一种非常著名的中期王国公主头戴的花冠形式出现,它被发现在达舒尔(Dashur),因此有些研究人士相信它是起源于希泰族人。”
如果克里特人的十字架是一种星形符号的话,那么它似乎应该与蛇女神或鸽女神有关,正如埃及女神伊希斯和巴比伦女神伊师塔一样——占卜星象学认为天狼星或另外某颗星与食物供给有关。在埃及,天狼星的升起恰好与尼罗河开始汛期同时出现。于是,它被认为预示着“黑夜的降临”。人们解释为这是女神伊希斯为冥王欧西里斯所落的第一滴泪,此后随着女神身体的潮湿,人间也就变得雨水丰盈,万物滋育,河水从此上涨,大地得以收获充足的庄稼。而每当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的季节,也便成为欧西里斯重生之时。
克里特的其他遗址将在后面的章节中陆续出现。但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在对这座岛上的早期文明和早期居民的相关发现进行萃取,对不同人种、不同民族从农业生活方式中获得的宗教信仰进行比较(这是奠定所有伟大文明的最根本基础)后注意到,在所有过往的人类文明中,克里特文明无疑是其中最为璀璨、最为夺目的一颗明珠。
脚注
'1'伦敦,1900年10月30日。
'2'《每月评论》,1901年3月,第124页。
'3'《克利蒂亚斯篇》,第二章,第15页。
'4'《奥德赛》,考珀译,第八卷,第3054页。
'5'雅典英国学院年鉴,第六卷,第38页。
'6'雅典英国学院年鉴,第六卷,第5253页。
'7'这条河在过去比今天更靠近宫殿遗址。
'8'《修西得底斯》,第一章,第24页。
'9'宫殿内所有房间名称均由亚瑟·埃文斯先生给出。
'10'这幅壁画中仅有一个舞蹈者的画象基本保留下来。
'11'或为“梳着美丽长发的阿里阿德涅”。
'12'《伊利亚特》(德比译),第十八章,第590页。
'13'这些海豚与苏格兰石刻中所谓的“游泳中的大象”十分相似。同鸽子一样,它们也都明显带有宗教意义。按照保萨尼亚斯的描述,女神得墨忒耳一手持海豚,一手持鸽子。
'14'《荷马》(1903年),第130页。
'15'《克里特的发现》(1907年),第207页。
'16'第三章,第291300页;第十九章,第172179页,第188189页,第200页,第338页。
'17'《奥德赛》,布切尔与朗著,第113页。
'18'原作中的海神。
'19'选自《奥德赛》,考珀译,第七、八卷。
'20'《克里特的发现》,第209页。
'21'《克里特的发现》,第209210页。
'22'雅典英国学院年鉴,第九卷,第74页。

 【阿菜】整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