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如果这是宋史-第5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昨晚12点半入睡,午夜3点钟起床,居然一天到这时不困,只吃一餐不饿。奇哉怪也,不知为啥,是以一记。

相比鄂州的平静,淮西方面从始至终很沸腾。先是张浚精心挑选了一位既忠心又能干的人去当接收大员——吕祉。

吕大参议是临安府的风云人物,他仪表堂堂慷慨激昂,在各种场合宣扬过理想。他说,如果给他一支军队,比如张俊、刘光世那种规模的,他可以横扫江北,生擒刘豫。

嗯,他和岳飞是一个级别的。

公众关注他,张浚欣赏他,于是他成了刘光世的继任者。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理想是多么的重要,宣传是多么的伟大。只需要不断地宣传,哪怕什么也没做过,没打过任何一仗,就能当上全国五大军区之一的总司令官!

吕祉还在路上,淮西方面就闹翻天了。张浚的都督府从一开始就下令,吕祉是政治、军事一把手,他之下是王德。

郦琼立即火了,凭什么啊?!这么多年以来,俺比王夜叉差在哪儿,突然间分出了上下级,这不公平。他联名十多个将官一起向枢密院告状,同时列举出王德多年以来犯的错误,公开声明,无论如何不能忍受这样一个既无能还有罪的上司。

王德当然不服,你小子这是赤裸裸露的嫉妒,说我犯过错,你说说咱们左护军里谁的屁股是干净的?!他以其人之道反制其人之身,也向枢密院上告,要求严惩既不听话又不干净的下属。

互相告状,按常理郦琼输定了,王德是已经确定的二把手,这么闹首先就是不服从上级领导,连皇帝的决定都敢抵抗。

可结果出人意料,居然是王德被调进临安城,隶属于都督府,随行的还有他的8000名亲兵。这是怎么搞的,郦琼居然告赢了?

王德和张浚都有苦说不出,尤其是“第一人”阁下张都督。

张浚打的如意算盘突然间碎了,他本想着一口吞下岳飞、刘光世两支军队,成为南宋名副其实的第一权臣,可是岳飞那边轻描淡写就让他绝望,刘光世这边鸭子本来已经煮熟了,却突然间飞到了别人的盘子里。

坏他事的人让他大吃一惊,他怎么也想不到会是这个人。一直对他又乖又顺,“柔佞易制”的秦桧,在关键时刻捅了他一刀。

秦桧说,兵权为国家之本,国家兵权只能归于枢密院,这是祖制。都督府是新生事物,不易掌权过多。这话光明正大,张浚一个字也反驳不出来。

这就是张浚的智慧,为什么他会想不到这一点呢?拼死拼活赤膊上阵什么脸都不要了,突然间给别人做了嫁衣衫。

枢密院姓什么,姓赵!他姓什么,姓张。姓岳的河南农民吞并军队是威胁,那么他一个四川娃儿搞吞并,就天经地义了?!

不知人,更不知己,可笑。

至此,他只能借坡下驴,借郦琼上告的机会,把王德、8000士兵弄到手里。这就是他一阵大折腾,不惜与岳飞决裂所得到的好处。

后遗症怎样,还在进行中。

吕祉到淮西,郦琼集合一大片将官列队欢迎,没啥欢迎词,劈头就问朝廷对王德的事到底怎样处理,那厮一连十几年不间断地犯罪,怎么的也得处罚一下吧。

吕祉是个地道的秀才,一下子遇到这么多的资深兵痞,按说会慌神,可是常年想着扫平中原,事到临头倒也有几分镇静。

他以张浚的名义要求兵痞们一切向前看,以前种种就都忘了吧,反正王德也不和你们同班了。说完新任淮西军区总司令官阁下转身进帐,从此再没出来过。

要是有谁想见他,他“正在吃饭”、“正在休息”、“还在休息”、“又在吃饭”……或者正寄情于丝竹,得渔忘筌,神游物外,有音乐飘于帐外为证。

时间久了,淮西军上下都起了疑心。这帮人是干嘛的,学名叫官兵,小名叫匪徒,观察敌情是最基础的本能,反常者即是妖,这个吕祉肯定有事!

郦琼发动人马,在临安与淮西之间布下了一张天气罗地网,很快,他截获了一封信。

信是吕祉写给临安都督府的,看内容已经很难确定是两地之间的第几封,上面清楚明白地写着淮西军已经不可救药,吕祉只是在想方设法地拖时间,建议国家迅速行动,派专人“往分其兵”。

郦琼等人像掉进了冰窖里,全身都凉了。

这是比收编更狠的招数。

收编是保持完整的编制,原队伍将官士兵不变,只是换个大领导而已。这在军队里是最重要的一环,毕竟上了战场是要互相依托性命的,多少年混在一起的老弟兄才管用。

才能一如既往地干些喜欢干的事;

可“往分其兵”就不同了,这是把建制打散,兵将都分到其它部队里,等于是之前的番号不见了,所有一切都作废。

这等于要郦琼等人的命!

郦琼等人震惊、怀疑,派人去临安打探消息,结果半路上就回来了。分兵的人已经走在路上,张俊、杨沂中、刘锜等三人分割淮西,很快就要过江了。

绝望了……这三个人是临安方面能拿出来的最强军人了,哪一个到了都不是郦琼等人能对抗的。还用怀疑吗,事情是真的,吕祉这个阴险腌臜的贼,要不是他故作镇静表演过头了,整个淮西军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郦琼等人多年官匪一家亲,事到临头从来没有服从领导这一说,什么是领导,只是带头做事第一个分赃的人而已,比如从前的刘光世。

这时他们带人冲进吕祉的大帐里,一顿指责咒骂嘲讽,之后全军开拔,向江边运动。吕祉懵了,他知道什么是哗变,可亲身实践是另一回,一直走到快出淮南西路了,他才惊醒过来这是要去哪儿。

过长江、投伪齐,这是在叛变!

勇气回归到他心里,吕祉跳下马斥责郦琼激励全军,要大家分清楚什么是英雄什么是叛贼,去投奔刘豫,是做叛贼手下的叛贼,会骂名千载,后悔无及……郦琼一刀就砍了他。

原南宋行营左护军近4万士兵、挟裹6万多家眷、百姓投靠伪齐,史称“淮西之变”。事发时是公元1137年,宋绍兴七年的八月八日。

消息传进临安,南宋举国震惊。五大军区之一突然间全空了,竟然全军叛变,这是宋朝从所未有的事,哪怕遍查中国历史,也找不出几回。

赵构急火攻心,懊悔无及,这是他的家底,是他安身立命的东西,他容易吗,当年急慌慌逃到江南,被女真人万里追杀,几乎葬身大海里,都是因为没有兵。这些年节衣缩食住小房,忍辱负重装孙子才攒出几支军队,居然一下子丢了五分之一。

考虑到是投敌叛变,里外叠加损失是翻倍计算的,这无论如何没法接受。

赵构用最快的迅速派人传令岳飞,要他给郦琼写信。只要肯回头,一切就当没发生过,回国之后升官、奖钱,要什么给什么。

算他有自知之明,岳飞这时的面子是谁都要给的。郦琼在叛逃的路上不仅看了信,还写了封回信。信里他把南宋君臣上下均匀地鄙视了一遍,说他和刘豫情投意合,非常有缘,岳哥,你就别拦着了,给兄弟点祝福。

岳飞恨不得亲手砍了他,淮西哗变不仅是南宋丢了4万多军队那么简单,五大军区之一空了,全盘形势瞬间改变,南宋再没有进攻的资本,岳飞想北伐,只能再等机会。而机会……等到军队再次强大,所谓的条件成熟,那会是哪一年的事呢?

岳飞苦闷,本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为什么会败坏到这一步?!这个疑问让南宋举国沸腾,每个人都怒不可遏,答案是清晰的,所有的错都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张浚!

这个不知所谓的人,被猪油蒙了心,本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之前为了拿下左护军,是皇帝亲自出面,再以最强将军亲身莅临,去压伏那帮兵痞。可张浚居然只是派去了一个几年如一日不断重复理想的书生……两者对比,傻子也能知道会出事!

张浚白痴到了何等程度,真是个谜~~

南宋基层人民的评价就不去说,引用一段当时御史台长官的弹劾词吧,个人认为真是说得既到位,又淋漓尽致、解恨。

——“……张浚轻而无谋,愚而自用。德不足以服人,而惟恃其权;诚不足以用众,而专任其数。若喜而怒,若怒而喜,虽本无疑贰者,皆使有疑贰之心。予而复夺,夺而复予,虽本无怨望者,皆使有急望之意。无事则张威恃势,使上下有睽隔之情;有急则甘言美辞,使将士有轻侮之志。”

以上,真是张浚的写真集。

关于张浚的处分决定很快就下来了。赵构亲自下令,解除张浚一切职务,降为散官,流放岭南。从力度上讲,这是仅次于杀头的重罚了。

心比天高的“第一人”阁下,万丈高楼一脚踏空,掉到了泥坑里。并且他在赵构的心里深深地烙上了一个印迹。

——永不复用!

富平决战、淮西兵变,这两件事哪个都是足以决定国家命运的悲剧,居然连续发生在同一个人的身上,这除了说明这个人本身太操蛋之外,用这个人的领导们是怎么回事?

赵构恨不得举起墙撞自己的脑袋,为啥自己就发了昏,看不清这个绝世蠢货呢?!恨归恨,临行前赵构还是把张浚单独召进了皇宫,最后咨询了一下行政问题。

张浚,你看谁来接替你的位置好呢?

赵构真的成熟了,他能忍住出离的怒火,理智地做每一件事。张浚虽然好坏人不分,但只要有能力,他就能认出来。

张浚不说话。

赵构继续问,秦桧如何?

张浚差点气哭了,这个阴柔诡诈背后捅刀的东西!他悲愤地说,之前不了解,现在共事了一段,才知道这人真是太黑了(近与共事,始知其暗)。

……赵构若有所思,点了点头,那就选赵鼎吧,他还算有经验。张浚同意。赵构于是给了他最后一个任务,由他执笔,去都堂写赵鼎的拜相制。

当天深夜,张浚在都堂端坐,一笔一划地写着关于赵鼎的赞美诗。拜相制嘛,一定要花团锦簇歌功颂德,要不是帝国最有才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