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如果这是宋史-第5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贵仍然摇头,他能成为岳家军的三号人物,能力不为不强,心智不为不坚,绝不是功名利禄所能诱惑动摇的。

这样啊……张俊笑了,那就换个方式角度说事吧。王贵,某年某月某事,别以为别人不知道。王贵呆了,他并不是彻底光明磊落的人,他可以不被利诱,却没法不被要挟!历史没能记载他到底是哪件隐私被张俊抓到了,可是当他从镇江府出来时,再不是从前那个人了。

九月初一日,张宪从鄂州出发,去参见张俊,与他同行的还有赢官人岳云。他们会在路上走近10天左右,事情就在这期间骤然变化。

前7天里一切平静,没有谁察觉到什么。第7天到了,一个叫王俊的人突然跳了出来,拿着书面文件指证张宪、岳云与岳飞勾结,要重夺军队,要挟朝廷。

王俊是岳家军里的重要成员,是前军统制张宪的副手。此人的能力突出战功卓著,这都是他成为岳家军首脑的必备条件,而这之外,他还有一个外号,叫“王雕儿”。雕儿,指恶鸟,在鸟群里争咬生事,祸坏同僚。王俊就像这种恶鸟一样,是匹害群之马。

这人用了巨大的篇幅来详细记录某天晚上他与张宪的交谈,内容是张宪对他说岳飞秘密派人送来了消息,要张宪把全部人马都拉过江去,进驻襄阳府。这样会让朝廷明白岳飞的地位,从而保证岳飞的安全,甚至重归军队。

这实在是罪大恶极,是地地道道的谋反!所以王俊出于忠义之心,把这事儿告发了。

由于篇幅所限,我不能把这篇告密信原文抄录。那里面有太多的破绽没法自圆其说,最显著的一点,抛开张宪、王俊之间早有摩擦,不可能把这么机密的事提早暴露之外,张宪之所以说得如许之详细,居然是王俊一直在反对,在质疑,张宪像是要说服他一样,把各种隐密一一告知……

滑天下之大稽!

这样拙劣的伎俩谁看了谁摇头苦笑,连王俊本人都做贼心虚,在告密信的末尾加上了一句话——“张太尉说,岳相公处来人教救他,俊即不曾见有人来,亦不曾见张太尉使人去相公处。张太尉发此言,故要激怒众人,背叛朝廷。”

没人来,也没人去,那么说仅仅是张宪发了一顿牢骚话吗?这也是罪?!

不管是不是,这就足够了。王俊把这份告密信上缴给了王贵,他的任务就算结束了。而王贵拿着这几张纸,心里游移不定,他绝对不想这么做的,可是却没办法……权衡之下,他把告密信上缴给了荆湖北路转运判官荣薿。

荣薿却不接这个烫手的山芋,原件退了回来,至此无可奈何,王贵只好把东西交给了秦桧的死党林大声。林大声迅速转交给了镇江府的张俊。

这时10天已到,张宪、岳云正好赶到了镇江府,走进了张俊主持的枢密院……

精确的控制,确保岳飞最嫡系最亲近的人自投罗网。

张宪、岳云进入枢密院之后,被第一时间关押。张俊下令就地审问,如有必要,可以动刑。刑讯逼供之意毫不掩饰。

可是却被手下人拒绝了。枢密院令使刘兴仁、王应求等说,按宋朝律法,枢密院无权开设刑堂,无权对任何级别的官员动刑审问。

张俊冷笑,那就都滚吧,由本人亲自动手。

张俊等这一天很久了,长久以来他对岳飞的所有怨恨、羡慕、嫉妒得发狂的病态情绪都得到了宣泄,他抓住了岳飞的命脉,亲手拷打岳飞最亲信的爱将,以及岳飞的长子!

这是怎样的快乐!

张宪被严刑拷打至体无完肤,岳云也一样,可是从始至终张俊都没能得到他要的。他那颗蠢到了一定程度的脑子里能编出来的最完美谎言,不外乎说张宪接受岳飞指使,鼓动军队造反要挟朝廷,而在江西、鄂州之间充当桥梁的就是岳云。

可是证据呢,张俊觉得应该有一封信,可是信呢,实在是找不着……很好,那一定是张宪得到之后就烧掉了。

如此的拙劣。

尽管很笨,尽管很蠢,尽管什么证据也没有,但是足够了。张俊带着这些想象中的罪名,押着遍体鳞伤的张宪、岳云去了临安,把他们投进了大理寺狱里。

至此网已张开,只差岳飞入瓮。

要怎样抓捕岳飞呢,才真的体现出秦桧、赵构的“智慧”。他们根本没有大张旗鼓,而是正规地由首相下令,派禁军统领杨沂中出公差,带着“堂牒”去江西召岳飞进临安。

对付岳飞根本不必使什么特殊招数,只要正规,越是正规的命令,岳飞就越是不会拒绝,哪怕前面是刀山血海,他也一样会跳下去。

杨沂中出临安赶往江西时,岳飞已经知道了些许的消息。他从前的一个叫蒋世雄的部将被远调到福建任职,在临安城里偶然得知了张宪、岳云被关押的消息,昼夜兼程赶到江西报警。

岳飞很平静,很多事从心头掠过,稍微动念间什么都清楚了。诱骗王俊诬告,牵连张宪、岳云入罪,最后罗织到他的头上……这与之前陷害韩世忠时的手段如出一辙。

怎样应对呢?

蒋世雄劝他学韩世忠,迅速进京向皇帝求情。要么就远走高飞,从此远离一切。反正万万不能坐以待毙!岳飞苦笑了,他怎能去学韩世忠。

岳飞一生从未昧心低头,从未因生死富贵等事折腰!况且韩世忠于赵构曾有救命救驾之功,哪里能是他所能比的。思索再三,岳飞平静地叹息了一声,说——“使天有目,必不使忠臣陷不义;万一不幸,亦何所逃。”

老天长眼,自然护佑忠良……多么美好的愿望!

杨沂中在九月下旬的某一天里到来,岳飞很平静地跟着他走了。十月十三日,宋武胜定国军节度使充万寿观使岳飞重回临安城,没能见到皇帝、首相,被直接下狱。

那一天,岳飞的车轿被抬进了大理寺,岳飞惊愕,他万万没有料到自己未经弹劾、申辩就被下狱,他大声问:“怎么把我带到这里来了?”

没有人回答他。

岳飞在大理寺门内下轿,只见四周一间间密室,都挂着厚厚的帘子,没有一个人。正四顾彷徨,有人出来对他说:“这里不是相公坐处,后面有中丞相待,请相公略去照对数事。”

照对,即审讯。

岳飞不胜骇异,他为国家宣力半生,竟然落到了被审讯的地步!

他跟着来人走向大理寺深处,途中他突然见到了血肉模糊被锁在镣铐上的张宪、岳云。至此他终于知道自己是多么的天真,他都想错了,本以为宋朝官场宽松,自己位极人臣,即有处罚也不会严苛,哪想到自己的爱将、长子竟然身受酷刑!

此时他只能继续走下去,在里面等着他的人是御史中丞何铸,此人是秦桧的亲信,不久前曾出面弹劾他,导致其罢官。

主审岳飞的是御史台长官何铸、大理寺卿周三畏。这两人问岳飞为什么要造反,已经怎样造反(“引飞至庭,诘其反状”)

对此岳飞实在没法回答,这就像一只羽翼洁白的大鸟,被人问为什么你的翅膀是黑色的,你让它如何回答?岳飞只能笑了笑,说——“皇天后土,可表此心。”

他撕开了自己的衣衫,袒露后背,那上面有四个墨迹深入肌理的大字“尽忠报国!”

尽忠报国……这四个字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它不仅凝结着岳飞的八千里云月,印刻着他15年间的勋劳,更是激发了无数国人心胸热血的象征。不止是当时,八百余年后中国再一次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时,国人都以它为口号走上战场!

它是神奇的,只在一瞬间就升华了一个人的灵魂。何铸,他本是秦桧的亲信,不久前还弹劾过岳飞,在他的心里一定存在着很深的对岳飞的偏见。可是这一刻过后,他推案而起,结束庭审。他离开了大理寺,直接去找秦桧。

他为岳飞而辩驳,他要为岳飞脱罪!

那些所谓的证据破绽百出不值一驳,都是假的,是赤裸裸的栽赃陷害。面对这些,秦桧愕然,他不解这是怎么回事,何亲信怎么转眼间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难道是发疯了,还是被岳飞收买了?他试着劝了几句,还是大事为重,陷害岳飞为重……

哪知换来的是何铸对案情的一步步拆解,无论如何何铸都要为岳飞辩诬。至此秦桧终于拉下面具,他懒洋洋地抛出了底牌——“此上意也。”

这是皇上的意思。

他觉得这样就是结局了,何铸可以很心安理得地结束了,却不料换来了何铸进一轮的反击——“铸岂区区为一岳飞者,强敌未灭,无故戮一大将,失士卒心,非社稷之长计。”

秦桧终于清楚眼前这个人被岳飞洗脑了……他拉笼这人用了好几年,岳飞洗脑只用了这么一会儿。想想真沮丧,但也只能放弃了。

何铸被任命为出访金国商量和谈的使者,立即出国。岳飞的主审官换成了万俟禼。万俟禼与岳飞早有旧怨,他担任过荆湖北路的转运判官、提点刑狱时贪利奸滑,被岳飞鄙薄过。这人怀恨在心,投靠秦桧,视岳飞为死敌。

万俟禼与何铸是不一样的,何铸有一颗没有泯灭良知的人心,知道公义道理国家利害。而万俟禼不管这些,他的眼中只有一己之私欲。从这一点来说,此人和秦桧、赵构是真正的同伙,有着本质上相同的底蕴。

为了荣华前程,管什么道德良心!

由万俟禼主审,岳飞的苦难开始了。这人颠倒黑白无中生有,不仅把前面提到的三项所谓的罪名扩大化,更罗织出很多岳飞曾经说过的造反的话。

比如岳飞在升任节度使时说过——“三十岁建节,古今少有。”这句话就是明明白白的造反了,因为本朝三十岁建节的人只有一个,即开国太祖赵匡胤。

难道你岳飞在自比太祖吗?!

比如岳飞曾在淮西之战后说——“国家不得了也,官家又不修德。”这是指斥辇舆,公开诽谤当今圣上。

再比如岳飞公开蔑视同僚,说张俊、韩世忠的军队不堪一击;还有最重要的两名问答,那是在第四次北伐不得不撤退的途中,某个夜晚岳家军众将闷坐在一座古庙中,长久的沉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