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午夜开棺人-第8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他不是赶尸匠!”苟镇海使劲摇头,“他原籍山西,是个当地出名的地师,江湖上还送了一个非常霸气的名字给他,叫他‘山西王’。”

山西王?穆英豪印象之中听自己大哥提过,但好像带着这绰号的人不是什么地师,而是个杀人越货,残忍无比的强盗。回忆到这,穆英豪只是摇头,表示自己不太清楚。

“先生竟然不知道山西王?”苟镇海很惊讶,好像他对前九蜀班班主的过去相当了解一般,“他在成为地师之前,可是山西一带的小霸王,振臂一呼,就能唤来上百名弟兄,当年官府可是悬赏上千银元抓捕他,可一直没有落网,听说在官府中也有不少佩服他的人,私下一直通风报信,这才让他一次次化险为夷。”

小霸王?不就是个土匪头子吗?穆英豪心中冷笑着,没有再看苟镇海那张脸,他所说的这些就像是街头艺人讲评书一样,也许可信度并不高,但眼下他需要搞明白的是这个戏班子下一步要去什么地方,为什么要去,有什么目的。

因为这个方向正对着天墓的方向,在穆英杰留下的讯息之中,写明了怨灵旗所放置的地点就在陕西天墓之内。穆英豪当然是不打算取出来,只是想在回老家的路上顺道看看天墓,不过同时他也在思考着为什么当年大哥带着自己去了扎曼雪山之后,不直接去天墓,而是绕道去了关外?从路线上来说,这是绕了,但从行事方法来说,倒很像是大哥穆英杰的安排,毕竟在穆英杰死之前,穆英豪并不知道他知道了些什么,又为什么要那样做。

“穆先生?”苟镇海见穆英豪有些心不在焉,试探性地叫着他。

穆英豪意识到自己走神了,尴尬地笑了笑道:“没什么,只是在回忆有没有听人说起过这个山西王,你说他以前不是地师,曾经还叱咤风云,这么说他也是半途出道的人?”

“的确,他也是半途出道的人。”苟镇海点头道,“师从何门何派我不清楚,只是前班主在世之时告诉过我,他落难之时曾经投靠孙魁元,被孙魁元麾下的一名文书副官收为徒弟,那人教了他些异术的法门,手中还拿着一本手书的残册,听说完整的册子中记载了中华各地藏有宝藏的地方……”

“天书?”穆英豪插嘴道。

“对,先生也知道?”苟镇海睁大眼睛盯着穆英豪。

穆英豪故作冷静笑笑道:“当然知道,不过那只是传闻而已。”

天书的确只是传闻,早年传说是天地会当年为了反清复明积累下来的一批财宝,谁都知道要打仗必须有钱粮做后盾,天地会为了反清大业,遍寻天下奇人异士寻找藏有财宝的地方,花了多年时间,将找到的财宝分成数份,不过在当时却又因为白莲教起义和清廷的追杀,无奈之下只得将财宝分别藏在了几个不同的地方,为了保险起见,藏下宝藏的时候,几批人马互相都不知道其他人所藏的地点,只是将自己所藏的地点和方位记录下来,后来便传闻,谁要是拿到了几批人马手中的册子,再合为一本,就是天书。

当然,这些仅仅只是传言,毕竟当年的天地会反清复明是最坚决的,传闻还说党曾经也想接近天地会,目的就是为了得到天书,有起义的资金。虽然都是反清,但反完之后,天地会是要复苏大明朝,而党是要共和,道不同不相为谋,当然是一拍两散,至于后来天书的下落如何,谁也不知道。

苟镇海说前班主山西王竟然拜孙魁元一名文书副官为师,而且那名副官手中还有天书的残本,是其中一册,这么说至少里面记录了其中一个藏下宝藏的地点?

穆英豪对宝藏没有兴趣,只是想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会不会对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情造成影响。

“苟班主,话说到这里了,你干脆把前班主山西王的事情说个明明白白,因为穆某上了年纪,脑子不好使了,实在无法断断续续的听下去。”穆英豪其实是有些没有耐心了。

“好好好,穆先生见谅。”苟镇海说到这,却忽然停顿换了个问题,“穆先生难道不觉得奇怪吗?不奇怪为什么我偶遇穆先生,却要掏心掏肺说出这么多往事?”

穆英豪摇头,其实到如今这个动机已经不重要了,按照自己行事的方法,他们要是不扰民,不做坏事,自己可以装作没看见,但要是他们偏偏要犯邪作怪,那就休怪穆某手下无情了。

苟镇海也不解释自己的动机,只是开始讲述江西王的往事:江西王曾经姓什么叫什么,连他都不知道,只知道他早年是个飞贼,因为拳脚功夫厉害,曾经师拜断金门的一位刀头为师,学了一齤手并不华丽但相当实用的刀法。断金门讲究的刀法只是力量、速度和准确度的配合,没有花俏的招式,以示弱为主,找准对方的空挡一击必杀。江西王也是凭借着这一齤手刀法独步当年的江西黑道,也因为义字当头,多年过去手下跟随的兄弟上百,但他也着实聪明,从不在一个落脚点住上半个月,躲避着官府的通缉和其他仇家的追杀。

但好景不长,最终江西王还是被人围剿了,手下兄弟幸存者甚少,他逃出来之后,不得已去投奔了曾经也是相同出身的孙魁元。那时候,有人有枪就是支队伍,再有点政府的门路,就可以收编,从土匪摇身一变成为保家卫国的军人,孙魁元麾下收了不少这样的人,甚至私下还自比是三国时期的吕布,只是他不会走吕布那条老路,更不会落个白门楼一命呜呼的下场。

不过孙魁元也是相当的聪明,知道山西王这个家伙,既然绰号中带个“王”字,而且还是众人所送,肯定不是个简单的家伙,万一有一天取自己而代之那就麻烦了,这种人能用,但只能如曹操当年“善用”关羽一样,关键时刻用上就行,其他时间还是雪藏起来吧。

就这样,山西王被挂了个空头衔养在孙魁元的麾下,军中还新送了个绰号给他,叫“后院王”,借此讽刺他曾经那个霸道的称号“山西王”,现在只能整天呆在后院称王。

第三章(上)'天书开卷I'

山西王成为后院王之后,整日没有荒废,也没有沉迷酒色之中,而是每日苦读各类书籍同时练刀习武,而这一切都被孙魁元的那名文书副官看在眼中,认为他绝对不是池中物,要是有机会必定会一飞冲天。

这名文书副官是谁?他和山西王一样,是个雪藏的人物,只不过山西王的雪藏是孙魁元的授意,而文书副官的雪藏却是自己的意愿,因为他是无奈之下才藏身于孙魁元的麾下,原因再简单不过了,因为他手中有一本当年孙魁元炸开东陵翻出来的“废纸”,也就是天地会所制宝藏天书的残册。

孙魁元不能说是个彻头彻尾的文盲,但也不能说有文化,那残册到手的时候他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好在那位一直“追随”他,当影子军事的副官是个明眼人,翻了几页,看着上面的暗语立即明白那是天书残册,知道这残册的价值也许比不上整个东陵中的陪葬物,但要是找到整个天书,那就另当别论了,于是偷偷藏了起来,还当面耍了个障眼法,把残册给“烧了”。

那名副官也是个堪舆师父,只不过他对宝藏之类的东西并不感兴趣,说到底还是想查明白生死之间的秘密到底是什么,这是异术者们毕生的追求,他也不例外。他研究过那本残册,从地点上来看应该是陕西境内,但路途遥远,当时战乱危机四伏,他不敢轻易独行,最重要的是他发现残册中描述的宝藏所在地,是个天墓!他立即明白,也许当年天地会藏下宝藏的那群人中,知道那是天墓,只不过担心藏宝藏的人中知道那是天墓后,会有私心,于是隐瞒了这一点,只是说那里是个天然绝佳藏东西的地点,否则的话早就有人把自己的祖辈拖进天墓中葬下了,而且还会口称这是“反清复明”的最大捷径。

残本在东陵发现就是个很好的证据,无疑是说明了当年天地会出了叛徒,向朝廷投诚了,否则的话残本怎么会在东陵中发现?而且还装在一个非常华丽镶满宝石的箱子之中?东陵中葬着谁?而残册从哪个地宫中刨出来的?就是慈禧!所以文书副官才这么肯定那是真的,是天地会叛徒投诚的礼物,至于慈禧为什么没有派人去寻找,大概是因为投诚的时候天下已经乱得不成样子了吧。

文书副官要去找天墓,沿途必须有保镖,而有着一手断金刀法的山西王是不二人选,孙魁元手下也有比他厉害的人,但那些人都不值得信任,要不是小人之流,要不就是绝对忠心于孙魁元的家伙,所以都不能接近。

文书副官开始私下接触山西王,山西王也是个聪明人,知道文书副官不会挑选固定时间来“看望”自己,也明白其中肯定有其他缘由,但他从未开口问,只是等着。刚开始他以为是孙魁元派来的,再后来发现孙魁元对自己的态度无比冷淡,每个月所给的津贴都在逐渐减少,似乎有赶他走的意思,他也按耐不住了,决定打开天窗说亮话,直言不讳问那文书副官要做什么?

文书副官见时机成熟,也不隐瞒,同时加了一剂猛药,告诉山西王:孙魁元准备杀了他。

当然,这只是文书副官的谎言,但在这个谎言之后他又自称是与山西王同病相怜,所以这才私下接触,商议如何应对。山西王不明白呀,在他眼中,那文书副官虽然说没有什么权力,但孙魁元对他是十分客气,要什么给什么,怎么也会对他下手呢?

文书副官见第一计成功,知道这时候说出关于天书的事情,山西王肯定会相信了。于是告诉他,关于天书的来龙去脉,加之挖出来的残册,还有孙殿英对自己的怀疑等等,同时还继续撒谎道,孙殿英是想把自己的祖辈葬进天墓之中,好当个九五之尊。

山西王大惊,没有想到还有这种事情?但看那文书副官一脸的诚恳,也半信半疑,于是问道:“你到底想做什么?”

“金蝉脱壳,远走高飞,一了百了。”文书副官就说了这么十二个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