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湖奇情录-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大门派中仅次于少林派的第二大门派。

杨聪和简长老辞别了苗家寨的众人,两人一路向武当山进发,行了三四个时辰,这武当山便遥遥在望了。这武当山共有大大小小七十二座山峰,素有“七十二峰朝金顶”之说法,山峰拔地刺天,直耸云霄,其中以天柱峰最高,这天柱峰即称为金顶,海拔高1612米,如鹤立鸡群一般,又如一把锋利的利剑直刺云霄,因此又有“一柱擎天”之美称,其它山峰微微向天柱峰倾斜,好像俯首朝拜天柱峰一般,故有“七十二峰朝金顶”之说法。武当山群峰均峰高云密,大有“气吞秦华银河近”之气势,群山之中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几十处道观,其中以太和、南岩、紫霄、五龙、遇真、玉虚、六宫、复真八大宫观和天柱峰顶端上的金顶大殿最著名。武当山上共建有二观、八宫、十祠、三十二庵等建筑,占地面积达160多平方米,共有大小殿宇两万余间,多数是明成祖时下令修建的,传说明成祖朱棣举兵夺皇位之时,曾经梦中得到真武大帝的扶佐,因为武当山上供奉着真武帝君,后来明成祖登基后,先后征发了30万军夫在武当山上大兴土木,规模宏大,当时是“五里一庵十里一宫,丹墙翠瓦望玲珑”,道观延绵数十里。杨聪和简长老两人远远望去,只见山上绿树掩映到处是红墙绿瓦,檐角飞扬,杨聪和简长老要去的地方是紫霄殿。这紫霄殿位于武当山的展旗峰,是武当派历代掌门人居住的地方,宫殿鳞次栉比,殿内供奉着真武大帝及金童玉女和水、火二将,以及玉皇大帝、灵官诸位神仙,紫霄殿的殿堂楼宇依山而建,层层楼阁重叠而上,均是翠瓦丹墙,坐落在高台之上,显得气派雄伟,巍峨壮观。殿前平台宽阔,雕栏重绕,杨聪与简长老到了武当山脚下,投递了帖子,便有一个道士引着两人一路向紫霄殿而去,这上山的路上不远处便有几道士持剑把守,两人随那道士行了半个时辰,便远远望见了那紫霄殿。只见那紫霄殿面朝南,共由五间宫殿组成,均是重檐歇山屋顶,檐角起翘,出檐深远,额枋、斗拱、天花遍施彩画,藻井浮雕二龙戏珠,形态生动,栩栩如生,整个装饰气派豪华,飞金流碧,富丽辉煌。而紫霄殿四周山壑雄奇秀美,浮苍叠翠,环境幽雅。

那道士引两人到了大殿后,便由一个青衣小童子引两人入了大殿里,杨聪只见这大殿里的真武大帝塑像神态安详,庄严肃穆,旁边的诸位神仙或垂拱端坐,或勇武庄严。在神像面前,一位鹤发童颜的老道士端坐在塑像前打坐,那老道士双目垂闭,形如青松,貌似古月,须发苍白如雪,脸色红润如童,鹤发童颜,头簪白玉如意,头顶上梳着三个髻子,高高耸立,那老道士身穿紫色的八卦道袍,手持一把拂尘,神态安详,大约有七十多岁年纪了。那小道童朝那老道士稽首道:“禀告掌门,丐帮的简长老求见。”杨聪听了,知道这老道士就是江湖中赫赫有名的武当派掌门青松道长,只见那青松道长微微睁开了眼睛,朝两人打量了一眼,杨聪只见这青松道长双目炯炯有神,眼神之中含有一股威严,但那股威严只是在他的眼神里瞬间即过,只见他朝简长老笑道:“贵客光临,有失远迎,罪过!罪过!简长老快请坐!快请坐!”简长老上前朝他行了礼后才敢坐下,杨聪也跟着行了礼,那青松道长只是朝杨聪点了点头,示意两人坐下,那童子便送上了清茶来。那青松道长朝简长老问道:“贵帮帮主身体可好?”简长老朝他抱拳行礼道:“托道长的洪福,段帮主他老人家身体安康。”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青松道长道:“这是敝帮帮主托再下呈给青松掌门的信。”说着恭敬地呈了过去,那青松道长接过信,示意简长老坐下,然后慢慢拆开了信认真地看了一遍,这才朝杨聪看了看,道:“这位就是杨施主吧。”杨聪听了,连忙上前跪下重新行礼道:“晚辈见过青松掌门。”那青松道长手一拂,道:“请起!”他手一拂,便有一股柔和的内力把杨聪托起,杨聪不敢造次,便站了起来。那青松道长朝他点头道:“杨施主,从今天起,你便正式成为我们武当派的俗家弟子了,你要遵守我们武当派的门规,要尊敬师兄弟们,听从师尊的教导,知道吗?”杨聪规规矩矩地上前磕了三个头,心想:我只道师父是送我来武当山避难,没想到他竟然叫我在这武当山之上学做道士,这日子可就惨了。他心里虽然有些不悦,却也不敢说出来,段二虽然是丐帮的帮主,但他本来出身武当派,而杨聪还没有加入丐帮,因此他叫杨聪投身武当派,并不算是改投别的门派,那青松道长朝简长老笑道:“烦长老转告贵帮帮主,老道一定尽力而为。”那青松道长然后对刚才那个小道童道:“明月,你带这位新来的师兄到遇真宫青云师叔那里去,叫他给这位新来的师兄安排个住处。”那小道童听了,便朝青松道长告退,转身朝杨聪鞠了躬个道:“杨师兄请!”杨聪听了那青松道长的话,便起身与他和简长老告辞,跟着那小道童出了紫霄殿。

杨聪跟那小道童走了半个时辰,便到了遇真宫,这遇真宫在武当山的北麓,离玄岳门仅一公里远,是为了纪念武当派的开山祖师爷张三丰而修建的,这“遇真宫”三个字由明成祖朱棣亲笔题写,殿内供奉着张三丰的坐像,整座大殿共有房子300多间,气势雄伟。杨聪跟那小道童进了大殿,只见殿内有几个道士在打坐,一个年纪约五十多岁的老道士端坐在张三丰的塑像前,杨聪见那老道士黑发苍须,黑脸膛,身穿青色道袍,,那小道士上前向那老道士恭敬地鞠了躬,朝他单掌行礼,然后低声对那老道士说了几句话,便转身离开了。杨聪知道这个老道士便是青云道长了,便很不情愿地上前恭敬地朝他鞠了一个躬,道:“弟子杨聪,见过青云道长。”那青云道长朝他点点头,然后威严地道:“你现在既然奉师命正式加入了我武当派为俗家弟子,就要服从本派的门规,服从本派师兄的命令,不得以武功恃强凌弱,惹事生非,否则以门规处理,知道吗?”杨聪点点头应了声,那青云道长便把武当派的门规一一说了一遍,然后要杨聪一一背了出来,然后朝旁边一个中年道士叫道:“松鹤,你过来!”杨聪便见一个道士恭敬地走到青云道长的面前,杨聪见那道士面皮白净,大约有四十岁年纪,那青云道长对那中年道士道:“松鹤,这位新来的杨师弟为师就交给你管了,你每天都要督促他起来打扫落叶,分配他做担水、劈柴、烧饭等活,如果他有什么偷懒或者违反门规之事,你就向为师禀报,知道吗?”那个叫松鹤的道士躬身应了几声,那青云道长又朝杨聪道:“你现在刚入我武当派,按我们武当派的规定,你必须先做一年的杂活,才能练习我们武当派的武功,你日后与众师兄弟每天一起打扫大殿,在后院劈柴担水,服从松鹤师兄的命令,听明白了吗?”杨聪听他训了半天了,也只好不住地应和,心里却老大的不服气。

那叫松鹤的道士等青云道长训完了话,便领着杨聪转到了后面的厢房里,安排他与几个道士住下,又发了一套道袍给他穿上,也把他的头发用髻子扎了起来,于是杨聪便正式成为了武当派弟子。第二天,天才刚刚蒙蒙亮,那叫松鹤的道士便来到杨聪的房间,大声吆喝着逼杨聪起床,然后发给他一把扫帚,要他去扫院子,杨聪起身时见其他几个道士均已经不见了,只好来到院子里,只见院子和大殿、山门外等地已经有十几个道士在那里扫地了,也只好拿着扫帚跟着一起扫,他见这些道士一个个一声不吭,扫得极其认真,那松鹤在旁边看了一会儿,见杨聪没有偷懒的样子才离去。杨聪本来在南京的西蜀钱庄里做过伙计,做的就是这些粗活,也习以为常了,便也认认真真地扫地,众人直扫了一个多时辰,才把大殿、斋堂、真仙殿等三百多间房子的里里外外打扫干净。杨聪刚回到房间歇了一会儿,便听到大殿里传来了钟声,那松鹤又来叫杨聪跟着他一起去做早课,于是杨聪跟着众人来到大殿里,那些道士早已到了大殿,规规矩矩地盘膝坐在地上,足有两百多人,杨聪也跟着坐在那里。不久,那青云道长便来到了殿里,先是率众人给张三丰的塑像行了礼,才坐下清了清嗓子,道:“天地所以能长久,就因为其自然而然。人也应该无欲无求,不生是非,与世无争,万事顺乎自然……故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给众人讲的是一篇《道德经》中的养生之法,这早课足足上了一个时辰,讲的尽是些养气养生之道,只听得杨聪心烦意乱,好不容易才听他讲完。

于是众人陆续散去,众道士又来到大殿前的平台上或山门外的空地上开始练剑,由那个叫松鹤的道士监督和带领,杨聪因为还没有资格习武,便在一旁观看,杨聪见那些道士的剑法一般,也没放在心上,这武当派的七绝剑法段二已经传授与他,教与不教已经没多大的区别,他见这些道士的剑法如走江湖卖艺的一般,好看却不中用,没有一点力道,还不如自己,便也乐得个清闲。这样又过了两个时辰,众道士才开始吃早餐。吃了早餐后,那些道士就各自做事去了,那松鹤却命令杨聪与几个道士到山下担水,这遇真宫在山上,而只有山下的小溪里才有水,而这遇真宫的道士又多,每天要用足足十大缸水,杨聪开始担几担水时还没觉得什么,可担到七八担水时,只感到肩膀火辣辣地疼痛,走上那长长的石阶,只感到头昏脑涨,眼前直冒金星,呼吸困难,好像要晕倒似的,甚至觉得心都要蹦跳了出来。但他见那叫松鹤的道士一直在山上看着自己,又见那几个与他一起挑水的道士走在山路的石阶上,奔走如飞,步履矫健,似乎丝毫也不见累的样子,他也不甘示弱,只好紧跟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