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瓦-第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蔡邕这时却轻叹一声,蔡琰一怔,道:“爹爹难道看出他的书法中有秕漏吗?”

“噢,不,通篇书法一气而就,浑然天成,只是可惜书法虽好,文章却是白话,若能写出两都赋之类的名文,此书必然可以名垂千古。”

蔡琰方才看得只是书法,并没有细看内容,按理刘泽不可能写出大白话的,刘泽的八步吟诗可是留给她极深的印象。她接过来仔细阅读起来。

“轻轻地我的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完全是口语白话一般,但蔡琰的心底,却有一丝莫名的颤动,她的眼前,似乎出现了一幅流动的画面,那些诗句,无疑是轻柔舒缓的曲调。离愁别绪,无疑是沉重的,或执手相看泪眼,或黯然消魂,但在刘泽的笔下,连用三个轻轻地,透出来的是飘逸,是洒脱,也许真得是他内心情感的渲泻,洛阳,真得让他再一无所留,潇洒挥手而去吗?

蔡琰敏锐的感觉到,这绝不是刘泽胡乱写的白话,全文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大体也是六七八字,于参差变化中见齐整,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蔡琰是音律大家,诗词和音律从来都是一体的,蔡琰只读了一遍就完全能感受到全文的韵律,也许这真的是一首诗,一首全新格律的诗,一种世人未知的新体诗。虽然不能肯定这种诗体是不是刘泽所创的,但全诗洋溢着淡淡的离愁和洒脱气度无疑却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感?那般地细腻,别样的柔情,化作了无言的寂寞,也许洛阳承载了他太多的梦想,太多的爱恋,但在这离别的时刻,都成为了无言的沉默。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沉默是今晚的康桥,看似洒脱而轻盈地挥手,却依然剪不断的深深眷恋。蔡琰的心弦为之轻颤,两滴清泪,不自觉地从眼角滑落下来。

凝儿眼尖,直叫道:“小姐,你哭了?”

蔡琰慌忙拭去眼角的泪痕,蓦然抬头,蔡邕早已走了,只有凝儿还伴在她左右。蔡琰掩饰道:“那有——可能是风吹沙子进眼里的缘故吧……”

凝儿莫名其妙地看了看天空,那里有风?

蔡琰没有再理她,飞快地将最后几句诗读完: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第一卷完)

第一百三十五章风起云涌

刘虞刚刚接手了幽州刺史的位子,这已经是他第二次主政幽州了,第一次任幽州刺史那还是光和初年的时候。幽州是大汉的北大门,鲜卑、乌桓、夫余、秽貊时常劫掠边境,以往的刺史采用的是军事对抗方针,以暴易暴,但夷族凶残,却是羸弱的汉兵所不能抵挡的,所以边境一直都无法安宁。刘虞到任后,改变了对夷族的政策,以德化之,开通互市,夷人可以拿马匹牲畜和汉民交换粮食布匹盐铁(仅限于铁制生产生活器具,武器级别的铁器自然严格禁止的)。

夷族不用劫掠也能换回自己所需要的物品,自然乐享其成,幽州边境难得出现和平局面。刘虞也因功迁任宗正。宗正是九卿之一,主管宗室事务,虽无大权,但却是朝庭重臣,俸禄优厚,就连刘虞都认为在宗正府颐养天年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黄巾乱起之后,时局的发展往往出人意料,程远志统兵五万进犯幽州范阳,幽州刺史郭勋及涿郡太守刘卫并属下万余人全军皆没,无一活口,朝野为之震动。最后灵帝只能任命前幽州刺史刘虞复任,节制幽州诸路兵马,以御黄巾贼寇。

汉时的官吏制度很奇怪,在地方上,设郡、国,其长官为太守和国相,这二者是平级的并列的,是二千石左右的官,在他们的上面,是州一级建制。但州不是行政区,是监察区,州的长官是刺史,其主要职责就是巡察下属郡国政务,年终遣吏到京城向司徒府汇报(上计),劾奏不称职的郡国长官。

刺史的俸禄比太守低得多,只有六百石,也就是说刺史比太守的品秩至少要低好几级,如此以卑辖尊,以下制上,美其名曰可以防止职务犯罪,但后果却是刺史职卑权轻,往往被下属的太守国相们制衡,发生重大的突发事件时无法及时处置。

到中平五年的时候,在宗正刘焉建议下,各州废刺史而改州牧,以位高权重的朝庭重臣担任,才算是解决了这个弊端,但后来引发的一系列深刻后果却又是朝庭始料未及的。

刘虞此番就职幽州刺史,却不仅仅是担任监察官的,皇上亲授都督幽州内外诸军事,持节,银印青绶,也就是将幽州的军政大权都交在了他手中,虽无州牧之名却有州牧之实。其实不光是幽州,其他各州刺史的权力也都相应地提升了,汉末的州一级建制从监察区向行政区悄然转变。

但乱世却有着乱世的麻烦,上一任刺史及属官在范阳之役之中全师覆灭,刘虞现在可是光杆司令,所有的幕僚属官都得他重新招募,但一听是去幽州,平日里挤破脑袋也要放外任的候补京官们个个摇头,毕竟官位虽好,但也得有命去当。无奈之下刘虞只能带着几个亲信的人北上幽州。

虽然有皇帝给的银印青授,但幽州各郡的太守并不买帐,拥兵自重,不服调遣,其中态度最骄横的莫过于刚刚出任右北平郡太守的公孙瓒,以乌桓犯界为缘由拒不前往幽州救援,大有一付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之意。

其他的太守虽然没有象公孙瓒这般公然抗命,却是阴奉阳违,以军容不整,军械不齐为由搪塞敷衍,虽然承诺派兵过来,但却也不知是猴年马月的事。

可幽州不能等,据斥侯探报,在范阳大胜的黄巾渠帅程远志已在结集大军,不日将进犯涿郡。涿郡是幽州的南大门,一旦有失,幽州必将难保。上一任太守刘卫在范阳阵亡之后,朝庭已经任命了新的太守,但也不知是新太守贪生畏死还是别的原因,迟迟没有到任。刘虞无奈,只能亲自将幽州刺史官署迁往涿郡,暂代涿郡太守之职。但他的麾下,却只有可怜巴巴五千人马,要想打败十倍于己的黄巾,无疑是痴人说梦。上一任刺史率上万兵马都被黄巾军屠戮一空,可见这批黄巾凶残之极。

刘虞急召幕僚们商议。从事程绪道:“黄巾贼势浩大,凶残暴戾,范阳一役,三万军民皆被屠杀贻尽,现在涿郡城中人人自畏,军心涣散,恐不能力敌,不如退守幽州,以待援兵。”

涿郡的困难,刘虞不是不清楚,但新官上任仗还没打就夹着尾巴望风而逃,这恐怕也不是刘虞的风格,他只是皱皱眉,没有开口。

校尉邹靖站了起来,朗声道:“不可,涿郡乃幽州门户,涿郡有失,幽州如何能守得住?黄巾贼势浩大,若要轻易拿下涿郡,必定更为猖狂,幽州全境恐难保也,唯今之计,只有死守涿郡,打压黄巾气势,方为上策。”

邹靖本是北军的一军侯,此次刘虞特征辟为幽州校尉,总领幽州军马。程绪文人出身,自然瞧不起一介武夫的邹靖,冷冷一笑道:“邹校尉何以为战?就凭涿郡城里的几千人吗?你可知道郭刺史可是带着上万的精兵都抵挡不了那些黄巾贼寇的。”

邹靖傲然地道:“大丈夫杀战报国,就算战死疆场,又有何惧?”

程绪哼了一声,道:“邹校尉准备以卵击石,拿涿郡城里十万百姓来陪葬,在下倒也无话可说。”

邹靖一脸怒容,正待发作,刘虞摆摆手,道:“大敌当前,诸位同僚理当精诚团结,如此争执,岂不是自乱阵脚,全部退下!”邹靖和程绪这才没了争执。

冶中齐周道:“既然涿郡不可轻弃,理当固守城池,避其锋芒,另一面可遣人至右北平及辽西代郡等地召各郡国之兵,里应外合,可破黄巾。”

刘虞苦笑,若能召过来下属郡国的兵马,又何惧黄巾势大,叹了口气道:“征召各郡兵之令早已发出,只是各郡皆敷衍行事,迟迟不肯发兵,而黄巾事急,恐怕不日就要攻到涿郡,远水难解近渴。”

从事孙瑾大声道:“右北平公孙瓒骄狂傲慢,倚仗军功刚刚从骑都尉升到了太守,便不将刺史您放在眼里,惘顾军令,推三阻四,刘使君又何须给他情面,这便向朝庭参上他一本,看他还敢不敢猖狂?”

“如此多事之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们还是来议议如何应对眼前之敌吧。”刘虞苦笑着摇摇头,现在若追究谁的责任恐怕没多少意义。

别驾赵该道:“既然援兵指望不上,涿郡也不能放弃,属下倒是一计,不知可行不可行?”

刘虞喜道:“赵别驾但讲无妨。”

“黄巾所到之处,毁城灭地,百姓深恨之,使君可张榜招募乡勇,以青壮者充军,以御贼寇。”

刘虞点点头道:“此计甚好,邹校尉,你便负责此事,在城里城外各处广贴告示,招募义勇。”平日里各州郡的官员是无权力征兵的,随意征兵犯得可是谋逆大罪,但自黄巾乱起之后,朝庭允许各地官吏及豪强自行募兵,抵御黄巾,现在幽州出榜招军也算是响应朝庭的号召。

邹靖领命,下去之后立即布置。

┄┄┄┄┄┄┄┄┄┄┄┄┄┄┄┄┄┄┄┄┄┄┄┄┄┄┄┄┄┄┄┄┄┄┄┄

楼桑村南,那株大桑树依旧枝繁叶茂。刘泽立在大树下,唏嘘不已。听说黄巾军就要打来了,楼桑村的人几乎都逃命去了,十室九空,连个人影也看不到了。关羽和张飞立在他的左右两侧,张飞知他心情不好,压低声音道:“大哥,都回到家乡了,马上就要打仗了,你得打起精神来,红儿姑娘的事……”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一百三十六章揭榜投军

刘泽苦笑着,摆摆手道:“三弟,孰轻孰重,我自有分寸。”刘泽的心中,泛着一丝难言的苦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