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瓦-第1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高升?为兄现在可是朝庭通辑的要犯,董卓张榜画影重金悬赏要为兄的这颗头颅。为兄现在一文不名,唯有这项上人头可值万两黄金。”曹操自嘲似地大笑。

“孟德兄现在麾下人才济济,兵强马壮,董卓就是想要,恐怕今生他也是无望了。”刘泽微微笑着道。

曹操哈哈大笑,问道:“贤弟现居何职?想当年贤弟统率的五百轻骑纵横驰骋,屡立奇功,今日看贤弟的骑兵,兵容齐整,更胜以往。堪称是天下第一劲旅啊。”

“小弟现任职平原国都尉。本国国相林海听闻战乱乍起,不愿插足其中,告老还乡了,所以小弟便暂代国相之职。比之孟德兄怀利刃诛国贼传檄天下高举义旗的壮举。小弟真是惭愧至极。”刘泽倒真是钦佩此时的曹操。满腔的势血豪情。只身谋刺董卓,欲效荆坷专诸,将个人的安危荣辱置之度外。这份胸襟和胆略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曹操爽朗地大笑几声,转而长叹道:“操不惧生死,只求为国请命,只可惜那董贼命大,要不然早便可还个朗朗乾坤。”

随后曹操备下酒宴,为刘泽接风洗尘,东郡太守乔瑁和济北相鲍信也过来相陪,与刘泽相互见礼,寒喧致意。在各路诸侯中,乔瑁和鲍信也算是曹操的铁杆盟友了。

酒席间刘泽问询了酸枣联军的情况。曹操此时的面容变得冷峻了几分。

此次起兵讨董的诸侯,对外号称有十八路之多,但实则派兵出战的也就是十四五路,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冀州刺史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广陵太守张超、上党太守张杨、河内太守王匡、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加上曹操的本部人马,还有刚刚赶来的平原代相刘泽,撑死也就十五路人马。

青州刺史焦和、北海相孔融先期倒是承诺派兵过来,只因青州黄巾再度乱起,根本就无瑕自顾,那里还有多余的兵力派到酸枣来。徐州刺史陶谦也在讨董的名单之中,但后来却是传来抱病的消息,不过陶谦没有出动战斗部队,倒是派出了一支数千人后勤部队,送来了二十万斛的粮草,算是友情支援讨董联军的行动。

至于右北平太守公孙瓒、西凉马腾虽然响应了讨董檄文,也承诺派兵出征,但最后也只是只听雷声不见雨点。

不过这不是重点,让曹操忧虑的是各路诸候虽然都派兵出战,多则三四万,少则一二万,合在一起浩浩荡荡也号称三十万众,但众诸候都畏惧西凉兵勇悍,裹足不前。毕竟颖川太守李旻被徐荣扔到锅里煮了的事委实太让人震憾了,西凉兵的残暴让各路诸侯听着就不寒而栗,又有几个敢冒然进兵。

这时,门外有传令兵前来禀报,称渤海太守袁绍在帅营之中召各路诸侯议事,商讨会盟之事。

“诸侯纷至,群龙无首,又焉能成事,这共推盟主之事,便是刻不容缓。”曹操对刘泽、乔瑁、鲍信说道。

乔瑁、鲍信点头称是,刘泽道:“孟德兄此番首举义旗,传缴天下,这盟主之位,当是不二之选。”

曹操闻言目光中闪现出一丝光芒,旋即又隐没不见,淡淡地道:“操举义讨贼,实是匡扶汉室,拯救黎民,并非图权谋利。诸侯之中,首推祁乡侯袁本初,四世三公,门多故吏,声著海内,舍他恐无人可即盟主之位。”

刘泽暗暗打量曹操的神色,说曹操没有想当盟主的野心,那是假的,曹操可是一代枭雄,虽然现在羽翼未丰,但此番振臂高呼,召集群雄共攘义举,足可见其政治野心。但他现在可是有自知之明的,论实力,他还不足以与袁绍抗衡。不过要认为曹操推崇袁绍,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四世三公、门多故吏,这就是曹操对袁绍的评价,一个官二代而已,靠着累世公卿的祖辈积攒下来的名望狐假虎威,曹操打心眼里就没看得起袁绍过。

“孟德兄高看袁绍了,此人虽是三公之后,但好谋无断,色厉内荏,见小利而忘大义,若居盟主之位,此番讨董必定是虎头蛇尾,草草收场。从诸候中,有能力统御大军唯孟德兄一人而已,若孟德兄有意问鼎盟主之位,小弟可鼎力相助。”

曹操沉吟不决,乔瑁、鲍信亦道:“我二人也愿助孟德一臂之力。”

“本初召之甚急,我等还是到了大营之中再相机行事吧。”曹操没有应允也没有反对。

刘泽同曹操等人来到了袁绍的大营,不愧是四世三公的袁家,就连大帐都搭建的高端大气上档次,帐篷都是用整张整张的牛皮缝制的,高挑宽敞,纯羊毛的猩红地毯,红木的几案,处处彰显着主人的身份与气派。

平民百姓就算是杀一头牛都是重罪,可瞧瞧袁绍的大帐,没个百十来张牛皮可搭建不起来。刘泽望着被风吹得鼓鼓的帐子,突然有一种很想笑的**——吹牛皮,哈哈,呆在这帐子里胡吹乱侃倒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这是刘泽第一次见到袁绍,你别说,袁绍那人模狗样的倒也很象当盟主的料,危襟正坐,派头挺足。当曹操将刘泽引见给袁绍的时候,顺带也提了一下刘泽破黄巾之功勋,袁绍也就是微微颔首,只问了一句:“平原国国相林海缘何未到?”

“林国相抱病在身,不能前来,命在下暂代其职,统帅三千人马前来助战。”刘泽也察觉出了袁绍的冷淡,不过他从来没有巴结权贵的意思,就算袁绍他亲爹袁逢在洛阳极尽奉承之时刘泽也没有半点与袁家交好的念头,所以对袁绍那不冷不热不咸不淡的态度也就丝毫没有在意。

袁绍轻唔了一声,让了个座,便再无言语。一则刘泽官职低微,二来所率人马不过三千,而到这里的诸侯莫不是刺史太守,人马多则三四万少则一两万,这数千人马的,实在是上不了台面。

曹操与刘泽在一起破过黄巾,自然知晓刘泽骑兵的厉害,正欲和袁绍辨驳一番,刘泽拉了他一把,道:“这么多英雄豪杰聚集,孟德兄就给小弟引见一番如何?”

对于袁绍这种眼高过顶的人物,刘泽才懒得答理。

曹操便将帐内各路诸侯一一引见给了刘泽。

陈留太守张邈倒也算和刘泽是老相识了,只可惜刘泽还认得他,他却将刘泽忘了个一干二净。也难怪,当年在陈留城外也不过是偶尔一瞥,张邈又如何将眼前的平原代国相与贩马的小商人联系在一起。张邈只是与刘泽拱手打个招呼,不咸不淡地寒喧上几句。

当介绍到河内太守王匡之时,刘泽心中的恨意连绵。王匡看起来圆圆胖胖,慈眉善目的,样子很亲和,但刘泽可是明白王匡手段的狠辣,正是因为他,刘泽才痛失自己心爱的女人,刘泽早就发誓,不报此仇,誓不为人。不过大帐之内,可不是翻脸的地方,刘泽压下心底的恨意,平淡地和王匡打过招呼。

象广陵太守张超、山阳太守袁遗、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等人也皆是冷淡的很,礼节性地相互施礼寒喧几句,算是认识了。倒是上党太守张杨为人热情,显然也早是听闻了刘泽破黄巾的威名,大为褒扬,连声称赞。

第240章盟主之争

这时,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和长沙太守孙坚刚刚赶了过来,这两人与刘泽倒是相熟。刘泽对着袁术施礼道:“平原都尉刘泽见过袁将军。”

袁术也瞧见了刘泽,不过洛阳城里的那一幕他可没有忘怀,鼻孔里冷哼了一声,道:“岂敢岂敢,听闻润德公可是要官封兖州牧的,缘何只混到了个平原都尉?”

刘泽瞧见袁术神情之中颇有些得意之色,心中暗想,这袁氏兄弟,果真是一个德行,睚眦必报,真乃小人作派。

“那里那里,在下才疏德浅,如何能担得了封疆大吏的职责,能做到平原都尉,已经是朝庭的恩赏了。”刘泽不卑不亢地回答他。

袁术倒也没有理会于他,而是与袁遗韩馥等人见礼。

他身后的孙坚却是一脸的欣喜,急急地对刘泽道:“润德贤弟,当年豫州一别,已是六年光景,知晓贤弟被贬斥到平原,为兄甚是担忧,不知贤弟一向可好?”

长社之战后,孙坚便追随朱隽前往南阳,后来又跟随张温前往西凉平定北宫伯玉的叛乱。中平四年,长沙人区星造反,朝庭任命当议郎的孙坚为长沙太守前往讨伐,大破之,因功受封为乌程侯。董卓乱起,孙坚在长沙第一个响应讨董的檄文,率兵北上,杀掉了不愿意出兵讨董的荆州刺史王睿和南阳太守张咨,收其部众,兵势极盛。不过他轻兵冒进,中了董卓部将徐荣的伏击。损失惨重,颖川太守李旻就是在那一役之中被徐荣生擒后烹了。败退之后的孙坚投靠了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兵驻鲁阳,此番是应袁绍之约前来酸枣参与会盟。

刘泽含笑道:“多谢文台兄挂念,小弟到了平原之后倒也安生,只是比不得文台兄马上封侯功勋卓著。”

孙坚亦笑道:“天下立奇功者,有谁能及得上润德?若非润德斩杀张角,这汉室的天下还不知是何模样?若不是阉宦张让等人从中作梗,贤弟早已是位极人臣了。可叹阉竖方灭,这董卓又兴风作浪。汉家天下难有宁日。”说着。孙坚倒是一叹。

这关东联军之中,刘泽最钦佩的人除了曹操之外,便是孙坚了。在各路诸侯畏战不前的情形下,孙坚身先士卒。勇往直前。打出了江东之虎的名号。

见各路诸侯皆已到齐。袁绍给王匡使了个眼色,王匡立刻站了起来,道:“今日诸侯会盟酸枣。共商讨贼大计。以王某之见,兵多纷杂,各自为战,并不利于讨贼大业,应推举一位盟主,主持大局,号令天下,众听约束,然后进兵,董卓须臾可破。”

一石激起千层浪,众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袁绍不禁皱皱眉头,又冲着张邈递了个眼色,张邈正欲开口,不料却被鲍信抢在了前头。“孟德公孤身虎胆,行刺于董卓,此等舍身义举,天下几人敢为?此番诸侯兴兵举义,也是孟德公传檄天下,愚以为由孟德公出任盟主之位,实至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