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瓦-第4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蒯良蒯越造逆作乱,罪无可赦,蒯良已然伏诛,将其首级悬于襄阳城门之上,示众三日,以敬效尤,蒯越现已逃遁,着令各郡县画影通缉,有斩获蒯越首级者,赏黄金千两。其余宗党,凡参与叛乱者,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流配海西,罚做苦役,终身不赦!至于蒯家未曾参与叛乱的人一律免于处罚,不予追究。”

蔡瑁不禁愕然了,刘泽的处罚未免也太轻了,只追究了蒯良蒯越的责任,就算不将蒯氏诛灭三族,最起码参与叛乱的人都该处死吧,只判罚流徙苦役是不是太轻了?蒯良已经死了,蒯越逃亡能不能伏法尚未可知,如此一来,整个叛乱事件处置地如此轻描淡定,实在是出乎蔡瑁等一干荆州降将的意料。

第511章平定荆州

蔡瑁做为新降之人,何况刘泽的口气坚决,似乎根本就没有同任何人商量的意思,毅然决断,蔡瑁本来还想再说什么,也最终住口不言。在他看来,蒯家虽然没有被斩尽杀绝,不过蒯良死蒯越逃后,蒯家已经是树倒猢狲散,必然是一蹶不振,以后再难与他蔡家来抗衡了,蔡瑁有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刘泽一面在襄阳广贴安民告示,一面令人飞传进攻江陵的徐荣和甘宁,要他们暂停进攻江陵,荆州已降,根据协议,江陵将归南郡太守蔡瑁管辖,此时徐州军再行进攻江陵已是不合时宜。

当刘泽率徐州军主力北攻章陵之时,徐荣和甘宁水陆两路,从夏口沿江而上,向江陵的荆州守军发动了攻击。

甘宁的水师收编了江夏的水军之后,以苏飞为副总兵,水师的规模已经扩充到了五六千人两百余条战船,但与驻守江陵的荆州水军相比,实力还是远逊不少,不过甘宁指挥得法,调度有方,在巴丘水战之中,一举摧毁了荆州水军的十余艘楼船,大败荆州水军。徐荣率第一和第十步兵师乘荆州水师败绩之际,一举拿下了重镇巴丘,取得了西进江陵的第一场胜仗。而后水陆齐进,直逼江陵城下。

江陵的守军在巴丘惨败之后,再也不敢轻易出战,依托江陵城坚固的城防死守待援。徐荣率军兵围江陵之后,也是几次围攻。但一直未有建树。打破坚固的城防仅凭人海战术和蚁附攻势是很难奏效的,但徐州军象投石车营床弩营这样的重型攻城器械只有军团一级才会配置,此次徐荣进攻江陵,辖下是两个步兵师两万人马,并未配置重型的攻城武器,野战之时尚可游刃有余,但想要打破坚城,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徐荣也不想因为攻城而付出太大的伤亡代价,所以几次强攻未遂之后,他便也就改变了策略。对江陵城围而不打。同时向刘泽那边请求投石车的援助,只有能调几辆投石车过来,攻破江陵的城墙自不在话下。

很快地徐荣就接到了刘泽的回复,投石车没有派来。却意外地接到了刘泽命令他撤军巴丘的军令。徐荣甘宁好生奇怪。江陵还未攻克。主公缘何要放弃攻打江陵,要知道江陵可是南郡的郡治,只要拿下江陵。就等于攻下了南郡。

传令的使者告诉徐荣,主公兵围襄阳,荆州牧刘琮和荆州兵马都督蔡瑁已是举州而降,江陵也在投降的范围,根据主公与蔡瑁的协定,南郡将整个儿的归蔡瑁统辖,所以江陵就不必再打了。

徐荣和甘宁面面相觑,皆生出功败垂成的叹息,虽然江陵投降了,但对于徐甘二人,此次进攻江陵的任务却是失败的。但刘泽的命令已下,江陵不能再打了,他们只有退守巴丘。

巴丘在长江与洞庭湖的交汇点,是千里荆江的咽喉要冲,北连汉沔、南通潇湘,东接江夏、西至江陵,无论是西取江陵还是南下长沙,巴丘都是必争之地。刘泽对巴丘极为看重,徐荣甘宁退兵之后,刘泽并没有令他们退往夏口而是屯扎在了巴丘,其用意很是明确,将来对南郡的蔡瑁可以直接起到钳制作用,第二点则是为以后南下荆南四郡打下基础。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一点,东吴对巴丘一直是虎视眈眈,刘泽派重兵驻守在巴丘,也算是绝了江东的念想。

整个荆州的局势稍定之后,刘泽首先对荆州旧臣进行了安抚。刘琮的荆州牧肯定是坐不成了,不过镇南将军的印绶和成武侯的爵位都保留了下来,由于镇南将军的封号和侯爵的位子都是受封自朝庭的,刘泽虽然贵为靖王,却也不能擅行废立,于是刘泽向许都上表,奏请汉献帝批准刘琮继承刘表的镇南将军的封号和成武侯的爵位。表上递到许都了,至于汉献帝能不能瞧着,又能不能批准,那就是两回事了,反正刘泽的奏章一递,就等同于获得了朝庭的认可,这大概已经成为了各大诸侯的惯例。

至于对蔡瑁的安排,刘泽没有失信,按照协议的约定,封蔡瑁为南郡太守,同时都督荆州水陆两军,荆州原属军队编制未变,番号不改,一切维持原有模样。蔡瑁对这个安排心满意足,辞了刘泽,率领着荆州水陆军队十几万人南下江陵,开始构建他国中之国的梦想去了。

对于荆州的一干官吏,刘泽大抵予以留任,邓义仍为治中从事,刘先仍为别驾从事,王粲为襄阳郡太守,韩嵩为章陵郡太守,陈震为江夏郡太守,其余诸官,一并擢用。

其他的官吏大多原职录用,唯独两人是刘泽刻意提拨起来的,一个是前水军校尉王威,因为在汉水之役中保护公子刘琦失利,致使刘琦失踪下落不明,被蔡瑁责罚,降为了军司马,另外一个是伊籍,伊籍先前在荆州只是刘表的幕宾,未有实职,后来奉刘表之命,给公子刘琦做老师,刘琦死后,闲居在襄阳。此次刘泽任命王威为水师副总兵,裨将军衔,前往巴丘协助甘宁统领水师,任命伊籍为州牧府长史。

刘泽入主荆州之后,并未立即推行徐州的三省六部制度,而是沿用汉制旧规,主要的原因是荆州初定,冒然推行新的制度必然会引起混乱,不过这只是暂时的权宜之计,荆州与徐州全面接轨,也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刘泽深知,此事不可急功近利,得徐缓图之。

荆州的旧有军队划归了蔡瑁统领,那也只是投降之时蔡瑁手中还能控制的军队,至于在江夏、在安陆、包括在新野收降的文聘的军队,刘泽可没有交还给蔡瑁的意思,尤其是安陆一战中俘虏的骑兵和新野的文聘军,这可是荆州军队的精锐所在,蔡瑁也没胆要求刘泽归还这些降兵,刘泽已经计划着对这些军队将全面地进行整编,充实到徐州军的编制当中去。

第512章探亲江东

诸葛瑾的确是生病了,而且病得不轻,诸葛亮赶到建业的的时候,诸葛瑾还缠绵在病榻之上。

孙策病故之后,孙权接掌了江东的一切事务,将江东的治所从曲阿迁到了建业。在鲁肃的引荐下,诸葛瑾投到了孙权的帐下。诸葛瑾博学多才,满腹经伦,孙权初领江东,正是求贤若渴之时,见了诸葛瑾,大喜过望,拜为长史,后又迁为中司马。

诸葛瑾性格温良,体性纯懿,谏而不犯,正而不毅,孙权年轻气盛,脾气虽然没有孙策那般暴躁,但也常有固执的一面,往往听不进直谏之言。诸葛瑾善于把握分寸,同孙权无论谈话、劝谏,从不急迫直言,只是稍微表示出自己的倾向,大略道出自己的意图,点到为止。如有与孙权心意不合时,他便放弃正在进行的内容而转向其他的话题,渐渐地再借其他事情从头开始,以对同类事情的看法求得孙权的赞同,深得孙权的重用。

官渡那边激战正酣,袁绍和曹操都在拉拢各方诸侯,袁绍派信使前来江东,意图结好孙权,共谋曹操。江东的许多幕僚看到袁绍势大,都建议孙权与袁绍结好,诸葛瑾对此持不同的意见,他对孙权道:“袁绍好谋少决,色厉胆薄,必定难成大事,主公宜顺曹操,内修外治,先定江东之地而后方可图中原霸业。”

孙权听从了诸葛瑾的建议,回绝了袁绍结盟的要求。派人前往许都朝贡。曹操正为和袁绍的决战忙得焦头烂额,得到了孙权交好的讯息,大喜,遂封孙权为吴侯,领会稽太守拜征东将军。吴侯和会稽太守的位子原本就是孙策所有,孙权继承了孙策的基业自然也就接手了这些官爵,只不过是没有得到朝庭的正式任命罢了。孙策曾拜讨逆将军,这个封号只是个杂号将军,此次曹操封孙权为征东将军,那可是实打实的名号将军。四征将军位子仅在大将军骠骑车骑前后左右将军之下。比刘泽的镇东将军还高一个档次,着实让孙权高兴了一阵,对诸葛瑾更是青睐有加。

诸葛瑾这次病得比较突兀,可能与操劳过度也有一些关系。不过得到了华陀高徒的诊治。已无大碍。病情好转,只是还得静养些时日方可痊愈。

诸葛亮风尘仆仆地赶到了诸葛瑾的府邸,直接就到了卧室。看到诸葛瑾已无大碍,才略略心安,道:“兄长疾病,可急煞弟也,幸得兄长无恙,我方自心安。”

诸葛瑾略带歉意道:“我本无大碍,累得二弟千里迢迢从荆州赶来,真是抱歉。”

诸葛亮道:“兄长那里话来,兄长抱恙,弟本当探视,何辞辛苦?”

诸葛瑾问道:“荆州那边情况如何?”荆州那边打得如火如荼,诸葛瑾念及两个弟弟都在荆州,故而对荆州战事颇为上心。

诸葛亮的神色凝重了几分,道:“刘泽先后攻占江夏、章陵、新野之后,强渡汉水,兵逼襄阳城下,刘表郁愤而死,其子刘琮继位。蔡瑁自知不敌,已是举城而降,汉上九郡,大半已为刘泽所得。”

诸葛瑾眉头一皱,道:“想不到刘表雄据荆州多年,竟然会如此一败涂地,刘泽拉枯摧朽,只用了半年时间,就平定了荆襄,莫不成是天助其功?”

诸葛亮淡然一笑道:“荆州之所以速败,并非是天意而是人力使然,蔡瑁居心叵测,排除异己,任人唯亲,包藏祸心,荆州之败,败在其内耗不断,刘磐轻兵冒进而死,黄祖绝地无援而亡,文聘新野之败,败得更为离奇诡异,凡此种种,盖是蔡瑁擅权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