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瓦-第4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心昭然若揭。有韩玄做表率,武陵太守金旋、零陵太守刘度、桂阳太守赵范也是沆瀣一气,相互串通,订立了攻守同盟,对刘表在荆北的败亡听之任之,拒不出兵相救,荆南之地,早已是听调不听宣,刘表到死也没等到荆南四郡的救兵。

刘泽领了荆州牧之后,韩玄等人也是装聋做哑,根本就无视刘泽坐领荆州的事实,拒不奉命,刘泽在平定荆襄之后,就已经心存平南之心,只是由于赤壁开战的缘由,也只能将征南之事放一放了。如今赤壁之战结束之后,征讨荆南四郡又重新摆上了议事桌,就算诸葛亮不建言,刘泽也已经是打定了主意先要攻取荆南四郡,将整个儿的荆州拿下来。

就在刘泽积极备战,频繁地调动军队,准备向荆南四郡进军之际,一件突如其来的事件打乱了刘泽的布署。

第551章疫病来袭

起初的时候,在乌林沿江的几个渔民染病身亡,在这乱世当中,死上几个平民百姓丝毫没有让人感到奇怪的,所以当地的官府也没有对此事过多关注。但不出数日,染病的人越来越多,而且症状出奇的一致,都是患病之后先有明显的寒战,全身发抖,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寒战持续约一柱香到一个时辰左右,接着体温迅速上升,身体发烫,面色潮红,皮肤干热,烦躁不安,高热持续约一到三个时辰后,全身大汗淋漓,大汗后体温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段间歇期后,又开始重复上述间歇性定时寒战、高热发作。而且普通的药物根本就无法治愈,患病之后的死亡率极高。

但人们意识到这是一场瘟疫的时候,疫情已经以极为可怕地传播速度蔓延开来,乌林已经成为了重灾区,与之相邻的南郡江夏几个县也受到波击,每天有成千上万的民众染病,每天有上万成千的患者死去,乌林一带已经沦为了白色的恐怖地狱。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病完全打乱了刘泽的进军计划,他不得不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对抗瘟疫的方面来。

去年底赤壁之战,五万多江东士兵葬身在了乌林,现在乌林地区突发瘟疫,而且这场瘟疫来得十分迅猛,完全让人措手不及,于是在荆州出现了一个谣言,说是在乌林战死的江东士兵冤魂不散,戾气凝结成恶瘴。向荆州人讨命索魂来了。

谣言的传播速度比瘟疫更快,很快地就传遍了整个的荆襄地区,许多人对此深信不疑,乡绅耆老联名向刘泽请命,要求大设祭坛,请法师布道,祭祀亡灵,招魂超度,以消弥这场瘟疫灾祸。

刘泽不禁是哑然苦笑,真是愚昧无知到了极点。装神弄鬼就能驱走瘟疫。简直就是笑话!

这场瘟疫固然与去年的赤壁之战有关联,但绝对不会是什么吴兵鬼魂作崇,五万多的吴兵在乌林阵亡,加上靖军人员方面的损失。此次死难的人数的确是不少。虽然刘泽在战后做了特别的指示。嘱令各军团各师旅严格清扫战场,安葬死难者,但由于死的人数过多。在埋葬方面难免会出现一些敷衍了事的情况,尸体腐烂,病菌滋生,不爆发瘟疫反倒是怪事。自汉桓帝以来几十年间,天下已经爆发过较大规模的疫病十多次,大贤良师张角不就是乘着疫病横行之际在民间广施符水招揽信徒起义造反吗?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在卫生条件堪忧的汉代,在民不聊生的三国,疫病横行,十室九空,更加剧了社会的动荡。

刘泽没有理会这些乡绅耆老的请求,而是雷厉风行地采用一些特殊的手段的来遏制疫病的蔓延。首先就是隔离,将受瘟疫感染的乌林、华容、州陵等几个县划为疫区,派驻军队在所有通道上设卡拦截,禁止疫区内外交通。其次,紧急调拨粮食、药物送往疫区。通过和军中的医匠交流,刘泽已经认定此次引起大规模瘟疫的病是疟疾,也就是医匠们口中所称的瘴疟。刘泽虽然没有学过医,但也并不妨碍他知道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的传播途径是蚊子,在水网密布的江南之地,想消灭蚊子这种传染源几乎是不现实的,而且普通的药物对疟疾几乎没有疗效,唯一特效的药物就是奎宁,一种金鸡纳霜的提炼物。

一想起金鸡纳霜,刘泽便顿时想起若干年前曾托波期商人鲁卡兹从非洲带回来的金鸡纳树皮来,这玩意搁在仓库中已经是很多年了,从洛阳搬到了芒砀山,又从芒砀山搬到了下邳,辗转多年,现在终于是可以派上用场上。刘泽一直派专人负责保管,只要防潮防虫,这些树皮的药效应该不会有所降低吧。刘泽立即令人向下邳飞鸽传书,将金鸡纳树皮火速运住荆州来。

疟疾的由蚊子来传播的,切断传染源和传染途径才是根治这些瘟疫的关键所在,刘泽传令,所以感染疟疾的而亡的尸体一律就地做焚烧处理,不得掩埋更不得水葬。荆州当地渔民有水葬的传统,人死之后将尸体投放入江中,势必对瘟疫的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焚烧尸体则有利于清除传染源,另外刘泽令人在疫区范围之内对于阴暗潮湿利用蚊虫滋生的水塘阴沟投放大量石灰杀灭蚊虫,清除传染途径。

由于措施得力,此次瘟疫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但形势依然很严峻,刘泽不顾众臣的反对,亲自赶到了乌林以北的竟陵,督促和指挥此次的扫除瘟役大行动。

竟陵尚未发现染病者,靖军官兵在此地设立了重重的关卡,无论是南来的北往的,一律禁止通行,以防止疫病的蔓延。

刘泽刚到竟陵关卡的时候,就听到前面传来一阵吵嚷之声,便令潘凤前去查看。

潘凤很快地就去而复返,禀道:“回禀主公,前面有一人想要前往乌林,被士兵拦阻,故而发生争执。”

刘泽一皱眉道:“乌林乃重疫区,一旦染病,九死一生,守卡的兵士理应给过往旅客讲明情况,陈说厉害,不要太简单粗暴了。”

潘凤倒是一脸的无奈。“禀主公,守卡的士兵已经和那人讲得清清楚楚,可是那人还是执意要前往,死活不听劝告。”

刘泽微微一怔,道:“究竟是何样的人,明知是去送死还要执意前往?”

潘凤道:“看那付模样和打扮,应该是一位医匠无疑,口口声声说什么救死扶伤,医者本分之类的,士兵们不让他通行还勃然大怒,与士兵发生了口角。”

医者仁心,这当世之间倒也是不乏一些悬壶济世的医生,刘泽倒是心生敬佩,在这乱世之中还能有如此敬业的医匠真是好生难得,对潘凤说道:“走,我们过去瞧瞧。”

第552章神医华陀

很快就来到了关卡前,刘泽打眼一瞧,和守关卡士兵发生争执的是一名年约五旬的老者,方巾阔服,臂挽青囊,须发皆现花白之色,双鬓沾满风尘,面容清瘦但却显得干练精明,双目炯炯有神,神采矍烁,看其装束,显然是一名医匠。

刘泽上前,含笑地施礼道:“先生一片拳拳医者仁心,倒是令在下好生敬佩,敢问先生名讳?”

那医匠打量了下刘泽,刘泽此番乃是微服巡视,并不曾穿着诸侯王的冕服,也没有身着甲胄,不过一身蜀锦的服饰依然从里到外透着富贵气息,更何况刘泽本身那雍容的气度就算是身着微服也暗显王者之气。不过显然那医匠也是见过场面的人,并没有被刘泽的富贵气质所惊骇,只是微微地一怔,旋即又恢复常态,淡淡地道:“尊驾谬赞了,在下华陀,救死扶伤乃医者本分,鄙人也不过尽心微薄之力而已,何足挂齿。看尊驾模样,似乎是此间主事之人,恳请尊驾行个方便,容华某过去,也好救治病人,不甚感激。”

华陀?刘泽微微一怔,想不到此人便是三国时期神龙不见首尾的神医华陀。华陀是沛国谯县人,和曹操是老乡,不过华陀却是无心仕途,一昧钻研医术而几近成痴,行医遍游天下,足迹踏遍九州,与张机、董奉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如果说张仲景是内科方面的医圣,华陀可谓是外科的鼻祖。刘泽早已是久慕其名,只是无机缘相见,想不到今日在竟陵竟然意外地遇到了华陀,倒让刘泽不禁是喜出望外。

三国时代最不缺的就是谋臣名将,真正缺乏的却是象马钧这样的顶尖发明家、华陀张仲景这样的顶级医生,张仲景精通擅长内科,固然是不可多得的医学人才,但刘泽的军中,更缺乏象华陀这样的外科圣手,当年刘泽巧施妙计。留住了张机。今日见到华陀,思贤若渴,便动了留住华陀的心思。

“想不到先生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神医华元化,失敬失敬。先生悬壶济世。德艺双馨。就算是扁鹊重生。恐怕也难以望先生之项背。”刘泽拱手施礼说道。

华陀却不为所动,冷眼打瞧了一下刘泽,道:“尊驾何人?”

潘凤见华陀如此轻慢无礼。沉声喝道:“大胆!此乃靖王殿下,当今天子皇叔,你竟敢如此无礼,该当何罪?”

华陀似乎有些惊讶,但却也没有到诚惶诚恐的地步,揖礼道:“草民不知王驾至此,还乞恕罪。”

刘泽挥退潘凤,道:“先生不必多礼。”

华陀道:“既然靖王在此,在下恳请靖王允许华某通行,前往疫区为患者诊治,救病如救火,若不得半分耽搁。”

刘泽微微一笑,道:“此次瘟疫横行,来势汹猛,故而本王才下令隔绝道路,以防止疫病蔓延,本王素知先生大才,有妙手回春之能,但此番疟瘴非同小可,先生此去可有治病良方?”

华陀不禁迟疑了一下,象疟疾这样的急性传染病,的确没有什么特效药可以有效地控制,否则每次的疟疾大爆发就不会死那么多的人了,不过华陀作为这个时代的顶级医者,自然不可能坐视瘟疫横行而不管。

“华某不才,虽无确切把握,但也愿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以解万民之疾苦。”

刘泽道:“泽深知先生游方天下不辞辛苦济世救民,精神可嘉,泽也深为敬佩。但天下亿万之民,有染沉苛重疾者可谓是遍布四海,以先生一己之力,就算是再生出三头六臂来,也未必能救得过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