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瓦-第5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泽脑子里在快速地盘算着,以诸葛亮之智,不可能看不到在陇南屯田是弊大于利,莫非诸葛亮还另有计较。刘泽恍然道:“军师想必是另有深计?”

诸葛亮笑着点点头,道:“不错,臣所提屯田之事。不过是一个幌子,司马懿不知我军已经解决了粮道运输的难题,以常理度之,二十万大军进入关陇,每日所需粮草数目惊人,我军利在速战。臣反其道而行之。在陇南屯田,让司马懿以为我军准备长留关陇,其所施坚壁清野之计便告流产。司马懿此计不成,定然又思别计。前几日我巡视在冀城西南百十里处有一谷名曰‘葫芦谷’,内宽外窄,山谷形似葫芦,故而得名,主公可令将粮草屯于此谷,在谷中暗藏火药芦草等引火之物。引得司马懿入谷来,以火烧之,他便是插翅也难飞了。”

“妙计妙计。”刘泽点头称是,遂下令撤上邽之围,着赵云引军驻扎在陇南,大张旗鼓地搞起了屯田农垦。

刘泽又亲往葫芦谷探视,果然此处谷狭隘,谷内宽敞。四壁绝峭,谷后只有一条小路可以通行。而这条小路就在一条溪流边,春季山顶的冰雪融化,这条溪流水流倒甚是湍急。刘泽环视一周,赞不绝口,如果说伏击场所,这葫芦谷天造地设。恐怕再合适不过了。刘泽当即下令,让伏击专家徐荣在葫芦谷专门负责准备,假戏真做也得下一些血本,刘泽传令将从汉中转运过来的粮草大部分运到葫芦谷来。

为了迷惑司马懿,明面上在葫芦谷刘泽只驻扎了一个旅三千人马。暗中则是调张任和魏延各率三万人马埋伏于三十里外的山左山右,只要司马懿一上钩,他再想逃脱可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公耀,你派人前往这条溪流的上游,用沙袋将水流截住。”刘泽临出谷之前又想起了一件事,特意地嘱咐徐荣道。

“诺。”徐荣躬身领命。

┄┄┄┄┄┄┄┄┄┄┄┄┄┄┄┄┄┄┄┄┄┄┄┄┄┄┄┄┄┄┄┄┄┄┄┄┄

“什么?刘泽退兵之后在陇南开荒屯田?”司马懿接到斥侯的禀报,明显地吃了一惊。

副都督郭淮也为之一怔,纳闷地道:“这刘泽又有何企图?”

司马懿沉吟片刻,道:“某所料刘泽在我军城下屡攻未克,又不甘心轻易退兵,故而生出屯田的计谋,想要就地于食,做长久的围困陇西的打算。”

郭淮有些慌乱,道:“这……这可如何是好,刘泽如果长期驻兵陇右,对我们而言始终是一个威胁,只有千日做贼的,那有千日防贼的,我军但有懈怠,或恐会为刘泽所乘,不将其逐回汉中,陇右恐怕再无宁日。”

司马懿冷冷一笑道:“刘泽自以为得计,却不知草木一枯一荣得用一年时间,粮食种到地里,等到收获的季节至少也得半年,半年?刘泽他在陇右,呆得了半年的时间吗?”

郭淮道:“都督不可大意,刘泽既然已经在陇南屯田,想必也是有备而来,粮草补给或许真的能支撑半年之久,都督还得想一个应敌之策才是。”

司马懿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道:“刚刚接到的消息,靖军的粮草,大部屯于距此地百十里外的葫芦谷,而且守备极其地松懈,只要我们能派一支奇兵偷袭了靖军的屯粮之所,刘泽再有天大的本领,十日之内必定会退兵汉中的。”

郭淮迟疑了一下,道:“都督,这不会是刘泽的诱敌之计吧?”粮草重地,岂能无重兵把守,当年曹操在官渡之战时,便是一举偷袭了袁绍的乌巢粮营,从而反败为胜。这一经典的战例就如同是教科书一般,同时也警示着每一位统兵的将帅,粮草辎重的安全,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刘泽好歹也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名帅,如何能不去重视粮草的安全,郭淮有此一问,也是正常的很。

司马懿却是微微一笑,道:“某初闻此消息之时,也是认为这不过是刘泽诸葛亮耍的一个诱敌深入之计,本来某也是不加理睬的。但后来传回来葫芦谷最新情报,葫芦谷的确只有三千人马在驻守,葫芦谷方圆三十里之内,根本就没有靖军活动的迹象,而且大批量的粮草源源不断地运到了葫芦谷,如果刘泽真是使诱敌深入之计,断然不会拿这些粮草来当诱饵,一旦粮草损失掉,靖军二十万人马必然衣食无作。某思前想后,想必是刘泽骄狂恣意,认为某决不会出城,辎重营才有所松懈的。看来真是天助我也,只要能焚毁靖军的粮草大营,靖军必定不战自乱,到时候收复失地,绝对是易如反掌。”

郭淮道:“那就由末将引一军前往葫芦谷,烧掉刘泽的粮草再说。”

司马懿脸色凝重地道:“此次事关重大,需得某亲自前往,郭副都督就暂时留守上邽。”

郭淮这几个月来已经是领教了司马懿的令先禁止言出必行,只要是他拿定的主意,八匹马都拉不回来,郭淮也不敢再反驳。

“诺,末将谨遵都督吩咐。”

司马懿连夜去点兵马,召集了五万精兵,皆早劲卒悍将,令张既为前部先锋,于半夜三更时分,偃旗息鼓,偷偷地打开上邽的城门,向西南方向进发。司马懿刚出城门,一阵风吹过,他就直觉得右眼皮调个不停,他不禁眉头一皱,又打马回到了城门内里,郭淮引了一班将佐,在城门口恭送司马懿出城。

“伯济,此番前去,我若有什么不测,你即刻率陇右之兵弃城而走,到关中与曹洪将军会合,不得有误!”司马懿沉声下达了命令。

“这……都督这是何意?”郭淮原来兴冲冲来送司马懿,为曾料想他居然来了这么一句,让郭淮是张口结舌,目瞪口呆。

“这是命令,不得有误。”司马懿扬鞭而去,只剩下郭淮在那儿保持着嘴巴“o”型的姿势。

第663章司马仲达

司马懿是个心思缜密的人,能在陇西建立一套大纵深严密的防御体系,足可见其心智非凡,沉稳内敛,英特刚断,但沉稳不代表司马懿没有进取心,曹操将整个陇西的防务大权交给他,司马懿深感责任重大,朝中的那些文武大臣或许都在等着他的笑话,司马懿不光要证明给别人看,他不仅可以胜任这个职位,而且做得会很出色。

刘泽在陇南屯田的举动让司马懿感到了一阵担忧,现在双方旗鼓相当,都很难奈何得了对方,司马懿在陇右采取坚守的防御态势,就是准备和刘泽拼消耗,等到靖军粮尽之后,刘泽就无法立足于陇右了。但如果刘泽在陇南屯田的话,那局面就又将完全不同,只要刘泽挨过春夏,待到秋天粮食收获之后,再想将靖军逐回汉中,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

想要在陇右转守为攻,单凭现在他手中的这点兵力,完全是不够的,虽然他可以向曹操请求援兵,但如此一来,必定会遭到朝中大臣们的诟病,自己能不能再执掌陇右的军权还是一个大大的疑问。司马懿是一个极具野心的人,已经爬到这个位子上的他绝对不甘心再掉下去,陇右之战,关乎着他的前途和命运,他决不能等闲视之。

想要在陇右获胜,就必须要出奇制胜。这段时间内,司马懿连连派出多路斥侯侦测靖军的动向,拿到了比较详尽的情报。据情报显示,靖军将大批的粮草都运往了葫芦谷。葫芦谷的地形司马懿是清楚的,四壁绝立,内宽外窄,做为屯粮之所,的确再合适不过了。同样,如果将此地设为伏击地点,那更是如天设一般。

风险和机遇并存,司马懿反复地斟酌再三,决定放手一搏,刘泽只派了三千人马驻守葫芦谷。对于司马懿而言,这就是机会,一个稍纵即失的机会,一旦刘泽醒过神来,增兵葫芦谷,他就再没有机会了。但这会不会是刘泽的一个诱饵呢?司马懿当然不会掉以轻心,如果刘泽想要在葫芦谷设伏,就必须要在谷的周围暗伏大军,可斥侯反复侦察的结果。是葫芦谷的周围并没有任何的伏兵,离葫芦谷最近的军队,也在三十里之外,也就是说一旦葫芦谷出事,援军最快也得三两个时辰才能抵达。

这对于司马懿而言绝对是一个利好的消息,看来刘泽的确是麻痹大意了,如此紧要之地,没有派重兵守护。这真是一个天赐良机。

“刘泽,你必将为自己的狂妄而付出代价!”司马懿眼中掠过一抹决绝之色。

出了上邽城。司马懿喝令军队偃旗息鼓,人衔枚,马摘铃,全无声息地前进。从上邽到葫芦谷,走大道的话,大约是一百三十里的路程。可大道之上,有靖军赵云军团的营寨,魏军根本就不可能通行。这或许就是刘泽的倚仗吧。司马懿暗暗一笑,葫芦谷在靖军的后方,也难怪刘泽会如此无备。不过司马懿却是知道有一条极其隐蔽的小路可以通往葫芦谷,虽然这条路比大道要多走一半的路程,但司马懿已经派人侦察过了,这条路上没有任何靖军驻守。

虽然这条小路坎坷难行,司马懿还是在第二天的午时,赶到了葫芦谷。果然这里便是靖军的屯粮之所,谷口位置有大队的靖军守卫,粮车进进出出,络绎不绝。

“立即攻占葫芦谷!”司马懿果断地下达了攻击命令,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太多,如果靖军得到葫芦谷遭袭的消息,两个时辰之内就可以赶来增援,司马懿必须在这两个时辰之内将靖军的粮草付之一炬。不过司马懿并不担心时间会不够,这次他带来的可是五万大军,五万对三千,完全碾压的存在。

张既领命,立刻率军向葫芦谷发起攻击。

负责葫芦谷防卫的是总兵方悦,见魏军发起突袭,立即组织守兵再行防御战斗,葫芦口地形狭隘,魏军大队人马施展不开,依仗防御工事,靖军拼死抵抗,寸步不让。

张既连攻了半个时辰,伤亡累累,楞是没攻下来,垂头丧气地回禀司马懿。司马懿却没有发怒,靖军拼死抵抗,这倒让司马懿的担忧减少了不少,如果这是个圈套的话,靖军一定是一触即溃,引鱼上钩,犯不着拼命,如此卖力地防守,只能证明一点,谷内囤积的就是靖军的粮草。

司马懿冷沉地调了三千强弩兵,一时间,箭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