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草清-第1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说三个师,三十个师红衣都有,现在已是大战第三年,英华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战备动员。抛开殖民地军和雇佣军不算,本土正规红衣已扩充到六十个师接近五十万人。如果不计代价的话,爆出三百个师也不是不可能。作为战备动员的一部分,义勇军也已经扩充到四百个营,可以凑出一百个师,这又是八十万人。

兵虽多,装备也足,可把兵力送出去。乃至让其在遥远战场持续作战,这又是另一回事。西域大都护吴崖的西征大军浩浩荡荡三十万,其中只有十万红衣。原因就在于后勤实在跟不上,只能以乌恩齐和三玉兹军队为主。

西域(此时的西域已指过去广义上的西域,原本属于西域的葱岭以东,阿勒泰山以南地区已被称呼为天山南北)还可以指望铁道,天竺也有南洋这条繁盛的海运线支撑,可东洲就完全不一样了。

距离是东洲与本土难以逾越的障碍,向东洲送三个师的兵员没问题,靠东洲自己也能勉强支撑这三个师的粮草,可弹药、军械,各类辎重。这些后勤供给显然就跟不上了。

范浦归不甘心地道:“走北线快船只需要一个月!如果在这条线上建起煤站,蒸汽船会更快……”

“扩充东洲驻军势在必行,可没必要越过两道大山和浩瀚大平原,跑到法兰西人的篱笆外打仗……”

一个声音响起,不仅范浦归赶紧躬身作揖,丁竞也起身长拜:“陈学士!”

来人是翰林院掌院学士陈润。身为王道派开山祖师,他现在已不掌实政,就在翰林院里搞外交国策研究。

“去小会堂,跟汪知政他们一起商量东洲战事。”

陈润招呼两人,一同出了办公室,然后就被喧嚣声浪给淹没了。此时正是全城欢庆中极殿大议圆满落幕的时候,欢庆的气息也将位于未央宫西面六里处的通事院裹住。

“闹什么呢!?中极殿的事跟通事院有关吗?等到这场大战结束,咱们捞到了该得的利益后,再来欢呼不迟!”

陈润呵斥着正在闹腾的通事院大小官员,众人顿时凛然,陈润虽不属通事院体系,可绝大多数官员都是他的徒子徒孙,他有这个资格教训人。

待陈润等人离开,官员们心气也渐渐凝重起来,没错,通事院现在还是皇帝在管,一场寰宇大战还在打,中极殿大议暂时跟他们无关。

通事院的小会堂里已聚了不少人,包括红蓝将军,见到那蓝衣上将,范浦归一愣,北洋舰队都督罗五桂!

“好小子,闹出偌大阵仗,还得咱们来擦屁股……”

罗五桂嘿嘿笑着,一巴掌拍上范浦归的肩膀。

接着罗五桂感慨道:“不过你啊,还真是有你爷爷之风,可惜你爷爷看不到这番盛景了。”

范四海在十年前亡故,范六溪虽有一堆儿子,也就混血的范浦归最有出息。

红衣将军插嘴道:“终于有机会去东洲看看了,不过只看不打仗,还不知能不能闲得住。”

范四海招呼道:“这是庄在意庄上将,他会接任东洲都护。”

范浦归顿时肃然起敬,庄在意!?在六年前的大玉兹之战里,以三个师完败六万俄罗斯哈萨克联军,收割两万人头,与三年前率领两万骑兵大败波斯五万王廷禁军的徐师道并称新一代西域双雄的庄在意!

虽然不是韩再兴、何孟风、方堂恒、蔡飞、郑威这一辈宿将,但这样一位骁将,国家竟然舍得派到东洲,如此重视,范浦归一颗心顿时滚烫无比。

“坐下吧,今日召集诸位,是要议定东洲大略……”

陈润以主持人身份发言,将在场数十文武的心绪凝了起来。

白发苍苍的汪由敦再道:“陛下有言,东洲,我们暂时无力吃下太大饼子,但不等于我们不张嘴。法兰西人要打,不列颠人和西班牙人要防,东洲的大平原名义上归法兰西人,实际还是空的,就算我们吃不下,也要吐口唾沫,宣示我们的所有权。黎人在这里面能起什么作用,在东洲我们又该怎样尽力把黎人融进来,这些问题都要定下百年大计。”

“这是陛下的原话,陛下也说有些乱,大家先整理一下,然后一条条议。”

议程展开,范浦归不仅心热,不久之后,全身血液也渐渐沸腾。

“北阿美利加,这是欧洲人对东洲的称呼,黎人是东洲的原主,我们英华扶起黎人,向欧人主张领土权,在法理上就占了先手。但要跟欧人论法理,就得有一个国家,因此,不谈之后通过黎人吃下东洲空白之地,就只为这法理,都必须让黎人建国。”

轮到范浦归谈东洲形势时,他慷慨陈词。

陈润问:“所以……就立一个美国,让你舅舅当皇帝,仿效当年周天子分封诸侯,把各部黎人融起来?我有些好奇,这个‘美’字是怎么来的?是从‘阿美利加’这个欧洲人名字里取的?”

范浦归也有些迷惘:“跟欧洲人的称呼无关,我是小时候听爷爷说到什么美国的。爷爷说,他来东洲时,皇帝跟他长谈,偶尔会说起什么美国,像是无心之语,也不清楚来由。我跟大家谋划黎人建国时,就顺手拿来用了。”

结果还是皇帝弄出来的……

众人对视,都一副了悟于心的神色,看来皇帝早有让黎人建国之心,甚至名字都取好了。至于再立个皇帝,皇帝他老人家立皇帝这癖好已是地球人皆知,也不多这一个。

把黎人当作代理,本就是最佳选择,再加上皇帝之意,范浦归的谋划终于获得了通事院的认可。

“兵会加一个师,但跟不列颠有约在先,朝廷的兵不能越界,东进夺土的事就得靠你们自己了。让黎人建国是一面,组织镖局或者仆从军是另一面,朝廷会敞开供应军械,通事院也会给特别补贴……”

汪由敦虽还是外圣思想,但值此寰宇大战之时,也不会迂腐到有便宜不占的地步,慷慨许诺,让范浦归更兴奋地一蹦而起。

陈润再道:“东洲要做的就是赶紧把家园建好,吸引更多人去东洲求富贵。有人才好办事,如果东洲现在不是二十万人,而是二百万人,不必朝廷操心,你们早就夺了无数土地。”

当范浦归离开通事院时,满脑袋就转着两个字:“招人”。

招募镖局和仆从军组成东洲志愿军,开赴东洲作战,而招募移民更是每一位回到本土的东洲人要办的例行公事。

“本土镖局太贵了,去韩国和日本招仆从军吧,我这边有长州藩的关系,怎么也能拉出千儿八百的仆兵,一月最多五两,比咱们红衣兵便宜一半……”

东洲就是罗五桂的第二故乡,对侄子当然是尽力帮忙。带着叔叔的馈赠,十天后,罗五桂上了船,船出龙门港时,东京满城鞭炮声还在他耳边响着。

“有皇帝、通事院和陆海军在,我们东洲虽远,却离国家最近。”

如陈润训斥通事院官员的话一样,本土对中极殿大议的喧嚣声潮,没怎么入范浦归的心,在他看来,宰相是谁无所谓,反正谁都不敢轻视东洲。

最快更新,请。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

第一千零八章日韩和建州朝鲜

更新时间:20134814:36:41本章字数:5263

。。

日本下关港,面对汹汹人潮,范浦归瞠目结舌。

根本不必动用罗五桂给他的关系,他这艘挂着英华国旗的大海船刚停港,就有数百人围了上来,用生硬的华语喊着“老爷赏口饭吃”、“一月只要八百文”等等哀告之语。等他再竖起东洲招募旗时,猛增至两三千的日本人更是两眼放光,嗷嗷叫着争抢不下。

仆兵,船员,劳工,什么都好,只要给口饭吃,离开这个鬼地方就行。还有无数人甘愿签署十年卖身契,就指望携家带口,移居他乡。东洲在万里之外?无所谓,就算在月亮上都好,反正移民至少会有田地,有贷款,可以活下去。

以往只走大洋中线来回,从没来过日本的范浦归差点被吓傻了,这日本是怎么了?

“萨摩藩和长州藩就像两扇永不关闭的大门,自天朝而来的稻米、丝绸、棉布、茶叶源源不断涌进日本,所有日本能产的东西,天朝都有,还都比日本便宜。以往日本还能向天朝卖金银,卖硫磺,现在只能卖古刀竹纸和服一类的工艺品……”

“现在的日本,商人是最多的,无数农民和工人都没了活计,他们唯一的希望,是通过长州藩和萨摩藩出国,为天朝卖命。男人入镖局、殖民公司或者军队,女人当奴婢和小妾,客官您难道不知道,国内南方有昆仑奴,北方有日本人吗?”

下关港的英华牙人淡淡讲述着日本现状,听得范浦归忧心不已,咱们大英把日本人害得这么惨?日本人万一爆发起来,北洋不就乱套了吗?

“哪是咱们大英害的啊?日本人都把帐算在幕府身上呢,谁让幕府还总想维护自己的权柄,责任当然得它背着。再说就算不恨幕府,该恨的也是萨摩长州两藩,是他们趴在其他日本人身上吸血,怎么也恨不到咱们大英。咱们大英很早就在日本宣传天人大义。号召日本人为自己而战了,反而是幕府一直在打压日本的维新运动。”

牙人这番话让范浦归暗自叫好,通事院的师长们干得漂亮!

只是眼下这番情景,在已有相当政治眼光的范浦归看来。日本离大乱已经不远了,那时该怎么办?

“日本早有无数会党,依我看,就该学着咱们大英,也开设议会,别担心日本人建了议会,就要跟咱们大英作对。只要咱们掌住了银钱来往。物资贸易,再笼络住那些议员,尤其是扶持萨摩长州两藩,让他们把持日本朝政,照样对咱们大英俯首帖耳。当然喽,在那之前,得把幕府彻底打倒。”

牙人侃侃而谈,看来是经常跟人聊政治。一番算计竟跟范浦归仓促所想不谋而合。

“客官是东洲的?那再好不过了,除开饭食住宿和行头,拔刀队一年三千两。女仆队一年一千两,一队多少?一百个。在这里买人都是论百的,一百起跳。虽然不能像南洋用昆仑奴那样用一辈子,但能签十年长契。十年用下来,刀手也没劲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