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草清-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可不是一个十七八岁的毛头小子能有的气势,恍惚间,李朱绶还以为见到了从京里来的御史。

李肆胆气饱满,那是因为自信。

“小子冒昧,替大人您设身处地想过之后,才有此言。赖一品窃占凤田村里排数年,视一里乡民为己物。这次他犯下如此大罪,如果大人还替他遮掩,他可绝不会吸取教训,反而还会变本加厉。”

李肆侃侃而谈,李朱绶眼角一跳,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和罗师爷,把这事都想得太简单了。

“此次小子见过大人,那赖一品一定会知道,一旦他醒悟自己在这单子上留下了祸患,绝对会想方设法索回单子。到时候和村人会冲突到何等地步,恐怕是不堪设想。一旦村人不堪压迫,怒而申告,就不会像这次一样,由小子一人来面见大人,他们会认为大人和赖一品有所……关联,不再会找大人。到时候会找谁,就完全无法预料,大人想必都会很头疼。更要紧的是,一百多份单子,即便只是遗漏了一份,也足以将大人您拖下水,遭这无妄之灾。”

李肆说到这,李朱绶再不明白,就真是蠢货了,这单子想要就这么简单地收回去,没门!

虽然李肆此话还带着威胁,但李朱绶的脑子也终于能把事情朝前推理一下了,这个赖一品,是横在解决此事中的一块臭石头。正如李肆所言,只是简单地免了钱粮,可拦不住赖一品再去找村人的麻烦,将事态搞得更大,对这些里排的德性,李朱绶了解得深入骨髓。

李朱绶额头隐隐开始出汗,不搬掉赖一品这块石头,这事就没善了的希望。可真要对付赖一品,那就是跟钟上位开干,而钟上位背后还有个白总兵,事情还真就复杂了。

见着知县老爷目光闪烁不定,李肆也在急速开动脑筋,看起来这个李朱绶也不是果决之人,万一他鼓不起勇气对付赖一品,他还得准备后手。

房间里一阵沉默,就连那个罗师爷也再没声息,估计也是没了主意,只好等着东主下决心。

好一阵后,见李朱绶还在发呆,李肆暗自叹气,事到如今,他只有置死地而后生,赌上自己和一村人的未来。

李朱绶这样的地方官,不怕地方闹事,不怕草民沸腾,怕的是事情被扯到台面上,成了官场争斗的把柄。只要李肆表明凤田村不惜鱼死网破的决心,李朱绶不得不转而对付赖一品,以求平息事态。

只是这样一来,就彻底把这个知县老爷给得罪死了,后面会有什么隐患,李肆也难以预料。可李朱绶还没被压动,李肆也不得不出此下策。

正要开口,门房又在外面叫唤了,“老爷,段宏时段老先生来访!”

如果是一般秀才,门房该说的是“求见”,可这段老秀才却不是一般人,门房也不敢怠慢。李朱绶一听这个名字,像是又找到了救命稻草,满口说着请,然后不耐烦地对李肆说:“此事莫急,且容本县细细斟酌。”

话没说完,知县老爷就挥着袍袖,示意李肆可以滚蛋了。

“小子没料错的话,我老师这是来帮大人您斟酌了。”

李肆心中虽也讶然,却大致有了底,这段老秀才,估计是放心不下他,赶来助拳的。

听到这话,李朱绶再次仔仔细细打量着李肆,像是才见到他似的。

“段老先生,是你老师?”

问话中还带着惊疑,不等李肆回答,气喘吁吁的老秀才就出现了,一边揉着腿,一边抱怨着:“李四你个混小子,把老师丢在身后不管,就一个人闷头赶路。老师我雇了骡子,也没能追上你!”

李朱绶瞪住李肆,目光里满是哀怨,那该是在说,干嘛你不早说自己是段老秀才的门生?

李肆无辜地耸肩,既是对老秀才,也是对李朱绶。

老秀才的视野见地果然不同凡响,开口就道:“广东府县风波,已不止是杨冲斗之事,新安知县金启贞也被牵扯上了。罪名虽然都是贪赃聚敛,可背后却都跟各县摊丁入地的谋划有关【1】。李大人如果也在这钱粮之事上出了纰漏,即便只是风声传了出去,满丕也会将大人你当作杨金一党,一体参劾,到那时候,纵然有力起复,也无力回天。”

李朱绶倒抽了口凉气,之前只是隐约感觉不妙,而现在老秀才一番话,终于把形势给说透了。这可不止是欺君昧上的罪!今上宽仁,只是个人之罪,寻得机会,还能起复,当年田从典不就是因祸得福,才从一个小小知县一飞冲天了吗?可要是被卷进眼下这场风波里,跟杨冲斗金启贞一党了,那就真的再没出头之日。

“请段老教我……”

李朱绶赶紧放低了姿态。

“此事说来也简单,只是得施以雷霆手段,此外,还可将白总兵牵扯进来,放心,此时他也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此番清理,其实也是在帮他。”

段老秀才背着手淡淡说着,李肆也不由地在心中暗竖大拇指,姜还是老的辣。

又是一个多时辰过去了,李肆和老秀才出了县衙后堂,李朱绶还特意送了出来,临别时,更是一脸灿烂地拍着李肆的肩膀,语带欣慰地说着:“一笔带不出二李,说不定你我还是一家李,后生可畏呀……”

李肆感叹不已,虽然知道老秀才是个名人,可几句话就让李朱绶服服帖帖,办到了他必须要连哄带骗外加大赌一把才可能办到的事,这可不是一般的什么名人。

“光靠我是不行的,没有你之前给他的压力,他也不会如此果决。毫无依仗,却能做到这一步,李四,小小年纪,行事却如此老到,莫非你真是在矿洞里被石头砸开了灵窍?”

老秀才看着李肆,目光也异常复杂,十七八岁的小子,有读书天才,有诗赋天才,却难得有做事的天才。这李四草民一头,两袖清风,靠着一张嘴,就能压得一县之主低头,而他不过是趁势最后推了一把,让事情能有了结果而已。不是看着这个李四长大的,老秀才几乎都要怀疑他从娘胎里就开始历练尘事了。

李肆心中咯噔一下,这老秀才,随口就揭露了真相……

“此事哪是小子能左右的?不过是借着大势而已,倒是李大人怎么待老师您如此客气?”

老秀才呵呵低笑,话里还带着点自嘲。

“我么,不过是当年帮着田克五田从典筹建浈阳书院,有一些交情,一直到现在都还有书信往来而已。偶尔为了消灾解难,把他的书信拿出来亮亮。田克五现在是正三品的光禄寺卿,虽然离馆阁还有段距离,可他的招牌,对七品知县来说还是管用的……”

李肆明白了,这老秀才朝中有人呢。

虽然过程有些曲折,靠了老秀才的面子,才完成最后这临门一脚,可结果终究是好的,李肆松了口气,然后开始期待起第二天的到来。

“真要朝中有人,才好做官哪。你瞧,如果我能早知道粤省人事,白蛮子正为擦自己的屁股而焦头烂额,我哪还用顾虑他?那个钟上位,我早就想好好收拾一下了。没了后顾之忧,我更可以借着这股大势,把杨家那帮世胥狠狠削削!”

县衙里,李朱绶这么对罗师爷感叹道。

“如段老先生所说,广东政风险峻,为了东翁的前程,这事,就得做绝。”

罗师爷也一反常态地怂恿着,可不必他再添柴,李朱绶已经是一脸狰狞。

“那个赖一品……必须死!”

【1:摊丁入亩并非雍正后才开始的改革,从明朝万历年间,就有零星地方在作改革尝试。】

首发

第十七章肉在?板上

更新时间:2011952:05:17本章字数:6054

“广东什么府县风波,到底是怎么回事?”

第二天清晨,一行人朝凤田村赶去,路上李肆忍不住好奇,终于找段老秀才问了这个问题。

段老秀才睨了一眼凑在身边的罗师爷,再看看跟在身后的两个随从,那是李朱绶的家人【1】,感觉没什么好顾忌的,闲闲开了口。

“此事千头万绪,一时难以言说,有说私人恩怨,有说触逆上意,可在老夫看来,其实不过是老话重提。”

“黄梨州说过,历代赋税有‘积累莫返之害’,此时的广东,自前明一条鞭法之后,又在遭受此害。当年田克五能在英德免掉均平银,靠的就是前几任巡抚一力推行的摊丁入地之势,可上有道,下成蹊,不过十多年功夫,类似均平银这样的陋规,又在各县尽复。”

“各县父母,鲜有任满三年者,大多得过且过,而像曲江新安那样的疲县【2】,父母官就不得不想方设法提补钱粮,力有不逮者,极易出事。”

“黄梨州”这个名字,李肆不熟悉,可说到“积累莫返之害”,他就明白过来,老秀才说的是黄宗羲。后世有学者总结的“黄宗羲定律”,说的就是华夏历史上每次赋税改革,初期都会有所成效,可很快就转变为进一步加重草民负担的沉重压迫。

说到这,段老秀才看向罗师爷,此次行动关系重大,不能用跟此事有关联的杨典史,李朱绶不得不让罗师爷亲自出马。

“罗先生应该明白,杨冲斗和金启贞因何获罪?”

这里没有当官的,罗师爷嘴巴也松了,低低叹道:“还能为何?不就是他们太老实了么。”

老秀才点头:“没错,他们太老实了,可他们又都没有之前田克五的运气。就想着在丁银一项上能真正‘均平’,虽然本心不一定是怜恤草民,更多还是为了收起钱粮来顺畅方便,却不曾想,得罪了太多的乡绅。”

李肆大概是明白了一些,这赋税一事,田银好说,田就摆在那,可丁银却不好打理,毕竟人是能动的。在一条鞭法之后,人身服役成了以银代役,而这负担却大大的不均了。按“田均人头”来算,富人当然低得多,负担就轻。而穷人则高得多,负担就重。光以人头数来收税,根本就不现实,也不公平,也给贪污作弊留出了太多空间。所以一条鞭法之后,不管目的只是想收到足额丁银,还是在怜恤草民,全国各地都在尝试着“丁随粮办”,也就是将丁银摊到田亩或者地银上,以至于到康熙年的人丁统计里,那一个“丁”已经不是真实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