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草清-第4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拔这个福建巡抚,就是朝廷在福建的糊墙之物,施世膘只要不搓弄得过分,朝廷也都要捏着鼻子认账。让他这个福建巡抚探知南蛮民情,听起来虽有些荒谬,李拔却是无力抗拒。

他也不想抗拒,他本就有心搞清楚,英华为何能骤然崛起,自成一国。身为饱读诗书的理儒之士,他不相信,光靠着快枪大炮,就能成就这一番事业。穷兵颗武的莽夫,绝无可能在数年之后,还能凝聚民心。

军事之下,民政也必有奥秘,他此番前来,就是想找到这个答冇案。

他也并非无头苍蝇,径直闯进来乱蹿。透过各方关系,他打探到了原任广西巡抚陈元龙的下落。陈元龙本是他在翰林院的师长,和他相交甚深。听说陈元龙被关了两年,始终坚贞不屈,不仕南蛮,最终被放了出来。但陈元龙羞于失土溺职,也不愿回故土连累族人,就在惠州归善县开馆授徒为生。

李拔的计划很简单,找到陈元龙,从他那里探得英华一国的底细口对于陈元龙,他是满心信任的,如此信守义理的长者,怎么也不可能卖了他。

下船之后,李拔有了第一点发现,巡差很多,还都是服色整齐。虽只是挂着机子,背着藤牌,可也显示出,归善县很富。

接着一个认识是,这里很乱。巡差个个满眼警惕地看着人流,对李拔和瓜皮帽仆从都只是扫了一眼,并没有细查的兴趣,该是见以商人身份遮掩的三人服色光鲜口巡差目光更多盯紧了衣衫破烂的穷人,时不时从人群中抓出来小偷小摸之人。

这里离县城还有好几里地,码头外面,聚着无数驴车和人力车,驴车跟李拔见过的那种马车相似,该是南蛮少马,民间多用驴来拉车。而那种人车之前却未见过,就两个大轮,一个凉棚,可以载两人。

“五十文!?你抢钱呢!?”

问了价格,瓜皮帽仆从差点跳了起来,三五里地,就要五十文,这可是寻常民人一天的开销。

“咱们驴车只要八十文,一车拉下三位,人车还要两部才能坐下。”

驴车来抢生意了,顿时跟人车的车夫吵起来,似乎翻出了往日旧怨,吵着吵着就动起了手,片刻间响起哨子声,巡差赶来了。

“咱们走走吧,这里可真是够乱的。”

李拔心头发颤,就觉得南蛮治下的民人,个个面目都令人憎厌。

一路步行,李拔又有了新的感触。这里民风虽浑浊,可地方官员似乎真是在办实在事口就说这路面,足有四五丈宽,从码头笔直拉向县城口路面还分作六条,左来右往各三道。中间一道是速度快的马匹和马车,中间道是驴车或者人车,边上是人走的。

要到大道对面,还不能随便过,得到有密密白线的地方,由着巡差拦下过往车马才能过去。甚至还有地方是在大道下挖了一处谷道。路面似乎是三合土,还填着煤渣下雨也不会湿滑太多。

本就是来查访南蛮民政的,李拔一路走,也一路探听物价。摸得越多,震惊也更甚。

粮价是最关心的,结果也是让李拔最吃惊的。最贵的稻米算下来一石也不过六钱,比福州低了四五钱。一般糙米不过五钱银苞米番著一类的,更是低到了三四钱一石的水平。

瓜果一类的,即便是在这大道上,也四处见着人摆摊卖,香蕉凤梨柑橘一类南方产物,不过十来文一斤,虽说比粮食贵,却远比福州廉价。

大道在某处拐了个弯,前方就是层层叠叠的民房归善县的城墙已经清晰可见。大道另一旁像是个大集市,人来人往,呼喝如潮,主仆三人眼花了,耳朵也嗡鸣不断,就觉里面不下万人。

“看看去……”

两个仆从的脖子已经扯长了一倍,李佐也抵挡不住诱冇惑招呼着仆从进了集市。一进去,顿时陷入一座浩瀚的万物巨市。

粮食、果蔬固然是玲琅满目,可李拔仆从却是满心激荡,眼前所见,几乎颠覆了他们对于“市集”和“价格”的认识。

这大集市里,吃穿玩乐精巧稀奇,让人目不暇给。本地产的,外地产的,江南的,苗疆的,乃至交趾遏罗南蛮物,什么都有。

多只是其一另一点是便宜。牛羊鸡鸭鸡子什么的还不是太明显,可棉麻丝帛织物,却不过福州半价,上好的江南苏绣,也比江南本地便宜这可是稀奇。

丢人沉浸在这万物之海丰,好半天才醒悟到一个事实这里不过是一县之处,若是在广州会是怎样一番情形?

接着三人看到更触目惊心的东西,盐!白花花亮晶晶的盐,就一袋袋叠着敞开了卖,李拔急急地问,多少钱一斤?他虽不精地方政事,可盐粮价就是一地民情的直接体现,自然非常敏感。

“一斤!?一袋百斤四钱银。你要零买,小袋的,十斤五十玉文,不是故意要高这么多,现在钱价跌了,一千二百文换一两银子……”,

盐贩子心不在焉地嘀咕着,他大小生意都做,但小生意显然兴致不高。

李拔主仆抽了口凉气,瓜皮帽仆从眼里更是绿的,他们在福州吃盐,可是一斤二十文啊!而且还是好价了,江南据说盐价都在三十文…”,

“东家,别忘了,这里盐是不管制的。”

圆帽仆从看着李拔额头暴起青筋,赶紧解释道。他哪知李拔在气福建的盐商,福建那些盐商,肯定是从英华这贩盐,反手一倒腾就是四五倍利!怪不得福建本地都不再产盐了,…

咬着牙过了盐摊,再到一处,却是满耳朵叮当响,原来是卖刀卖锅的铁物。看着数百明晃晃的菜刀、肉刀、斩骨刀乃至腰刀就随便堆着,李拔感觉呼吸艰难,一颗心都为归善县的官员提了起来,刀子随便卖,这还了得!?

一看李拔的瓜皮帽,摊主就明白了他的来处,对他这神色有心中了然,大声笑道:“担心个啥,别说刀子,现在朝廷正让咱们民人大议,火枪是不是可以开禁呢?”

李拔再一个哆嗦,火枪都能开禁!?

摊主带着点看土老冒的怜悯道:“老爷是从北面来的吧?你有门路的话,别说刀子,真有需要,火枪都可以买回去。我在佛山有关系,多的不敢说,几百杆快枪还是可以拿到的。别那般脸色,这大议也快有眉目了,到时肯定只是禁外带,可不禁买卖。我老林可是归善县铁行的头家,朝廷一出条令,绝对能拿着卖枪的牌照!”

感觉这事已经超出自己的理解范围,李拔将此人列为疯癫一类,很干脆地扭头就走。圆帽仆从在一边道:“此事南蛮的报纸确实在议……”

李拔拂袖冷笑:“荒唐!刀兵怎可任民间自流?南蛮那些报纸,不过是故作虚言,惑乱朝廷,怎可信得!?”

信不信,还得听可靠人说道,李拔再无心溜达,直奔县城而去。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

草清第四百八十一章窥探国政之学校科举

更新时间:2012112811:33:07本章字数:5250

第四百八十一章窥探国政之学校科举

如果说码头和市集近于地狱,进了县城,李拔主仆才觉是回到人间。城里虽也人来人往,却再没码头和市集那股子充盈着汗臭味的热气,人们脸上也再少见那种对银钱裸的灼热。

但没走多久,感觉两个仆从目光老是漂移,顺着他们的视线一扫,李拔又抽了口凉气,啊哟!

他这才注意到,满大街莺莺燕燕,既有穿着粗布袄子的仆妇,也有一身丝帛的富家女子,一点也不忌讳地抛头露面。还三五个凑作一堆,花枝招展地笑谈着。

大街上,李拔想闭眼却不敢闭,只好虚虚看地,心道莫非自己走错了地头,这里是香坊之处!?

他这么想,瓜皮帽仆从已经付诸行动,凑到街边问了声姑娘们的楼子在哪,然后就听女子们大叫非礼,接着巡差的哨子声就响了。

瓜皮帽仆从也忠心,朝着反方向拔腿就跑,丢下目瞪口呆的李拔和圆帽仆从。

李拔恨恨道:“既非娼女,何的光天化日,妖娆惑众!这南蛮,还真是人心沦丧!”

圆帽仆从看看已经被巡差一棍子撂翻在地的同伴,再看看义愤填膺的李拔,掀了掀嘴皮,却无力说出半个字。

转过几道街巷,就到了城中偏僻之处,远远见着一处破落宅院门口,一个白发老者正送走几个男女,那不正是陈元龙!

“李巨来!你身为一省宪台,竟敢只身而来,好大的胆子……。”

见着了李拔,陈元龙也是震惊不已。

李拔却更是吓着了,他可才刚上任,陈元龙哪来的消息?

“报纸探得清清楚楚,周边几省,知府更替都没落下,更别说巡抚。”

陈元龙扬起一份报纸,报头上写着《中流》二字。

“广陵先生是怕了么?”

李拔心中打鼓,感觉这南蛮世道大不相同,不知道陈元龙是不是已变了心。

陈元龙苦笑道:“怕的什么?都快入土的老头子了,连蒙童都留不住,天厌之人,该是你怕沾上老夫这晦气。”

一边说一边将李拔迎进屋子,听这话里的幽怨,李拔随口问着怎么回事,在他想来,该是南蛮官府故意刁难。

陈元龙叹气:“现今这英华一国广办蒙学和小学,算学、格致、天文地理,从蒙学都要教起。邻人不愿再让学童在老夫这里启蒙,都转到了附近的官办蒙学。”

李拔怒而拖案:“南蛮这是要自幼时毒害人心啊!呃……陈老,有何不妥?”

见养陈元龙发愣,李拔赶紧换了口气。

陈元龙摇头:“说不上什么毒害人心,算学、格致,也是古学之道…”

这是陈元龙自己的心事,遇着了熟人,也就打开了话匣子,径直道来。原来他只精儒学,周边邻人都觉得,如今这世道,从小多学东西更好,不能光念四书五经,当然,官办蒙学还不要钱,所以前把学童转送他处,陈元龙的日子顿时难过了。

城区的学正,归善县的学愉,甚至知县都来找过陈元龙,希望他进县里的学校教书。蒙学、小学乃至县学,随便。可只要入学校当先生,那就有了官身,陈元龙自然不干。他真要当官,向李肆低头,怎么也是个侍郎尚书,何必套个品绿皮招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