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草清-第5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指指地图,也就是南洋公司圈起来这一片,包括暹罗、高棉(柬埔寨)、澜沧、广南和交趾,“这一片……还有个法兰西。”

郎世宁嗯咳一声,这事就涉及到他的另一重身份了,他有些不自然地道:“罗马教廷将亚洲分为六个教区,暹罗、高棉和安南是一个教区,这个教区里,法兰西传教士可以直接向教廷汇报,而不必通过加尔各答大主教……”

接着他就讲解到传教士在广南的一番遭遇,原来法兰西人很早就来到了安南,在j交趾和广南都有活动,为此还引发了葡萄牙传教士跟法兰西传教士的冲突。后来交禁公教,法兰西传教士就一直在广南活动,甚至还为京族语设计了一套罗马文字。尽管葡萄牙在广南很有势力,但随着罗马教廷对教区的调整,耶稣会的法兰西传教士在这里发展很快。

陈兴华也若有所思:“说起来,三十多年前,法兰西人在暹罗还闹腾得很厉害,一度都控制了暹罗的贸易权,还让暹罗王割让了一处岛屿。后来暹罗人反叛,把国王和法兰西人全都赶跑了。”

胡汉山头大如斗,仅仅只是在会安,就看到了英华插手南洋的诸多影响,既有贸易的,也有政治的,还有宗教的。而牵连的欧人,既有葡萄牙人,又有法兰西人,此外荷兰人还是脱不了嫌疑,因为他们在南洋的贸易主导地位开始受到威胁。同时西班牙人、不列颠人也不是完全无辜。

“说了半天,到底会是谁呢?”

小谢脑袋也有些晕了,贸易、政治、宗教等各方面因素掺杂在一起,他即便脑子再好使,也有些应付不过来。

会安一处院落里,李顺捏着皮包,眼睛也有些发晕,到底该选谁呢?

在他前方是三个带有华人血统的少女,肤色虽然不白,但身段纤弱,面容端正,气质更是柔顺,正怯生生地立在他眼前。对乡下苦娃的李顺而言,这三个少女梅兰相绽,都是极漂亮的,只选一个的话,他还真是拿不定主意。

“都要了罢这三个女娃都是交趾人,他们父母说了,十两聘礼就好,只要能养好女娃,他们就很高兴了,总比送到那种地方去对得起良心。”

媒人见李顺似乎一个都舍不得弃下,急急地喊了起来。

“啊……三个?”

李顺心脏差点蹦了出来,他正好有三十两银子,只是……

“老爷……”

三个姑娘不由分说,同时脆脆地用着不熟捻的华语喊了起来。

李顺感觉全身都在发热,鼻孔更觉湿了,三个啊……

好半天,他才挠着头,喃喃地道:“我……我可养不起啊。”

其实他心中在说,我可享受不起……。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

草清第五百零六章定国策,先南后北

更新时间:2012112811:33:20本章字数:6740

第五百零六章定国策,先南后北

“有啥养不起的,种着二十亩水田,十亩胡椒园,怎么也能落个二三百两银子。加上南洋公司的补贴和卫饷,就算多请几个帮工,别说三个婆娘,五个都能养得滋润!”

哨长的嗓音响起,在他身后也跟着两个少女,他们此次来会安,除了护卫会董安陆,顺带也“组团”解决媳妇问题。

南洋公司所雇护卫,大多都是英华立国以来,历次作战里俘虏的内地绿营兵丁。这些人被拉到南洋开荒,定了一年到三年不等的苦力契约。满期后,因为在金石瓦一带已开出了田,建好了房,适应了当地气候,绝大多数都在当地定居下来。

这些人多是血气方刚的丁壮,找媳妇就成为大问题,幸好安南就在北面,娶安南女子的话,审美观、文化都不存在太大障碍,而且花费颇少。安南女子脾性柔顺,又能持家,连南洋公司的人和鹰扬军、伏波军、南洋舰队的官兵也都掺和进来,掀起了一股不小的“组团买妻”热潮。

李顺脸色更红了:“我说的是……哨长,你该懂的……”

媒人嘿道:“军爷这般壮实,三个都安顿不住,鬼才信呢!”

三个安南少女虽不怎么会说华语,却走听得会的,听出了这话的味道,下巴尖都戳到了胸口,脸上也飞起了红霞。

被这股柔媚闪麻了心.李顺哆嗦着取出了银子,哨长也丢出一锭五六两的元宝,大包大揽地将媒人的佣金付了。

就在媒人笑嘻嘻地接过银子,准备料理身契时,院子深处忽然撞出来几个人,挥着刀子,高声叫着一句李顺和那哨长再熟悉不过的话:“打劫!”

李顺和哨长的反应也走再熟练不过,拔出短铳,眼晴都不眨一下地蓬蓬开枪,按着再抽出刺刀,朝还话着的两个劫匪恶狠狼捅去。

“我……我们是一国的!”

“我也是汉人!”

两个劫匪醒悟过来,惨声叫着,李顺和哨长手下却丝毫没停,刺刀噗哧捅入两人的胸口。

南洋公司会安商馆,一位伏波军的校尉汇报完毕,行礼告退,胡汉山看住安陆,皱眉问道:“刚才你们的护卫杀伤员,杀俘虏,里面可有不少是咱们华人!”

这声质问,语气虽不严厉,背后的道义谴责却无比沉重,其他人也都惊住,同时看向安陆。

“吴屠夫就算手狠,也该是对着土人,你们公司对鹰杨军留下的军官也太没约束了。”

小谢委婉地指责着,在他看来都走人头珠帘吴崖在南洋杀人杀起了瘾,带得部下也都成了嗜血屠夫,由此带坏了南洋护卫。

“就算不提什么同胞之惰,南洋华人千万.遭着欧人欺压,正是我们英华把控南洋的绝大助力。南洋危局,他们还能帮着出力,怎么也不能这样随意打杀嘛!”

汉山越说越气,他觉得这事可不是吴崖和鹰扬军的错,都是南洋公司这帮商人的错。

等两人数落够了,安陆和陈兴华对视一眼,无奈地叹气,都道这两位确实不懂南洋格局。

安陆道:“南洋华人虽没有千万,百万却是足足有的。而且处境也并非你们所想的那般,是单纯的遭着欧人欺压。安某敢说,南洋财富,华人没有掌到七成,也掌到了五成。”

小燕和胡汉山一愣,才想起他们身在的会安,其实就是华商在把控着。可整个,华人至少掌着一半的财富,他们怎么也难相信。

安陆解释道:“你们是不懂商,就以为驾着大船的欧人才掌着最多的财富?错了,他们掌着的.不过是最面上的一层。

就以会安而论,洋人只能将洋货运到会安,他靠谁吃下这些货?靠谁将这些货卖到最终买家的手里?大半都是华商。洋人再买货,又是靠谁?靠他们自己?当然不可能,靠的大半也是华商。”

“货是船来了就有吗?当然不是,有些时候,洋人的船要等上一年半载才能凑齐他们要的货。这之间作银钱周转的,在会安,百多年前是日本人,现在都是华商。”

“就说胡椒,现在是华商给胡椒园主订钱,预购他们的货。等洋人来了,大宗货一并交割,所以当地胡椒生意,其实是华商垄断了。会安是如此,吕宋、婆罗洲、巴达雄亚和马六甲等地也是如此。洋人大多都靠华商的银钱、联络和辛劳,把货物从各处产地汇聚起来。”

“当然,更不用说,华人自身也在产货,巴达维亚有好几万华人,婆罗洲华人更多,种稻米、香料、挖矿、开作坊,什么都干。”

陈兴华补充道:“所以说华人掌着南洋至少一半财富,但可惜的是,面上的大宗货物来往,都靠洋人穿织起来。因此洋人虽少,费力也不多,却是赚着大头,而且还能定大规矩。”

被教育了一通,胡汉山觉得不着正题,这跟将华人同胞肆意打杀有什么关系?

安陆道:“别说会安,整个广南,不少华人都跟咱们南洋公司有血海深仇。就说咱们之前在金硒开荒,高棉组了几次大军来围剿,谁鼓动?谁给他们透底细?谁带路?那都是河仙、美湫一带的华人。”

“南洋公司的护卫,特别是从鹰扬军里来的军官,最恨的就是会安华商雇的那些华人游手!那些家伙下手最很,桃脚筋、戳眼珠、阉割、断琵琶骨,怎么狠辣怎么来。”

“他们为什么这么恨南洋公司?断他们财路呗!可咱们原本是不想断的,好好地上门谈合作,希望把他们拉进来一起干,大多数人都不愿!这就跟国内那些乡下土财主一样,跟他合股作大生意,他是绝不愿点头的,就想守着自家那一亩三分地。谁动了那地,他就要掘谁祖坟。”

安陆越说越激动,对南洋华商长久以来郁积的怒气可算找着了出口。

“再说这会安,咱们南洋公司初来时,本是存着将皆地华商统合起来,大家一起发财的心思,可最终点头的只有兴华的家族。结果兴华一家,还为这事,不得不搬回了广东,在本地再难立足。”

陈兴华苦涩一笑,他们陈家跟南洋公司走到一起,被当地其他华商排挤,以至于弃掉祖业,代价不可谓不大。但他马上又展颜笑了,英华现在盯上了广南,会安那些鼠目寸光、顽冥不化的华商,再没几天好日子过。今日组织大帮贼匪围攻商馆,正应了安陆初见他们的那句话:“狗急跳墙”。

胡汉山抽了口凉气,合着满南洋华人,竟然都不是助力,反而还是敌人?

小谢却是很有自信:“那是我英华天威还没播散到整个南洋!等我英华奠定了正朔基业时,这些华人自然会视我们为天朝上国,由此心顺而服!”

陈兴华却笑了:“天朝上国?明亡时出逃南洋的那批人,该是还能怀着此心,比如我会安陈家,还有美湫陈家。但也不是全部,像是河仙莫家,即便知道我英华崛起、满清转颓,也暗中在对金砸不利。”

“此时南洋,百万华人,可有大半是明时就出洋而来的,天朝上国的变幻,怎及他对自身利益的考量?”

胡汉山不满地道:“安会董,你们不是商人么?说服他们,让他们明白聚在一起才能谋大富贵,这点口舌功夫都没有?大家都是同胞,怎能搞得跟世仇一样?”

安陆叹气:“要得长远利,就得舍眼前利,谁能都像兴兴一家这般有眼光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