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草清-第9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非但是蒙古人和波斯人,自华夏春秋战国时代起,天竺就成为异族驰骋的乐园。波斯的大流士,马其顿的亚历山大都毫无阻力地在天竺建立过统治。之后是大夏(希腊)人、塞人、安息人和大月氏人,大月氏建立的贵霜王朝还与罗马、安息和汉帝国齐名。

贵霜王朝之后,天竺又被称呼为“白匈奴”的嚈哒人入侵,再之后则是突厥人入侵,建立了德里苏丹国。现在则是突厥蒙古人建立的莫卧儿王朝,以及再度从西北而来的波斯人。

如果把天竺的遭遇放在华夏身上,即便把早期入侵的雅利安人算作天竺正统,也是从西周时起就已遭夷狄奴役,只在战国后期到西汉初期。以及两晋到唐朝前期还算是保持着独立,除此之外,全都处于自西北而来的异族统治之下。

漫长的异族统治历史,以及多数时间分裂为若干土邦的传统。天竺人压根没丁点华夏那种根深蒂固的大一统情节以及“正朔”的观念,实质上他们也并没有融合成一个民族。

之前钟上位就问过方武,天竺本地人如何看待华人。方武的回答是得看地位和职业,他们这种握有统治权的被看作刹帝利一类,而一般商人则被看作吠舍。方武很有自信地说,种姓制终究得让步于现实,在英华的枪炮和商货下。天竺本地人自己会调整种姓制,以便接纳入主的华人。

“该死的天竺人,就像粪坑里的石头,顽冥不灵!”

方武的结论被现实推翻,想到不战而逃的土兵,就是一肚子气。

钟上位对方武的死脑筋颇感无奈,多半这家伙在婆罗门贵族面前也嚣张跋扈,连点面子都不给。才把人家激怒了,拳头不是能包打一切的,这个道理在珊瑚州之乱里就该明白啊。

为了自己的安全。为了平息围着县衙那上千天竺人的怒火,还为了自己未来的产业,钟上位苦口婆心地劝着方武。

“当年鞑子入中原,剃发易服,不也是激起了江南人舍命反抗么?天竺的莫卧儿王朝,他们那个什么大帝,不是在几十年前强行让天竺人改信回教,才搞得国家四分五裂么?咱们不能光用拳头说话,尤其是他们这什么种姓制,更不能去动。。就顺着它不是很好?”

钟上位对天竺人的种姓制作了一番分析,批判了方武的华夏传统思维。方武觉得可以利用处于种姓制下层的吠舍和首陀罗来对抗上层刹帝利、婆罗门,由此建立稳固统治,可方武显然没有料到,天竺人的等级制会如此牢固,他这种想法只适合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华夏人。

钟上位说:“咱们别去碰天竺人的内里。就由他们照着原本的路子自己统治自己,只是最上一层利换我们来拿而已。”

方武皱眉道:“可本地的刹帝利地主跟婆罗门贵族勾结起来,我们该怎么破?眼前这乱子不就是这样?”

方武的部下鸣放火枪,震住了外面的天竺乱民,可他们却还没散去,就在院子外鼓噪不已。

钟上位摇头:“除非我们要把本地这些大人物全都铲除,否则他们不应该全都勾结起来。他们真容易这么齐心,往小的说,西洋公司能这么轻易就得了孟加拉?往大的说,异族能这么容易入主天竺?”

方武不得不承认,钟上位只来了天竺半个月,对天竺的理解却比呆了几年的自己深刻得多,谁让他这几年干的全是强盗劫匪一类的活计,以至于产生了拳头包打一切,连种姓制也会在拳头面前低头的错误认识呢。

方武很爽快地让贤:“好吧,接着要怎么办,全听老钟你的。”

钟上位昂首挺胸,整个人散发着让人不敢直视的凌厉气息(当然也有那股味道的功劳),自信地道:“我们就得调整在古林格姆县的统治策略……”

钟上位提议,将承包的柴明达尔权分包给当地有名望有实力的刹帝利地主和婆罗门贵族,只留下少部分土地直接管理。这样需要打交道的就只有少数当地人,而这些当地大佬得了实惠,待遇比在莫卧儿王朝时代还好,不仅会认同他们的统治,还会帮着维持当地的秩序,如此他们甚至不需要供养太多的土兵。

方武跟牛宝成等人还是有些难以接受,让本地人坐大,不是什么好事吧?

钟上位嗤道:“有什么好担心的?我们华夏子民的骨头已经够硬了,可鞑子一来,那些读书人,那些大地主,那些大商人,还不是摇着尾巴地迎上去?只要保证他们的利益,甚至还让他们得更多利,他们唤着主子叩着头,别提有多乖顺了。我们华夏人都如此。天生就是贱骨头的天竺人会有不同?”

虽然这话很难听,可确实有道理。方武等人不得不赞同这条路子,推翻了在本地建起全面统治的设想。

这毕竟是之后的事,眼下的乱子要怎么解决?

钟上位老神在在地道:“以彼之矛。攻彼之盾嘛。派个天竺人去找其他婆罗门,把我们的决定说清楚,让那些婆罗门或者刹帝利出面来赶走这些乱民。”

方武和牛宝成同时翘起大拇指,钟老爷果然见地不凡。

之后事情的进程应证了钟上位的“英明”本地若干婆罗门贵族和刹帝利地主听说华人老爷们要把柴明达尔权分包给他们,一个个都颇为激动。这不仅意味着更多的土地,更多的佃农。跟莫卧儿时代不同的是,柴明达尔权所包含的土地还是私有的。

原本只有小块田地,本身就过得入不敷出的几个婆罗门贵族一下跻身为有几十顷田地的地主,格外积极,亲自从乡间赶来,只是露个面,就把那些乱民赶走了。

接下来的工作简单了,划分税权。签立合约,借机还召开了县里扩大化的“潘查亚特”【1】。钟上位吸取了珊瑚州的经验,觉得给本地人一个类似地方议院的舞台。上下层可以更有效地进行沟通。

钟上位这一系列措施很快就成为英华管治孟加拉的模板,从古林格姆县推广到其他地区。在郡县以下通过柴明达尔权将地方权贵凝聚为一个既得利益阶层,再通过潘查亚特制跟英华殖民当局达成良好的沟通。孟加拉之所以成为英华忠实的附庸,乃至日后成为英华侵吞整个印度的坚固桥头堡,就来自今日之策。

此时的钟上位当然并不知道自己作了多么伟大的铺垫,潘查亚特大会后,方武觉得给了当地人甜头,还得让当地人领教一下大棒,免得这帮人恃宠而骄,不把他们这“殖民当局”放在眼里。

问题简化为:包括之前对抗他们的那个刹帝利地主。以及少数顽固派依旧负隅顽抗,虽然可以动员已经团结在他们身边的当地人去〖镇〗压,可方武还是想显示自己的力量。

这一点钟上位也表示赞同,问题是,在本地招募的土兵显然不可靠。

正头痛这事时,又一队拿到柴明达尔权的承包商路过古林格姆。领头的是一个拄着拐杖,瘸了一腿的中年汉子,气息沉冷无比,似乎历练更甚于方武乃至钟上位等人。

在天竺这异乡之地,华人相见都觉亲切,钟上位和方武作为东道主,热情款待了来人。得知他们这么快就在当地打开了局面,那个自称“周易仁”的承包商无比佩服,低头虚心请教,还留下了一些军械作为酬谢。

听到他们苦于手下无可用之兵时,周易仁还给了他们招募西北面锡克人和廓尔喀人的路子,这些人不仅勇武,对雇主又很忠心,而且还跟孟加拉人不对盘,用这些人震慑当地人是不二之选。

送别了周易仁后,钟上位和方武还在感慨来天竺搏浪的都是豪杰人物,队伍里的杀手冷冷道:“他不叫周易仁,真名是周昆来……”

两人拧着眉毛想了好一阵,猛然恍悟,周昆来!?三合会的大佬,谋害汪瞎子和朱一贵的幕后真凶!?这家伙居然也潜逃到天竺来,过起新生活了。

纠结了好一阵,两人心有默契地同时摇头,方武还叱道:“别张嘴乱说,你怎么可能认识周昆来!?”

周昆来的浑水他们可不敢趟,干脆无视吧,反正跑到天竺的周昆来也已经是周易仁了,就算有什么歹心,害的也是天竺人。

杀手低声嘀咕着:“当年我可是他的手下……”

一个多月后,从西北来的二百廓尔喀雇佣兵狠狠收拾了少数反对者,古林格姆县人心归服,甚至大多数人都开始称华人老爷是友善而仁慈的统治者,婆罗门贵族以及刹帝利地主们也开始将华人视为“黄刹帝利……”

大局砥定后,钟上位开始盘算起自己的产业,他也作为一个小承包商,单独包下来三十顷田地,准备种靛蓝。不懂怎么种没关系,靛蓝本就是孟加拉特产之一,当地有不少人懂怎么种。而销货出路么,直接找李顺就好,那家伙该也在珊瑚州呆得骨头发痒,正好拉他过来凑一脚。李顺在扶南跟染料商路有密切来往,搭上他那条线就成。

一切都安排妥当,钟上位终于记起了旧仇,他作为异族,不可能孤身在乡间庄园建宅子,只能跟方武等人一同住在县城。而古林格姆县城的脏乱差让他实在难以忍受。

方武非常惊讶:“修路?挖水渠?建茅厕,教当地人卫生守则?引进天庙?老钟,你脑子没烧坏吧,真当这里是自家的产业了?咱们可是能捞多久就捞多久,何必huā这些冤枉钱,下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工夫?”

钟上位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不行,我受不了!huā钱也是为了我的身心健康,在这个大茅厕里再呆下去,我可要活活被毒死了!”

钟上位不止是为环境,他脑子里更绷着一根弦,珊瑚州的经历告诉他,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给别人分沾点好处,自己就能得更大的好处。而要请祭祀来建天庙,更被钟上位视为拓业的根本依凭,他已经跟李顺一样,成了天庙的虔诚信徒。

鉴于钟上位的“非凡识见”方武也只能附骥。反正修路挖水渠建茅厕也huā不了多少钱,给些粮食就能募来大批劳力,而建天庙也只需要延请天庙祭祀,出点工本而已。有了天庙,就有人教当地人华语,也利于自己的统治。

于是当地千百年来都没出现过的情形在县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