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席卷天下-第2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拔营,前往河内郡城。”

两万大军就此拔营,秦峰以四千余河内降卒为先锋,一路浩浩荡荡向河内郡城行去。

加快行军,几十里路半日就到。

这时董昭早就回到了城内。并救出了韩浩,从而得知杨丑已经杀了张杨并投奔秦峰去了。

两人见秦峰大军到来。韩浩就犹豫的说道:“想来是大将军收拢了杨丑,是战。是降?”

董昭便说道:“将军此言差异,大将军断不会收拢这等背主之人,待我前去打探一番消息。”

于是,韩浩上城等待,其实他并没有抵抗之心。而董昭单骑去见秦峰,他打定主意,若是秦峰没有收拢杨丑,就此投效,若是收拢了杨丑就转投他处。

秦峰两万大军在城下列阵。他才不会轻易攻城,就在城下静待城中人来。

果然,城门大开,一骑独出。

“大将军……。”董昭来到近前驻马行礼道。

“好了!”秦峰一摆手,道:“你也别多说了,我本来要杀了杨丑这等背主弃义之人,然而被他跑了。我过来就是看看河内郡城怎么样了,既然没有事情,我这就要走了。”

董昭急忙说道:“大将军不可弃河内百姓于不顾!”他立刻策马回转。喊道:“韩浩将军,还不速速打开城门,迎接大将军进城!”

于是,城门再次大开。

秦峰得以顺利进城。就此出榜安民,百姓闻听秦子进坐镇河内,立刻一扫阴霾。

郡守府内。秦峰面南高坐,下面诸人列座。

虽说河内的一切尽归秦峰。然而他不可能留在这里,若是留下一员大将。势单力孤,谁知道河内这里的人会整出什么幺蛾子。若是留下来两个,这可都是无双猛将,自己不就只剩下一个了。

所以思来想去,还是军师的主意不错,拉拢一下当地人,表奏一个太守出来。将来若是打到这里,多有机会顺势收了。他就对韩浩,董昭说道:“河内不能无人治理,我想要上奏朝廷安置新的太守,你二人有何建议?”

董昭早有打算,立刻说道:“张杨大人不幸身死,河内不可无人,大将军所言甚是。然而这只是朝廷的事情,董昭不才,愿就此追随大将军……。”他说完十分忐忑的望着秦峰。

这对秦峰来说可是一件好事情,想董昭这样中规中距的有才之士,那可是多多益善。他点头示意,董昭欣喜不已中立刻行大礼拜主公。

刚才秦峰说要上奏朝廷,并未说表奏何人,就是因为有董昭,韩浩两人。此时董昭投效可以排除,秦峰就笑道:“既如此,当表奏韩浩将军为河内太守……。”

韩浩大吃一惊,自己的能耐自己知道,如今天下大乱,诸侯混战,就自己的斤两可守不住这一郡之地,搞不好就一命呜呼。还是跟着别人打天下来的实在,而眼前的秦峰就是最好的人选,他急忙起身道:“多谢大将军抬爱,但韩浩自知才疏学浅,恐怕无法担当此任。若是将军不弃,韩浩愿在将军麾下效犬马之劳!”

嗨,又一个投效的!

秦峰万万没想到韩浩和董昭都来投效自己,这就大有可为了,他顿时改了主意,道:“军师,河内可守?”

徐庶眼中精光一闪,道:“蓟县刘虞乃是汉室宗亲,随无谋但不可轻攻,可示好用作缓冲,隔绝公孙瓒与袁绍。如今并州已成无主之地,主公当趁袁绍与公孙瓒交战之际,取之与河内连成一片。扼守壶关以望冀州,镇守河内威慑司隶,待得拿下幽州则可对冀州形成合围之势。”

这谋划听的秦峰心痒痒,这事情要是成了,再把平原郡敲下来,不就统一黄河以北了!他就说道:“既如此,就令韩浩为河内太守,董昭辅助,以本部兵马守河内……。”

就在这时,虎卫得河内情报卫消息来报,一股河内乱军冲入野王县,将当地大族原来冀州刺史李邵一族斩尽杀绝,席卷钱财无数,又向温县杀去。

董昭闻言心惊,急道:“主公,野王李家乃是河内大族,颇有人望,竟然被乱军所杀!温县亦有大族司马家,不可不救!”

韩浩紧跟着说道:“主公,此乱军必定是因张杨身死所致。当速派使者传主公命令于河内各地,各地县尉兵马才能安心。”

救,当然要救了。爷这就去司马家,怎么也要看看司马懿张什么模样。秦峰顿时怒道:“这股乱军实在可恶,立刻点起兵马前去围剿。另,韩浩速传我的命令与各县,让他们守好县城安抚百姓,不得生乱!”

“是!”诸人领命而去。

ps:感谢“°磊の尛胖ジ”兄弟588的打赏和月票。

第二百八十二章一窝死马

怀县,乃是河内郡治。随着一匹匹骏马疾驰而出,秦峰的命令得以快速传与河内十六县之地。

各县官员本来因为郡城有变,野王县出现乱兵而心惊。但得知大将军秦峰已经统治河内,立刻就安下心来。如今但凡有些智慧的官吏,皆知天下以乱,汉室已经名存实亡。所以各县属官第一时间派出使者,宣誓效忠秦峰。

此时的秦峰没时间去回应这些效忠,他就命令徐庶,赵云,张辽,重新整顿河内郡本部兵马,挑选可信之人带兵奔赴郡内各处战略要地,就此完全将河内郡笼入手中。

而他自己,则带着许褚并五千匈奴军团,疾驰温县。

……

因为张杨将郡兵集中在治所怀县,所以其他县城只有维持治安捉拿盗贼的衙兵而已,数量多的也就过百而已。

当杨丑带五百兵痞来到温县的时候,县城乱成一团。因为县城中只有百多衙兵,无人防守城池,得以轻易打破城门冲了进去。

杨丑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温县望族司马氏。主公的命令,围剿各县望族,收拢钱财以为军姿,这抄家的事情杨丑最愿意做了。

五百兵痞全身都是结痂的血渍,这是昨日屠杀士族李家留下来的印记。怀里鼓鼓囊囊全是金银珠宝,昨日搞了野王李家,大发一笔横财。今日来到温县,打破城池后就一路向司马家杀去。据说这司马家比李家更有钱,他们因能再发一笔财而欣喜不已,丝毫没有考虑自己的怀里是否还能装得下。

呼啦啦中。五百兵痞裹挟数量马车疾行向城中心高大的宅院,这马车上装得都是财物。怀里的是自己的。车上的主公的,公私分明!

县城中心有一座占地数百亩的豪宅。其中的建筑古朴典雅是全城最高大的。这里是司马一家的根基,他们在温县百多年经营,家大业大根深蒂固。

然而此刻阖府上下乱成一团,侍女下人在各房奔走,哭喊声一片。皆因温县紧挨着野王,司马懿的大哥司马朗黄巾时就曾对野王李家言:唇亡齿寒。如今唇真的亡了,乱军已经到达了温县。

“不要乱,只带细软之物,就从西门出。”一位青年在府门外仗剑而立。身后站立百余名家兵各执刀枪。这些人都是司马一家蓄养的死士,如今也到了用的时候。

“大哥!”就见一少年持剑而来,长脸,剑眉向天,随稚嫩然英气勃发。

“仲达,你怎么在这里,快去内宅将父亲和诸位幼弟带出来上车离开!”青年慌忙说道。

原来司马一家八达,只有老大司马朗成年,其下就数到老二司马懿今年十三岁。其余诸子皆年幼。

不时有人从府内涌出来,慌慌张张向城西而去。少年司马懿冷静的看着大哥,道:“兄长,听闻乱军只有四五百人而已。想我司马家在温县颇有名望。家中更有百名死士。只需登高一呼,温县百姓必定相从,何须怕区区乱兵!”

少年的司马懿已经展露出后世超绝的智慧。他对这般慌乱的撤退十分不满。

司马朗闻言一愣,道:“事出突然。乱象已成,莫要再多言其他。快去请出父亲上车。出城后若是失散,只望郡城而走……。”

司马懿还未搭话,就听街道东面杀声起,杨丑带兵赶到。

街道上一个个奔逃的百姓被追上,噗噗声中,就被兵痞们砍死当场。

“哈哈哈哈!”这群兵痞真成了乱军,杀人不眨眼,从中竟有乐趣。

顿时街道上残肢断臂,四处都是,血液从尸首中咕咕流出,血流成河!

杨丑一刀斩下一个小孩的首级,喷泉而出的血液溅射一身都是。他毫不在意,只是抹了把脸,就见远处的司马家,立刻呼道:“司马家要逃跑,快截住他们!”

这群人虽是兵痞,但也是精锐士卒,闻言皆并力向前。

守卫自家门口的司马朗因此惊慌失措,他深知,若是被这群乱军冲入府内自己的家族就算是完了,道:“二弟,快带父亲与众位兄弟从后门离开,这里我来抵挡!”

他话音刚落,急忙拉过一名死士道:“你带十人,速去将老爷和诸位公子从后门带出。二弟,你就此离开……。”他让司马懿单独离开,是因为若是全在府中,要是有个意外,家族就全完了。既然司马懿已经出来,就此离开温县,家族必定能够留下一支血脉。

谁知司马懿年少热血,就是不走,沧啷一声拔出腰间佩剑,坚毅的说道:“我司马家其有贪生怕死之辈,我当与兄长一起抵挡乱兵,保护父亲和诸位幼弟安全离开!”

“错了!二弟错了!”司马朗痛心疾首,然而乱军已到,他只能喊道:“二弟快走!”话音未落,便带着家族死士,迎了上去。

一马当先的杨丑,浑身是血,杀气腾腾。见有百余人手持兵器迎面而来,哈哈一笑。这些世家大族的死士他见得多了,只比普通百姓强上一些,与杀人如麻的精锐士卒比起来多有不如。

不巧,杨丑带的就是这样的精锐士卒。

“结阵对敌!”杨丑呼道。结阵对敌协同作战就要比各自为战强了许多,士族多是书香门第,就算圈养死士也不同战阵。昨天在野王李家同样遇到过这样一群人,轻而易举就全杀光了。

五百兵痞立刻五五之数,聚拢在一起,脚下步伐也缓慢下来,只等对面的敌人傻了吧唧冲上来。

果不其然,司马朗带着麾下死士,散开一线撞了上去。

杨丑手起刀落,就砍死当头一人。

五五一团的兵痞,前方三人专门负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