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席卷天下-第4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机遇。普通士兵只要能奋勇杀敌,就能够不断提升爵位,乃至于达到一定阶级后,就算是三公九卿,就算是将军校尉,也要对英勇的士兵敬礼。

爵位有对应的俸禄,然而对于封建意识根深蒂固的普通士兵来说,只要自己奋勇杀敌,有一天王公贵胄也要行礼,这才是真正的荣耀。消息传来,三军激昂。秦军几十万将士为了荣耀摩拳擦掌,期盼有上阵、杀敌、立功的机会。

秦军的战斗力因此暴涨,依然凌驾于天下所有诸侯军队之上。

建安六年,公元197年2月十五日。

邺都西侧二十里,一处丘陵,这座占地十几平方里海拔四百米左右的椭圆形丘陵,已经被改建成陵园。

山脚下耸立的牌坊上,鲜红朱砂书写着两个红色苍劲的大字“英烈”。从这里,到山顶,是一千八百个台阶。这一天,台阶上铺着红色的地毯。台阶的尽头,则是覆盖整个顶部,占地十万平米的,雄伟庄严的英雄烈士纪念堂。

在纪念堂之前,是高高耸立十余丈高大的纪念碑。在这方尖形的碑上,篆刻着铭文,在碑下基座的四壁上,刻绘着英雄烈士奋勇杀敌的英姿。

而在台阶两侧,象征着逝者意念永存的松柏林中,是烈士的埋骨之地。在这青山绿水之中,英烈的灵魂将得到安息。

十万远征军归来的将士,在日出以前,便列阵,将庞大的陵园围拢起来。他们将在这里,遥拜拭去的战友,同时做好警戒工作以免战友的英魂被无知之人打扰。

当太阳将第一缕阳光投射在地平线上的时候,陵园脚下已经聚集了几十万百姓。他们尽皆戴孝,拿着各式各样不同的祭品。他们真诚的来到这里,感激这些拭去的英雄,为自己带来安宁幸福的生活。

他们其中有烈士的家属,等到了所有人的尊敬。他们在悲伤中,有为自己的丈夫、儿子感到骄傲与自豪。作为烈士的家属,他们将会受到朝廷、地方多种政策的优待。

百姓的面庞是悲伤的,但他们同这里的十万将士一样,哀伤中带着自豪。因为这一天,英烈有了安息之地,他们不再会被世人遗忘,他们的名字将会在纪念堂中长存不朽。

千百年间,没有任何一支军队的士兵有这样的待遇,便是伟大的将领也没有这样的殊荣。所以,士兵们自豪,百姓为他们自豪。

然而人们知道,这一切是谁带来的。所以,也不知在什么时候,陵园内外丞相万岁的呼声不断。

尤其是秦军的将士们,他们狂热的呼喊着主公的名号。在呼声中,他们发誓,将会用余生为主公而战。他们要用自己的武勇,得到死后进入陵园的资格。因为他们伟大的领袖曾经说过,他会在将来的某一天,在这陵园之内与曾经一起战斗过的将士们……同眠!

在秦峰看来,昔日秦王建造了震惊世界的兵马俑,是那么的华而不实。这位华夏大地第一位帝王,妄图用一些死物在地下守护自己。若是他能够与为他牺牲的英魂同眠,或许会在那黄泉地狱,真正开创另一番辉煌。

天子的车驾,在御林军的拱卫下缓缓来到陵园入口。随之而来的,还有秦峰带领的百官队伍。值得一提的是,秦峰麾下六位军师,六员大将还有来自于各地的其他文武,紧紧跟随着他。而百官,只能是靠后一些了。

当秦峰出现的时候,人们振臂欢呼。

在这呼声中,汉献帝脸色苍白的下了龙辇,他知道这呼声不是给自己的。所以他此刻行尸走肉一般,按照司礼官员的安排开始了祭奠的步骤。

第五百三十四章祭英魂

一千八百台阶之上,宏伟的英雄纪念堂前,四周是写着硕大“祭”字的玄黑旗帜,在春季生机盎然的微风中飘扬,昭示着英烈不死,精神永存。

庄严的号角金鼓声中,隆重的祭奠仪式在进行着。

纪念碑前,是环形的祭坛。三牲、五谷、玉器、白色布帛作为祭品陈列。四周是甲兵武士,手持祭旗。内侧,是身穿大汉礼服的文武百官。

华歆作为司礼官,主持仪式。他就站在祭坛一侧,直身呼道:“陛下亲临,祭拜将士!”

百官,文者在祭坛之左,武者在右列队。而秦峰麾下的文武,则在百官之前。

独自在祭坛之前的汉献帝慢慢走了过去,他本意是不想来的,然而他还是来了。他从华歆手中接过香烛,他十分不甘心祭拜秦军将士,面对祭坛面显犹豫之色。

这时,不知胡车儿又从那里走了出来,隐秘中对汉献帝挥手攥了攥拳。

汉献帝吓了一个哆嗦,他在心里大骂:“可恶的秦子进,有这样卑鄙的手下,可见你的为人!”然而他惊惧黑衣卫的刑讯手段,菊花没来由的一痛,急忙躬身拜下。

汉献帝只不过是个过场,华歆一把将他手中的香抓了过来,背到背后,扔在了隐秘处。

汉献帝见自己竟然连香火也上不去了,愤怒中忍住,黯然退到了一旁。

八成百官见状,仿佛没有看到一样,因为他们心中。秦已经代汉。就如同后世,曹魏一系的官员一样。

两成士族百官见状。依旧如同后世曹魏挟天子时一样,敢怒不敢言。

荀彧站在秦峰嫡系官员中很靠前的位置。脸色有些苍白。他的侄子荀攸,此刻在一旁小声道:“四百年前汉能代秦,四百年后,秦也能代汉。主公乃不世出的圣主,扬吾华夏天威,为吾华夏子民开疆扩土……。”

“开疆扩土……。”荀彧的脸色终于好了一些。

这时庄重的乐声响起,华歆大声的躬身说道:“请丞相,祭奠历次战争中,不畏牺牲、英勇作战的我军将士……。”

“哼……。”当秦峰走上前时。一旁的汉献帝微微侧头。

秦峰走到祭坛前,他的表情沉重,一幕幕士兵浴血冲杀的场景,在他脑海中回荡。“为主公而战!”那凛冽的呼声,仿佛又一次响起。

不知什么时候,秦峰手中已经多出一捧线香。

“召祭英魂,一鞠躬!”

“逝者长存,二鞠躬!”

华歆在最后,大声疾呼道:“英灵不灭。佑吾华夏,三鞠躬!”

秦峰三次躬身,一次比一次沉重。这一刻,他多么想要与这些曾经一起战斗、生活过的将士们一起。但是。他还不能……。他发誓,他会用后世的知识,令此时的华夏强盛。让华夏一族。站在世界之巅。

“英灵不灭,佑吾华夏!”

“英灵不灭。佑吾华夏!”陵园内外,十万将士振臂高呼着。在这呼声中,天地为之色变。

“丞相万岁!”

“子弟兵万岁!”

“万岁……!”陵园外,几十万百姓高呼着。他们深知如今幸福的生活得之不易,而这一切,是尊敬的丞相带领秦军将士,用生命,用鲜血换来的。这一刻,他们又怎能不高呼!

在这呼声中,祭奠在继续……。

血,是一种特殊的祭品。古人相信,血是有灵魂的,血能维持人或动物的生命,一旦失血,就意味着受伤甚至于死亡,好像血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作祭品的血有人血,也有牲血。

《周礼。大宗伯》曾有言:“以血祭祭社稷”。

血祭,盖以滴血于地,渗透到地下,达之于神。

这在后世从来不提倡的方式,在古代却是一种无法替代的神圣方式。

吼吼~,虎啸声中,一头斑斓猛虎,在典韦、许褚两位大将的牵制下,强行被拖到了祭台前。这位百兽之王,无助中挠着虎爪,在青石的地面留下一道道深深的印记。然而,它在英灵的祭坛前,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颅。

百官见之色变,他们只见过宰杀猪马牛羊,何曾见到后用王虎之血的祭奠。

而秦军将士的眼神闪烁着亢奋,唯有王虎的鲜血,才能配的上拭去的英魂!

然而,秦峰终止了王虎的血祭。

在众人不解的眼神中,他大步上前,在祭坛上取下玉刀。在人们惊讶的眼神注视下,他伸出左臂,在左手的脉门出,重重割了下去。

在众人震撼的注视下,鲜红的热血,涌了出来。

秦峰割脉,他的眼神深邃而又豪迈,他任凭自己的鲜血洒在了祭台上,高举右拳,呼道:“昔日,圣贤用血祭祭社稷,今日本相以血祭,祭英烈!”他目视远处林中的陵墓,喝道:“本相虽然此时无法与汝等一起,但本相之热血与汝等长存!”

司礼的华歆从来没有想到过,主公会这般做。他此刻的眼中,透露出狂热,他拿起散发着润洁之气的玉勺,跪在秦峰面前,小心翼翼接住那不断涌出的热血。当秦峰的热血注满玉勺,当他的热血灌注在祭坛中心“英魂之心”的时候,他的鲜血随着这深邃的心眼渗透入地下,通达于黄泉。

从来没有一位王者,用自己的血来祭奠。因为,他们认为他们是天子,是上天的儿子,而地上的一切都是他们的附属品。

陵园内外,十万将士,眼神中的震惊被狂热取代,他们高举起手中的利刃,振臂高呼,“以吾之名,为主公战!佑我华夏,万世长存!保吾社稷,死得其所!”

“战!”

“战!”

“战!”

“杀!”

“杀!”

“杀!”

天地,在勇士们的呼声中暗淡。

就连赵云等大将,亦是忍不住与士兵们一起高呼。而徐庶等文士,则是崇拜。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主公的战旗在整个华夏大地飘扬,在这战旗下汇聚着无畏的勇者。保佑着华夏,万世长存!

典韦、许褚无意识中,早就放开了对猛虎的束缚,而这只丛林之王,在秦军将士的呼声中,已经成了一只乖巧的大猫。

在这呼声中,秦峰张开能够包容天下的臂膀,炯炯有神的虎目,泛射着气吞天地之志。那点点坠地的热血,在阳光下散发着红色的光芒。

这一刻,他才是这里的王者,他才是无上的君王!

而一旁,大汉的帝王刘辩,此刻已经摇摇欲坠。在这呼声中,他仿佛亲眼见到,汉室的万里河山在离他远去。抬头处,那威武的战旗飘扬,其上硕大的“秦”字,是那么的刺眼。

“秦子进……。”这位大汉的帝王,缓缓闭上了眼睛,他再也不想张开,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