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席卷天下-第8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红墙黄瓦,画栏雕刻,所经之处皆是金碧辉煌。无数的殿宇楼阁,错落有致又雄伟壮观。阳光的照射,崭新的白玉,大理石散发着光华。人行走在上面,仿佛真的行走在九霄之上的天帝宫廷之中。

太和、保和、乾清、坤宁,这些庄重肃穆又熟悉的名字出现在一座座宏伟大殿的殿门上。

有这样的名字,是秦峰从后世真正的紫禁城轻手拈来。这些名字都有独特的意义,那是后世大文豪们搜肠刮肚想出来的。很多人都以为,这乾清宫,太和殿出自大清,其实,这些都是出自明朝的大文豪的脑袋里。大明,乃是汉人繁荣盛世里,不输于唐朝的存在。

秦峰要恢复汉人昔日的辉煌,所以他继承了这些名字。这些蕴含着炎黄文化及深远意义的名字,会随着徐徐升起的大秦帝国,传与四方。

在这个地广人稀,地大物博的时代。“所有的炎黄子孙都要富裕起来,那些曾经欺压过我们的人,必将付出代价。华夏,必将真正的崛起!”这是秦峰的华夏梦,也是千千万炎黄子孙的华夏梦。

弘武大帝秦峰已经实现了自己最初的梦想,而这座宏伟宫城,将成为他另一个梦想的开端。

第八百七十八章内廷那些事

迁入紫禁城,首先要祭祖。

秦峰率领百官来到太庙,古代祭祖繁琐,皇室更是繁琐百倍。

令百官疑惑的是,太庙之上,最少要追认三代祖先的祭坛上,只有一个牌位,书写“秦氏先祖”位。

“母亲、父亲,你们一定依旧在后世生活。儿子祭拜先祖,让秦家列祖列宗保佑你们,保佑儿子的江山,保佑华夏的子孙们……。”

秦峰祭拜之时,默默念叨着。

弘武皇帝的威严,让百官们也不敢多问,只是跟着三叩九拜秦氏祖先。没有秦氏祖先,就没有弘武皇帝,就没有大秦帝国,就没有他们,所以百官是要拜的。

一个时辰后,繁琐的祭祖仪式完毕。

按照礼制,这个时候,秦峰需要接受百姓的朝拜。

于是,弘武皇帝秦峰来到承天门,承天寓意“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是紫禁城的正门。

承天门的主体建筑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重檐歇山式,琉璃瓦顶的城楼,东西有九间大屋那么宽,南北有五间大屋那么深,取“九五”之数,象征弘武皇帝的尊严。

下面一层则是高达15米的城台。

城楼下有五个拱形城门洞,中间的城门洞最大,高九米,宽五米,坐落在邺都紫禁城中轴线上,唯有大秦皇帝可以进出。城楼前的护城河赐名御水河,河上在城楼对应的方向有七座汉白玉栏柱的石桥。中间最宽阔的只有皇帝能够通过,两旁两座专供皇亲国戚过往,再两旁的两座供千石以上的官员通行。其余人只能走最外侧的两座。

承天门外,则是能够容纳五六万人的广场。

秦峰在百官的拥簇下。通过左侧长达百阶的城楼梯道来到承天门上。城门楼正面有三十二扇,雕花网格的门窗。基座周围则是汉白玉栏杆。五十六根包浆巨柱整齐排列,雕刻着玉龙等珍奇鸟兽图案。

秦峰就在城楼正门外,承天门正门上站定。百官,则在城门楼边缘的两侧列队,文官在左边,武将在右边。

这时,有御林军,指引数以万计的百姓来到承天门外的广场上。这些百姓早已经按耐不住迫切的心情,他们炙热的眼神。望着承天门上的身影。那身影包裹在一团金色的光华中,正是这个人,为天下带来了全新的气象,让数以千万计的百姓,过上了安宁幸福的日子。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庆幸能够来到广场上的百姓拜倒在地,发自内心的喜悦,令他们的呼声充满了真切。

秦峰的心情难以用言词表达,他便如后世元首一般,就在城门上频频挥手。他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人民。正是因为如此,人民才会支持他。得到人民支持的人,不会失败。

百姓朝拜结束,秦峰又在百官的拥簇下返回太和殿。再接受百官朝拜后,迁宫的典礼就算结束了。

弘武皇帝迁宫典礼的盛况消息,很快传了出去。文人能够用自己所能够想出来的所有华丽的词语。描述紫禁城的宏伟,描述弘武皇帝的气象。

大秦国的子民。自然是弹冠相庆。

然而,东吴西蜀之地。就有人很不痛快了。

东吴,建业大吴皇宫。

“有钱就是好!”孙权得到消息后,这样想道。他不禁来到寝宫外,望着自己寒酸比紫禁城少说小七八倍的宫城。突然想起当年秦峰还是秦公的时候,来东吴迎娶孙尚香。“若当初没有输掉数以千万贯的财富,若是反而赢了秦子进千万贯,朕也能住上大宫殿!哎……,卑鄙的秦子进!”

西蜀,成都蜀汉皇宫。

刘备高坐在皇位上,望着这座举行朝会的宫殿,感觉地方小了,木料也不好,地板砖也不强。他甩着唯一一只肥大的气死如来佛的耳朵,说道:“为什么秦子进无耻,百姓反而敬仰他。朕一直都爱护百姓,反而背负了骂名。”

“被秦子进坑了呗!”诸葛亮怨念的想到。然而他如今也看出了根本的原因,像刘备这样的皇帝,虽然口头上大说特说爱护百姓,其实心向世家大族,内里,还是与世家大族一起剥削百姓的。

其实包括曹操在内,他们也想要同秦峰一样,打土豪分田地。百姓当初就是有土地的,只不过渐渐被兼并,如今就算再次拥有了土地,也不妨碍他们的统治。然而他们的崛起是依靠世家大族,他们的根基是世家大族。曹操等人,因此不能破坏自己的根基。而秦峰的崛起,从来没有依仗任何世家大族,他反而是因为百姓崛起的。所以,这个时代,也只有秦峰能够做到耕者有其田。

“一开始的道路就输了!”诸葛亮明悟了当初郭嘉明悟的,但他有多想道:“纵观华夏诸侯万千,也就出了秦子进一个妖孽,若没有他出现,天下形势决定不会是这个样子。”

“貌似秦峰出世后,天灾都少了许多!”诸葛亮每每遥望天空看星星算卦的时候,就会如此想到,“不过**多了……!”想到这里,诸葛亮眼前就浮现出秦峰似笑非笑又十分乐呵呵的诡异笑模样,每当秦子进露出这样的笑容,就有人要被坑了。袁绍如此,曹操如此,刘备如此,孙策,孙权都被跑掉。

诸葛亮猛然惊觉,全天下跟秦子进打过交道的,好像还没有不被坑的!

时光飞逝,转眼就到年三十,政务停止了办公,全大秦国陷入到过年的喜庆当中。邺都是在北方,皑皑白雪中本应该是冷冷清清的世界,但烟火爆竹声不断。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川流不息。各处市集更是人满为患。商贩个个喜笑颜开,直如后世过双十一的电商。

大秦国人人穿新衣。大人们手中提着大包小包的年货,跟着的小家伙举着鸡腿、糕点。过肥年。若是谁家中没有多少年货,便会被街坊邻居鄙视。因为这家人准不勤快,在大秦国只有懒惰的人过不上肥年。

“哎呦!”一个小家伙没拿稳,糕点掉在了地上。不知哪里窜出来一条小肥狗,闻了闻后,打了个响鼻一脸不屑的摇摇尾巴走了。心说俺是食肉动物,绝对不吃这样的杂食。

成都、建业没有下雪,也不冷,反而在年终岁末成了冷冷清清的世界。若不是偶尔出来几个赶马车的大户采办年货。只以为是到了鬼城。大户们穿新衣,炖牛羊准备过肥年。百姓们只是打上新的补丁当新衣服穿,一家人围着灶火,等着喝稀粥过年。稀粥好,只有过年的时候有,平日就是稀汤野菜。街上,有三五个破衣烂衫,灰头土脸,头发披散的人追着一条骨瘦如柴的小狗。“抓住它。过肥年!”

普通百姓欢欢喜喜过年,大秦国皇帝自然也不能免俗。

一更天的时候,紫禁城乾清宫热闹了起来。

乾清宫内,布置的是名贵金丝楠木的家具。个个雕的不是喷云吐雾的龙,就是踩着祥云的麒麟,饰物金玉满堂。地面则是擦的一尘不染光可鉴人的大理石地板。就在这金碧辉煌之中,弘武皇帝秦峰却是愁眉苦脸独自坐在一张大桌子上。这大桌子是有大讲究得。号称“金龙大宴桌”,桌布都是金丝制作的。桌子上的食物那叫一个丰盛。鸡鸭牛羊那都不算啥,熊掌鱼翅燕窝,才能勉强叫菜。

秦峰的金龙大桌下面,是蔡琰独自一席的玉凤桌,满满当当也都是菜,只不过盘子的尺寸就要比秦峰小一些。在下面,就是准太子秦琰的一桌。在下面则是众位皇妃围了两桌,规格就更小了。在下面则是老秦家的儿女,餐饮规格只比皇妃小那么一点。

在这大年夜里,老秦家一家子皆是规规矩矩的,眼观鼻鼻观口,仿佛不是在等着吃饭,而是在等着上供。就连岁数最小的,只有四岁半的八公主秦莲,九王子秦英也都不敢乱动。

秦峰要“发火”。

蔡琰暗暗对他摇头,这位大秦国的准皇后心里清楚,自己的夫君弘武皇帝心中不愿如此铺张浪费,并且更愿意一大家子围一张桌子吃饭。然而今时不同往日,这年夜饭不单单是为自己吃的,还是为天下吃的。平日里可以简简单单一些,但这个时候全天下都在看着,决不能失了皇家威仪。

弘武皇帝秦峰也清楚这事,这恐怕是他来到东汉吃的最腻歪的一顿了,他无奈的一摆手。旁边始终等待的大内总管德全,急忙躬身,拂尘一挥。一群宦官内侍,便开始进奉汤膳。先给弘武皇帝,再给准皇后、太子,接着是嫔妃、公主、皇子。次序一点不能乱,分量也有不同规格。

秦峰“艰难”的吃完称帝后的第一顿年夜饭,期间也就照例说了几句过年的喜庆话。饭后,秦峰望着一大桌子几乎没动的菜发愁,心说好几百贯没了。若是我自己吃,一年都吃不了几百贯。若是匀到寻常百姓头上,够一家子吃好几年了。

怪不得百姓穷。但凡当权者一年少吃喝一点,救济个千百万人不成问题。后世公款吃喝三千亿,三千亿可以救多少人?

贤惠的蔡琰看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