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席卷天下-第8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秉烛夜写,大过年的,秦峰开始完善大秦国的宫规,传到后世那就是祖制。

大年初一。

天刚刚亮的时候,秦峰便在辛宪英的服侍下起身。德全领着一大帮子宦官宫女躬身在一旁,他们心里清楚的很,这皇宫里除去天子的亲眷外,唯有辛史官最得天子欢心。

卯时,也就是五六点的时候,大秦国的文武百官来到了太和殿前的广场上。广场四周,早就在司礼宦官布置下,安排了仪仗乐器队伍,编钟、金鼓配着号角,庄严肃穆中又热闹非凡。

辰时,也就是七点的时候,秦峰的圣驾来到了太和殿,登上龙台宝座。大内总管德全拂尘一甩,呼道:“陛下有旨,传百官觐见!”

“陛下有旨,传百官觐见!”

一路少说七八个小宦官高呼,这才将秦峰的旨意,传达到殿外的广场上。

于是乎,百官分文武列成两队进入太和殿,依照品级站位不敢乱,跪地三叩九拜,给皇帝老儿秦峰拜年。

随后,徐庶作新年贺词,祝愿大秦弘武朝仙福永享,寿与天齐。而荀彧作去年的总结,弘武朝太平盛世,百姓安居乐业,税收五千万贯,军费开支三千万贯,政府用度一千万贯,结余岁入一千万贯。

如今大秦国的一贯大体相当于后世盛世时的一两银子,能够有一千万贯结余,秦峰还是很满意了。毕竟后世乾隆爷盛世继位的时候,也不过五千万两的国库。

百官喜气洋洋,心说我弘武皇英明睿智,大秦国蒸蒸日上,来日必然是能一统天下的。

于是乎,百官再次跪拜,祝愿大秦国千秋万代后,亦是喜气洋洋的弘武皇帝秦峰,便赏座赐茶。东汉的时候,已经有了在桃木板上写春联的习俗,秦峰一时兴起,便令人拿来大红的邺都纸,写了几个大大的福字,赐给诸位重臣。

典韦喜洋洋,直呼拿回家后,便裱起来挂在正堂之上。

百官心里就琢磨,大家都说典韦将军憨实,我看真是大智若愚。弘武皇帝百年后,这可就是太祖的赐字,还是“福”字,又这样的字挂在家里,那真就可以追随兴盛的大秦国一起,家族昌隆千秋万代了。没准啥时候出了错误,还能当免死金牌用。

同一时间,弘武皇帝的正妻蔡琰,也在乾清宫后的交泰殿里接受众位皇妃、百官妻子的朝拜。

而皇宫外,鞭炮声中,家家户户门前挂着大红色的春联木板。人们穿着新衣服,喜气洋洋的走亲访友,一时间,大秦国内,陷入到年后第一天的喜气之中。

第八百八十一章登基大典

弘武元年,二月初一,大秦国迎来了最盛大、最隆重的典礼:弘武皇帝的登基大典,同时也是大秦国的开国大典。

邺都外的天坛,几十万百姓来到了这里,同时大秦国各州也有观礼朝拜的队伍到来,一时间方圆十余里汇聚了百万观礼朝拜的百姓。那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彩旗招展,人山人海。

百姓们自发汇聚到了这里,昭示着大秦弘武朝的盛世初显。

天上脸盆子大的太阳公公大喜过望,球型虎躯巨震,撒发出春季里最最热烈的光芒。

天坛四周,二十万秦军将士拱卫,天坛直通邺都的大道两侧,十万秦军警戒。威武的将士个个盔甲鲜亮,手中刀枪如林泛着锋芒。雄纠纠气昂昂,向天下展示着大秦国的武运昌隆。

卯时的时候,秦峰便起驾出宫,百官拥簇着龙撵,数千人的仪仗队,华盖、旌旗在官道上绵延出去十余里,一眼望不到边。所过之处,秦军将士与百姓如浪头般拜倒在地,山呼万岁。

秦峰就站在龙撵上,接受着万民的朝拜,他奋斗了这么多年,终于,他迎来了这一天。

辰时的时候来到了天坛前。

秦峰登上天坛的时候,四周立刻静了下来。

首先是祭拜天地。

加上基座,几乎有三十丈的天坛大殿,旷古烁今十分宏伟。秦峰通过大殿前的丹桥进入殿旁一侧的祭天神坛内,当他来到坛内后,文武百官并司仪人员。一路小快步,从丹桥两侧的台阶进入坛内。

这时。六十四名手执羽扇,身穿儒衫的青年才俊来到大殿前的广场左侧列队。同时。咔咔的脚步声响起,六十四名精炼铠甲的魁梧勇士,右手提着开山大斧,左手持着虎纹大盾,来到大殿前的广场右侧列队。

两阵纵横各式八列。

羽扇儒衫者,代表着大秦国的文治才盛之气象。

武士者,代表着大秦国将士,追随弘武皇帝秦峰征伐天下的威武雄姿。

祭天神坛两侧设置着诸神神位,按照统属关系分为七组。每一组都有青色幔帐搭成神幄,两侧六组一边三组。拱卫中间的一组,这一组有正主位:天帝的神牌。两侧则是从神位,掌握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等神牌位。

每个神牌位前,都有三牲和美酒,鲜果,佳肴等大量供品。只是存放祭品的器物、礼器就高达一千余件。

神坛西南有檀香大鼎,东南有火柱天灯。檀香成雾色,将神坛笼罩如烟云飘渺之状,而烛火摇动期间,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祭天神坛前。秦峰双手叠加环在胸前,两个大拇指遥遥相对,郑重拜在正中的金色蒲团上。

这时。有司仪跪呈香柱。

秦峰把那香拿在手中,这一刻高擎拜香的弘武皇帝秦峰。他便代表着普天之下亿兆子民,请求皇天上帝为新兴的大秦国带来福祉。他由衷祈祷上天。“保佑朕的江山永固,国泰民安!”

弘武皇帝秦峰洪亮的声音传到了坛外四周的时候,天坛外的乐师团奏起庄严的乐声。早就等待在广场上的羽扇儒衫方阵跳起文德舞,魁梧的勇士一手拿斧头,一手执盾牌跳起武德舞。有节奏的舞步,表达了大秦国对上天的崇敬,同时又是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而这时,祭天神坛前的弘武皇帝秦峰起身,拿起坛上的明黄诏书展开。这时,徐庶、赵云等文武百官双手叠加放在地上,额头拜在手背上不动。他们微微颤动的身躯,昭示着心中的激荡。

弘武皇帝秦峰开始大声宣读祭天文:“臣奉天承运,开大秦国继位,当承三皇五帝之志,体恤华夏百姓之疾苦。治四季五行之气,艺五谷耕种,抚万民,度四方,开山通路接连天下……。”

“昔日,天下大乱,百姓民不聊生,在此华夏危难之际,赖天帝与四方神灵之护佑,助臣北逐患乱,南平叛逆。于是,才有了今日大秦国之太平盛世。更赖四季变化之神明,更替有序。和风细雨,应时而至。天不言而有信,地无语而物成。于是,这才有了我华夏大地,我大秦国五谷丰登,六畜蕃盛。百姓无饥寒之苦,国内无兵火之灾,此皆天帝诸神之所赐也。”

“今日,臣开国继位,为报答皇天诸神护佑之恩,臣特于此举行祭天大典。敬献玉璧、金圭、三牲六畜、清酒及五谷之实等各色祭品。乞皇天诸神共飨,护佑我大秦国泰民安!”

百官顿首拜道:“乞皇天诸神共飨,护佑我大秦国泰民安!”

祭天至此完毕。

有御林军统领许褚,带人抬出黄金龙椅,设置在三十丈高大的天坛主殿殿门处,面南摆放。

至此,祭天完毕,登基大典开始。

徐庶率文武百官,山呼拜道:“告祭天地礼成,请继皇帝位!”

秦峰表情庄重,但心里十分激荡。只见他这边刚刚放下祭天的祭文,后面百官呼啦啦全上来了。徐庶托着秦峰的左臂,赵云托着秦峰的右臂,其余百官都跟在侧后,众人喔喔呀呀拥簇秦峰来到主殿前。

百官拥簇着弘武皇帝秦峰来到龙椅上坐下,之后这才走下台阶,就在阶前依照品级排班。这时,华歆高举着一张金案来到秦峰面前跪地放好,只见金案上是明黄色的龙袍。随后,又有王朗激动的牙齿打颤,高举一张宝案,跪呈到秦峰面前,只见这宝案上,放置着华丽的冕冠。

秦峰就只能是庄重的端坐在龙椅上,目视前方。空洞洞看到啥神秘秘东西的眼神,心里却是在琢磨,这古代的礼节真是繁琐。若按照朕的想法,邺都城头上念念开国礼文也就成了。

然而。古时候皇权凌驾于一切之上。亿兆子民之上,只有弘武皇帝秦峰一人。所以。要彰显皇家威仪,能有多隆重就要有多隆重,能有多少程序就要有多少程序,程序越多越隆重,越能彰显帝王的威仪。

所以,当华歆、王朗等人跪着退回去后。文武之前的徐庶、赵云对视一眼,躬身重新上了台阶。徐庶跪在金案旁边,赵云跪在宝案旁边。秦峰就当没看到他们俩,眼神望着前方。

远处是百姓的呼声。近处是百官敬畏的目光。四周是飘扬的大秦国旗帜,庄重的乐声始终在天空回荡。在这一切之中,秦峰目空一切,又凌驾于一切之上的气势一览无余,做做架势,从来难不倒表演系毕业的秦峰。

“朕这是真皇帝,可就比演皇帝牛叉多了!”

于是,徐庶取来龙袍加在秦峰的身上。赵云捧着冕冠,小心翼翼为秦峰带好。

望着这两位身边的重臣。秦峰十分欣慰。

而徐庶、赵云可不敢去看秦峰,那样就是大不敬。两人下了台阶入班后,负责司仪的官员唱道:“排班!”

百官站位,捧着朝板列成文武两班。首先鞠躬。呜呜沉重的号角声响起后,百官立刻改鞠躬为跪拜,三拜。“吾皇万岁万万岁!”

这时,龙袍冕冠加身的秦峰。微抬手道:“平身。”

号角声停下,百官平身后。司仪又开始唱诺,于是群臣三跪九叩再来一遍。

礼毕,司仪引徐庶又来到弘武皇帝秦峰的龙座前,唱道:“跪。”于是,徐庶就跪在秦峰面前,又将手中朝板往腰间一插。

司仪传唱众官皆又跪拜。

这时候司仪捧出宝盒,打开取出里面的玉玺,授给徐庶。

徐庶急忙双手捧心状接过,又呈献给秦峰,进言道:“陛下登大位,臣等谨上玉玺”。

秦峰坐着都已经累的不行了,也不知古代这些人为什么这么能折腾。但为了皇帝的威仪,秦峰还需坚持下去。于是,秦峰拿过徐庶呈献的玉玺交给一旁的大内总管德全收入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