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席卷天下-第9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秦峰绝对不能坐视整个江南地区,数百万老弱饥荒中死去而不管。于是。他通过随军军机处发布诏令,命令各地军队,救援百姓第一,追击敌人第二。一定要做好各地,人灾后的重建工作。

同时,秦峰诏令后方,紧急调拨物资。并且,秦峰昭告天下。

弘武皇帝号召:“大秦的子民,应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希望大秦的子民,能够对江南的百姓施以援手。”

大秦的百姓,曾经贫穷过。大秦的百姓,在弘武皇帝的带领下,富裕了起来。

在弘武皇帝的诏令下,大秦千万户百姓,纷纷慷慨解囊,捐钱捐物。瞬间募集的物资之多,上至六部首辅,下至地方官员,膛目结舌。他们这才知道,大秦的百姓到底有多富裕。

其实,华夏历朝盛世之时,皆是十分富裕的。只不过他朝富裕的只有门阀大族,而弘武朝的百姓富裕。弘武皇帝通过战争中的破而后立,不立新的门阀士族,只为百姓而立。众所周知,门阀大族都是千方百计偷税漏税,还要明文规定士人不用赋税。钱财都让门阀士族捞去了,朝廷还混个屁。

所以,破而后立,多为百姓立,这非但不会影响弘武皇帝的统治,反而会巩固弘武朝的统治。

各地官员便将这些物资收集起来,运送到江南。

由于江南各地没有一个壮丁劳力,只有老弱病残,并且数量极大,分布极广。各地秦军要救援落难的这些百姓,所以依然是无法顺利追击各地逃跑的东吴门阀士族。

三日后。

豫章郡得到了第一批救援物资,秦峰立刻散出去十余万人,携带这些物资前往各村、乡救援百姓。

议事厅中。

秦峰阴沉着脸,“孙权夹带百姓,显然是要过海去夷洲了。”

三位军师闻言一惊,这才想到大秦海军部曾经通报过,在大海中有一块叫做夷洲的陆地,发现了吴军的身影。

郭嘉出班道:“皇上所言甚是。没有人口,孙权逃到夷洲也没有用。看来他是想要裹挟百姓过海,在夷洲落脚……。”

秦峰冷声道:“绝对不能允许孙权割据夷洲。我们虽然无法做到四处追击逃离的地方官军和门阀,但朕可以调集一支力量单追孙权。只要追上了孙权,一切事情就会迎刃而解!”

于是,秦峰令郭嘉留守,以军机处军师的身份,掌总指挥江南的救援。而秦峰调集了五万铁骑并有大秦之刃随行,一路南下,追击孙权。

第一千零三十章断后的陆逊

上饶县,孙权夹带的百姓全部集中在了这里。并且,江东各地门阀不断汇聚而来,短短的时间内,县城内就聚集了百万百姓。

东吴兵就在城头警戒巡逻,又在城外安营包围。整个县城,已经成了一个关押百姓的大囚笼。

城中只有百姓的哭声和私兵恶奴的谩骂,阴云笼罩着这个巨大的“监牢”。

“监牢”外,东吴兵营,大吴皇帝御帐。孙权龙椅高坐,帐中密密麻麻,站着百多名士族门阀的代表。

历来江南的门阀士族最是根深蒂固,有些家族在地方数百年,有些都能够追溯到春秋楚国时期。这些门阀牢牢掌控着土地和权利,掌控土地上的人,国家都不得不依仗他们。

小门阀都有武装家丁千人,大门阀几千人。而江东四大家族都来了,家丁四万多。这些江南门阀手中沾满了百姓的鲜血,他们因此恐惧爱民如子的弘武皇帝。所以,他们捣毁了家园、土地……,夹带百姓投奔大吴皇帝孙权。

因此,来到上饶后,孙权惊奇的发现,自己的力量成倍的暴涨。目前拥有官军四万,武装家丁八万,共计十二万武装力量。

这些门阀也都是拿出了家底,孙权一方面惊叹这些地方豪强的力量,一方面又有了自信。他认为,自己东山再起的机会来了。当周瑜汇报完近况后,孙权不免急问,“大都督,如今咱们兵强马壮。或可反戈一击……。”

周瑜吃了一惊,连连摆手。“皇上,虽然咱们拥有了一定的力量。但秦子进有暴兵百万,我们一时间无法与之抗衡。还是保存实力,撤退到夷洲,重新建立大吴国,励精图治,将来等到大陆有变,挥军反攻,最是稳妥。”

“大都督所言甚是……。”顾家的顾雍说道。

“皇上还是去夷洲吧。”张家的张温说道。

四大家族一开口,百多家门阀也是劝说孙权去夷洲。

孙权热乎乎迫切的心。冷下来后,便也感到众人说的有道理。不能拿好不容易收集起来的力量去冒险。同时,前去夷洲建国,对他有着致命的吸引力。“那夷洲在海外,或许朕的子孙后代,真的可以万世一系。”孙权不免想到。他也是饱读诗书,自古最长的周朝也就八百年,虽然夷洲小了点,但有利统治不是。

于是乎。孙权起身道:“既如此,传朕的旨意,午后立刻出发,尽快赶到金鸡山。派出探马先行一步。告知各地沿海船队,火速前往金鸡山集结……。”

周瑜笑道:“皇上请放心……。”他目视帐中百家门阀代表,“诸位家主早前在夷洲都是有安置的。相信诸位家主已经通知夷洲的本家船队来接人了……,是不是呀?”

百家门阀面露尴尬。纷纷点头。早在蜀国被灭的时候,这些门阀就开始准备后路了。而发现的新大陆夷洲显然是一个好地方。所以这些门阀将许多家产转移,以便在秦国攻吴的时候撤退。

孙权冷笑一声,挥了挥后,百家门阀拜了拜退了出去。待得这些人走后,只剩下朝廷文武的时候,孙权不免问道:“大都督,到达夷洲后这些人可靠吗?”

周瑜笑道:“皇上放心,这些人也不是一个心思,皇上牢牢控制住军权,想来在那夷洲,便如同在江东时候是一样的。”

孙权这才放心的点了点头。

这时,一名小校狂奔入帐,拜道:“启奏皇上,大事不好了。弘武皇帝秦峰,亲自率领五万铁骑出了豫章……。”

“坏了!”黄盖等人焦急了起来。

陆逊眼珠一转,说道:“看来大都督的计策已经成功拖住了秦军,只不过秦子进最终还是抽调了一支力量,想要追上皇上……。”

孙权碧眼一瞪,焦急道:“这可如何是好?”

周瑜琢磨了一番,“就如副都督所说,秦子进已经拿不出太多的力量。咱们只需拖住他的五万铁骑,就在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皇上去夷洲了。”

孙权点头的时候,一众文武脑筋开始急转弯。“这边拖住秦子进……。”

“那边全员离开去了夷洲……。”

也就是说,谁留下来拖住,谁就必然死在大陆上了。众人琢磨到这里心里一惊,谁也不敢吭声了。

陆逊首先想到了谁留下谁死,他顿时有了不祥的预感。

而孙权随后也琢磨了出来,这一次的断后任务,简直就是必死无疑的任务。大吴皇帝望着满帐追随孙氏多年的老臣,看模样他们也是琢磨了出来,孙权还真不好意思明着让这些人去送死。

于是,孙权打算自己不点名,让周瑜去点名背这个黑锅,他便向周瑜望去。

周瑜见到孙权的眼色,心里一惊,他心里就在想:“事情到了如今这个地步,若是本都督点两三个老将去送死,到达夷洲后,日子恐怕就不好混了。”他正在为难之时,便发现对面畏首畏尾的陆逊。

周瑜顿时大喜过望,反对孙权使眼色。

孙权顺着周瑜的眼色望过去的时候,就看到了惶恐不安的陆逊。孙权立刻就想起来,若不是陆逊,自己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拥有东吴水军的大吴,加上陆基防线,完全可以抵挡住秦军。

人若是恨一个人,那里管什么生死,孙权立刻阴沉着脸,对陆逊说道:“伯言,这是你将功赎罪的机会。若是能够拖住秦子进,你就是大吴的功臣。朕给你三万兵马,你若是能够杀了秦子进,朕封你为侯!”

陆逊苦着脸,心说别说给三万了,就是给三十万。就这些恶奴家丁,也不是秦军铁骑的对手。然而。皇上已经开了金口,若是不答应。豫章的百姓就是明证。直接就是叛国处死。

于其被诬陷一个叛国罪,倒不如示人以忠义。陆逊虽然一万个不愿意,但他依旧咬着牙,出班,大义凛然,慷慨就义的模样,大声拜道:“臣,愿为皇上、大吴,粉身碎骨!”

“好!”孙权击案而起。呼道:“我大吴有这样的忠臣,将来必能灭秦,还有谁,愿意为我大吴尽忠!”

程普、黄盖、韩当皆是三代老臣,此刻不约而同出班,拜道:“老臣愿为国尽忠,报效朝廷!”

孙权、周瑜一见大喜过望,心说这几个也活不了多少年了,正好发挥余热。也为年轻人腾腾地方。

于是,事情定了下来,陆逊为主将,程普、黄盖、韩当从旁协助。当事情完全定下来后。张休、朱然等小一辈立刻就全都跳了出来,一个个大喊要为国尽忠。

孙权十分欣慰。

张休、朱然便去“安慰”陆逊,“伯言兄为国尽忠。抢了兄弟们的机会,真是不够意思……。”

陆逊暗骂无耻。恨不得将这两个人大卸八块,眼皮一翻。“那么,本都督就将这机会让给两位贤弟了。”

张休二人脸色一变,“不不不……!”

陆逊也就摆脱这两人,冷着脸跑去质问周瑜,说道:“大都督,如何抵挡秦军?”陆逊心说你明着让我留下来送死,你总得拿出个对敌办法,若是没有办法,看你的脸往哪里放。

谁知周瑜早有定计,笑道:“副都督勿忧,秦军铁骑不可力敌,但咱们可以运用地势之利。这附近有三清山,又名少华山,七八百丈高。十分险要,易守难攻。”

“副都督就在山中安营,山中有信江源头,打猎也能自给自足,就能长期坚守。本都督将五千骑兵全给了你,再给你三万步卒。想那秦子进,怎能允许背后有这样一支武装力量。他必定会先攻三清山……,副都督只需坚守一月,就成全功。时间一到,副都督就可放开手脚,任意施为。”

陆逊琢磨这个策略的时候,周瑜又笑对孙权道:“秦子进曾创游击战,副都督坚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