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书-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梁。其玉帛牲各以其方色。其仪与南郊同。帝及后各以夕牲日之旦,太尉陈币,

告请其庙,以就配焉。其从祀之官,位皆南陛之东,西向。坛上设馔毕,太宰丞

设馔于其座。亚献毕,太常少卿乃于其所献。事毕,皆撤。又云,立春前五日,

于州大门外之东,造青土牛两头,耕夫犁具。立春,有司迎春于东郊,竖青幡于

青牛之傍焉。

后周五郊坛其崇及去国,如其行之数。其广皆四丈,其方俱百二十步。内壝

皆半之。祭配皆同后齐。星辰、七宿、岳镇、海渎、山林、川泽、丘陵、坟衍,

亦各于其方配郊而祀之。其星辰为坛,崇五尺,方二丈。岳镇为坎,方二丈,深

二尺。山林已下,亦为坎。坛,崇三尺,坎深一尺,俱方一丈。其仪颇同南郊。

冢宰亚献,宗伯终献,礼毕。

隋五时迎气。青郊为坛,国东春明门外道北,去宫八里。高八尺。赤郊为坛,

国南明德门外道西,去宫十三里,高七尺。黄郊为坛,国南安化门外道西,去宫

十二里,高七尺。白郊为坛,国西开远门外道南,去宫八里,高九尺。黑郊为坛,

宫北十一里丑地,高六尺。并广四丈。各以四方立日,黄郊以季夏土王日。祀其

方之帝,各配以人帝,以太祖武元帝配。五官及星三辰七宿,亦各依其方从祀。

其牲依方色,各用犊二,星辰加羊豕各一。其仪同南郊。其岳渎镇海,各依五时

迎气日,遣使就其所,祭之以太牢。

晋江左以后,乃至宋、齐相承,始受命之主,皆立六庙,虚太祖之位。宋武

初为宋王,立庙于彭城,但祭高祖已下四世。中兴二年,梁武初为梁公。曹文思

议:“天子受命之日,便祭七庙。诸侯始封,即祭五庙。”祠部郎谢广等并驳之,

遂不施用。乃建台,于东城立四亲庙,并妃郗氏而为五庙。告祠之礼,并用太牢。

其年四月,即皇帝位。谢广又议,以为初祭是四时常祭,首月既不可移易,宜依

前克日于东庙致斋。帝从之。遂于东城时祭讫,迁神主于太庙。始自皇祖太中府

君、皇祖淮阴府君、皇高祖济阴府君、皇曾祖中从事史府君、皇祖特进府君,并

皇考,以为三昭三穆,凡六庙。追尊皇考为文皇帝,皇妣为德皇后,庙号太祖。

皇祖特进以上,皆不追尊。拟祖迁于上,而太祖之庙不毁,与六亲庙为七,皆同

一堂,共庭而别室。春祀、夏礿、秋尝、冬烝并腊,一岁凡五,谓之时祭。三

年一禘,五年一袷,谓之殷祭。禘以夏,祫以冬,皆以功臣配。其仪颇同南郊。

又有小庙,太祖太夫人庙也。非嫡,故别立庙。皇帝每祭太庙讫,乃诣小庙,亦

以一太牢,如太庙礼。天监三年,尚书左丞何佟之议曰:“禘于首夏,物皆未成,

故为小。祫于秋冬,万物皆成,其礼尤大。司勋列功臣有六,皆祭于大烝,知祫

尤大,乃及之也。近代禘祫,并不及功臣,有乖典制。宜改。”诏从之。自是祫

祭乃及功臣。是岁,都令史王景之,列自江左以来,郊庙祭祀,帝已入斋,百姓

尚哭,以为乖礼。佟之等奏:“案《礼》国门在皋门外,今之篱门是也。今古殊

制,若禁凶服不得入篱门为太远,宜以六门为断。”诏曰:“六门之内,士庶甚

多,四时烝尝,俱断其哭。若有死者,棺器须来,既许其大,而不许其细也。到

斋日,宜去庙二百步断哭。”四年,何佟之议:“案《礼》未祭一日,大宗伯省

牲镬,祭日之晨,君亲牵牲丽碑。后代有冒暗之防,而人主犹必亲奉,故有夕牲

之礼。顷代人君,不复躬牵,相承丹阳尹牵牲,于古无取。宜依以未祭一日之暮,

太常省牲视镬,祭日之晨,使太尉牵牲出入也。少牢馈食,杀牲于庙门外,今

《仪注》诣厨烹牲,谓宜仪旧。”帝可其奏。佟之又曰:“郑玄云:‘天子诸侯

之祭礼,先有裸尸之事,乃迎牲。’今《仪注》乃至荐熟毕,太祝方执珪瓒裸地,

违谬若斯。又近代人君,不复躬行裸礼。太尉既摄位,实宜亲执其事,而越使卑

贱太祝,甚乖旧典。愚谓祭日之晨,宜使太尉先行裸献,乃后迎牲。”帝曰:

“裸尸本使神有所附。今既无尸,裸将安设?”佟之曰“如马、郑之意,裸虽献

尸,而义在求神。今虽无尸,求神之义,恐不可阙。”帝曰:“此本因尸以祀神。

今若无尸,则宜立寄求之所。”裸义乃定。佟之曰:“《祭统》云:‘献之属,

莫重于裸。’今既存尸卒食之献,则裸鬯之求,实不可阙。又送神更裸,经记无

文,宜依礼革。”奏未报而佟之卒。后明山宾复申其理。帝曰:“佟之既不复存,

宜从其议也。”自是始使太尉代太祝行裸而又牵牲。太常任昉又以未明九刻呈牲,

又加太尉裸酒,三刻施馔,间中五刻,行仪不办。近者临祭从事,实以二更,至

未明三刻方办。明山宾议:“谓九刻已疑太早,况二更非复祭旦。”帝曰:“夜

半子时,即是晨始。宜取三更省牲,余依《仪注》。”又有司以为三牲或离杙,

依制埋瘗,猪羊死则不埋。请议其制。司马褧等议,以为“牲死则埋,必在涤矣。

谓三牲在涤,死悉宜埋。”帝从之。五年,明山宾议:“樽彝之制,《祭图》唯

有三樽:一曰象樽,周樽也;二曰山罍,夏樽也;三曰著樽,殷樽也。徒有彝名,

竟无其器,直酌象樽之酒,以为珪瓒之实。窃寻裸重于献,不容共樽,宜循彝器,

以备大典。案礼器有六彝,春祠夏礿,裸用鸡彝鸟彝。王以珪瓒初裸,后以璋

瓒亚裸,故春夏两祭,俱用二彝。今古礼殊,无复亚裸,止循其二。春夏鸡彝,

秋冬牛彝,庶礼物备也。”帝曰:“鸡是金禽,亦主巽位。但金火相伏,用之通

夏,于义为疑。”山宾曰:“臣愚管,不奉明诏,则终年乖舛。案鸟彝是南方之

物,则主火位,木生于火,宜以鸟彝春夏兼用。”帝从之。七年,舍人周舍以为:

“《礼》“玉辂以祀,金辂以宾’,则祭日应乘玉辂。”诏下其议。左丞孔休源

议:“玉辂既有明文,而《仪注》金辂,当由宋、齐乖谬,宜依舍议。”帝从之。

又礼官司马筠议:“自今大事,遍告七庙,小事止告一室。”于是议以封禅,南、

北郊,祀明堂,巡省四方,御临戎出征,皇太子加元服,寇贼平荡,筑宫立阙,

纂戎戒严、解严,合十一条,则遍告七庙。讲武,修宗庙明堂,临轩封拜公王,

四夷款化贡方物,诸公王以愆削封,及诏封王绍袭,合六条,则告一室。帝从之。

九年,诏簠簋之实,以藉田黑黍。十二年,诏曰:“祭祀用洗匜中水盥,仍又涤

爵。爵以礼神,宜穷精洁,而一器之内,杂用洗手,外可详议。”于是御及三公

应盥及洗爵,各用一匜。十六年四月,诏曰:“夫神无常飨,飨于克诚,所以西

邻礿祭,实受其福。宗庙祭祀,犹有牲牢,无益至诚,有累冥道。自今四时烝

尝外,可量代。”八座议:“以大脯代一元大武。”八座又奏:“既停宰杀,无

复省牲之事,请立省馔仪。其众官陪列,并同省牲。”帝从之。十月,诏曰:

“今虽无复牲腥,犹有脯修之类,即之幽明,义为未尽。可更详定,悉荐时蔬。”

左丞司马筠等参议:“大饼代大脯,余悉用蔬菜。”帝从之。又舍人朱异议:

“二庙祀,相承止有一钅幵羹,盖祭祀之礼,应有两羹,相承止于一钅幵,即礼

为乖。请加熬油莼羹一钅幵。”帝从之。于是起至敬殿、景阳台,立七庙座。月

中再设净馔。自是讫于台城破,诸庙遂不血食。普通七年,祔皇太子所生丁贵嫔

神主于小庙。其仪,未祔前,先修坎室,改涂。其日,有司行扫除,开坎室,奉

皇考太夫人神主于坐。奠制币讫,众官入自东门,位定,祝告讫,撤币,埋于两

楹间。有司迁太夫人神主于上,又奉穆贵嫔神主于下,陈祭器,如时祭仪。礼毕,

纳神主,闭于坎室。陈制,立七庙,一岁五祠,谓春夏秋冬腊也。每祭共以一太

牢,始祖以三牲首,余唯骨体而已。五岁再殷,殷大祫而合祭也。初,文帝入嗣,

而皇考始兴昭烈王庙在始兴国,谓之东庙。天嘉四年,徙东庙神主,祔于梁之小

庙,改曰国庙。祭用天子仪。

后齐文襄嗣位,犹为魏臣,置王高祖秦州使君、王曾祖太尉武贞公、王祖太

师文穆公、王考相国献武王,凡四庙。文宣帝受禅,置六庙:曰皇祖司空公庙、

皇祖吏部尚书庙、皇祖秦州使君庙、皇祖文穆皇帝庙、太祖献武皇帝庙、世宗文

襄皇帝庙,为六庙。献武已下不毁,已上则递毁。并同庙而别室。既而迁神主于

太庙。文襄文宣,并太祖之子,文宣初疑其昭穆之次,欲别立庙。众议不同。至

二年秋,始祔太庙。春祠、夏礿、秋尝、冬烝,皆以孟月,并腊,凡五祭。禘

祫如梁之制。每祭,室一太牢,始以皇后预祭。河清定令,四时祭庙禘祭及元日

庙庭,并设庭燎二所。

王及五等开国,执事官、散官从三品已上,皆祀五世。五等散品及执事官、

散官正三品已下从五品已上,祭三世。三品已上,牲用一太牢,五品已下,少牢。

执事官正六品已下,从七品已上,祭二世,用特牲。正八品已下,达于庶人,祭

于寝,牲用特肫,或亦祭祖祢。诸庙悉依其宅堂之制,其间数各依庙多少为限。

其牲皆子孙见官之牲。

后周之制,思复古之道,乃右宗庙而左社稷。置太祖之庙,并高祖已下二昭

二穆,凡五。亲尽则迁。其有德者谓之祧,庙亦不毁。闵帝受禅,追尊皇祖为德

皇帝,文王为文皇帝,庙号太祖。拟已上三庙递迁,至太祖不毁。其下相承置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