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书-第1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功,南北左右,兼四名之别,梼杌乘车,擅一家之称。国恶虽讳,君举必书,故

贼子乱臣,天下大惧,元龟明镜,昭然可察。及三郊递袭,五胜相沿,俱称百谷

之主,并以四海自任,重光累德,何世无哉!

逮有梁之君临天下,江左建国,莫斯为盛。受命在于一君,继统传乎四主,

克昌四十八载,馀祚五十六年。武皇帝出自诸生,爰升宝历,拯百王之弊,救万

姓之危,反浇季之末流,登上皇之独道。朝多君子,野无遗贤,礼乐必备,宪章

咸举。弘深慈于不杀,济大忍于无刑,荡荡巍巍,可为称首。属阴戎入颍,羯胡

侵洛,沸腾碜黩,三季所未闻,扫地滔天,一元之巨厄。廊庙有序,翦成狐兔之

场,珪帛有仪,碎夫犬羊之手。福善积而身祸,仁义在而国亡。岂天道欤?岂人

事欤?尝别论之,在《序论》之卷。

先君昔在前代,早怀述作,凡撰《齐书》为五十卷;《梁书》纪传,随事勒

成,及阙而未就者,《目录》注为一百八卷。梁室交丧,坟籍销尽。冢壁皆残,

不准无所盗,帷囊同毁,陈农何以求!秦儒既坑,先王之道将坠,汉臣徒请,口

授之文亦绝。所撰之书,一时亡散。有陈初建,诏为史官,补阙拾遗,心识口诵。

依旧目录,更加修撰,且成百卷,已有六帙五十八卷,上秘阁讫。

善心早婴荼蓼,弗荷薪构,太建之末,频抗表闻,至德之初,蒙授史任。方

愿油素采访,门庭记录,俯励弱才,仰成先志;而单宗少强近,虚室类原、颜,

退屏无所交游,栖迟不求进益。假班嗣之书,徒闻其语,给王隐之笔,未见其人。

加以庸琐凉能,孤陋末学,忝职郎署,兼撰《陈史》,致此书延时,未即成续。

祯明二年,以台郎入聘,值本邑沦覆,他乡播迁,行人失时,将命不复。望都亭

而长恸,迁别馆而悬壶。家史旧书,在后焚荡。今止有六十八卷在,又并缺落失

次。自入京已来,随见补葺,略成七十卷。《四帝纪》八卷,《后妃》一卷,

《三太子录》一卷,为一帙十卷。《宗室王侯列传》一帙十卷。《具臣列传》二

帙二十卷。《外戚传》一卷,《孝德传》一卷,《诚臣传》一卷,《文苑传》二

卷,《儒林传》二卷,《逸民传》一卷,《数术传》一卷,《藩臣传》一卷,合

一帙十卷。《止足传》一卷,《列女传》一卷,《权幸传》一卷,《羯贼传》二

卷,《逆臣传》二卷,《叛臣传》二卷,《叙传论述》一卷,合一帙十卷。凡称

史臣者,皆先君所言,下称名案者,并善心补阙。别为《叙论》一篇,托于《叙

传》之末。

十年,又从至怀远镇,加授朝散大夫。突厥围雁门,摄左亲卫武贲郎将,领

江南兵宿卫殿省。驾幸江都郡,追叙前勋,授通议大夫。诏还本品,行给事郎。

十四年,化及杀逆之日,隋官尽诣朝堂谒贺,善心独不至。许弘仁驰告之曰:

“天子已崩,宇文将军摄政,合朝文武莫不咸集。天道人事,自有代终,何预于

叔而低徊若此!”善心怒之,不肯随去。弘仁反走上马,泣而言曰:“将军于叔

全无恶意,忽自求死,岂不痛哉!”还告唐奉义,以状白化及,遣人就宅执至朝

堂。化及令释之,善心不舞蹈而出。化及目送之曰:“此人大负气。”命捉将来,

骂云:“我好欲放你,敢如此不逊!”其党辄牵曳,因遂害之,时年六十一。及

越王称制,赠左光禄大夫、高阳县公,谥曰文节。

善心母范氏,梁太子中舍人孝才之女,少寡养孤,博学有高节。高祖知之,

敕尚食每献时新,常遣分赐。尝诏范入内,侍皇后讲读,封永乐郡君。及善心遇

祸,范年九十有二,临丧不哭,抚柩曰:“能死国难,我有儿矣。”因卧不食,

后十馀日亦终。

○李文博

博陵李文博,性贞介鲠直,好学不倦,至于教义名理,特所留心。每读书至

治乱得失,忠臣列士,未尝不反覆吟玩。开皇中,为羽骑尉,特为吏部侍郎薛道

衡所知,恒令在听事帷中披检书史,并察己行事。若遇治政善事,即抄撰记录,

如选用疏谬,即委之臧否。道衡每得其语,莫不欣然从之。后直秘书内省,典校

坟籍,守道居贫,晏如也。虽衣食乏绝,而清操逾厉,不妄通宾客,恒以礼法自

处,侪辈莫不敬惮焉。道衡知其贫,每延于家,给以资费。文博商略古今,治政

得失,如指诸掌,然无吏干。稍迁校书郎。后出为县丞,遂得下考,数岁不调。

道衡为司隶大夫,遇之于东都尚书省,甚嗟愍之,遂奏为从事。因为齐王司马李

纲曰:“今日遂遇文博,得奏用之。”以为欢笑。其见赏知音如此。在洛下,曾

诣房玄龄,相送于衢路。玄龄谓之曰:“公生平志尚,唯在正直,今既得为从事,

故应有会素心。比来激浊扬清,所为多少?”文博遂奋臂厉声曰:“夫清其流者

必洁其源,正其末者须端其本。今治源混乱,虽日免十贪郡守,亦何所益!”其

瞽直疾恶,不知忌讳,皆此类也。于时朝政浸坏,人多赃贿,唯文博不改其操,

论者以此贵之。遭离乱播迁,不知所终。

初,文博在内校书,虞世基子亦在其内,盛饰容服,而未有所却。文博因从

容问之年纪,答云:“十八。”文博乃谓之曰:“昔贾谊当此之年,议论何事?

君今徒事仪容,故何为者!”又秦孝王妃生男,高祖大喜,颁赐群官各有差。文

博家道屡空,人谓其悦,乃云:“赏罚之设,功过所归,今王妃生男,于群官何

事,乃妄受赏也!”其循名责实,录过计功,必使赏罚不滥,功过无隐者皆尔。

文博本为经学,后读史书,于诸子及论尤所该洽。性长议论,亦善属文,著《治

道集》十卷,大行于世。

史臣曰:明克让、魏澹等,或博学洽闻,词藻赡逸,既称燕赵之俊,实曰东

南之美。所在见宝,咸取禄位,虽无往非命,盖亦道有存焉。澹之《魏书》,时

称简正,条例详密,足传于后。此外诸子,各有记述,虽道或小大,皆志在立言,

美矣。

 卷五十九 列传第二十四

○炀三子

炀帝三男,萧皇后生元德太子昭、齐王暕,萧嫔生赵王杲。

元德太子昭,炀帝长子也,生而高祖命养宫中。三岁时,于玄武门弄石师子,

高祖与文献后至其所。高祖适患腰痛,举手凭后,昭因避去,如此者再三。高祖

叹曰:“天生长者,谁复教乎!”由是大奇之。高祖尝谓曰:“当为尔娶妇。”

昭应声而泣。高祖问其故,对曰:“汉王未婚时,恒在至尊所,一朝娶妇,便则

出外。惧将违离,是以啼耳。”上叹其有至性,特钟爱焉。

年十二,立为河南王。仁寿初,徙为晋王,拜内史令,兼左卫大将军。后三

年,转雍州牧。炀帝即位,便幸洛阳宫,昭留守京师。大业元年,帝遣使者立为

皇太子。昭有武力,能引强弩。性谦冲,言色恂恂,未尝忿怒。有深嫌可责者,

但云“大不是”。所膳不许多品,帷席极于俭素。臣吏有老父母者,必亲问其安

否,岁时皆有惠赐。其仁爱如此。明年,朝于洛阳。后数月,将还京师,愿得少

留,帝不许,拜请无数。体素肥,因致劳疾。帝令巫者视之,云:“房陵王为祟。”

未几而薨。诏内史侍郎虞世基为哀册文曰:

维大业二年七月癸丑朔二十三日,皇太子薨于行宫。粤三年五月庚辰朔六日,

将迁座于庄陵,礼也。蜃綍宵载,鹤关晓辟,肃文物以具陈,俨宾从其如昔。皇

帝悼离方之云晦,嗟震宫之亏象,顾守器以长怀,临登馂而兴想。先远戒日,占

谋允从,庭彝彻祖,阶所收重,抗铭旌以启路,动徐轮于振容。揆行度名,累德

彰谥,爰诏史册,式遵典志,俾浚哲之徽猷,播长久乎天地。其辞曰:

宸基峻极,帝绪会昌。体元袭圣,仪耀重光。气秀春陆,神华少阳。居周轶

诵,处汉韬庄。有纵生知,诞膺惟睿。性道觿日,几深绮岁。降迹大成,俯情多

艺。树亲建国,命懿作藩。威蕤先路,舄奕渠门。庸服有纪,分器惟尊。风高楚

殿,雅盛梁园。睿后膺储,天人协顺。本茂条远,基崇体峻。改王参墟,奄有唐、

晋。在贵能谦,居冲益慎。封畿千里,阊阖九重。神州王化,禁旅军容。瞻言偃

草,高视折冲。帷扆清秘,亲贤允属。泛景风澜,飞华螭玉。挥翰泉涌,敷言藻

缛。式是便烦,思谋启沃。洪惟积德,丰衍繁祉。粤自天孙,光升元子。绿车逮

事,翠缨奉祀。肃穆满容,仪形让齿。礼乐交畅,爱敬兼资。优游养德,恭己承

仪。南山聘隐,东序尊师。有粹神仪,深穆其度。显显观德,温温审谕。炯戒齐

箴,留连王赋。入监出抚,日就月将。冲情玉裕,令问金相。宜绥景福,永作元

良。神理冥漠,天道难究。仁不必寿,善或愆祐。遽瑶山之颓坏,忽桂宫之毁构。

痛结幽明,悲缠宇宙。恸皇情之深悯,摧具僚其如疚。呜呼哀哉!回环气朔,荏

苒居诸。沾零露于瑶围,下申霜于玉除。夜漏尽兮空阶曙,晓月悬兮帷殿虚。呜

呼哀哉!将宁甫竁,长违望苑。渡渭涘于造舟,遵长平之修坂。望鹤驾而不追,

顾龙楼而日远。呜呼哀哉!永隔存没,长分古今。去荣华于人世,即潜之幽

深。霏夕烟而稍起,惨落景而将沉。听哀挽之凄楚,杂灌木之悲吟。纷徒御而流

袂,欷缨弁以沾衿。呜呼哀哉!九地黄泉,千年白日。虽金石之能久,终天壤乎

长毕。敢图芳于篆素,永飞声而腾实。

帝深追悼。

有子三人,韦妃生恭皇帝,大刘良娣生燕王倓,小刘良娣生越王侗。

燕王倓字仁安。敏慧美姿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