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书-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今四海乂安,五戎勿用,理宜弘风训俗,导德齐礼,缀往圣之旧章,兴先王

之茂则。尚书左仆射、越国公杨素,尚书右仆射、邳国公苏威,吏部尚书、奇章

公牛弘,内史侍郎薛道衡,秘书丞许善心,内史舍人虞世基,著作郎王劭,或任

居端揆,博达古今,或器推令望,学综经史,委以裁缉,实允佥议。可并修定五

礼。”壬寅,葬献皇后于太陵。十二月癸巳,上柱国、益州总管蜀王秀废为庶人。

交州人李佛子举兵反,遣行军总管刘方讨平之。

三年春二月己卯,原州总管、比阳县公庞晃卒。戊子,以大将军、蔡阳郡公

姚辩为左武候大将军。夏五月癸卯,诏曰:“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德,

昊天罔极。但风树不静,严敬莫追,霜露既降,感思空切。六月十三日,是朕生

日,宜令海内为武元皇帝、元明皇后断屠。”六月甲午,诏曰:

《礼》云:“至亲以期断。”盖以四时之变易,万物之更始,故圣人象之。

其有三年,加隆尔也。但家无二尊,母为厌降,是以父存丧母,还服于期者,服

之正也,岂容期内而更小祥!然三年之丧而有小祥者,《礼》云:“期祭,礼也。

期而除丧,道也。”以是之故,虽未再期,而天地一变,不可不祭,不可不除。

故有练焉,以存丧祭之本。然期丧有练,于理未安。虽云十一月而练,乃无所法

象,非期非时,岂可除祭。而儒者徒拟三年之丧,立练禫之节,可谓苟存其变,

而失其本,欲渐于夺,乃薄于丧。致使子则冠练去绖,黄里縓缘,绖则布葛在

躬,粗服未改。岂非绖哀尚存,子情已夺,亲疏失伦,轻重颠倒!乃不顺人情,

岂圣人之意也!故知先圣之礼废于人邪,三年之丧尚有不行之者,至于祥练之节,

安能不坠者乎?《礼》云:“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而大夫士之丧父母,乃

贵贱异服。然则礼坏乐崩,由来渐矣。所以晏平仲之斩粗浚淅衔街抢瘢

文公之服三年,其臣咸所不欲。盖由王道既衰,诸侯异政,将逾越于法度,恶礼

制之害己,乃灭去篇籍,自制其宜。遂至骨肉之恩,轻重从俗,无易之道,隆杀

任情。况孔子没而微言隐,秦灭学而经籍焚者乎!有汉之兴,虽求儒雅,人皆异

说,义非一贯。又近代乱离,唯务兵革,其于典礼,时所未遑。夫礼不从天降,

不从地出,乃人心而已者,谓情缘于恩也。故恩厚者其礼隆,情轻者其礼杀。圣

人以是称情立文,别亲疏贵贱之节。自臣子道消,上下失序,莫大之恩,逐情而

薄,莫重之礼,与时而杀。此乃服不称丧,容不称服,非所谓圣人缘恩表情,制

礼之义也。

然丧与易也,宁在于戚,则礼之本也。礼有其余,未若于哀,则情之实也。

今十一月而练者,非礼之本,非情之实。由是言之,父存丧母,不宜有练。但依

礼十三月而祥,中月而禫。庶以合圣人之意,达孝子之心。

秋七月丁卯,诏曰:

日往月来,唯天所以运序;山镇川流,唯地所以宣气。运序则寒暑无差,宣

气则云雨有作,故能成天地之大德,育万物而为功。况一人君于四海,睹物欲运,

独见致治,不藉群才,未之有也。是以唐尧钦明,命羲、和以居岳,虞舜叡德,

升元、凯而作相。伊尹鼎俎之媵,为殷之阿衡,吕望渔钓之夫,为周之尚父。此

则鸣鹤在阴,其子必和,风云之从龙虎,贤哲之应圣明。君德不回,臣道以正,

故能通天地之和,顺阴阳之序,岂不由元首而有股肱乎?自王道衰,人风薄,居

上莫能公道以御物,为下必踵私法以希时。上下相蒙,君臣义失,义失则政乖,

政乖则人困。盖同德之风难嗣,离德之轨易追,则任者不休,休者不任,则众口

铄金,戮辱之祸不测。是以行歌避代,辞位灌园,卷而可怀,黜而无愠,放逐江

湖之上,沈赴河海之流,所以自洁而不悔者也。至于闾阎秀异之士,乡曲博雅之

儒,言足以佐时,行足以励俗,遗弃于草野,堙灭而无闻,岂胜道哉!所以览古

而叹息者也。方今区宇一家,烟火万里,百姓乂安,四夷宾服,岂是人功,实乃

天意。朕惟夙夜祗惧,将所以上嗣明灵,是以小心励己,日慎一日。以黎元在念,

忧兆庶未康,以庶政为怀,虑一物失所。虽求傅岩,莫见幽人,徒想崆峒,未闻

至道。唯恐商歌于长夜,抱关于夷门,远迹犬羊之间,屈身僮仆之伍。其令州县

搜扬贤哲,皆取明知今古,通识治乱,究政教之本,达礼乐之源。不限多少,不

得不举。限以三旬,咸令进路。征召将送,必须以礼。

八月壬申,上柱国、检校幽州总管、落丛郡公燕荣以罪伏诛。九月壬戌,置

常平官。甲子,以营州总管韦冲为民部尚书。十二月癸酉,河南诸州水,遣纳言

杨达赈恤之。

四年春正月丙辰,大赦。甲子,幸仁寿宫。乙丑,诏赏罚支度,事无巨细,

并付皇太子。夏四月乙卯,上不豫。六月庚申,大赦天下。有星入月中,数日而

退。长人见于雁门。秋七月乙未,日青无光,八日乃复。己亥,以大将军段文振

为云州总管。甲辰,上以疾甚,卧于仁寿宫,与百僚辞诀,并握手殻ъぁ6∥矗

崩于大宝殿,时年六十四。遗诏曰:

嗟乎!自昔晋室播迁,天下丧乱,四海不一,以至周、齐,战争相寻,年将

三百。故割疆土者非一所,称帝王者非一人,书轨不同,生人涂炭。上天降鉴,

爰命于朕,用登大位,岂关人力!故得拨乱反正,偃武修文,天下大同,声教远

被,此又是天意欲宁区夏。所以昧旦临朝,不敢逸豫,一日万机,留心亲览,晦

明寒暑,不惮劬劳,匪曰朕躬,盖为百姓故也。王公卿士,每日阙庭,刺史以下,

三时朝集,何尝不罄竭心府,诫敕殷勤。义乃君臣,情兼父子。庶藉百僚智力,

万国欢心,欲令率土之人,永得安乐,不谓遘疾弥留,至于大渐。此乃人生常分,

何足言及!但四海百姓,衣食不丰,教化政刑,犹未尽善,兴言念此,唯以留恨。

朕今年逾六十,不复称夭,但筋力精神,一时劳竭。如此之事,本非为身,止欲

安养百姓,所以致此。人生子孙,谁不爱念,既为天下,事须割情。勇及秀等,

并怀悖恶,既知无臣子之心,所以废黜。古人有言:“知臣莫若于君,知子莫若

于父。”若令勇、秀得志,共治家国,必当戮辱遍于公卿,酷毒流于人庶。今恶

子孙已为百姓黜屏,好子孙足堪负荷大业。此虽朕家事,理不容隐,前对文武侍

卫,具已论述。皇太子广,地居上嗣,仁孝著闻,以其行业,堪成朕志。但令内

外群官,同心戮力,以此共治天下,朕虽瞑目,何所复恨。但国家事大,不可限

以常礼。既葬公除,行之自昔,今宜遵用,不劳改定。凶礼所须,才令周事。务

从节俭,不得劳人。诸州总管、刺史已下,宜各率其职,不须奔赴。自古哲王,

因人作法,前帝后帝,沿革随时。律令格式,或有不便于事者,宜依前敕修改,

务当政要。呜呼,敬之哉!无坠朕命!

乙卯,发丧。河间杨柳四株无故黄落,既而花叶复生。八月丁卯,梓宫至自

仁寿宫。丙子,殡于大兴前殿。冬十月己卯,合葬于太陵,同坟而异穴。

上性严重,有威容,外质木而内明敏,有大略。初,得政之始,群情不附,

诸子幼弱,内有六王之谋,外致三方之乱。握强兵、居重镇者,皆周之旧臣。上

推以赤心,各展其用,不逾期月,克定三边,未及十年,平一四海。薄赋敛,轻

刑罚,内修制度,外抚戎夷。每旦听朝,日昃忘倦,居处服玩,务存节俭,令行

禁止,上下化之。开皇、仁寿之间,丈夫不衣绫绮,而无金玉之饰,常服率多布

帛,装带不过以铜铁骨角而已。虽啬于财,至于赏赐有功,亦无所爱吝。乘舆四

出,路逢上表者,则驻马亲自临问。或潜遣行人采听风俗,吏治得失,人间疾苦,

无不留意。尝遇关中饥,遣左右视百姓所食。有得豆屑杂糠而奏之者,上流涕以

示群臣,深自咎责,为之撤膳,不御酒肉者殆将一期。及东拜太山,关中户口就

食洛阳者,道路相属。上敕斥候,不得辄有驱逼。男女参厕于仗卫之间,逢扶老

携幼者,辄引马避之,慰勉而去。至艰险之处,见负担者,遽令左右扶助之。其

有将士战没,必加优赏,仍令使者就家劳问。自强不息,朝夕孜孜,人庶殷繁,

帑藏充实。虽未能臻于至治,亦足称近代之良主。然天性沉猜,素无学术,好为

小数,不达大体,故忠臣义士,莫得尽心竭辞。其草创元勋及有功诸将,诛夷罪

退,罕有存者。又不悦诗书,废除学校,唯妇言是用,废黜诸子。逮于暮年,持

法尤峻,喜怒不常,过于杀戮。尝令左右送西域朝贡使出玉门关,其人所经之处,

或受牧宰小物,馈遗鹦鹉、麖皮、马鞭之属,上闻而大怒。又诣武库,见署中芜

秽不治,于是执武库令及诸受遗者,出开远门外,亲自临决,死者数十人。又往

往潜令人赂遗令史府史,有受者必死,无所宽贷。议者以此少之。

史臣曰:高祖龙德在田,奇表见异,晦明藏用,故知我者希。始以外戚之尊,

受托孤之任,与能之议,未为当时所许,是以周室旧臣,咸怀愤惋。既而王谦固

三蜀之阻,不逾期月,尉迥举全齐之众,一战而亡,斯乃非止人谋,抑亦天之所

赞也。乖兹机运,遂迁周鼎。于时蛮夷猾夏,荆、扬未一,劬劳日昃,经营四方。

楼船南迈,则金陵失险,骠骑北指,则单于款塞,《职方》所载,并入疆理,

《禹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