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现代文学史-第1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板话及其他》,1946年8月16日上海《文汇报》副刊《笔会》)一九四七年七月,晋冀鲁豫边区文联召开会议,号召文艺创作向赵树理方向迈进。八月,边区政府以唯一的文教作品特等奖授予赵树理的小说。赵树理成了解放区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被迅速翻译介绍到国外。从长期默默无闻,到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不只是他个人不懈努力的成果,还鲜明地标志着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革命文学运动从指导思想、读者对象到作品内容各个方面正在发生的重大变化。

《小二黑结婚》描写根据地一对青年男女小二黑和小芹,为冲破封建传统、争取婚姻自主的斗争,这场斗争由于受到金旺等恶霸的迫害和家庭的阻挠而发生了波折。作品生动地塑造了农民中落后人物的形象。二诸葛是个善良但胆小怕事的老农。他要维护家长的权威和包办婚姻制度。由于迷信,他反对小二黑与小芹结合。三仙姑则是一个沾染着好逸恶劳等恶习的妇女。她用装神弄鬼掩护轻浮放浪的行为,为贪财而出卖女儿。这两个人物形象的真实塑造,深刻揭示了农村小生产者精神上的落后面,从一个方面表明实行民主改革、移风易俗的重要意义。但是,无论是恶霸的逞凶或家庭的阻挠,都无法压制小二黑和小芹争取自由与幸福的意志。他们坚强不屈地进行斗争,在民主政权的支持下,终于取得了胜利。落后的家庭中成长了进步的新一代,表明了旧事物的崩溃之势。作品描写恶霸势力受到应有的惩罚。落后的阻挡社会进步的人物,也陷于逐渐觉醒的群众包围之中,受到了应有的嘲弄和批判,并终于被迫实行自我改造。从《伤逝》描写子君、涓生这一对城市知识青年为自由结合进行斗争而失败,到《小二黑结婚》中农村男女青年争取个性解放获得胜利,可以量出中国革命在二十多年间所迈出的巨大步伐。《小二黑结婚》热情地歌颂了民主政权的力量,歌颂了农村社会的长足进步,歌颂了新一代农民的成长;因而立即得到农村中要求民主改革的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的热烈欢迎。

《李有才板话》通过阎家山改选村政权和实行减租减息中的曲折过程,深刻地反映了抗战时期农村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阎家山是阎锡山统治下山西农村的缩影,这里的封建统治根深蒂固。抗战后虽然成了敌后根据地,但恶霸地主阎恒元仍然依仗地的势力和影响,采用更加狡猾的手段,维持他的统治。他退居幕后,安插亲信,操纵村政权,瞒过了章工作员,为非作歹。阎家山实行上依然是阎家天下,却居然还得到一个“模范村”的光荣招牌。作品相当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地主的凶狠狡诈的反动本质,在“丈地”一节中把阎恒元的诡计多端刻划得入木三分。但是在党的影响下,农民群众已经开始觉醒。象老秦这样精神上被腐蚀、被压服,把剥削视为天经地义的人,已经不代表阎家山农民的主导方面了。李有才和围绕着他的“小字辈”人物,尽管还受着严重的压抑,却都迫切要求冲决封建牢笼,争取翻身解放。作品着力塑造了李有才的形象,他了解农村的社会、历史状况,有一定的阅历和斗争经验,性格豪爽但又冷静深沉。因而在阶级力量对比不利时,只是用抛“冷话”,即冷嘲的方式来表示自己的不满与抗争。作者还把他塑造成一个民间艺人,他的卓越的艺术才干和黑暗环境的逼迫,使他用快板的特殊武器进行斗争。作品中许多段快板既是情节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塑造李有才形象的重要手段。这些快板所表现出来的鲜明的爱憎感情,风趣幽默的风格,正是李有才个性特征的重要方面。“小字辈”人物是李有才快板的热心的传播者,他们的政治积极性更高,斗争性更强;作为新一代的农民,在农村民主革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阎家山农民不能得到真正的翻身,关键在于负责领导工作的章工作员,犯了主观主义,脱离群众,因而不能贯彻党的阶级路线。他没有发现李有才和“小字辈”人物,却依靠了阎恒元的势力。作品塑造了长工出身的党的农村干部老杨的形象,有意地把他与章工作员进行对比。他的强烈的阶级爱憎,朴实深入的工作作风,处处与群众打成一片的优良品质,一举一动无不表现出从农民中成长起来的党的干部的特色。老杨迅速地找到了农民中的革命分子,依靠他们发动组织群众,只用了三天时间就斗倒了阎恒元,掀掉了压在农民身上的封建磐石。这个有声有色的过程,有力地说明了当党的正确的路线、政策,一旦与广大农民真正结合在一起,立即就产生出巨大的物质力量,足以创造出空前的奇迹。《李有才板话》虽然只描写一个小小村庄的斗争,所蕴含的思想却是发人深思的。

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描写太行山区一个村庄从大革命失败后到抗战胜利近二十年间所发生的变化,在更为广阔的背景上描写阎锡山统治下山西政局的动荡,以及对于农民生活造成的影响。作品开头的诉讼场面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农村仍然保持着极端黑暗的封建统治。铁锁一家的不幸遭遇表明农民在苦难深渊中的挣扎。李家庄的恶霸地主李如珍,是阎锡山反动政权的社会支柱,蒋冯阎战争中他的势力有了发展,结果加速了农村破产。铁锁流落城市,成了手工业工人,开始接受党的影响。特别在抗战爆发后,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党利用合法斗争启发农民的觉悟,农民与汉奸封建势力的斗争有了发展。阎锡山发动“十二月政变”,对共产党员和广大农民实行血腥屠杀。在血的教训下,铁锁等进一步觉悟了,最终走上了党所领导的武装斗争的道路。小说的高潮是农民与地主两个阶级的惊心动魄的生死搏斗。从“血染龙王庙”的大血案,到农民群众怀着深仇在大恨惩处李如珍,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作品从沉重的封建压迫写起,描写了一系列事件,最后是激动人心的踊跃参军的场面,生动地表现了党领导的人民革命,经过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直到胜利的过程。书中描写了各阶级的许多人物,塑造了铁锁、冷元、白狗等一批反抗的农民形象。其中写得最充分的是铁锁。作品描写了他在革命低潮、高潮几个不同时期的思想变化。他受李如珍经济、政治上的几重压迫,对于不公的世道有过怀疑和不满,心存翻身复仇的愿望。正当他寻找出路而不得时,遇到了共产党员小常。党启发了他的阶级觉悟,此后在实际斗争中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革命战士。铁锁从一个有自发反抗要求的农民,在党的教育下,逐步变成自觉的阶级战士,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农民运动面貌的根本变化。他的道路很有典型意义。但《李家庄的变迁》下半部过程发展得过于匆促,人物形象塑造不力,铁锁参加革命后的性格刻划不够,面貌模糊,因而影响了这一形象的完整性。其他人物的塑造也有类似的缺点。这使《李家庄的变迁》未能达到更高的艺术成就。

赵树理的其他短篇小说,从不同的方面表现了解放区农村社会关系的变革。《孟祥英翻身》写太行山区渡荒英雄孟祥英,从一个受欺压的年轻媳妇,在党的影响下,“从不英雄怎样变成英雄”的故事。作品重点描写婆媳关系,揭露和批判压迫、残害妇女的宗法制度的黑暗,歌颂新政权使妇女长期受压抑的智慧才干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同样反映婆媳关系的还有《传家宝》。相同的题材却有不同的时代特征。孟祥英的婆婆不让媳妇参加社会活动,是由于抗战时期党在这里建立的政权还不稳固。婆媳矛盾中包含着鲜明的政治矛盾的内容。《传家宝》中李成娘和金桂的矛盾,却反映了解放区政权稳固之后,经济上的发展带来农民理家方式的变化。李成娘箱子中破布片的分类归档,是为适应自然经济下农村家庭自给自足的生活的,从这里表现了李成娘的勤俭、精明的劳动妇女的本色。而金桂的布包里的钱粮票证,却表明在农村交换发达,集体经济开始萌芽的条件下,家庭生活的改变。她同样善于精打细算地过日子,而且适应了时代的潮流。犯了经验主义的婆婆在媳妇面前认了输,这不仅是新型婆媳关系的开始,也是农村社会进步的生动表现。《福贵》反映改造二流子问题。为了发展解放区农业生产,改造二流子是一项不可或缺的任务。但是,长期封建统治造成的习惯势力,使干部和群众也把某些善良的受压迫者误为二流子。福贵正有这样的遭遇。族长王老万以高利贷盘剥的手段,夺走了福贵的土地,还以族规严惩了福贵,使自己的剥削完全合法化了。福贵走投无路,当了吹鼓手,而这是被视为下贱的职业,因此被蛮横无理地当作“二流子”。通过这些描写,对旧社会提出有力的控诉,也对习惯势力作了严正的批判。《邪不压正》描写中农王聚才的女儿软英的婚姻纠纷,本意在于通过地主狗腿子小旦在土改中混入干部队伍继续为非作歹等情节,揭示土改初期工作中的问题。但这个作品更大成就在于极为形象地描写了以“割封建尾名”之名,侵犯中农利益的“左”倾错误,揭示了产生这种错误的阶级根源。不但象小旦这样的人在不断侵吞,而且一部份贫农干部,也多占了胜利果实。这就使本已十分贫困的农村,更显得僧多粥少了。为了填满“窟窿”,必然向中农开刀。作品不仅提出了当时华北解放区土改运动中带普遍性的问题,而且对人们认识农村社会的复杂状况,也很有价值。赵树理还满怀热情地歌颂农村新人新事。《小经理》中表扬了三喜,他是一个十分平凡的青年,却是农村合作事业发展的形势下产生的新型人物。《田寡妇看瓜》通过田寡妇的心理变化,歌颂了新农村的道德面貌的大改观。

“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创作中,农民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