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长今-第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权利的内医院副提调提出置疑。

吴兼护退位后,新任都提调郑顺朋从一开始就遇上了不容忽视的障碍。如果不处罚闵政浩,医官们就吵嚷着告御状。面对医官们的威胁和折磨,他左右为难,痛苦不堪。

正在这时,慈顺太后突然病倒,情况发生了紧急转变。太后于成宗四年(公元1473年)被册封为淑仪,王后尹氏遭到废黜的第二年,她被册封为贞显王后,是当今国王的亲生母亲。眼看燕山君倒行逆施,她终日担心晋城大君会遭遇不测,没过上一天安稳的日子。当朴元宗带兵冲进景福宫要求废除燕山君时,她毫不犹豫地应允了,真不愧为勇敢的母亲。

母亲卧床不起,这对大王和王后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此外,还有一件事更让他们愁眉不展。太后娘娘的病并不是十分要紧,但不知道为什么,太后不仅不接受治疗,就连食物也一并拒绝。大王和王后每天早晚两次前去苦苦哀求,太后就是不肯点头。

大王的哀求都不肯听,太后又怎么可能听从御医女的话呢。最后连长今和银非都动员起来,还是不起作用。

太后已经四天没喝一口水了,这样下去,就算没病也会生出病来。长今想来想去,决定去找淑仪。

“太后娘娘仍然不肯进食吗?”

“是的,而且一句话也不说。”

“这可糟了,王宫里的第一长者坚守岗位,女官们才能安静……”

“太后娘娘好象是向殿下宣战。”

“怎么可能呢?”

“我留心观察了一下,每次大王前去问安,太后娘娘似乎都格外生气。您能否猜猜是怎么回事?”

“怎么会呢,她最疼爱自己的儿子了。”

“越是疼爱,就越是为儿子操心啊。”

“这倒是……难道是为了那件事?”

“您能猜出来吗?”

“我曾经听她说过,殿下过分偏袒宋祀连大监,她非常忧虑。”

宋祀连(1496…1575),发动“辛巳诬狱(1521年)”处死安处谦*(朝鲜中期的文臣)的罪魁祸首。他一直为自己的卑贱出身而感叹,虎视眈眈寻求出人头地的机会,正巧被与安塘*(朝鲜前期的文臣)不和的沈贞*(朝鲜中期的文臣)发现,成为观象监*(负责观察天文和气候、判断地形地势优劣,并测定日期和时间的官厅——译者注)判官,后与内侄郑瑺密谋,诬陷安氏一家企图除掉沈贞和南衮等大臣,由此引发了杀戮以安处谦为首的安氏家族的事件,这就是历史上的“辛巳诬狱”。

宋祀连因此立下大功,一举成为堂上官,之后三十年间,他一直位高权重,声势赫赫。

“太后娘娘就因为这个而生病,并且绝食吗?”

“是啊。自从殿下登基以来,还从未有过最近这样的太平时期,除了这件事还能有什么事呢。”

作为一名母亲,看到自己的儿女过分劳神,也许她是为此而伤心吧。己卯士祸肃清了赵光祖等新进士类,时隔两年又要大动干戈,太后心里当然很难过。

大王的确过分偏爱宋祀连。古人云,“过犹不及”,当年若非大王无条件地信任赵光祖,悲剧也许就不会发生。太后担心大王对宋祀连的宠爱又要引起新的风波,既然反正能登上王位,就可能因反正而下台。

长今决定去试试。

“娘娘,请服汤药吧。”

太后哼了一声,翻身朝里躺下,然后就连呼吸都听不见了。太后再也不像从前那样,毫不厌倦地逐一品尝各种各样的食物了。翻身朝里躺着的背影,就像一个年迈体衰的普通的老母亲。

“大王和王后担心太后娘娘。他们说如果娘娘不肯服汤药,他们也拒绝用膳。”

太后娘娘的肩膀好象抽搐了一下,但也只是瞬间而已。

“如果太后娘娘不服汤药,奴婢绝不后退半步。”

就连儿子和媳妇拒绝进膳,她都不闻不问了,又怎会对一个区区宫女的话做出反应呢。

太后像泰山一样地侧身躺着,长今跪在一边,纹丝不动。两人之间是一碗逐渐冷却的汤药,还有无言的紧张。

足足过去了两个时辰。长今的双腿早已没了知觉,但她最担心的是太后的身体。

“娘娘,肩膀压疼了吧?长时间朝一侧躺,会伤到您的玉体。”

这时,太后终于说话了。

“如果你真有那么担心我,出去不就行了吗?”

“如果奴婢退下,您就改变姿势吗?”

“你说什么我都觉得烦,赶快给我出去!”

“如果您答应我的条件,奴婢就退下!”

“什么?”

太后娘娘坐起身来大声喊道。长今大吃一惊,差点儿没尖叫出来,勉强忍住之后,她镇静地迎视太后的目光。当太后转移视线时,长今几乎窒息了。

“区区医女竟敢跟我讲条件?”

“是的。如果您能猜出我的谜语,我就乖乖退下。如果您猜不出来,就请把这碗汤药服下去。”

一番冥思苦想之后,长今终于想出了个办法。按照长今的设想,不管太后猜中与否,都不能不服汤药。

“我看你是疯了。应该吃药的人不是我,而是你!”

“尽管我生活在宫里,但内医女也是老百姓。对于这个国家的百姓来说,大王就是天,也是希望所在。然而现在,大王绝食了。原因不是别的,就因为大王的天,大王的希望,也就是太后娘娘您拒绝服汤药啊。”

太后娘娘紧紧盯住长今,恨不得把她吃掉,但她还是认真听长今说话。

“如果太后娘娘肯服汤药,殿下重新接受御膳,奴婢情愿疯掉。”

“你这孩子真是荒谬绝伦。我看你怎么并不陌生啊?”

“您还记得四年前御膳房最高尚宫的比赛吧?”

“哦,对了,我想起来了,你是韩尚宫手下的上馔内人?”

“正是。”

“做菘菜饺子的也是你?”

“您至今都还记得,奴婢真是感激不尽。”

“可是,你怎么成了医女呢?” 

第五十八章 我不会善罢甘休

长今迟疑片刻,不知如何作答。如果以实相告,那么被判谋逆罪的事也必须和盘托出。太后娘娘怎能服用企图加害大王的医女送来的汤药呢,她的态度必然更加强硬。可是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现在也只能如实禀告了。

“韩尚宫嬷嬷是我的师傅。我从小失去父母,是她给了我母亲般的关爱。听说韩尚宫因谋逆罪被带到了义禁府,我不能坐视不动。我想面谏王后向她禀告冤情,所以我就跳进了中宫殿,结果被发配到济州做了官婢。”

“听你这么说,韩尚宫不应该判谋逆罪了?”

“就算面对天地神灵,我也敢保证。”

“放肆!也不看看我是谁,竟敢说什么委屈、什么冤枉?难道朝廷会诬告一个无罪的尚宫吗?你是不是真想跟你师傅去呀?”

太后娘娘大发雷霆,长今只好闭口不语。如果直接回答,只会火上浇油,适得其反。

太后怒气冲冲地盯着长今,仿佛把她撕碎了吃肉也难解心头之恨。突然,太后咂了咂嘴,好象口渴了。长今没有错过这个难得的机会。

“娘娘,您杀了我也没关系,但是请您一定要把汤药服下去。”

“你就这么想死吗?”

短暂的瞬间里,无数张面孔掠过长今的脑海,父亲、母亲、韩尚宫、丁尚宫……

所有先行一步的人,很快就可以和他们见面了,所以不算什么问题。连生、银非、云白、一道,还有政浩和德九夫妇,他们善良的面孔浮现在眼前,转眼又消失了。长今在思考有没有必要为此背弃他们对自己的爱,独自离去。

长今深深地知道失去至爱的痛苦,所以略微犹豫了一下。长今确信自己的死绝对不会只给他们留下悲伤,就像父亲、母亲、韩尚宫和丁尚宫的死对自己一样,人不可能消失,而是在生者的心里再生。

“如果要用我的生命和这汤药交换,我愿意。”

长今正视着太后的眼睛。太后仿佛被长今的气势压倒了。

“好!我听你出谜语!如果我猜对了,你不但要乖乖退下,你的生命也要交给我,知道了吗?”

“怎么会不知道呢?”

长今调匀了呼吸,悄悄咬了咬嘴唇。太后娘娘似乎也很紧张,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长今的面孔。

“有一个女人,她的主要职务是食医。据说,中国皇帝最早设立食医的职务,就是因为这个女人。她生为奴婢,却是全家人的老师。女人生前,天下是一座山;女人死后,天下变成一片汪洋大海。请您猜猜她是谁。”

不仅中国,朝鲜初期也曾存在过食医制度。所谓食医,就是负责王宫料理的司膳署正九品官员,主要负责王室食物的检查和卫生情况,最初设立于高丽时代,当时称做尚食局,中宣王*(高丽时代第26任国王——译者注)时更名为司膳署,一直延续到朝鲜初期。

太后好象在责怪长今出的谜语太难,注视长今的眼神里含着抱怨。对于长今来说,这个谜语关系到身家性命。

太后娘娘不停地变换着坐姿,仿佛片刻也难以安静。突然,她好像想起了什么,身子不再转动,满是皱纹的眼梢也随之舒展开来。

长今猜不透太后的意思,凝视着她的眼睛。

“娘娘,这个人是谁?”

太后娘娘哭了,她那衰老的眼泪轻而易举地打动了长今。

长今也吧嗒吧嗒地掉眼泪,随着太后一起哭。

“这个女人就是母亲!对不对?”

“对……”

现在,长今已经成了将死之人。

“母亲是一个家庭的食医,每天都要询问有没有哪儿不舒服,有没有吃什么不该吃的东西,她关心全家人的健康。母亲就像奴婢一样照料着家中杂事,对儿女来说,则是教会他们人生道理的老师。母亲活着的时候,就像泰山一样高大坚固。母亲死后,子女们的眼泪会变成汪洋大海。”

“是的,是的,娘娘……”

长今忘记了自己将死的事实,连连点头,眼泪长流。看着年迈的太后痛哭,长今想起自己的母亲和韩尚宫,心里更难过了。哪次想起她们能不泣下沾襟?尽管坚信她们活在自己心中,但只要想起她们,还是情不自禁地流泪,什么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