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鲜血染征袍-第1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曲吹完,牧童还把一只手上的狗尾草衔在嘴里,满脸笑容,与雷震天对视。

并遥指着老雷身后北边的方向,好似在提示什么。

“呼、呼、呼!——!”

“七国之首,魏国万年!”

“血战沙场、独步天下,——威武!”

雷震天急忙回首,在他的眼里,大约两千名魏武卒士兵左手持盾,右手持剑,身负弓弩,整齐的喊着口号在田野中悍然前进。

魏武卒披重甲,持戈配剑,操12担之弩,负矢囊内装弩箭50枝,荆棘林立,军容整齐,单单看上一眼,就无比震撼人的视野。

雷震天身为一个华夏子孙,自然是熟读战国历史。据他所知,在秦国商鞅变法以前,步兵以魏国武卒最为精锐,天下呼之为“魏武卒”。

“秦国变法后的新军,在收复河西的大战中横空出世,才被天下惊呼为“锐士”。”

由此可见,“魏武卒”正规化及军事素养之高,战斗力之强。

关于魏武卒的装备和选拔,“士兵手执一支长戈,身上背着五十支长箭与一张铁胎硬弓,同时携带三天军粮,总重约五十余斤,连续急行军一百里还能立即投入激战的士兵,才可以成为武卒并享受优厚待遇。”

可惜随着之后魏国战略上的失败,树敌众多,政治黑暗的开始,体制的落后,魏武卒这一独步天下的精锐兵种,才渐渐被秦国锐士的光芒所掩盖。

……

…………

………………

“这是秦锐士横扫天下的舞台,魏武卒必败!”

不管老雷如何的担忧,但他还是在内心里为自己打气,看着剩余的52名,刚刚与齐之挤击搏斗完的秦军锐士,他们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或多或少的披着战伤。

但面对浩荡的两千魏武卒方阵,每一个秦军锐士的眼里,都没有流露出哪怕一丝的惧意,和半点的退缩。

老秦人的血性,在52名秦锐士的一通呐喊声中,暴露无遗。

“秦国万年,秦军必胜!”

“魏武卒必败!”

“秦国万年,秦军必胜!”

“…………”

或许是52名秦锐士的必死之心,和他们的豪勇感动了上天,从雷震天身后的田野里,远远出现了一面大纛旗,上面白底黑字,十分明显的写着一个大大的秦字!

……………………………………………………………………………………………………………………………………

(新人新作,求一切点击推挤,求推荐票票。)

第十二章 两军对垒援军出现

…………………………………………………………求推荐票票…………………………………………………………

“援军出现!——!”

在雷震天的视野里,以援军方式出现的秦锐士,身穿甲片细密的铠甲,胸前有彩线挽成的结穗。

军吏普遍头戴长冠,外披一袭黑色的铠甲,手持弓弩,背负铜镞。脚踏着沉重的步伐、黑漆漆席卷天地而来。

初目扫去,这股秦之锐士援军的出现,人数大约在两千人左右。

“两千秦锐士挑战两千魏武卒?”

“第二轮冲关挑战,居然比上一轮变得更加容易?”

然而,老雷的眼睛里刚刚燃烧着热血,从田野的东面还有西面,便相继传来了魏军的号声。

野花丛丛的莽莽原野上,纵目望去,一片片稻海泛起的绿波中,突然又同时出现了两个魏武卒方阵!

魏武卒援军,与秦锐士出现的时间,分毫不差。

由此,老雷视野里的对手,由两千魏武卒,迅速增长成为了六千人,三个魏武卒方阵。

这让雷震天竖起了眉毛,兴奋的神色,一下子就从他的脸上消失了。

魏武卒,不同于齐之挤击。

自秦商鞅变法之前,魏武卒是当世无可争议的,最为精锐和最为彪捍的步战士兵。

吴起曾以五万魏武卒,击败了十倍于已的秦军,创造了五万人,而破秦五十万众的傲人神话。

以两千秦之锐士,迎战三倍之敌,老实说,雷震天的心里没底。

……

…………

………………

“呼、呼、呼!——!”

“七国之首,魏国万年!”

“血战沙场、独步天下,——威武!”

震撼天地的军啸声,刺激人的耳膜。

老雷站在原地。一眼望去,三个魏武卒方阵,每个魏武卒方阵,总体由五个互相掩护的小型方阵组成。

所以每个魏武卒方阵,又可称为“五阵”。

其中最前边的一个方阵是为了诱敌而设。它的本体实际只是四个方阵。按前、后、左、右配置,中间却是空的。

这种“五阵”可以在狭窄地形上,直接由行军队形展开为作战队形,减少了冗长的布阵时间。同时又具有强大的协同能力,自然是非常的精锐。

“秦军听令,弓弩准备——雁行阵!”

即使老雷没有度过什么兵书,他也知道,发挥弩最强威力的阵型是雁行阵。而且需要尽量展开,尽量使弩阵的覆盖面积扩大。

“三个魏武卒方阵,集中箭镞,射残一个。以一敌二,方有胜算。”

雷震天的想法固然好,但是魏武卒,同样是携带强弓硬弩的精锐兵种,其弓弩射程、基本比秦锐士差不了多少。

以两千人之众,与六千人对射。明显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弓弩根本占不了便宜,近战,则有可能三面受敌……应该怎么办?”

快速否决了这一想法,雷震天的鼻翼由于内心焦急张得大大的,他思索再三。只能将两千秦之锐士,挑选出一千名最精锐的锐士,分为一强一弱两个部分。

两个千人大队,组成两个雁行阵。一前一后、分布于两个不同的方向。

一个用来诱敌、消耗,老雷则亲自率领最为精锐的一千秦之锐士。集中主力,尽快消灭其中一个魏武卒方阵,再回过头来,与魏武卒对搏。

这样的战术大概可行,但老雷一想到,魏武卒的详细介绍,还是让他的心底有些微微发虚,“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个,置戈其上,冠胄带剑,同时携带三天军粮,总重约五十余斤,连续急行军一百里还能立即投入激战的士兵,才可以成为魏武卒。”

由此可见,魏武卒绝不像齐之挤击,那么好对付。

“重甲步兵战力惊人,但其侧翼和后面往往都是最脆弱的地方。重甲步兵的反应速度再快,但变阵的速度是无论如何也跟不上秦锐士的速度……”

老雷心底咬中了这一点,举剑号令,“雁行阵,前进!——!”

哗哗哗、、

一千秦之锐士组成的雁行阵悍然向前推进,老雷则亲率一千精锐,伏身于田野,猫腰潜行。

……

…………

………………

当两军对峙,在天空下,密密麻麻的箭镞,象暴雨即来时那样漆黑一片。

锋利的箭镞携带者灰色的青光,没入人身,随着血花的四溅,和尸体的沉重倒地。

在那可以看得见的世界里,从这一头到那一头,田野在摇晃,下沉,融解,无限广大的空间,仿佛跟大海一样在抖动。

“秦国万年,秦军必胜!”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杀——!”

一千秦之锐士,深明自己所担当的使命。

在魏武卒倒下去八百人,和秦锐士损失五百人之后。

剩余的五百名秦之锐士,在地面上散落布开,横冲直闯、与两个魏武卒方阵混在了一块儿。

“五阵变——后阵上!”

“合围秦人,不要放过一个!”

两个魏武卒方阵,一前一后,像是两头张开嘴巴的恶兽,深深地将五百个秦锐士吞没其中。

从田野的间隙间,老雷观察着战场上的变化,立时伸手,止住了还在田野里猫腰前进的一千秦锐士。

两个魏武卒方阵将五百秦锐士合围,侧翼和身后空门大开,正是发动突袭的绝好机会。

难度在于,必须再次分兵,挑选精悍死士,去挡住另一个戒备的魏武卒方阵。

战场之上,分秒必争。

老雷眼里闪烁着一股无法遏止的战意,他不假思索地直接悍吼道,“有谁愿意与我一道,去挡住两千魏武卒,为其他九百人赢得突袭的时间?”

“……敢于应战者,赏白金,赐千户!”

以一百,敌两千。迎战二十倍之敌,去者必死。

然后千户这样的爵位,却是可以后人世袭,福荫子孙的天大赏赐。

“既有这样的赏赐、战死又有何妨?”

没等老雷话音刚落,立即有上百名死士,从田野中站立起来,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

………………………………

第十三章 第三轮冲关挑战

………………………………………………票票都是求出来,求推荐票票……………………………………………………

一千最为精锐的秦之锐士,在奔跑过程中,把弓弩端至胸膛的中间射箭。

顿时,箭如飞蝗,远方魏武卒方阵,正在承受迅猛的远程打击。

“分队!——!”

猛然,在一道激奋的喊声中。

一千最为精锐的秦之锐士,快速从中分出了以老雷为首的一百名秦军死士。

雷震天一马当先,率领着百号死士,象是旋风一样,无所畏惧,快速对上了,逐渐动作起来的第三个魏武卒方阵。

至于剩余的九百个秦之锐士,则一直奔赴到混乱的另外两个魏武卒方阵的身后,不足一百米的位置,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的后心放箭射杀。

以一千人为低价,才换来的这一百米的突袭位置。

九百个秦之锐士,每一个秦锐士都把脸绷得紧紧的,随着弩机的颤动,如此近的距离下,九百支箭镞飞射出去,一眨眼的时间,便造成了至少五百个魏武卒伤亡。

“秦军必胜!放箭!——!”

年富力强的秦军百夫长,每放一箭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箭道,都喷不完他对世仇魏人的满腔怒火。

三轮齐射,不到一百米的距离,两千七百支箭镞,对两个正处于混乱中的魏武卒方阵,瞬间造成了立竿见影的恐怖杀伤。

两千七百支箭镞,在两个魏武卒方阵中,至少有一千五百人,被秦锐士从背后射杀。

短短的不到两分钟的时间里,九百名出现在魏武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