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荆楚争雄记-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似乎再说了一些话,但桓度又沈沈睡去。

此後桓度迷糊中服药敷药,有时在黄昏醒来,有时在深夜醒来,每次都见到一对好心的祝姓老夫妇殷勤安慰着他。早先那个墨先生,再没有出现。

终於在一个清晨时分,桓度神智完全清醒过来,但身体仍是非常虚弱。

那对老夫妇大喜,好像比他们自己康复更为开心。

度一边吃着祝老太为他顸备的稀粥,一边忍不住好奇问道:“祝老丈!我记得最初有位墨先生来给我治病,不知他现在为何不来了?”祝老丈咧嘴一笑,露出乡间纯的农民本质,答道:“难为你还记得他。也是你走运,这墨先生什麽也晓得。”说到这里竖起只大拇指,续道:“他是新近才在望风坡处亲手搭了间茅寮居住。”又数了一数手指才说:“到现在住了两个月,他偶尔来村里,有人生病他便会热心治疗,真是药到病除,却从不收费,真是天大的好人。”

桓度把粥缓缓喝下,心中一片温暖,只觉这以往不屑一顾的组粥,实在是天下极品。

两日後他巳可起床行走,全身气脉畅顺,功力无损,只要操练上一段时间,应可回复平日的水平。

他心下诧异,他这种寒气交侵引起的内伤,最是难医,这墨先生不知是何人,竟有这样的回天妙手,所以山泽间每多奇人异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翌日清晨,桓度问明了路途,向墨先生的茅舍走去。

一路行来,山峦起伏,景色秀丽,山路迂回,美景层出不穷,各有胜场,一股宁静清逸,充溢在桓度的心头。若非身负血仇,定必在此小住一年半载。想起若能偕夏姬退隐此地,什麽剑术功名,也弃不足惜,想到这里,心下隐隐作痛。

茅寮在一处山坡之上,可远眺附近广阔的河山,桓度见只是这寮屋的地点选择,大有学问,足见其人胸襟广阔。

来到茅寮前,桓度感到屋内无人,他循例呼唤了两声,见无人回应,轻轻推门,木门应手而开,里面除了树干做成的一几一榻,和挂在墙上的一些野葛,再无他物。

却桓度暗忖这人生活的清苦淡泊,非是一般人所能想像。

他不敢冒昧入屋,反身走出,脑海中却清楚浮现出屋内的一桌一椅,造型简单实用,而不华,但却给人匠心独运的感觉。

定是非常奇怪的感觉,因为一般情形下,只有精巧华丽的东面,才可以给人巧夺天上的印象。但偏是刚才室内似乎粗糙之极的一几一榻,甚至整间外表毫不起眼的茅寮,细看下都给人一种“巧”的感觉,一种大巧若拙的境界。

度心下震骇,他精擅剑术。大凡宇宙间任何东西,到了某一层次都有共通的境界。剑术最难是以拙胜巧,看了这墨先生做出来的茅屋和几榻,令他有悟於心。

一个宽大平和的声音在他左侧飨起道:“小兄复元得非常快。”

度全身一震,转首侧望,一个粗衣赤脚的高大男子,立在两丈之外。这人来到这样近的距离,桓度仍不察觉,心下自然惊骇。

这人年约四十,面容厚古拙,天庭广阔,一对眼睛深如大海,露出智慧的光芒。双手特别厚大,有如惯於苦行的模样。

桓度躬身为礼道:“某蒙难受伤,得墨先生仗义施以妙手,特来致谢。”

那墨先生淡淡一笑道:“我墨翟一生奔波各地,这些日子来正思想着一两个问题,所以在此结庐而居,凑巧碰上你之事,也算有缘。”

度道:“先生世外高人,某有幸遇上。”

墨翟道:“非也非也!本来我见你身负宝剑,剑身血痕隐现,本不想救你,但见你一脸正义,正值盛年,又感可惜,所以异日你若持剑为恶,我必亲手取你性命。”

这几句话毫不客气,但这墨翟说出来自然有一种威严气度,令人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桓度心内升起一股怒人,但旋又压下。他出身富贵,心高气傲,忍不住道:“某自问每一次出手杀人,都是为了自保,这世上弱肉强食,如不能持剑卫道,怎对得起天下苍生。”

墨翟淡淡一笑,度觉得这人浑身上下都给人有拙无华的感觉,甚至一言一笑,都宽大平和,没有过激的神态。

墨翟深深地望着桓度,桓度也毫不示弱地回望,只见他的眼光若如两盏明灯,照见桓度内心一切的忧伤喜乐。

墨翟道:“兄你若能真的持剑卫道,确是可喜可贺。可是每一个人都有他的标准和道理,所以大国的道,便成为他们侵略小国的藉口,大家族的道,便成为欺凌小家族的理由。强者智者之压迫愚者,人与人的冲突,实在於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标准和道理。”

顿了一顿,墨翟续道:“现今诸国高举的所谓礼仪,其实充满了矛盾、愚昧和自寻烦恼,礼义与野人蛮族……其实只是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分别。”

桓度自幼生长於贵族世家,一向以来都信奉礼义的重要。所谓君臣父子伦常之道,不禁出言反驳道:“礼义乃现今社会一切秩序的来源,若无礼义,我们不是返回禽兽的境界。”

墨翟正容道:“所谓礼义是什麽东西,为什麽残杀一个人是死罪,而在侵略的战争中残杀成千上万的人却被奖赏?甚至歌颂?为什麽掠夺别人的宝物鸡犬叫做盗贼,而攫夺别人的城邑国家者,却叫做名将元勋?”桓度陷入沈思中,这都是确确实实自有历史以来,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情,但却像呼吸那样自然,从无人提出来质疑。

墨翟继续说:“为什麽大多数的民众,要节衣缩食,甚至死於饥寒,以供统治者穷奢极欲?为什麽不管其子孙如何凶残,统治的权柄要由一个家族世代延续下去?为什麽一个贵人死了,要把活人杀了来陪葬?为什麽一条死的打发,要使贵室匮乏,庶人倾家?为什麽一个人死了,他的子孙在叁年内,要装成哀毁骨立的样子,叫做守丧?这一切道德礼俗,为的是什麽?”桓度沈吟不语,良久才道:“先生所言,发人深省。”心想这些问题使人头昏脑胀,非是一时间能理解分析,话题一转问道:“先生初见某时,如何知道某姓氏?”原来他一直没有告诉祝姓夫妇他的真实姓名,所以忍不住出言询问。

墨翟仰天一笑,第一次表现了豪雄之气,道:“要管天下事,必须先知天下事,公子现下名动荆楚,在楚国令尹的魔爪下,仍能纵横无忌,我怎可不知?”顿了一顿又道:“囊瓦现在边界布下天罗地网,公子若要潜离楚境,还需一番转折。”

桓度觉得这墨翟一方面充满哲人的智慧,兼又神通广大,行事出人意表,莫测高深,不由生出敬服之心。

墨翟道:“囊瓦为祸天下,我理应助你一臂之力,从这里往西行直抵黄宁山,再折向北行,步行叁日可到东陵,那处山峦重叠,尽管囊瓦叁头六臂,势力也不能处处保持同样强大,可保公子安全逸去。”

桓度一听便知可行,连忙称谢。两人又谈了一会,桓度才告辞而去。

第二天,桓度来访时,墨翟已人去屋空,桓度不禁心下惘然,这等独立特行之士,的确令人景仰,桓度又在该地住了十多日,直到完全复元,这本依墨翟之言,离开楚地。

桓度这一病,恰好让他避过一劫。原来囊瓦尽遣高手,誓要将桓度擒杀,但桓度延迟了出境的时间,让囊瓦的人空等一场,白白进行了十多日的大搜索,却徒劳无功。

可见世事塞翁失马,祸福难料。

经过了十多日不停奔驰,桓度终於远离楚国,抵达宋国的大邑睢阳。

睢阳在睢水之北,交通便利,因地向河谷,土壤肥沃,是宋国的首府。国君的宫殿、台榭、苑囿、府库、诸神庙、祀土神的社、祀谷神的稷、卿大夫的邸第和外国使臣居住的的客馆,这些建都集中在城中央,外面环着民家和墟市。睢阳城的墟市在廓门的大道旁。廓门外是护城河,依赖一条吊桥以供出入,入口处是一道可以升降的悬门,日间有人把守,夜间关闭。

桓度来至关门,纳了入城的税钱,才可以进入城内。这等过门课税的惯例,是当时国君的一大笔收入。

进城後,车水马龙,非常繁盛热闹,行人“金玉其实,文错其服”。这处地近鲁国,鲁国以巧匠着名当世,所以这里的刺绣车制,多由鲁输入,极为文明,桓度眼界大开,心情较为舒畅。灭家毁族之恨,让爱给巫臣之苦,舟车之劳,无处容身之痛,都暂且抛於脑後。

桓度置身这等文明城邑,心下反而一片茫然,身边尽管人来人往,桓度却是斯人独憔悴!天地好像只是孤独地剩下他一个人。以往身在楚境,脑中所想到的是便是逃往国外,眼前有一明确目标。如今一旦身在宋境,前路茫茫,真不知何去何从。

如果不是身负血仇,早痛苦得一剑自了。

忽地一阵嘈吵声音从前面传来,街角处转出一队约二十人的宋兵,由一队长带领,在人群中搜索,似乎在追捕着某一些人。

其中一个小兵蓦地看到牵马而行的桓度,神情一变,立即贴近那队长耳边说话。桓度心中大感不妥,那队长霍地回过身来,大喝道:“停步!”

霎时间桓度陷在重围之内,桓度立在当中,虽然大惑不解,依然是夷然不惧。

要知首先是这里远离楚境,囊瓦势力难及,况且宋国目下依附晋国,没有为楚国作爪牙的理由。那队长说:“孙武!今日你插翼难飞了。”

桓度神情一愕道:“阁下可是错认某为另一人。”

这次轮到那队长一愕,急忙从怀中探手取出了一张绘有人像的图画,比对着看了一会,才道:“细看又不太像,而且你话带楚音,我们要找的却是陈国人。得罪之处,还请恕罪。”

桓度见此人谦恭有礼,心有好感,况且自己乃逃亡之身,略一施礼,牵马离开。不远处有间旅店,桓度交代了照管马儿,进房大睡起来。

这一睡,足有六个时辰,醒来已是第二日的清晨。昨天的劳累,一扫而空。桓度忽然游兴大动,想起宋国供宋王祭稷神的宗庙,规模庞大,附近名胜林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