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荆楚争雄记-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了一阵子,一个声音才在东面二十丈外响起道:“氏之人若能献上桓度人头,本人费帅座下先锋将白望庭,可保他一生衣食无忧,并奉上黄金千两。”这人一出言便分化离间,言行卑鄙。

桓度不怒反喜,他这一举动旨在试探虚实,这白望庭一出言,他便得到很多资料,正如一个剑手,大家未动手前,凭观察已能测知对方虚实一样。

首先,这白望庭在自己出言後,良久才有回应,显然因为自己这一行动,出人意表,致方寸大乱;由是推之,他当非长於应变的人材,若能针对这点出奇制胜,当然胜望大增。其次,由於对自己的轻视,费、鄢两人并没有亲来督师,自己比这两个可怕的剑手或有不如,但馀子则全不为他所惧。

其实桓度武功的深浅,除了宛等最亲近的几个人,外间无人知晓。眼前这可成了他的密武器。所以尽管以中行对家的熟悉,也在对桓度的估计上犯下错误。

桓度心下大定,信心倍增。到此他完全领悟剑法和兵法,两者实在二而为一,遂仰天长笑道:“白望庭你不过是别人手下的奴才,何能作主,看我取你狗命。”

跟着向後一挥手,蓬、蓬声中,二百家将一齐点燃手上火箭,火光立时照亮整个山头,只见敌方人影幢幢,把己方围在正中。

桓度目光迅快掠过敌人,他眼光利如鹰隼,但可惜却找不到目标。原来他想找到叛徒中行,给他来一个利箭穿心,他对这人切齿痛恨,立下不惜任何代价也要手刃此獠的决心。

再一声令下,二百枝火箭齐齐射上半空,像朵朵火花般向四周窜散,落在满布敌人的四面八方。跟着另二百支火箭又再燃起,照样施为。秋林爽燥,转眼间四周陷入大小不等的火阵内。

敌方在火光中人影闪动,一片混乱。直到这一刻,主动仍是操在桓度手中,正合了剑法上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这个法则。

桓度岂有让敌人喘息之理,突然仰天长啸,他内功深湛,这一运气真是令到全场震动,两方之人无不把目光集中到他身上。

他把铜龙高举半空,这宛无敌宝剑,令敌人丧胆,己方却信心大增。

桓度高呼道:“凡挡我者,有如此树。”

在半空中的铜龙回闪而下,寒芒一动,他身旁比人身粗的柏树,齐腰而断,隆隆声中,从半空中直倒下来,仿似世界末日的来临。

在漫山遍野的火光照耀下,敌我双方都目睹这一剑之威,众人何曾见过这等剑术和神力,尽管以利斧劈削,也要费一个力士好一阵工夫,才能达到这样的成果,何况是一把铜剑。所以一是桓度武功盖世,远胜乃父,二是铜龙是绝世宝刃,威力大至如斯。无论是那一个可能,霎时间氏二百家将,士气大振,重新燃起对族之希望,反之敌人则心胆俱寒,其志被夺。

只有自小熟悉桓度的卓本长心里有数,他是何等样人,连忙配合度走出来的气势,一声大喝,随即向陷入火海的敌阵杀去,如猛虎出柙。

上册 第叁章   亡命天涯

桓度一剑当先,铜龙化作一片金光寒芒,护在身前,以势如破竹之威,杀进敌阵。想起家所流的血,登时杀气腾腾,把仅馀的一点畏怯,抛之於九霄云外。

他家独门剑法,最重“守心”,这是把一切精神,维持在一个一尘不染、毫无杂质的境界。也可以说是忘情,丝毫不起恐惧之心,所有喜怒哀乐,甚至父子亲情、夫妻之爱,也弃於心外。

家“武书”认为人心譬如一潭湖水,若有丝毫情动,湖水便混浊和动汤起来,不能映物:只有丢尽凡情,湖水才能归原一池清水,照见众生形相。剑法才可不滞於情,发挥尽致。

桓度自九岁开始练剑,他平日虽爱和族中美女混,练剑时却极端专注,守心的功夫尤胜乃父,欠缺的只是实战经验和饱饮敌人鲜血後生出的杀气。

就在这冲进敌阵的刹那,他自然而然地步入这守心的境界,呼吸变得缓慢悠长,全身毛孔放松,所有感官,全部发挥作用。不单只眼耳口鼻,连全身的皮肤,也处在高度的警觉状态,身旁四周敌人的每一下动作,一举剑、一扬戈、一挥盾,敌人的欲前欲退,即使在眼光不及之处,他却是了然於胸,可迅速决定策略。

桓度身内家战士的血液奔腾流动,血管收窄,使鲜血迅速运转,供给了最大的能量。十多年的苦修,倏地具体表现出来,他的剑如毒龙出海,在万道金芒的掩映下,像水银泻地般,硬撞进敌方的盾牌和剑阵里。

敌方兵将,早先被他一剑断树的雄姿吓破了胆,现下再见到他这般威势,纷纷退避。桓度霍地杀入敌阵,铜龙到处,敌人即血倒下,竟遇不上叁合之将。紧跟身後的二百家将,目睹少主武艺惊人,所向披靡,一时人心大振,积蓄着的那股逃命的窝囊气、家破人亡的怨愤,像大山爆发般喷涌出来,上下一心,死命杀敌,霎时天惨地愁,血雨刀光,瞬眼间整队人已深入敌阵。

火势愈来愈猛烈,加上山风呼呼,不时引起新的火头,就在一片大海里,展开惨烈的突围血战。

白望庭在高处俯瞰战局,山林处处火头,冒起浓烟烈火,一方面照亮了整个战场,另一方面又产生大量浓烟,加以杂树丛生,使人视野不清,场面混乱,合围之势变成混战局面,难以发挥以众凌寡的战术。这时白望庭才深感後悔,不应低估这个养尊处优的家公子,心想若不能早杀此人,异日终成大患。

桓度刚劈飞了敌人的头颅,忽感有异,他的“身体”告诉他,背後正有几支利器,从极刁钻的角度,向他急速刺来:几乎在同一时间,他看到前方和左右两侧出现了十多名持戈战士,同以极快的速度向自己推进,才醒悟自己已身陷重围,遇上最棘手的局面。他的铜龙蓦地反手回旋,立刻响起一连串叮当之声,身後刺来的长戈纷纷被铜龙格飞,他心中反而大叫不好。因他从与背後敌戈接触的刹那,试出敌人力量沈雄,且有馀力,兼且每一个敌人的功力都非常平均,显然精於合击之术。他方自心下懔然,面前又有叁支长戈闪电般刺到。

桓度大喝一声,铜龙迅快出击,几乎在同一时间挡开眼前夺魄勾魂的叁击,他绝不停滞,身子同时向前冲去,剑柄在擦身而过时,回手撞在左侧大汉的胁下,一阵骨裂声音中,大汉侧跌开去,把另一个从旁攻来的大汉,撞得倒飞而去。

桓度身子前冲的同时,恰好避过背後刺来的四枝长戈。他此刻虽然伤了两人,心内却知不妙。他记起父亲曾提过费无极除了精擅剑术外,对长戈也颇有心得,所以特别从手下中精选了一批天资过人的勇士,训练戈术,将杰出的叁十六人,称之为长戈叁十六骑。这叁十六尤擅合围之术,若果在平原之上,任他们乘马持戈攻击,据称天下还没有保得住性命的人。所以长戈叁十六骑的威名,令人闻之色变。费无极又不断训练後补,遇有人阵亡,立即补上,所以这叁十六骑,便像永不会短缺的钢铁阵容;幸好现在是荒山野岭,兼且火头处处,他们还未能尽展所长,否则纵多一个桓度,也只有引颈待戮的份儿,但眼前形势仍是相当危险。

在危急中桓度回头一望,看见卓本长等被分隔在数丈外,浴血苦战,敌人中赫然有中行在内,蓬的一声!桓度胸中燃起熊熊烈火,仇恨直冲上脑际,就在这刹那,一股尖锐的劲风当空剌来。桓度心下一懔,迅速横移,肩头一阵剧痛,被长戈叁十六骑的其中一戈所伤,他手中铜龙左右划出,汤开刺来的另两戈,又就地一滚,穿过一个火堆,这才避过另外两戈。他心下警惕,知道自己受仇恨之心所扰,所以心起波澜,才有此失着。连忙重守剑心。此时眼前寒芒点点,数柄长戈如影附形,紧跟而来,这叁十六骑果真名不虚传。

向他冲来的持戈战士共有十多人,但最先攻到的只有四人,这四人四枝长戈生出嗡嗡的震响,分攻他前额、持剑的右手、左腰和右脚,笼罩了他身体的每一个部分,而且刺来的时间拿捏奇准,纵使他当时避过,势必引起敌人的连锁反应,至死方休,桓度这时滚地一避,敌人立即把握利用,把他迫上死地。

桓度此时心底出奇平静,忽然他发觉敌人刺来的四戈中,露出了一线奇怪的空隙,在电光石火间,他恍然这是因为他滚过的小火堆,恰好在冲来的四人当中,其中两人为了避免踏入火堆,稍为偏侧了身子,四人一向习惯了以某一种阵形推进,目下这特别的情形,却使他们不能百分百吻合平时操练了千百次的阵势,所以露出一个破绽。当然若非桓度精於守心之术,亦难从这杀气腾腾的场合,观察到如斯细微的变化。

桓度躬身前标,长剑闪电般劈在两枝长戈上,长戈应剑向两侧,撞在另外两枝长戈上,完全化解了敌人的攻势。铜龙没有一刻拖延,沿戈而上,两颗斗大的头颅,和着鲜血,直飞上半空。他得势不饶人,又闪入敌人群内,长剑忽地展开细腻的手法,贴身与敌人展开血战,持戈敌人顿时魂飞魄散,他们善於攻坚冲杀,近身搏斗则非其所长,转眼又有人中剑倒下,鲜血溅满桓度的衣襟。

桓度知道目下虽占上风,但又岂敢久战,一伸脚踢在一个火丛上,登时扬起漫天火屑,直向敌人罩去,跟着身子急退,凭记忆向卓本长等方向退去。

桓度退向卓本长的方向时,卓本长亦正杀往他的方向,这时他身边剩下一百人不到,其他的都给冲散了。

两人也不打话,二人一心,连忙向山野里窜去。

众人一阵急逃,穿过大别山时,已是第二天的正午时分,他们逃命时一鼓作气,至此无不筋疲力尽。

桓度停下脚步,回头环视众人,发觉连卓本长在内,只剩下六十四人,且全部带伤,甚为狼狈。

卓本长脸上一道血痕,由左眼角斜划止於嘴角,形状恐怖。

卓本长脸色不变道:“这是中行留下的。”

桓度颔首道:“我誓必手刃此人。”

卓本长眼中闪过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