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后汉书-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所损阙,务存质俭,以易民听。尚方御府,息除烦费。明敕近臣,使遵法度,

如有不移,示以好恶。数见公卿,引纳儒士,访以政化,使陈得失。又囚徒尚积,

多致死亡,亦足以感伤和气,招降灾旱。若改敝从善,择用嘉谋,则灾消福至矣。”

书奏,引见德阳殿,使中常侍以琼奏书属主者施行。

自帝即位以后,不行籍田之礼。琼以国之大典不宜久废,上疏奏

自古圣帝哲王,莫不敬恭明祀,增致福祥,故必躬郊庙之礼,亲籍田之勤,

以先群萌,率劝农功。昔周宣王不籍千亩,虢文公以为大讥,卒有姜戎之难,终

损中兴之名。窃见陛下遵稽古之鸿业,体虔肃以应天,顺时奉元,怀柔百神,朝

夕触尘埃于道路,昼暮聆庶政以恤人。虽《诗》咏成汤之不怠遑,《书》美文王

之不暇食,诚不能加。今庙祀适阕,而祈谷洁斋之事,近在明日。臣恐左右之心,

不欲屡动圣躬,以为亲耕之礼,可得而废。臣闻先王制典,籍田有日,司徒咸戒,

司空除坛。先时五日,有协风之应,王即斋官,飨醴载耒,诚重之也。自癸已以

来,仍西北风,甘泽不集,寒凉尚结。迎春东郊,既不躬亲,先农之礼,所宜自

勉,以逆和气,以致时风。《易》曰:“君子自强不息。”斯其道也。

书奏,帝从之。

顷之,迁尚书令。琼以前左雄所上孝廉之选,专用儒学文吏,于取士之义,

犹有所遗,乃奏增孝悌及能从政者为四科,事竟施行。又雄前议举吏先试之于公

府,又覆之于端门,后尚书张盛奏除此科。琼复上言:“覆试之作,将以澄洗清

浊,覆实虚滥,不宜改革。”帝乃止。出为魏郡太守,稍迁太常。和平中,以选

入侍讲禁中。

元嘉元年,迁司空。桓帝欲褒崇大将军梁冀,使中朝二千石以上会议其礼。

特进胡广、太常羊溥、司隶校尉祝恬、太中大夫边韶等,咸称冀之勋德,其制度

赍赏,以宜比周公,锡之山川、土田、附庸。琼独建议曰:“冀前以亲迎之劳,

增邑三千,又其子胤亦加封赏。昔周公辅相成王,制礼作乐,化致太平,是以大

启土宇,开地七百。今诸侯以户邑为制,不以里数为限。萧何识高祖于泗水,霍

光定倾危以兴国,皆益户增封,以显其功。冀可比邓禹,合食四县,赏赐之差,

同于霍光,使天下知赏必当功,爵不越德。”朝廷从之。冀意以为恨。会以地动

策免。复为太仆。

永兴元年,迁司徒,转太尉。梁冀前后所托辟召,一无所用。虽有善人而为

冀所饰举者,亦不加命。延熹元年,以日食免。复为大司农。明年,梁冀被诛,

太尉胡广、司徒韩縯、司空孙朗皆坐阿附免废,复拜琼为太尉。以师傅之恩,

而不阿梁氏,乃封为邟乡侯,邑千户。琼辞疾让封六七上,言旨恳恻,乃许之。

梁冀既诛,琼首居公位,举奏州郡素行贪污至死徙者十余人,海内由是翕然望之。

寻而五侯擅权,倾动内外,自度力不能匡,乃称疾不起。四年,以寇贼免。其年

复为司空。秋,以地震免。

七年,疾笃,上疏谏曰;

臣闻天者务刚其气,君者务强其政。是以王者处高自持,不可不安;履危任

力,不可不据。夫自持不安则颠,任力不据则危。故圣人升高据上,则以德义为

首;涉危蹈倾,则以贤者为力。唐尧以德化为寇冕,以稷、契为筋力。高而益崇,

动而愈据,此先圣所以长守万国,保其社稷者也。昔高皇帝应天顺民,奋剑而王,

埽除秦、项,革命创制,降德流祚。至于哀、平,而帝道不纲,秕政日乱,遂使

奸佞擅朝,外戚专恣。所寇不以仁义为冕,所蹈不以贤佐为力,终至颠蹶,灭绝

汉祚。天绝陵弛,民鬼惨怆,赖皇乾眷命,炎德复辉。光武以圣武天挺,继统

兴业,创基冰泮之上,立足枳棘之林。擢贤于众愚之中,画功于无形之世。崇礼

义于交争,循道化于乱离。是自历高而不倾,任力危而不跌,兴复洪祚,开建中

兴,光被八极,垂名无穷。至于中叶,盛业渐衰。陛下初从藩国,爰升帝位,天

下拭目,谓见太平。而即位以来,未有胜政。诸梁秉权,竖宦充朝,重封累积,

倾动朝廷,卿校牧守之选,皆出其门,羽毛齿革、明珠南金之宝,殷满其室,富

拟王府,势回天地。言之者必族,附之者必荣。忠臣惧死而杜口,万夫怖祸而木

舌,塞陛下耳目之明,更为聋瞽之主。故太尉李固、杜乔,忠以直言,德以辅政,

念国妄身,陨殁为报,而坐陈国议,遂见残灭。贤愚切痛,海内伤惧。又前白马

令李云,指言宦官罪秽宜诛,皆因众人之心,以救积薪之敝。弘农杜众,知云所

言宜行,惧云以忠获罪,故上书陈理之,乞同日而死,所以感悟国家,庶云获免。

而云既不辜,众又并坐,天下尤痛,益以怨结,故朝野之人,以忠为讳。昔赵杀

鸣犊,孔子临河而反。夫覆巢破卵,则凤皇不翔;刳牲夭胎,则麒麟不臻。诚物

类相感,理使其然。尚书周永,昔为沛令,素事梁冀,幸其威势,坐事当罪,越

拜令职。见冀将衰,乃阳毁示忠,遂因奸计,亦取侯封。又黄门协邪,群辈相党,

自冀兴盛,腹背相亲,朝夕图谋,共构奸轨。临冀当诛,无可设巧,复记其恶,

以要爵赏。陛下不加清澄,审别真伪,复兴忠臣并时显封,使朱紫共色,粉墨杂

蹂,所谓抵金玉于沙砾,碎珪璧于泥涂。四方闻之,莫不愤叹。昔曾子大孝,慈

母投杼;伯奇至贤,终于流放。夫谗谀所举,无高而不可升;阿党相抑,无深而

不可论。可不察欤?臣至顽驽,世荷国恩,身轻位重,勤不补过,然惧于永殁,

负衅益深。敢以垂绝之日,陈不讳之言,庶有万分,无恨三泉。

其年卒,时年七十九。赠车骑将军,谥曰忠侯。孙琬。

琬字子琰。少失父。早而辩慧。祖父琼,初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

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

傍,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后琼为司徒,琬以公孙拜童子郎,辞病不就,知名京师。时司空盛允有疾,琼遣

琬候问,会江夏上蛮贼事副府,允发书视毕,微戏琬曰:“江夏大邦,而蛮多士

少。”琬奉手对曰:“蛮夷猾夏,责在司空。”因拂衣辞去,允甚奇之。

稍迁五官中郎将。时陈蕃为光禄勋,深相敬待,数与议事。旧制,光禄举三

署郎,以高功久次才德尤异者为茂才四行。时权富子弟多以人事得举,而贫约守

志者以穷退见遗,京师为之谣曰:“欲得不能,光禄茂才。”于是琬、蕃同心,

显用志士,平原刘醇、河东朱山、蜀郡殷参等并以才行蒙举。蕃、琬遂为权富郎

所见中伤,事下御史中丞王畅、侍御史刁韪。韪、畅素重蕃、琬,不举其事,而

左右复陷以朋党,畅坐左转议郎而免蕃官,琬、韪俱禁锢。

韪字子荣,彭城人。后陈蕃被征,而言事者多讼韪,复拜议郎,迁尚书。在

朝有鲠直节,出为鲁、东海二郡相。性抗厉,有明略,所在称神。常以法度自整,

家人莫见墯容焉。

琬被废弃几二十年。至光和末,大尉杨赐上书荐琬有拨乱之才,由是征拜议

郎,擢为青州刺史,迁侍中。中平初,出为右扶风,征拜将作大芹、少府、太仆。

又为豫州牧。时寇贼陆梁,州境雕残,琬讨击平之,威声大震。政绩为天下表,

封关内侯。

及董卓秉政,以琬名臣,征为司徒,迁太仆,更封阳泉乡侯。卓议迁都长安,

琬与司徒杨彪同谏不从。琬退而驳议之曰:“昔周公营洛邑以宁姬,光武卜东郡

以隆汉,天之所启,神之所安。大业既定,岂宜妄有迁动,以亏四海之望?”时

人惧卓暴怒,琬必及害,固谏之。琬对曰:“昔白公作乱于楚,屈庐冒刃而前;

崔杼弑君于齐,晏婴不惧其盟。吾虽不德,诚慕古人之节。”琬竟坐免。卓犹敬

其名德旧族,不敢害。后与杨彪同拜光禄大夫,及徙西都,转司隶校尉,与司徒

王允同谋诛卓。及卓将李傕、郭汜攻破长安,遂收琬下狱死,时年五十二。

论曰:古者诸侯岁贡士,进贤受上赏,非贤贬爵士。升之司马,辩论其才,

论定然后官之。任官然后禄之。故王者得其人,进仕劝其行,经邦弘务,所由久

矣。汉初诏举贤良、方正,州郡察孝廉、秀才,斯亦贡士之方也。中兴以后,复

增敦朴、有道、贤能、直言、独行、高节、质直、清白、敦厚之属。荣路既广,

觖望难裁,自是窃名伪服,浸以流竞。权门贵仕,请谒繁兴。自左雄任事,限年

试才,虽颇有不密,固亦因识时宜。而黄琼、胡广、张衡、崔瑗之徒,泥滞旧方,

互相诡驳,循名者屈其短,算实者挺其效。故雄在尚书,天下不敢妄选,十余年

间,称为得人,斯亦效实之征乎?顺帝始以童弱反政,而号令自出,知能任使,

故士得用情,天下喁喁仰其风采。遂乃备玄纁玉帛,以聘南阳樊英,天子降寝殿,

设坛席,尚书奉引,延问失得。急登贤之举,虚降己之礼,于是处士鄙生,忘其

拘儒,拂巾衽褐,以企旌车之招矣。至乃英能承风,俊乂咸事,若李固、周举之

渊谟弘深,左雄、黄琼之政事贞固,桓焉,杨厚以儒学进,崔瑗、马融以文章显,

吴祐、苏章、种暠、栾巴牧民之良干,庞参、虞诩将帅之宏规,王龚、张皓虚心

以推士,张纲、杜乔直道以纠违,郎顗阴阳详密,张衡机术特妙,东京之士,于

兹盛焉。向使庙堂纳其高谋,疆场宣其智力,帷幄容其謇辞,举厝禀其成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