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后汉书-第1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要,记功忘失,是以武帝舍安国于徒中,宣帝征张敞于亡命。绲前讨蛮荆,均

吉甫之功。祐数临督司,有不吐菇之节。膺著威幽、并,遗爱度辽。今三垂蠢动,

王旅未振。《易》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乞原膺等,以备不虞。

书奏,乃悉免其刑。

再迁,复拜司隶校尉。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贫残无道,至乃杀孕妇,闻

膺厉威严,惧罪逃还京师,因匿兄让弟舍,藏于合柱中。膺知其状,率将吏卒破

柱取朔,付洛阳狱。受辞毕,即杀之。让诉冤于帝,诏膺八殿,御亲临轩,诘以

不先请便加诛辟之意。膺对曰:“昔晋文公执卫成公归于京师,《春秋》是焉。

《礼》云公族有罪,虽曰宥之,有司执宪不从。昔仲尼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

卯。今臣到官已积一旬,私惧以稽留为愆,不意获速疾之罪。诚自知衅责,死不

旋踵,特乞留五日,克殄元恶,退就鼎镬,始生之意也。”帝无复言,顾谓让曰:

“此汝弟之罪,司隶何愆?”乃遣出之。自此诸黄门常侍皆鞠躬屏气,休沐不敢

复出宫省。帝怪问其故,并叩头泣曰:“畏李校尉。”

是时,朝廷日乱,纲纪穨阤,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

名为登龙门。及遭党事,当考实膺等。案经三府,太尉陈蕃却之。曰:“今所考

案,皆海内人誉,忧国忠公之臣。此等犹将十世宥也,岂有罪名不章而致收掠者

乎?”不肯平署。帝愈怒,遂下膺等于黄门北寺狱。膺等颇引宦官子弟,宦官多

惧,请帝以天时宜赦,于是大赦天下。膺免归乡里,居阳城山中,天下士大夫皆

高尚其道,而污秽朝廷。

及陈蕃免太尉,朝野属意于膺,荀爽恐其名高致祸,欲令屈节以全乱世,为

书贻曰:“久废过庭,不闻善诱,陟岵瞻望,惟日为岁。知以直道不容于时,悦

山乐水,家于阳城。道近路夷,当即聘问,天状婴疾,阙于所仰。顷闻上帝震怒,

贬黜鼎臣,人鬼同谋,以为天子当贞观二五,利见大人,不谓夷之初旦,明而未

融,虹蜺扬辉,弃和取同。方今天地气闭,大人休否,智者见险,投以远害。虽

匮人望,内合私愿。想甚欣然,不为恨也。愿怡神无事,偃息衡门,任其飞沈,

与时抑扬。”顷之,帝崩。陈蕃为太傅,与大将军窦武共秉朝政,连谋诛诸宦官,

故引用天下名士,乃以膺为长乐少府。及陈、窦之败,膺等复废。

后张俭事起,收捕钩党,乡人谓膺曰:“可去矣”。对曰:“事不辞难,罪

不逃刑,臣之节也。吾年已六十,死生有命,去将安之?”乃诣诏狱。考死,妻

子徙边,门生、故吏及其父兄,并被禁锢。

时,侍御史蜀郡景毅子顾为膺门徒,而未有录牒,故不及于谴。毅乃慨然曰:

“本谓膺贤,遣子师之,岂可以漏夺名籍,苟安而已!”遂自表免归,时人义之。

膺子瓒,位至东平相。初,曹操微时,瓒异其才,将没,谓子宣等曰:“时

将乱矣,天下英雄无过曹操。张孟卓与吾善,袁本初汝外亲,虽尔勿依,必归曹

氏。”诸子从之,并免于乱世。

杜密字周甫,颍川阳城人也。为人沈质,少有厉俗志。为司徒胡广所辟,稍

迁代郡太守。征,三迁太山太守、北海相。其宦官子弟为令长有奸恶者,辄捕案

之。行春到高密县,见郑玄为乡佐,知其异器,即召署郡职,遂遣就学。

后密去官还家,每谒守令,多所陈托。同郡刘胜,亦自蜀郡告归乡里,闭门

埽轨,无所干及。太守王昱谓密曰:“刘季陵清高士,公卿多举之者。”密知昱

激己,对曰:“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

自同寒蝉,此罪人也。今志义力行之贤而密达之,违道失节之士而密纠之,使明

府赏刑得中,令问休扬,不亦万分之一乎?”昱惭服,待之弥厚。

后桓帝征拜尚书令,迁河南尹,转太仆。党事既起,免归本郡,与李膺俱坐,

而名行相次,故时人亦称“李杜”焉。后太傅陈蕃辅政,复为太仆。明年,会党

事被征,自杀。

刘祐字伯祖,中山安国人也。安国后别属博陵。祐初察孝廉,补尚书侍郎,

闲练故事,文札强辨,每有奏议,应对无滞,为僚类所归。

除任城令,兖州举为尤异,迁扬州刺史。是时会稽太守梁旻,大将军冀之从

弟也。祐举奏其罪,旻坐征。复迁祐河东太守。时属县令长率多中官子弟,百姓

患之。祐到,黜其权强,平理冤结,政为三河表。

再迁,延熹四年,拜尚书令,又出为河南尹,转司隶校尉。时权贵子弟罢州

郡还入京师者,每至界首,辄改易舆服,隐匿财宝。威行朝廷。

拜宗正,三转大司农。时中常侍苏康、管霸用事于内,遂固天下良田美业,

山林湖泽,民庶穷困,州郡累气。祐移书所在,依科品没入之。桓帝大怒,论祐

输左校。

后得赦出,复历三卿,辄以疾辞,乞骸骨归田里。诏拜中散大夫,遂杜门绝

迹。每三公缺,朝廷皆属意于祐,以谮毁不用。延笃贻之书曰:“昔太伯三让,

人无德而称焉。延陵高揖,华夏仰风。吾子怀蘧氏之可卷,休甯子之如愚,微妙

玄通,冲而不盈,蔑三光之明,未暇以天下为事,何其劭与!”

灵帝初,陈蕃辅政,以祐为河南尹。及蕃败,祐黜归,卒于家。明年,大诛

党人,幸不及祸。

魏朗字少英,会稽上虞人也。少为县吏。兄为乡人所杀,朗白日操刃报仇于

县中,遂亡命到陈国。从博士郤仲信学《春秋图纬》,又诣太学受《五经》,京

师长者李膺之徒争从之。

初辟司徒府,再迁彭城令。时,中官子弟为国相,多行非法,朗与更相章奏,

幸臣忿疾,欲中之。会九真贼起,乃共荐郎为九真都尉。到官,奖厉吏兵,讨破

群贼,斩首二千级。桓帝美其功,征拜议郎。顷之,迁尚书。屡陈便宜。有所补

益。出为河内太守,政称三河表。尚书令陈蕃荐朗公忠亮直,宜在机密,复征为

尚书。会被党议,免归家。

朗性矜严,闭门整法度,家人不见{惰土}容。后窦武等诛,朗以党被急征,

行至牛渚,自杀。著书数篇,号《魏子》云。

夏馥字子治,陈留圉人也。少为书生,言行质直。同县高氏、蔡氏并皆富殖,

郡人畏而事之,唯馥比门不与交通,由是为豪姓所仇。桓帝初,举直言,不就。

馥虽不交时宦,然以声名为中官所惮,遂与范滂、张俭等俱被诬陷,诏下州

郡,捕为党魁。

及俭等亡命,经历之处,皆被收考,辞所连引,布遍天下。馥乃顿足而叹曰:

“孽自己作,空污良善,一人逃死,祸及万家,何以生为!”乃自剪须变形,入

林虑山中,隐匿姓名,为治家佣。亲突烟炭,形貌毁瘁,积二三年,人无知者。

后馥弟静,乘车马,载缣帛,追之于涅阳市中。遇馥不识,闻其言声,乃觉而拜

之。馥避不与语,静追随至客舍,共宿。夜中密呼静曰:“吾以守道疾恶,故为

权宦所陷。且念营苟全,以庇性命,弟奈何载物相求,是以祸见追也。”明旦,

别去。党禁未解而卒。

宗慈字孝初,南阳安众人也。举孝廉,九辟公府,有道征,不就。后为脩武

令。时,太守出自权豪,多取货赂,慈遂弃官去。征拜议郎,未到,道疾卒。南

阳群士皆重其义行。

巴肃字恭祖,勃海高城人也。初察孝廉,历慎令、贝丘长,皆以郡守非其人,

辞病去。辟公府。稍迁拜议郎。与窦武、陈蕃等谋诛阉官,武等遇害,肃亦坐党

禁锢。中常侍曹节后闻其谋,收之。肃自载诣县。县令见肃,入阁解印绶与俱去。

肃曰:“为人臣者,有谋不敢隐,有罪不逃刑。既不隐其谋矣,又敢逃其刑乎?”

遂被害。刺史贾琮刊石立铭以记之。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举孝廉,光禄四行。

时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

下之志。乃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其所举奏,莫不厌塞众议。

迁光禄勋主事。时,陈蕃为光禄勋,滂执公仪诣蕃,蕃不止之,滂怀恨,投版弃

官而去。郭林宗闻而让蕃曰:“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今成其去就之名,

得无自取不优之议也?”蕃乃谢焉。

复为太尉黄琼所辟。后诏三府掾属举谣言,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

余人。尚书责滂所劾猥多,疑有私故。滂对曰:“臣之所举,自非叨秽奸暴,深

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间以会日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臣

闻农夫去草,嘉谷必茂;忠臣除奸,王道以清。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吏不

能洁。滂睹时方艰,知意不行,因投劾去。

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滂在职,严整疾恶。其有行违孝

悌,不轨仁义者,皆埽迹斥逐,不与共朝。显荐异节,抽拔幽陋。滂外甥西平李

颂,公族子孙,而为乡曲所弃,中常侍唐衡以颂请资,资用为吏。滂以非其人,

寝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今日

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资乃止。郡中中人以下,莫不归怨,乃指滂之所用以

为“范党”。

后牢脩诬言钩党,滂坐系黄门北寺狱。狱吏谓曰:“凡坐系皆祭皋陶。”滂

曰:“皋陶贤者,古之直臣。知滂无罪,将理之于帝;如其有罪,祭之何益!”

众人由此亦止。狱吏将加掠考,滂以同囚多婴病,乃请先就格,遂与同郡袁忠争

受楚毒。桓帝使中常侍王甫以次辨诘,滂等皆三木囊头,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